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混元太極拳必先求無極

  

    由一代太極宗師馮志強先生(以下簡稱馮師)創立的「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以下簡稱混元太極拳)以道家內功和中醫經絡學為基礎,以陳式太極拳和心意六合拳為母,建立了科學、完整的「混元太極拳」練功體系。混元太極拳突出體現了拳功一體、內外雙求、性命雙修、練法合道的原則。合道就是合規律、合哲理、合易理、合醫理、合拳理。因此,它是哲學、易學、醫學、武學有機結合的一個優秀拳種。但是,要想練好混元太極拳必須先修鍊無極,下面就自己研練混元太極拳的體會談一點粗淺看法,因混元太極拳博大精深,自己才疏學淺,跟隨馮師學時有限,難免有偏頗、紕漏之處,敬請同仁賜教為安。

  一、無極與太極的關係

  打拳需明理,明理拳法清。「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和『虛其心,實其腹』追求虛靜的修道思想,直接導致了太極拳的『心靜』、『神斂』、『氣沉丹田』的練功思想。」(馮志強、李秉慈、孫劍雲《太極拳全書》)宋?周敦頤《太極圖說》言:「無極而太極。」清代王宗岳《太極拳論》開宗明義就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太極拳各流派的出現……均把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奉為經典。」(顧留馨《太極拳術》)因此,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構成了自有太極拳流派以來各式太極拳的理論基礎。馮師在《陳式太極拳入門》中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天地萬物之始也。」其意為:太極來源於無極,太極包括一陰一陽,天下萬物包括人在內都來源於太極。馮師在《陳式太極拳入門》的「入門指引」中提出:「練拳需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這是馮師對太極陰陽哲理及太極拳理的高度概括和精闢總結,可以說,也構成了當代各式太極拳的理論指導思想,對怎樣練好太極拳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由此看來,練太極拳先修鍊無極是至關重要的。那麼什麼是無極?什麼是太極?這是練太極拳之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什麼是無極?古人認為,天地未分之際,宇宙就像圓形的一個大氣球,裡面混混沌沌、空空洞洞、無色無象、無聲無息、無端無名,所以,古人將其稱為無極。它的本質特點就是「靜」。外在地看是靜止的,實質其混沌體內有一種氣體在微微流動,古人將這種混沌氣體稱為混元或元(原)氣。宋代張君房所輯道家典籍《雲笈七籤》卷二日:「混元者,記事於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老子認為,這是「兮惚兮,其中有物」。經時間的推移,虛空之境的氣體由緩慢而又柔和流動,到混沌體內出現了微弱的忽開忽合現象,再到忽開忽合、忽上忽下氣體的不斷鼓盪現象,而氣體的開合、上下鼓盪現象,正是太極(陰陽)的雛形。這種「鼓盪」現象越演越烈,此時預示著無極向太極(陰陽)即將轉化。這就是古人說的無極元(原)象。三國時徐整所著的《三五歷記》記錄了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三五歷記》中說:「未有天地之時,混沌狀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裡面描述的是一個從容、和緩而值得憧憬的漫長的無極過程。按古人所想,無極要經過l8000年的長眠。

    什麼是太極?即待陰陽雛形的「二氣」動到極點時,突然一聲巨響,兩極分化,清氣向上為陽極升為天,濁氣向下為陰極降為地,陰極和陽極構成太極,太極分陰陽,太極就是陰陽。這就是無極向太極的轉化過程。太極天(陽)和地(陰)出現後,各自都不是孤立的,如果只有陽極天,太陽能把生物烤化了,不適合萬物的生成;只有陰極地,生命也無法生存,因為,萬物生長靠太陽。所以,由於地極的吸引,天之陽氣(熱氣)必然下降,反之由於陽極的吸引,地之陰氣(涼氣)也必然上升。陰陽二氣在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的前提下、相爭相磨、相互鼓盪,時而陽氣佔上風,時而陰氣又佔上風,即「陰氣」與「陽氣」誰也不服誰……不難看出,太極的特點就是「動」。

    何為「天地混元氣」?「陰」、「陽」二氣鬥來鬥去,最後又合二為一,達到暫時性的相互平衡,即「陰」、「陽」二氣相交相合又進入無極的和諧狀態。此時,產生第三種氣即天地混元氣,亦稱混元。天地混元氣的化生就是陽光、空氣和水,這時才有萬物的生成之理,人為萬物之靈長。我國古代氣功典籍《性命圭旨》日:「……陰陽判分,是為太極,是為一生二也,是日虛皇。陰陽既判,天地位焉,是為二生三也,是日混元。」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無極混沌之氣判分陰陽二氣後,清氣為陽上升為天,濁氣為陰下降為地,天地陰陽兩離分,就是太極,稱之為虛皇。陰陽二氣分離之後,天地各按自己的性質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相爭相摩、相交相合,於是,就有了萬物,這叫.二生三,故稱為「混元」。

