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王室大揭秘
在目前的世界上,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國家政治生活的王室大概有30個左右,分布在實行君主立憲制或君主制的國家中。普密蓬國王之於泰國,天皇之於日本,西哈努克前國王之於柬埔寨,伊麗莎白女王之於英國,卡洛斯國王之於西班牙等等,都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和作用。由於具體的國情不同,各國王室的地位、作用和影響也不一樣。形形色色的王室,各種各樣的王室成員,也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泰國王室:魅力來自勤政為民 讓我們就從泰國講起。坐落在亞洲中南半島上的泰國全稱泰王國,過去一度叫暹羅。雖然歷史也較悠久,但成為統一的國家還是在13世紀上半葉。以後經歷了幾個王朝,與之相適應的君主專制政體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30年代。1932年在一次政變中,泰國的君主專制政體變成了君主立憲政體。 泰王室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有這樣一種說法,凡與九朝國王五代之內有血緣關係的都被算作王室成員。不過,本文所謂的王室,是指目前在位的國王一家。在王室中,最主要人物無疑是國王。泰國現任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即曼谷王朝的拉瑪九世國王,生於1927年,1946年6月繼位,迄今已有60年,是當今世界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按說在君主立憲國家中,君主只是一種「虛位元首」,按內閣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權力,主要代表國家進行禮儀活動。但是,普密蓬在泰國的作用卻不僅限於此,他還是泰國歷史文化傳承的象徵,國家穩定的主心骨。他受到民眾的異常愛戴,民意支持率幾近100%。任何一屆政府,都把取得國王的支持當做一項頭等大事。所以這次軍事政變的領導人也要先去覲見國王,以便使政變具有欽定合法性的特點。普密蓬國王所以如此受到愛戴,完全是由於他勤政為民的個人魅力。1969年,為了改變北部山區少數民族的生活貧困狀況,普密蓬啟動了一項「王室工程」,用多方面籌集到的資金改善該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質量,保護森林、水等自然資源,促進農業發展。1992年,普密蓬倡導建立了「王室項目基金會」,主要是通過有效的管理系統和一定的財政撥款向泰北清邁、清萊等五省區提供公共服務,受惠者超過10萬人。印度洋發生大海嘯後,普密蓬率先捐出3000萬泰銖( 約合77萬美元),賑助災民。
有王國做表率,泰國王室的其他成員也都儘力為國為民。詩麗吉王后幾百次前往最貧困的地區視察,走遍了全國76 個府。為了幫助百姓脫貧,她成立了「王后民間手工藝基金會」,向貧苦農戶提供設備、材料和技術,挖掘和恢復了許多傳統手工藝,大大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詩麗吉王后為人謙和,從不張揚,只「在佛像背面貼金葉」。從1976年開始,泰國百姓把她的生日定為母親節。
普密蓬夫婦育有三女一子。長女烏汶叻生於1951年,成年後自動放棄公主頭銜,與美國人彼特?詹遜結婚並移居美國,1999年離婚後攜子返回泰國。兒子哇集拉隆功王儲生於1952年,現任泰國王家空軍上將,時常代表國王出席一些重要的國事活動和慶典,協助國王處理日常事務。小女朱拉蓬公主生於1957年,現在瑪希敦大學從事化學教研工作,丈夫是一個平民。 最值得提及的還是次女詩琳通公主,她生於1956年,學識廣博,頗受泰國人愛戴,1979年12月被封為有權繼承王位的女王儲。詩琳通公主非常喜愛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會說漢語,擅長中國書畫,能用二胡等中國民族樂器演奏,1981 年起已經十幾次訪問中國,為增進中泰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做了傑出的貢獻。 日本皇室:神化而超脫,但歷史包袱難卸 儘管文仁親王和王妃紀子為日本皇室貢獻了41年來首位男性繼承人使日本舉國稱慶,一時成為日本頭號新聞,但在日本以外,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的是日本天皇在侵略戰爭中的責任問題。