【新提醒】牛皮癬(銀屑病)真的難么難治嗎?(一)

   牛皮癬(銀屑病)真的那麼難治嗎?(一)

       牛皮癬,現代醫學稱為銀屑病,古代中醫稱為「白疕」、「松皮癬」,病程冗長,頑固難治,易於複發。現在,世界衛生組織把銀屑病列為世界十大頑症之一,大家對此病也印象深刻:頑固,無法根治。中醫屆自古以來就有「內不治喘,外不治癬」、「為醫莫治癬,治癬必丟臉」的祖訓。無數的皮膚病專家、皮膚病研究機構,民間單方、驗方、湯劑,層出不窮的新葯、特葯、專利葯,始終改變不了「用藥好轉--基本治癒--逾期複發」的惡性循環。

  牛皮癬真的那麼難治嗎?《皇帝內經》指出:「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牛皮癬確實很難治,但並非不可治。近年來,我在臨床上診治了十幾例,病程最短者4年,最長者25年,均是屢經西醫、大醫院專家或民間中醫治療不愈的患者,一般經過4--6個月(最長8個月)的治療,絕大多數都治癒了,並且沒有複發。極少數療效較好,但未能在預期內根治,原因在於患者不遵醫囑,斷斷續續服藥,甚至5劑葯服10天或8劑葯服12天,服服停停,或身體有併發症,如並發白癜風、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泛發性體癬、過敏性皮炎、蟲咬皮炎、膿皰瘡、脫髮、月經不調、閉經、慢性腹瀉、關節炎等,造成病情反覆,患者喪失信心和耐心,不能堅持,從而放棄治療,引以為憾。特別是有的患者被西醫擅自用激光治療,形成激光斑後遺症,病情更加纏綿。還有家族遺傳性銀屑病,比普通銀屑病難治。

  銀屑病,雖四季可發,但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1)、春季型:冬末春初加重夏減輕;(2)、夏季型:春夏加重冬減輕;(3)、冬季型:冬季加重夏減輕。筆者曾撰文《從五行四時旺衰論治銀屑病》,對銀屑病的發病機理與治療思路,作了粗淺的探討,本文再結合運氣和藏象,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治療慢性銀屑病的注意事項

   1、慢性銀屑病,反覆發作,纏綿難愈,風毒、血熱、血瘀、血毒蘊結,其毒郁於血分,不徹底透發於外,很難痊癒不複發。必須用荊芥、牛蒡子、皂角刺之屬,移深就淺,逼毒外出,從血分引入體表。慢性銀屑病的治療,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1)、透邪期:大約1~2周,表皮開始層層脫落,局部癥狀既不加重,也不減輕,病情依舊。

      (2)、邪出期:持續半月至一月。邪毒外發,患者癥狀加重,皮疹擴散,新的皮疹不斷出現,身癢加劇,皮疹斑片凸出體表。癢屬風,肥厚為瘀,色紅是熱,風毒、熱毒、瘀毒都被透發於體表。然後,將停止擴散,新的皮疹不再出現,已經出現的皮疹、斑片將開始層層脫皮。

      (3)、相持期:正邪相爭,相持不下,皮疹沒有新發,但也並不消退,或有少許消退,但並不明顯,瘙癢減輕,皮疹斑片色澤逐漸轉黯,這一階段正氣漸長,邪毒漸衰,大約相持一個月至二個月。

      (4)、消退期:瘙癢停止,皮疹斑片逐漸消退,舊貌變新顏。這一階段大約經歷一個月至二個月,甚至更長一點,病情才能徹底治癒。

      (5)、鞏固期:皮疹斑片全部消退,一點不留,方為治癒。治癒之後,必須繼續服藥,鞏固治療一個月至二個月,並忌口半年至一年,如此才能避免複發。

  以上是單純性慢性銀屑病的治療過程,患者務必保持耐心和信心,並且服藥不可間斷,如果不能堅持則痊癒無望,如果間斷服藥,則極易產生抗藥性、耐藥性,導致病情反覆,前功盡棄。如果慢性銀屑病伴有併發症,病機複雜,病症複雜,比單純性銀屑病更加頑固難愈,往往就在疾病即將徹底治癒之前病情突然又出現了反覆,這是因為銀屑病與併發症都有一定的關聯性,併發症未愈,銀屑病也難以痊癒,由於病情反覆,往往需要堅持一至二年,才能真正治癒。可怕的不是病情反覆,而是患者喪失了與疾病作鬥爭的意志。用藥如用兵,治病如打仗,邪去邪來,病情有所反覆,本屬常理,但這類患者往往因此喪失了意志和自信,自認為此病頑固不可治,並且心疼錢財,花錢心慌,顧慮重重,在曙光即將到來之際,卻放棄了治療,誠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提到的扁鵲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 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患者的「心魔」、「已知障」又何嘗不是自設的「巫師」?

