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攻擊力量的訓練方法
05-28
各種攻擊力量的訓練方法
本帖為論壇內各種力量訓練方法的集合,為了方便新來的朋友,我綜合了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看一下,實際的功效自己練習以後慢慢體會吧!當然,更歡迎您上來交流自己的心得!
#1 五祖門的抖勁和穿透力訓練 (轉貼)五祖門的抖勁和穿透力 我先談談發勁,我認為武術中的招式並不重要,因為普通人都想的到,甚至都能自己想出來,一拳一腳都能模仿名家。但是名家的一拳一腳姿勢相同,卻有難以想像的威力。比如郭雲深,半步蹦拳,同樣的姿勢,卻打遍天下無敵手。為什麼,是因為掌握了勁法,發勁如行雲流水,化勁如旋轉中的陀螺,在配合前進或後退的身法,那才是武術的真第。光有招式,沒有發勁或是發勁不熟練,那麼渾身都是破綻。學好了發勁,無論什麼招式都是決招。身法移動中的發勁更是重要。
如何發勁。打個比方,站在地上打沙帶,多多少少沙帶會向後移動。如果讓人穿上溜冰鞋打沙帶,那麼人一定會向後退。所以出拳首先得利用好地面的摩擦力。其次是要學會腰勁,本人先談一下雙抖勁。一條毛巾,打濕,直接甩出去,威力並不是很大,甩出去後在用力往後一拉,就會聽見啪的一聲,人被抽到會很痛。這中間毛巾抖了兩下,甩出去是往前抖,往後拉是向後抖。出拳也一樣腰先向前猛的一擰,把拳頭象射箭一樣打出去,當然從肩膀到手指都要放鬆,當拳要打到目標之前,腰在向後一擰,就象毛巾向後一拉一樣,達到目標之時,拳頭再用力繃緊。這其間腰抖了兩下,一下向前,一下向後,這就是雙抖勁。如果空練,拳頭繃緊之時,也會有啪的響身,這就對了。出拳時要注意吃住地面的摩擦力,不能打滑,否則就會想穿著溜冰鞋打拳,設想在半空中的人在沒有慣性的作用下,出拳在大也不過等於其體重。其實在雙抖勁之上還有三抖勁,就是在最後用力時在向前一抖,這樣就總共三抖。這是中國武術到現在為止,最兇狠的發勁方法。 運用到穿透力中,就變的很可怕。可以透過表面而傷內臟。但注意發勁前要先放鬆。頂勁發力時,(所謂頂勁發力,就是雙手在和對方頂住無法放鬆時直接發力傷人)要讓對方的勁沉到自己後腿上。肩甲骨不能被對方頂的後縮,要含胸,吃住對方的力。頂力時不要把勁處於發完狀態,就象一張弓拉到了底,這樣你的全部力都被對方頂住,無法射箭。要處於蓄力狀態,就象一張弓拉了一半,只要背一拱,馬上拉弓射箭,當然速度要快,否則拉弓之時對方的勁就會把你頂死。發勁前意念先到對方身上,拳沒到意念先到。頂勁發力需要深厚的內力,所以很難。 其實打蠟燭能夠鍛煉人的穿透力,在練習時,不能用手扇風,必須用拳頭打出去,這是練習集中力量,跟力量大小無關,力量越集中,滅蠟燭的距離就越遠。真正的高手不在他有多大力量,而在於他能集中多少力量。 可怕踢擊力的訓練 "你的踢法沒力量"施君總是這樣說我,然而,那時的我是散手教練的寵兒,我的邊踢常常令執靶的師兄第叫苦不迭.但在施君面前,我啞口無言.這個貌不驚人,塊頭不大的年青人所表現出來的殺傷力使我除了感到驚訝,佩服,剩下的只有奢求......幸好,那個驕傲,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施君終於成為了我的好友.臨別前第三日,施君向我示範講解了他的踢擊訓練: 第1步:提起一隻腳做金雞獨力.用支撐腳蹬地用力向前踢.(大家做做看,踢不起來吧,這完全要靠你支撐腳蹬地和腰胯的力量.別喪氣,練一個月先.施君當時表演時僅穿了個拖鞋,從起跳到落地我感覺有詠春拳之千斤重鎚功