一位美國學者所寫的《真相——裕仁天皇與侵華戰爭》一書,在中國出版了中譯本,使我國讀者對這一問題有了更多的認識。日本媒體披露的 「富田筆記」顯示昭和天皇裕仁不滿靖國神社合祀甲級戰犯一事,也讓人們議論紛紛。 當今君主稱為皇帝的只有日本一家。日本的皇室具有十分濃厚的宗教色彩。根據日本傳統說法,日本皇室是公元前660 年由天照大神直系後裔神武天皇開創的。在1868年明治維新之前的很長時間裡,天皇被剝奪了實權,實權掌握在貴族和軍事集團手中。明治維新重新確立了天皇的直接統治,建立一個以天皇為統一象徵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天皇是君權神授,血統「 萬世一系」,擁有國家機關的最高權力,統攬立法、行政、軍事、外交等一切大權。正因如此,裕仁天皇在侵略戰爭中的責任才被人們不斷追究,二戰後美軍佔領當局是出於政治原因而開脫天皇罪責的。在盟軍的介入下,日本於1947年通過了新憲法,變絕對天皇製為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天皇只是國家的象徵,沒有實際權力。由於不問政事,也不妨礙重臣掌握實權、控制朝政,日本天皇遠離了社會矛盾,這使天皇制度延續下來。另一方面,對民眾而言,天皇就被神化成日本統一與永存的超凡脫俗的化身,幾乎成了宗教信仰。效忠天皇就等於效忠日本,這成了每一個日本國民的神聖職責和義不容辭的義務。 按照日本的說法,從公元前660年到現在,日本歷代天皇共有125位。其中明治維新以來共有四位,即1867 ~1912年在位的明治天皇、1912~1926年在位的大正天皇、1926~1989年在位的昭和天皇和1989年繼位的明仁天皇。明仁生於1933年,是昭和天皇裕仁的長子,1989年1月繼位,年號「平成」。明仁與美智子皇后共生有三個孩子,皇太子德仁生於1960年,是天皇的繼承人,1993年與小和田雅子結婚,2001年雅子生下小公主愛子;次子文仁親王生於1965年,1990年與大學同學紀子結婚,紀子分別於1991年和1994年生下真子、佳子兩位公主; 1969年出生的紀官公主大學畢業後從事鳥類的研究工作,並熱心於殘疾人事業,2005年放棄皇室身份與京都政府公務員黑田慶樹結婚,改名黑田清子。
在今年9月6日紀子生下悠仁皇孫之前,日本皇室已經41年沒有添丁了,德仁之後的王位繼承都成了問題。據說, 2005年初,日本首相小泉曾下令成立一個由10人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專門討論是否修改現行的皇室典範、承認女性皇位繼承權問題。悠仁的誕生,使日本皇室香火接續問題暫時得以緩解,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人因皇室添丁而歡呼雀躍的原因。不過,許多日本人還是擔心,在一夫一妻的制度下要指望永遠靠男系男性來維持皇位的繼承非常困難,因此,將來說不定還得對《皇室典範》進行修改,解決女系女性繼承皇位的問題。 尼泊爾王室:正在風雨飄搖中 比較起來,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王室卻一直處於國內政治鬥爭的風口浪尖上。尼泊爾很早就建立起了王國,但奠定現代統一國家的卻是始建於1769年的沙阿王朝。在1846年以後的一百多年中,實際統治尼泊爾的卻是英國殖民者控制的拉納家族,國王徒具虛名。1950年,在聲勢浩大的反對拉納家族專政的群眾運動背景下,得到了印度支持的國王恢復了王權,頒布了臨時憲法,在尼泊爾實行君主立憲制。 在230多年的歷史中,沙阿王朝共有13位國王,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972年繼位的比蘭德拉國王。他青年時期留學印度、日本、英國和美國,是比較開明的君主。在位期間,對內強調迅速發展國民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對外奉行獨立、和平和不結盟政策,反對任何形式的外來干涉。比蘭德拉夫婦共生育了三個孩子,即王子迪潘德拉和尼拉詹,公主什魯蒂。表面上,這是一個美滿的家庭,可在2001年6月1日卻大都倒在血泊之中。兇手不是別人,就是王位繼承人迪潘德拉王儲。當天晚上,29歲的迪潘德拉用半自動步槍打死了國王、王后、小公主、國王的兩個妹妹和一個妹夫,他自己自殺未遂後於3日死亡。迪潘德拉為什麼要這樣做?最流行的說法是,王后反對他與有印度血統的德維亞尼?拉娜結婚。在要江山還是要愛人的兩難選擇面前,心灰意冷的他走上了毀滅全家的不歸路。 6月4日,尼泊爾王宮顧問委員會宣布,由比蘭德拉的胞弟、攝政王賈南德拉繼任國王。 尼泊爾全國近90%的民眾信奉印度教,國王被視為保護之神毗濕奴的化身,是國家團結的象徵,擁有巨大的並且被神化了的權力。