  上述說明,無極「氣」的源頭稱混元,太極陰陽「二氣」相合又回到無極狀態時也稱混元。一個說無極的「混沌一氣」的源頭是混元,一個說太極陰陽「二氣」相合為「混沌一氣」、又回到無極狀態時為混元。不難看出,「混元」來源於無極,產生於太極。萬物同出於一體的理念告訴我們,天地為大宇宙,星球、地球沿自己的軌道圓弧形旋轉。人體為小宇宙,經絡、血脈也沿自己的軌道圓弧形旋轉。一年有365天,人體有365個穴相對應。因此,人體和天地有著「血緣」關係。同理,人在出生之前,父母給的陰陽二氣稱混元,父母的混元氣在胎兒形成的過程稱為「(先天)元氣」。因此,中醫認為,腎(氣)為人先天之本。另外,當人體陰陽二氣相合、元氣上升的時候也可稱混元。由此看來,混元(氣)既是先天元氣的初始、人體生命之根本,又可經過後天修鍊而轉化。古人認為天地人是相通的,他們在編造「人」字時,很重地劃一點好似人頭,再一撇一捺比作兩條腿腳,象徵著人頭頂蒼天,腳踏大地,上天、下地、人居其中,意味著天地人相通。

    根據「無極而太極」的原理,古人畫一個圓圈示為無極的靜,在無極圈的中心,劃一個黑白各半的圓點,象徵著無極中所含的一氣,在一氣中又預示著陰陽玄機(劉元毅)、陰陽雛形的「動」;而在無極圈內畫的一對黑白魚,分別代表動靜旋轉開合的陰陽真正的「動」,即太極狀態。黑者為「陰儀」,白者為「陽儀」,黑魚中含一白點(目)示為陰中有陽,白魚中含一黑點(目)示為陽中有陰,以此來說明,陰陽開合旋轉互為其根、互相調濟而滋生萬物的交合之理。動之陰陽則開,表示太極陰陽分明,靜之陰陽則合,表示太極又回到無極狀態。這就是相傳至今的太極陰陽圖。

    中國易學大家、國學導師張其成認為:「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是第一個真正將陰陽提升為哲學範疇的哲學家」。于丹教授認為,中國第一部古代哲學著作是《老子》,雖然《周易》比《老子》早得多,但其真正成為古代哲學著作是在孔子和他的弟子解讀《周易》以後。因此,《老子》和《周易》的陰陽理論構成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基礎,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理論依據。

    老子《道德經》第42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說的「一」其實就是無極狀態,而無極狀態時「道」的本源體現。「二」是陰陽二氣,釋為從無極轉化成太極,太極分陰陽。陰陽二氣相爭相磨、互為其根、相互轉化,這是「道」的自然延伸。「三」是陰陽二氣相交相合又回到無極狀態,由此產生萬物,這是「道」自然延伸的結果。「沖氣」就是混沌、模糊的陰陽二氣相互開合、上下鼓盪、開始分化而還沒有完全分化的狀態。(見陳國慶、張養年註譯的老子《道德經》)而萬物都存在於從無極「靜」的和諧狀態到太極「動」的陰陽對立、互為其根、相互轉化的失衡狀態,再到無極「靜」的陰陽和諧狀態並孕育著太極「動」的循環往複的變化規律之中。這就是老子認為的「道」,「道」就是萬事萬物發展的自然變化規律。「太極,為天下事,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老子《道德經》

    綜上所述:「無極而太極」,其主要的特點就是「靜」;太極分陰陽,動靜便是陰陽,陰陽便是太極,其主要的特點就是「動」;待動靜達到無數次的相爭相磨後,又進入陰陽相交相合的無極狀態,其特點又是「靜」;而無極又孕育著太極陰陽的生髮……

    二、為什麼練混元太極拳必先求無極

    中國歷代學者,紛紛以太極陰陽學說解釋世界,表達哲學觀點。老子的宇宙生成論與近代哲學大師康德提出的宇宙開成的「原始星雲假說」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張宇飛),與現代科學證明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也是基本一致的(楊文彪)。