  2、積年痼疾,必蘊非常之毒。必須解毒、托毒、攻毒相結合。必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內治選加狼毒、全蠍、蜈蚣、木鱉子、露蜂房以毒攻毒。外治也需選用蟲類葯以及雄黃、砒霜之類毒藥,以攻毒拔毒。

       3、久病必瘀,如舌質紫暗、嘴唇紫暗、舌胎有瘀點,月經量少、紫暗夾血塊,斑片浸潤肥厚、板硬,斑色暗紅,此為血瘀,宜破血逐瘀。唐容川有句名言:「一切不治之症,皆由不善祛瘀所致。」可謂一語中的!

  4、食少便溏,陽虛顯露,胃氣已傷,停用苦寒葯以及潤腸通便藥,重建中氣,溫運陽氣。若脾陽虛衰,水濕不化,治宜溫中化濕,健脾益氣;若脾胃虛寒,濕阻氣機,治宜溫中散寒,燥濕理氣。

   5、身體有併發症,如並發白癜風、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泛發性體癬、過敏性皮炎、蟲咬皮炎、膿皰瘡、脫髮、月經不調、閉經、慢性腹瀉、關節炎等,必須同時積極治療併發症。銀屑病與併發症在病機上有一定的關聯性,併發症不治癒,銀屑病也難以治癒。尤其是接受過激光治療,形成了激光斑後遺症,病情則更加纏綿難愈。遺傳性銀屑病有基因病變,根治也難。

   6、治療期間忌食辛辣發物(蒸雞蛋、牛肉、羊肉、公雞、鵝、辣椒、芫荽等)、轉基因食品以及水產(鯉魚、蝦、蟹、泥鰍、黃鱔等)、海鮮,愈後忌口半年至一年。

  7、西醫是治人生的病,立足點是「病」,中醫是治生了病的人,立足點是「人」,治病必須以人為本,因人而異,個性化治療,不可能千人一方。守方不變,一方到底,治不了銀屑病,不同的人,以及同一個人在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用藥處方都要隨機(病機)應變,隨證治之。定法不是法,定方不是方,臨證貴在靈活加減,不執著於一方一法,依法變通,不拘常法,死方活用,如此才能治癒沉痾固疾。因此,拙文只能啟醫家以思維,授病家以理念,示人以規矩準繩,而難以教人以巧。

  8、慢性病患者,由於經年累月治病,輾轉多家醫院,四處求醫,不僅身體上、精神上遭受疾病的折磨,而且耗費了巨資,因病致貧。我所接觸的銀屑病患者,有的人赴醫院治病,輾轉兩三家,一個月就花費一萬多元;也有的人在醫院裡接受中草藥洗浴療法,沐浴一次就耗資240元。醫為仁術,不是投機鑽營錢財的工具,自古名賢治病,悲憫之情,常隱心間;救苦之志,盡在不言。拙文方劑劑量適中,可以用粉碎機粉碎,用煎藥袋包煎,病重時,可以一日一劑,水煎兩次,日服三次;病勢稍減,可以一劑藥粉碎後分裝兩袋,一日一袋,水煎兩次,日服二次。如此煮散,既能保證有效成分的充分煎出,以增強藥力,又能為患者節省一筆比較可觀的經濟開銷,還能節約中藥材資源。用中草藥煎水沐浴,一劑藥水煎兩次,可以洗浴兩次,每天洗浴一次;頭煎洗浴後的藥水應立即到掉,萬萬不可以跟二煎藥水混合再洗,否則不但無效,反而加劇病情;藥水中不要摻雜白開水,也不可沐浴藥水之後立即洗澡,要讓葯的氣味保留,以維持藥力。

         二、春季型(冬末春初加重夏減輕)銀屑病治療大法

   舊病多複發於冬末春初,冬末春初為初運之始,初之氣,厥陰風木主運,所主氣候為風溫,起運日期為大寒節當日,止運日期為春分後13日,主運天數為73日5刻,公曆相當於從2月4日至4月5日。因此,春季型銀屑病往往到清明之後才逐漸消退。春季,木旺火相土死,金水休囚,春季型銀屑病的發病特點是:木運太過,風氣流行;土運不及,風乃大行;金運不及,炎火乃行。