話說詠春習者,大都是秀士書生,自古書生多壯志。在吟風弄月仰或經國濟世伏案之餘,活動活動胳膊腿,以博個文武雙全之修。可能在偶然時發現這個練法不錯,就一代代傳了下來,但今人多視之簡單而輕之,或曬然嘻笑,卻不知內中玄妙,明珠暗投,豈不惜哉。 這個練法,簡易至極,但其功用卻極宏著,能在短時間內增強發拳力度,譽之千斤,當然太過,但也說明其力度不可小視,難能可貴的是對於穿透性力理的養成最有好處。體悟得透,拳到人飛並不為難。更能增強上肢結體強度,以令形值強化,人攻我不入,我攻人莫御。並能初步明白力由何來?當何馭之?又如何左右互換?不然縱頃洞庭之水為墨,也未必能讓初學者知個一二。 練法嘛,說出來大家不要笑,更不要罵我故弄玄虛,因其中確有玄虛須要細細說明。 咱們都在地上練過伏卧撐嗎?現在不在地上練,在桌上練。以雙拳撐桌,間開一掌左右,雙臂撐到略直,注意把身體懸空撐起,腳離地,把重量全壓在拳上。唉,說不定已經開始有人罵了,這樣的東東誰不會呀。且慢罵,關鍵就在這裡了。當以雙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之時,有意讓雙臂雙肩肌肉全部放鬆,越松越好。這時,你會感覺力量全撐到了雙肩背部之中心夾脊處,這就對了,這時,你試試動動雙膀扇子骨,用扇子骨處的力量,(注意雙臂放鬆,不可絲毫用力)撐一撐勁,把身體撐起。初學時有點困難,但幾天之後就會得心應手了。當你能隨意用扇子骨處的力量把自已的身體撐起放下時,可試著用單一面的扇子骨撐一撐,左撐撐、右撐撐,當用一面的扇子骨也能隨意把身體撐起放下並能左右隨意轉換時,恭喜你,力由根發、陰松陽緊(因雙臂要保持一定姿態,處於受力狀態,在放鬆的意念指指導下,自然就會陰松陽緊,當松的松,當緊的緊,肌肉高度協調)、力由內換、通肩達背等等東西,你就掌握大半了。 這個練法簡單得讓人好笑,所以人們總不太重視,殊不知,大道本也是平常的。 我曾教過一個因瘦小體弱面常常被人欺負的在校學生,因見面時間太短,不能教得太多,只好讓他每天這樣撐十來分鐘,其它的一概未教,未想到,在二個月後,他忍無可忍之下,一舉手,將一個長期欺負他的大個社會青年下頜骨擊碎,以至讓人括目相看。 使出拳力道增大幾倍的法門 我這裡想談的是肩胛骨及前鋸肌在出拳時所起的重要作用。人的肩胛骨大致成兩個倒置的三角形,前鋸肌的後緣與肩胛骨下頂點相連,而前緣么——大家可以看一下李小龍的肌肉,他肋間那幾個突出的鋸齒就是了~!!前鋸肌是強力的推力肌,如果能充分調動其作用的話,練健美的朋友卧推可以多推起幾十斤的重量。優秀的拳手胸肌不見得有多發達,但前鋸肌一定是出眾的,比如李小龍。 前鋸肌的具體作用是讓肩胛骨下端向下、向前移動,從而帶動肩部下沉前移。我們可以簡單的體會一下,手臂向前伸直,雙手相握,然後雙肩向下向前移動——也就是一個束肩拔背的動作——是不是能體會到肩胛骨的移動?各流派的拳法都很重視前鋸肌的作用(當然了,並沒有明確的提出來),以簡單的「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來說,大家現在試一下,其最終形成的形態是不是肩胛骨下端充分前移?48小時自衛術中的高頻鼓盪,其中有一個動作是雙臂夾緊肋部,出拳,要求出拳時束肩,效果也是肩胛骨下端下移、前移,前鋸肌繃緊;詠春寸拳的核心秘密也是充分調動前鋸肌參與動作;劉念的摶氣心法中上體的摶氣肩胛骨的運動是重要的一部分;還有軌跡拳俯卧樁,老李說俯卧樁可以使「肋間生肉」,肋間是什麼肉?前鋸肌嘛~!!!在網上看到一位朋友提到,練習多年才從錄像中發現的拳擊出拳的秘密:擊中目標時手臂抖震,大臂內旋。其實簡單點說,就是在擊中目標的一瞬間束肩而已,就是這麼一個小動作,因為充分調動了強大的前鋸肌的力量而使拳勁猛增!!
