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系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系    現代社會的人際網路愈來愈複雜,關系也愈來愈疏離淡泊,於是很多人都想遠離塵囂過隱居生活。但在這個世界上,想要單獨生存並不太可能,因爲我們一出生至少就與父母、家庭和家族産生了關系,長大以後在社會上求生存,同樣也離不開人群。而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需要,也互相提供服務。所以,在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之中,總是和別人在一起,無法完全脫離社會關系而離群索居。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叫做「人間」,釋迦牟尼佛就是體會了人間的各種痛苦、煩惱,才悟道成佛。事實上,佛法所說的「八苦」中的「怨憎會」與「愛別離」,就是兩種來自人際關系的痛苦,這也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    「怨憎會」,是指互相憎恨的人老是冤家路窄,常常見面。例如搬了新家之後,卻發現隔壁鄰居正好就是你昔日的冤家;或是出差開會的時候,心中才在想著,在這裡應該不會遇到多年不見的冤家,沒想到在會場裏,第一個接待你的人就是他。    這是很奇妙的事,通常我們總是希望避免遇到討厭的人,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是如此。其實,人與人之間就因爲有緣,才會變成冤家。在還沒有把彼此的恩怨化解以前,就會常常遇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因此,在面對怨憎會之苦時,我們應該要主動向對方道歉、認錯,並且好好地與他溝通。唯有面對誤會,才能真的化解。    至於「愛別離」,就是指彼此相親相愛的人,卻相隔千裏而不能相聚,甚至天人永隔。每個人都有親人以及所愛的人,當情感互相依恃的雙方分離時,都會讓人感到相當不習慣和痛苦。特別是當其中一人先過世時,另一個人就像是失去伴侶的孤雁一樣,那種情況是非常凄慘、悲哀、痛苦的。    然而,這種凄慘悲哀究竟是誰造成的呢?曾經有一位太太因爲先生過世而痛哭流涕,我問她:「你哭得這樣傷心,究竟是爲了誰呢?」她回答:「當然是爲了我先生!他拋下我就走了,剩下我一個人孤伶伶的在世界上,實在太殘忍了。」自己的先生都已經死了,還說他殘忍,可見她並不是真的爲了往生者而哭,而是爲了自己失去丈夫而傷心,這就是以自我爲出發點而産生的痛苦和哀傷。    所以,當我們面對親人的死亡,首先要問一問自己,感到悲傷的原因,究竟是不是自私心在作祟?如果真的是爲對方設想,就該明白人死不能複生,哭泣不但幫不上忙,倘若亡者有靈,反而徒惹對方傷心。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多爲他念佛迴向,並且誠心祈願他能夠往生西方。    另外,如果親人是爲了讀書、求職或發展前途而遠離家門,那就更不應該感到悲傷,而是應該採取鼓勵的態度來支持他。    無論是「怨憎會」或「愛別離」,都不要因爲自私的想法而讓自己受更多的苦。唯有承受得住與親愛的人分離、勇於面對做人的難處,放下層層的自我執著,才能使我們在人生及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灑脫自在。
推薦閱讀:

《八字一點金》祿馬定生死其中的一法
生死訣【祐之預測】
我很幸福,但是我為什麼活著?
真的勇士敢於在恆河沐浴,敢於飲一口恆河水
生死與輪迴

TAG:自由 | 生死 | 關係 | 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