可是,尼泊爾的政局卻不安穩,圍繞著王權,國王與議會及各政黨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始終不斷。上世紀60年代初,馬亨德拉國王先是解散了內閣和議會,逮捕了首相和各政黨領袖,親自執政;接著宣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在全國實行無黨派評議會制度;後又頒布憲法,規定尼泊爾為印度教君主國,一切權力歸國王。這樣的局面一直維持了近30年。可是,被禁止尼泊爾大會黨、共產黨等在這期間一直沒有中斷反對君主制和無黨派評議會制度的活動。1990年,尼泊爾爆發了全國規模的「人民運動」,比蘭德拉國王被迫頒布新憲法,宣布實行君主立憲政體和多黨議會制度。儘管如此,尼泊爾的社會矛盾並沒有停止。一方面,從1996年,主張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的共產黨激進派退出議會鬥爭,成為了反政府武裝;另一方面,國王與議會的矛盾、議會內部各政黨之間的矛盾仍然十分嚴重,內閣和首相頻繁更迭。2005年2月,賈南德拉國王宣布解散議會,自己獨攬大權。 上述矛盾的積累和發展最終導致了2006年4月的政治危機。該月中旬,反對黨派發起全國總罷工,並舉行大規模遊行示威,反政府武裝以在一些地方進行武裝襲擊相呼應。下旬,賈南德拉國王宣布恢復被解散的議會,還政於民,反對黨聯盟也宣布取消示威活動,反政府武裝宣布單方面停火三個月。隨著年過八旬的柯伊拉臘第五次出任首相和議會全體會議的召開,尼泊爾政壇上的這次危機表面上似乎過去了。但接下來,得勢的議會卻向王權發起了進攻,5月通過了宣布尼泊爾為世俗主義國家的決議,解除國王擁有的一切特權,使議會成為全國最高權力決策機構,政府與軍隊都不再是國王的了,國名由「尼泊爾王國」改為「尼泊爾」,政府由「尼泊爾國王政府」改為「尼泊爾政府」。6月再次發布公告,國王對議會通過的法案或法律不再擁有任何否決權,議會今後在批准法案成為法律前也不必徵求國王的同意。這樣一來,尼泊爾國王也成了「虛位」,沒有任何實際權力。人們普遍認為,不論尼泊爾政局如何發展,國王都不會再有往日的威風了。由於允許多妻,沙特的王室是非常龐大的。同中東地區其他君主國一樣,沙特王室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揮金如土的奢華性。舉例來說,沙特王室每天夏天都要到西班牙馬爾韋利亞的羅希歐宮度假,通常一次要花費6000萬英鎊。法赫德國王到這裡度假時,需要七架波音747飛機,租用賓士汽車200輛,手機200部,隨從人員1200人,每天開銷數百萬英鎊。今年,新國王阿卜杜拉號召「節儉」並且自己沒去度假,可王室成員還是用掉了1000萬英鎊。有的媒體描述說:「沙特已故國王法赫德的遺孀賈瓦拉?易卜拉欣、沙爾曼親王,還有14位公主和王妃,在1500名隨從的簇擁下來到羅希歐宮。抵達當天,就有王妃花67.6萬英鎊買了一個鑽吊墜。當地的珠寶商和設計師都生怕滿足不了王妃們的要求。每天王室光吃水果就要花2000英鎊,購買新鮮蘭花要花1000英鎊。除去自己帶的僕人不說,還僱用了300名當地人,包括司機、管家、美髮師和保姆。」有的媒體披露說,前國王法赫德2002年送給布希的一幅油畫價值100萬美元,阿卜杜拉2003 年送給布希夫人勞拉的一套首飾價值95.5萬美元。還有媒體講,法赫德最寵愛的小王子阿布杜爾?阿齊茲?本?法赫德是 「世界上最富有的小男孩,他有七輛凱迪拉克和三架飛機,每周的零花錢是600萬美元」,難怪隨法赫德去倫敦旅遊時嚷著要把白金漢宮買下來。在英國旅遊時,阿布杜爾還向外界透露說:他在父親的私人機場里有專用通道,他有幾十個僕人,有200 台遊戲機。
沙特王室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內部派系眾多。原國王法赫德和現國王阿卜杜拉就分別代表兩個勢力最強的集團——「 蘇德里七兄弟」集團和沙馬爾部族。不過,各派之間卻能保持和睦,共同維護王室的整體一致,除石油帶來的滾滾財源之外。這還與沙特的歷史有關。18世紀中葉,穆罕默德?伊本?沙特與摯友謝赫?瓦哈卜一起以沙特家族棲息的德拉伊葉村為中心逐漸建立起沙特家族的第一個王朝,同時,在瓦哈卜的努力下,瓦哈比教派的影響也迅速擴大。以後,教權與政權分別由不同派別掌控,團結協力治理國家,彼此之間存有分歧也不能外露,就成了沙特王室的傳統。 英國王室:仍受愛戴但也麻煩纏身 英國王室也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王室之一,從1066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國算起到現在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歷經十個朝代、40位國王。