再說一下前鋸肌的鍛煉方法,動力性訓練卧推是最簡單的,但是卧推是多部肌肉同時參加運動,效果並不好,我推薦「詠春拳之千斤重鎚功」,這個練習基本上是純粹的前鋸肌練習,效果非常好。至於靜力性訓練,最簡單也是效果最好的,非俯卧樁莫屬了。 平時稍微鍛煉一下,在出拳時,拳擊中目標的瞬間,加上一個束肩動作(向下、向前束),不管你練的是什麼,讓你的出拳的力道大上幾倍是沒有問題的,可以打出所謂的「寸勁」——當然了,前提是你以前沒有意識到前鋸肌的作用,出拳時沒有把它充分的調動起來。如果你已經意識到了,那就進一步的提高它吧~發力訓練規範練習一. 實戰式的基礎上(無論是左腳在前還是右腳在前都可),以後腳掌為圓心,猛然向內向下擰蹬地面,同時擰腰轉胯,把肩送出,兩眼仍平視前方,送出之肩保護自己下頜、重心不變,兩膝仍微屈。 默默細心地體會腳掌蹬地、擰腰、轉胯、送肩的這些動作的感覺。 然後換成反架式進行練習。 要點:1、剛練習時,應以慢慢放鬆練習為主,細心體會其每一動作之要領、力的發起及傳遞過程。 2、一旦掌握了正確要求的發力方式,則要求整個的過程一氣呵成,用你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向極限衝刺。3、腳掌擰蹬地面要短促有力。
規範練習二 (預備式)全身放鬆,精神集中,兩腳左右分開,略寬於肩,兩腳尖向前,兩腳平行,兩膝微屈內扣,有含胸拔背之式,雙肩內扣下沉,雙手臂曲肘,彎曲度以小不能使大臂和小臂的夾角肌肉有緊張的感覺,大不能使兩臂的肌肉有拉緊的感覺,克手放在左腮下,右手放在右腮下,腋下含空,兩手半握成拳狀,下凳內扣,頭上傾,目光前視,身體重心在兩腳之間。 動作1 左腳不動,右腳以前腳掌為圓心,猛然擰蹬地面向內旋轉90度,並帶動軀幹轉動45度,同時,髖部作突然水平平面轉動,同時通過身體的轉動帶動肩關節也在水平面上作順勢抖動,重心不變,視線不變,同一側肩胯在一條直線上。然後恢復預備式。 動作2 換左腳擰蹬,過程同上。 通過上面練習,可以發現: 腳用力擰蹬地面時,反作用力上升,髖關節同時快速內轉,配合腰部的擰轉帶動上體也內轉,使內外力加速,同時也帶動著肩部的快速抖動,使力再次加速,給手臂部的運動積蓄了爆炸性的力量。這也就是我們「不動位均衡擰蹬發力」練習的目的。
暫時也就這些了,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均由本版斑竹刀不刃血搜集發布,我只是進行了整理!!!希望為大家提供了小小的便利!!!推薦閱讀:
※又一次,復出
※古代詩歌鑒賞---能力形成性訓練及答案
※日新筆錄: 2018/04第14周 #updated 04/08
※好父母網美國寶寶的早期幽默感訓練
※增長步幅的5項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