  春季氣候變化是風氣偏盛,「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素問*五運行大論》)那麼,風氣偏盛就去乘其所勝的氣候,使濕氣發生異常現象,風氣偏盛也可反侮其所不勝的氣候,使燥氣發生異常現象。在人體,肝氣偏盛就去乘其所勝的臟腑,使脾土發生病理變化,即木克土;肝氣偏盛也可反侮其所不勝的臟腑,使肺金髮生病理變化,即木侮金。所以,當肝氣偏亢時,患者可出現急躁易怒,心煩,精神抑鬱等癥狀;當肝氣偏盛,便去乘脾時,使脾氣受損,「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素問*氣交變大運》),「土虛逢木旺之鄉,脾傷定論」(《淵海子平》),即土虛木乘,患者可出現納食減少、腹脹泄瀉等癥狀;當肝氣偏盛,反侮肺金時,患者可出現胸脅脹痛等癥狀。由於風氣偏盛,剋制風氣偏盛之燥氣就來制約它,這就是復氣,因此,風氣偏盛可出現燥氣偏盛的現象,燥邪傷陰,則斑片皮疹乾燥脫屑。木郁生風,風化火,風木疏泄太過,炎火大行,故皮疹迅速擴散,斑片皮疹色澤鮮紅。鑒於此,春季型銀屑病的治療,則以瀉肝補脾、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除濕逐瘀之法為主,當出現肺虛證則應兼以補肺。

  肝主疏泄,脾主運化,患者精神抑鬱或性情急躁,此為肝鬱,又出現大便溏瀉,這便是肝病傳脾,因此,見肝之病,當先實脾。銀屑病春季複發加重,屬厥陰太過,即木運太過。張子和《標本運氣歌》指出:「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土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風從火,火就燥,燥就濕。如果木運太過,風火上擾,就會擾亂心神,或者涸肺津,或者傷胃陰,還可以損及母臟腎水,這樣的證候在臨床上也可能出現。

  肝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春季為初運,為木運,主氣為厥陰風木。自然氣候中風氣偏盛,而人體的肝氣也相應偏盛,臨床上便可出現脾土受邪的病理變化,最多見的就是銀屑病患者伴有大便溏薄或腹瀉之症。

  綜上所述,春季型銀屑病,在病理上可出現土虛證、土虛木乘證、木郁證、木郁化火證、火不生土、土不伏火等各種變化,生理上會出現脾虛濕阻、脾胃虛寒、肝脾失調、沖任不調、風熱血熱、血虛風燥、毒熱瘀滯等各種癥狀,臨床上應審症求因,仔細辨別病機。

  (一)、內治法

        1、土虛木乘,大便溏薄,受涼則腹瀉,斑疹色紅,皮疹擴散較快,皮疹瘙癢。玉屏風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減主之:烏蛇15克、黃芪30克、党參10克、炒白朮12克、防風10克、刺蒺藜15克、制首烏15克、白鮮皮10克、拳參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丹參15克、雞血藤15克,水煎服。

  病程日久反覆不愈,加荊芥10克、牛蒡子10克、皂角刺10克,入血分,透邪外出,並加狼毒3克、全蠍3克、蜈蚣2條,攻毒散結。脾虛大便溏薄,減去桃仁、當歸,加蒼朮10克、茯苓10克;如脾虛兼虛寒,受涼則腹瀉或大便溏薄,再減去白鮮皮、拳參、丹參、生地等寒涼之葯,加乾薑6--10克、肉桂6--10克,溫運脾陽。血分有熱,加大生地劑量,並酌加赤芍10克、玄參10克、紫草10克、銀花15克、連翹10克。久病必瘀,如舌質紫暗、嘴唇紫暗、舌胎有瘀點,斑片肥厚、板硬,斑色暗紅,此為血瘀,宜破血逐瘀,加制乳香6克、制沒藥6克、三棱6克、莪術6克。