    清代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是用太極陰陽理論解釋武術拳理,其理論構成了各式太極拳的理論基礎。由此看來,太極拳的產生,是由通曉古代哲學的先賢武術家,效法天體無極生太極的自然學說理論所精心創造的。為什麼清代王宗岳《太極拳論》開宗明義就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為什麼馮師在《陳式太極拳入門》的「入門指引」中說「練拳需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寧可先練功,不可先練拳」?先輩和前輩們是在告訴我們,練太極拳的人要明白「無極而太極」之理,要在其理論指導下練習太極拳。練太極拳之前要先求無極的「靜」,待「靜」到極限生出「動」來,方可行拳走架。

    馮師六十多年來,就是在「無極而太極」的理論指導下,潛心研練太極拳,繼承並發揚了古人的練功方法,對傳統武術加以提煉,乃在拳理、拳術與技擊上實至名歸,卓然而稱大家的。馮師創立的混元太極拳,無論從站樁、內功、練拳到推手,都充分地反映了天地人萬物運動的本象,以及天人合一的練功思想。他將心意、太極、氣功融為一爐,將健身、養生、技擊合於一體。提出了「內外俱練,以內為主;動靜相兼,以靜為主;練養結合,以養為主」的練功原則。所謂「以內為主、以靜為主、以養為主」的練功原則,就是以練無極為主,就是先從「心靜、神斂、氣沉丹田」人手,以練內功、培養和壯大內氣為主,再求太極行拳走架當中的無極。混元太極拳就是在「無極而太極」、「太極而無極」的理論指導下形成的一整套科學練功方法。實踐證明,先求無極再練太極或以無極為主是科學的,也是古人練太極拳的真諦。這種練法,能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氣沉丹田,貫通湧泉,四肢松沉,經絡暢通,內壯元氣、膽力,外壯功力、神勇。真正體現出「拳功一體、內外雙求、性命雙修、練法合道」的修鍊思想。有的人練了幾十年太極拳也沒有氣血流動的感覺,沒有內功體現,究其原因就是不明「無極而太極」、「太極而無極」之理,練拳不求從無極著手、不以練「內」為主,因此,就沒有內氣、內勁而內功體現於拳法和實戰中。這也正是本人著意研討此文的初衷。

    練太極拳必先修鍊無極的思想,是古人練太極拳的本質練法,很多都是秘傳的,馮師現將其公佈於世,馮師此舉不但為我們後輩怎樣練好太極拳指明了方向,而且也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立言立德立功,同時也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很多重病纏身的人,通過練混元功恢復了健康)。馮師的I=1頭禪是:「我不能再貪污了,這是中國人的財富,我要把它交出來傳下去,讓混元太極振興中華,造福人類。」

    三、怎樣求無極

    明白了要從無極生太極,從無極入門練太極的道理後,接下來就是怎樣追求無極了。求無極的實質就是修鍊混元一氣,就是修鍊先天元氣。太極拳屬於內家拳,各式太極拳可能都有自己修鍊內功的方法,而混元太極拳求無極的方法,首先就是練混元功(混元功包括無極樁、混元樁、混元內功等),求無極的「靜」,從而達到「靜極生動」、「無極生太極」目的,當丹田浮有一點靈犀,再開始行拳走架;然後再求拳勢開勢和收勢中的無極狀態,即練拳之前用3至5分鐘,全身放鬆、排除雜念,和天地混為一體,求丹田一點靈犀,收勢後再回到無極狀態3至5分鐘,求無極的「靜」;待拳勢達到一定水平,再求每一勢中的無極。

    無極樁和混元樁是純無極狀態,因為它外靜求內動,求無極而生太極;而混元內功已具有太極的雛形了,即上下、左右、前後等內外俱動,但以內為主,按經絡的走向,求與天地相合、天地人合一,但還沒有完全進入「太極狀態」(沒有手腳、進退等的陰陽分明),進入「太極狀態」必須陰陽分明。古人認為:「百會穴」接天通陽氣,「湧泉穴」接地通陰氣,經常和天地相通,人體的元氣才能充足。混元內功中的「降氣洗臟」,就體現出了這樣的練功方法。即將天地混元氣通過百會穴引入體內,清洗五臟六腑,再循經絡將濁氣降至湧泉穴排出。混元太極拳所有的練功方法都突出了「混元」、天地人「三才合一」的理念。因此,要想練好混元太極拳首先要站好無極樁、混元樁,然後再練混元內功;或者無極樁和混元樁與混元內功一起練,直到太極從丹田生出,進而開始習練太極拳;或以站樁、內功為主,練太極拳為輔。