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英國的王權受到嚴格限制,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憲制度。名義上英王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有任免首相和各部大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等權力,但在實際操作上受到許多法律和慣例的嚴格限制,多半是象徵性的,實權還是掌握在議會和內閣手中。 在英國,只有擁有國王(女王)陛下或王子(公主)殿下頭銜的人才算作王室成員。現在英國王室最主要的成員有: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她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她的子女查爾斯王子、安德魯王子、愛德華王子、艾麗斯?路易絲公主,查爾斯王子的兩個兒子威廉和哈里。 在這些王室成員中,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伊麗莎白二世的女王職務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他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聯邦的元首」。也就是說,在名義上,她不僅統治著英倫三島,還是澳大利亞、新西亞、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的元首。伊麗莎白二世1926年生於倫敦,從小在王宮中接受教育,在歷史、語言和音樂方面有較深造詣,能流利地講法語、西班牙語和德語。她1947年與時為希臘和丹麥親王菲利普?蒙巴頓中尉結婚,1952年繼承王位,迄今為止已在位54年,而她也80歲了。在這半個多世紀里,伊麗莎白一直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義務,總是「以永恆的、慈愛的、甚至略顯疏遠的微笑來處理一切」,處處表現得十分得體,從沒有讓民眾對她失望過。有人評價說:「女王就像一面鏡子,她折射出的是順從、節儉、忠誠、勤勉和仁慈,以及一切英國人的優點。」 然而,並非所有王室成員都能像女王這樣處處為人表率,相反,他們時常醜聞纏身。其中,1981年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過「世紀婚禮」的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之間的恩怨,直到今天還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雖然黛安娜王妃先後於1982年和1984年生了威廉和哈里兩個小王子,雖然黛安娜因親切和藹、熱心公益事業而贏得了民眾的廣泛讚譽,但是,查爾斯內心裡依舊裝著早在1970年就相識的卡米拉。1992年查爾斯王子與卡米拉的私秘電話錄音曝光,並且很快與黛安娜分居。1997年黛安娜王妃在巴黎喪身車禍,2005年查爾斯王子與卡米拉低調成婚。於是,查爾斯、黛安娜、卡米拉之間的三角關係,黛安娜王妃的死因以及媒體盛傳的她與一位馬術教練、另一位普通心臟外科醫生之間的「真摯愛情故事」,都成了人們茶餘飯後沒完沒了的「肥皂劇」。小王子哈里對王室來說更是一個「麻煩的製造者」,傳媒披露的事有2001 年偷偷酗酒和吸食大麻,2004年考試作弊、與記者大打出手,2005年在一個化妝舞會上把自己打扮成了帶著十字記號袖標的納粹軍官、背著女友去偷歡等等。此外,英國王室的其他成員也時有醜聞曝光,諸如黛安娜的管家是一位同性戀、現年 61歲的女王堂弟媳邁克爾王妃瞞著丈夫來到義大利威尼斯和一名40歲的俄羅斯年輕富豪秘密幽會……這些事情本身到底如何姑且不論,但它們給英國王室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不言而喻的。 這些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們將王室看成是道德模範的神話。於是,有人開始對王室的社會功能提出質疑,進而在英國社會引起了是否還有必要保留君主的爭論。不論結果如何,這些都表明英國王室面臨著生存挑戰。推薦閱讀:
※王道禮制存在的意義?
※西班牙王后的兩個公主,氣質基因衣品完全繼承了媽媽
※卡米拉為何不像黛安娜王妃那樣受歡迎?
※馬來西亞——九王室輪流當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