   2、木郁化火,毒熱內蘊,毒瘀蘊膚,治宜清熱涼血解毒,活血化瘀攻毒。症見:大便成形,小便黃或清白,斑片色澤鮮紅或紫暗,舌質紅,舌苔薄黃或黃膩,烏蛇榮皮湯加味主之:生地15~30克、當歸15克、桂枝10 克、赤芍15 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丹皮10克、紫草10克、刺蒺藜15克、何首烏15克、白鮮皮15克、烏蛇15克、甘草10 克、鮮生薑3片、大棗3枚。水煎服。臨證加荊芥10克、牛蒡子10克、皂角刺10克,托毒外出;加蟬蛻10克,引葯入皮,以皮治皮;加銀花15克、連翹15克,清熱解毒;毒熱甚,斑片鮮紅,加玄參15克、大青葉15克、梔子10克、黃連3~6克,清熱涼血瀉火;脾胃虛寒,便溏,加乾薑或炮姜6~10克、肉桂6~10克、蒼朮6~10克;舌苔濁膩,加薏苡仁30克、白豆蔻6~10克、土茯苓15~30克,健脾利濕;血瘀甚,加丹參15克、紅藤15克;積年痼疾,加狼毒3克、木鱉子10~15克,以毒攻毒;此外,虛者加黃芪,實則加麻黃、桔梗、白芷等宣肺氣,開表閉;脾虛者加四君子湯及葛根;整體失調用腎四味(淫羊藿、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補腎固本;陽虛者加用陽和湯。靈活加減,依法變通,效果相當顯著。烏蛇榮皮湯是名醫李可經驗方,原方劑量較大,筆者所遇病人,由於病程長,早已遍用中西藥無數,身體積聚了藥物性虛寒或陽氣早已受損,劑量大,病人根本承受不了藥力,服不了數劑,就出現脾胃虛寒、大便稀溏之症,因此,運用時酌減了劑量。

  3、肝氣鬱滯,血虛脾弱,肝經鬱熱,沖任不調,治宜疏肝清熱,瀉肝扶脾,調理沖任。症見:月經量少或色澤紫暗夾血塊,心煩易怒,精神抑鬱,經期腰酸,大便溏薄或腹瀉,斑疹色紅,小便黃或清白,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柴胡疏肝散合丹梔逍遙散加減主之。柴胡10克、玫瑰花5克、薄荷5克、鬱金10克、香附10克、醋炒陳皮6克、白芍10克、炒防風10克、甘草6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刺蒺藜15克、制首烏15克、生熟地各10克、連翹10克、梔子10克、丹皮10克、丹參15克、紅藤15克、党參10克、炒白朮10克、茯苓10克、生薑3片。水煎服。大便溏薄,加蒼朮10克、乾薑或炮姜10克、肉桂10克;小便黃,加車前子10克;脾胃虛寒較甚,腹瀉,加丁香6克、吳茱萸6克、炒草果10克;氣滯腸鳴,加木香10克、厚朴10克、砂仁6克;久瀉不愈,加補骨脂15克、益智仁10克,溫腎暖脾,補火生土。

        4、血虛風燥,毒火蘊結,治宜養血祛風潤燥,瀉火解毒。症見:斑疹淡紅色,上覆鱗屑,乾燥、瘙癢,面色無華,頭暈眼花,心煩,大便干,小便黃,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當歸飲子加味主之:當歸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黃15克、何首烏15克、刺蒺藜20克、丹參15克、紅藤15克、荊芥15克、防風15克、梔子10克、連翹10克、竹葉10克、土茯苓15~30克、秦艽15克、全蠍3克、蜈蚣1條、甘草10克。水煎服。

         5、局部皮損浸潤肥厚板硬,並層層脫皮,顏色暗紅,經久不退,腰腿部為重,此血瘀兼濕熱,治宜破血逐瘀,清熱利濕,活血散瘀湯主之(《張志禮皮膚病臨床經驗輯要》):三棱15克、莪術15克、桃仁15克、丹參15克、雞血藤30克、鬼箭羽30克、土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陳皮10克、重樓或拳參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為末煮散,水煎服,一劑服兩天,藥渣可以煎水洗浴。

         若血瘀熱盛,脾胃沒有虛寒,則用銀樂丸(《張志禮皮膚病臨床經驗輯要》):當歸15克、丹參30克、雞血藤30克、首烏藤(或何首烏)30克、丹皮15克、大青葉30克、赤白芍各15克、三棱9克、莪術9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蜂房15克、白鮮皮30克、苦參15克,為末煮散,水煎服,一劑服兩天,藥渣可以煎水洗浴。