    下面介紹有關樁功的練法:

    (一)靜站無極樁

    1.松神:即放鬆精神。練功之前要端正思想態度,必須把手邊、身邊的事務全部放下,排除一切私心雜念,做到心無旁騖。如果認真而執著地練習,則會較快進入無極狀態,否則不易進入無極狀態。

    2.擇境:選擇幽雅清靜、空氣清新的環境。好的環境要比一般環境能提高人體功力和健康效率20倍左右。比如,海邊、江邊、湖邊或經過陽光照射過的樹林中(沒經陽光照射,樹林中釋放的是二氧化碳,而有陽光照射,釋放的是負氧離子)。

    3.收神:兩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頭和脊柱保持正直,下頦內收,舌抵上齶,兩腿自然彎曲,周身放鬆,神形虛靜,忘卻VI鼻呼吸。平視遠方,注目一處,凝視片刻,此為摒除雜念,收心求靜。然後目光緩緩收回到眉間祖竅穴處視為一線,而後輕閉雙眼,以意封閉雙耳,以意引氣從祖竅穴降至中丹田。如果感覺「意氣」沒有收回來,可用兩手再次引領目光至眉間祖竅穴處,一起將神態、氣血引至中丹田意,然後用「三性歸一法」意守中丹田(肚臍內深處),即內想丹田、內視丹田、內聽丹田。但在用「三性歸一法」時,用下意識完成,用意不用力。

    4.松身:靜守中丹田片刻,用「三性歸一法」松身:(1)循經竅將肩、肘、腕、指關節依次鬆開。(2)松腰斂臀,松胯圓襠,循經竅將胯、膝、踝、趾關節依次鬆開,周身放鬆;然後再用「三性歸一法」意守中丹田片刻,將氣引至下丹田,再經兩腿引至湧泉穴。

    5.進入無極狀態:此時已心定神凝,身心虛靜,物我兩忘,盡量做到一念不起軀體如同虛空無物一般,而進入一片空空洞洞的無極景象。但還要用下意識意守中丹田,如此靜心站立靜待其動,純任自然,待到至虛至靜時,復有一點靈犀生於氣海,即靜極生動,由無極而生出太極。可謂「練功須待入靜時,不靜不見動之奇」。

    6.驅雜念:如果在進入無極的過程中出現雜念時,可左腳五個腳趾抓地向左晃動,意念湧泉穴過渡到五個腳趾尖,再右腳五個腳趾抓地向右晃動,意念湧泉穴過渡到五個腳趾尖,這樣不僅排出了雜念,又疏通了經絡。再回到無極靜心站立,靜待生動,純任自然狀態……練功時,思想、神氣要有與天地相連、日月同大的氣質形象。修鍊無極是使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過程。松神則心自靜,松身則氣自暢,松意則氣自沉。「神氣相通,萬象歸根。」

    (二)靜站混元樁

    練法見馮志強《陳式太極拳入門》。需要說明的是,靜站混元樁是修鍊「中丹田」、「後丹田」和「下丹田」。精氣、內勁、內功主要來源於此。意守中丹田主練氣。中丹田是一個空竅,是先天元氣所在地。古人將臍稱為命之蒂,可見中丹田是人生命的根源。意守中丹田,就是培養先天元氣,所以又稱「築基功法」、「入門功法」;意守後丹田主練精氣轉化;意守下丹田主練精。此樁法還可以將任督二脈接通,使內氣循周身運行。由於先天元氣藏於臍內丹田、命門與兩。腎之間,臍、。腎、命門位於人體腰部之中,所以就有太極腰之說,這就是我們練太極的根本所在。如果丹田氣練出來了,也就是太極從無極生出來了,這樣就可以進入到下一步行拳走架了。

    總之,練太極拳特別是練混元太極拳,一定要知道「無極而太極」之理,並嚴格按其理論指導實踐,首先修鍊無極即外靜求內動,待丹田生出一點靈犀即「太極」生出,方可行拳走架練習太極拳;或者,邊求無極,邊行拳走架,但是,要以修鍊無極為主。

 

  

 


推薦閱讀:

《陰陽大法》1 作者 林清泉(無極山人)
無極八卦睡功
第592期:體悟無極樁
教學 | 陳氏太極基本功之無極樁

TAG:太極拳 | 太極 | 無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