  熱瘀互結,血府逐瘀湯加減主之:生地15克、當歸15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牛膝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枳殼10克、蟬蛻10克、烏蛇15克、柴胡6克、桔梗6克、甘草6克,水煎服。

    7、風邪外襲,上攻頭面,與熱相搏,風熱蘊膚,症見:頭皮散在皮疹,瘙癢,周圍有炎性紅暈,表面覆有較厚的銀白色鱗屑,發呈束狀,他處未發現皮疹,咽痛,微惡寒,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此為頭癬。治宜疏風清熱解毒,川芎茶調散加減主之:川芎10克、當歸10克、羌活5克、薄荷5克、白芷5克、防風15克、荊芥15克、刺蒺藜10克、白鮮皮10克、菊花10克、銀花10克、綠茶3克、天花粉10克、白朮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無表證,減去羌活、薄荷。

         8、毒熱內蘊,風熱毒邪上攻頭面或上焦,症見:頭面部均可見丘疹,疹色焮紅,鱗屑較多,束狀發,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征陽性,瘙癢明顯,心煩,口渴,微惡寒,小便黃赤,大便乾燥,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疏風散邪,普濟消毒飲加減主之:酒黃芩、陳皮、甘草、何首烏、當歸、玄參、連翹、板藍根各10克,酒黃蓮、柴胡、桔梗、僵蠶、升麻、桂枝各5克,水煎服。無表證,減去桂枝、柴胡,丘疹有所消退之後,再減黃連、升麻。

        (二)、外治法

         主要用於邪出期和相持期,每天外治兩次,外搽藥膏一次,外洗沐浴一次。透邪期、消退期用藥量不大,鞏固期不需外治。熱毒不甚,用祛銀膏一號、清熱止癢湯;毒熱較甚,用祛銀膏二號、疏風解毒涼血湯;血虛風燥,用祛銀膏二號、消銀洗劑;皮膚乾燥、粗糙、皸裂、疼痛,用黃連潤肌膏;銀屑病浸潤肥厚、斑片板硬,用化斑膏,有軟化斑片之功效,並用活血化瘀湯洗浴。

   1、祛銀膏一號:羊蹄、土槿皮、大風子仁、白鮮皮、苦參、皂角刺、露蜂房、刺蝟皮、馬錢子、蛇蛻、全蠍、狼毒、蜈蚣、雄黃、砒霜等,制膏外用。

   2、祛銀膏二號:大黃、黃柏、苦參、薑黃、白鮮皮、刺蝟皮、紫草、干蟾皮、全蠍、蜈蚣、冰片、樟腦、薄荷腦、青黛、雄黃等,制膏外用。

   3、化斑膏:五倍子、王不留行、蜈蚣、土元等,制膏外用。

   4、清熱止癢湯(《中醫函授通訊》90年第6期):當歸15克、川芎10克、生地20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紅花15克、苦參15克、防風15克、艾葉15克、透骨草15克、蟬蛻30克、地膚子20克、蛇床子25克、白鮮皮20克、牛蒡子20克,水煎洗浴。熱毒蘊膚,斑片色紅,加紫草15克;病程日久,斑片肥厚,加露蜂房10克、木鱉子20克,攻毒化斑。

        5、疏風解毒涼血湯(周寶寬《皮膚病臨證效驗方》):荊芥15克、防風15克、檉柳15克、桑葉15克、菊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15克、大青葉15克、生地20克、紫草15克、當歸15克、槐米20克、何首烏20克、白鮮皮15克、蛇床子15克、甘草10克,水煎洗浴。

        6、消銀洗劑:羊蹄根30克、苦參30克、白鮮皮20克、鶴虱草15克、蛇床子15克、地膚子20克、透骨草30克、皂角刺15克、蟬蛻15克、蜂房10克、大風子15克、木鱉子15克、狼毒10克、杏仁10克、土茯苓30克、拳參15克、刺蒺藜15克、荊芥15克,水煎沐浴,每天1次或隔日1次。皮膚乾燥脫屑,加當歸15克、紫草15克、生地20克;瘙癢重,加冰片3克、薄荷腦3克,兌入藥水中洗浴。
推薦閱讀:

牛皮癬能治好嗎 牛皮癬特殊部位的癥狀表現
尋常型牛皮癬
牛皮癬患者用藥忌諱(用藥常識 )
濕疹和牛皮癬的區別是什麼?可以用治療牛

TAG:提醒 | 牛皮癬 | 銀屑病 | 牛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