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郵報拍攝的一張「功夫」照片
隨著冬季的到來,近日,每日郵報報道。攝影師CimingMei在日本釧路市的國際丹頂鶴保護區拍攝到猛禽搏鬥的功夫場景,對壘雙方分別是丹頂鶴和白尾鷹。
開戰的原因據說是爭奪午餐魚,白尾鷹想從丹頂鶴口中搶食,猛禽與丹頂鶴鬥爭瞬間爆發。
丹頂鶴隨即展開羽翅伸爪還擊,經過一番快速爭鬥後,白尾鷹最終知難而退,白尾鷹免費午餐夢亦當然落空。
這就是自然界傳說中以弱勝強的功夫:丹頂鶴展示的「白鶴亮翅」
【白鶴亮翅】,也是傳統太極拳經典招式之一。
最早在陳式太極拳中被稱為白鵝亮翅。
在陳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陳鑫的《陳式太極拳圖說 》中記載:
「如白鵝之鳥舒展羽翼象形也」。
傳統武術都是師法自然。所以原始的武術名稱,一般都很質樸,都是從自然觀察中得到的靈感。當然白鵝一說,也不能說土氣 ,關鍵是『白鵝亮翅』這一招式,原來就是要練得像白鵝從水中出來,把翅膀一振,就立刻抖掉所有的水滴。這和太極追求的『蠅蟲不能落,滴水不能入』的境界是一致的。因此練『白鵝亮翅』這一招式,一定要在意念上有一種白鵝出水振翅的抖勁。
楊式太極拳鼻祖楊祿禪從陳家溝學的太極拳後,前期在永年「太和堂」藥店院內設拳場教授太極拳,當時武式太極拳鼻祖武禹襄跟楊祿禪學習太極拳,後又跟陳式太極拳的十五代傳人陳清平學習太極拳,獨樹一幟,自成一派。到目前武式太極拳套路中仍沿用「白鵝亮翅」。由武式太極拳演化而成的孫式太極拳套路中也沿用著「白鵝亮翅」。楊祿禪到北京教拳後,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根據自己的心得體會在不斷的將套路和名稱做相應的修正。認為原套路中的「白鵝亮翅」一名中的「鵝」字顯得笨拙、獃滯。太極要有空靈飄逸的勢態,和白鶴起舞比較形象,「鶴」字與「鵝」字相比也顯得輕靈、活潑、吉祥、長壽,所以就用「鶴」字來代替了「鵝」字。
以後就逐步將「白鵝亮翅」更名為「白鶴亮翅」,但此招的內涵是一樣的。」
吳式太極拳鼻祖吳全佑是在楊祿禪到北京教拳更名後學得楊式太極拳,後經傳其子吳鑒泉加以演化自成一派,但吳式太極拳就隨楊式太極拳稱此勢為「白鶴亮翅」。現太極拳五大流派中的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還沿用著「白鵝亮翅」,而楊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都以「白鶴亮翅」代替了「白鵝亮翅」。各大門派雖然招式連接上有所差異,但其定式和手法上幾乎大同,其意念和勁法也類似。
由此看來,今天我們很多人習練太極,還是僅僅停留在外形上,而對太極拳理和其內涵的文化底蘊,還是沒有多大的研究與專研。要學好太極拳,這方面應該多下苦功,多考研,多琢磨才行。
太極拳不光是一種拳術,而且有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在裡面,同樣一招「白鶴亮翅」,要從形似練到神似,大有奧妙在裡頭,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領悟的,最終還是要考量我們的恆心和悟性。
註:下文統稱白鶴亮翅
傳統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的歌訣中,對「白鶴亮翅」有三段口訣,給予精彩的詮釋:
白鶴亮翅用勁巧,左右上下妙在腰,
右撐左按少定勢,遇頂則丟勁要少。
白鶴亮翅用處多,十次八次不為過,
承上啟下都有用,關鍵在於胯要活。
白鶴亮翅勁用巧,周身靈活只在腰,
左引右帶活身法,下擋上擊最為妙。
「白鶴亮翅」。它的動作舒展,攻防能力相當強。當對手雙掌攻來時,練習者可用兩手上下分開對方雙掌,瓦解其攻勢;如果對方用右手攻來,練習者可以用左手擒住其右腕,右臂插入對方右腋下,用轉腰橫跨之力使其前撲,從而打敗對手。
圖1:跟步抱球———上體稍左轉,右腳向前跟步,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於胸前,右手向左上劃弧,手心轉向上,與左手成抱球狀;眼看左手。
圖2:後坐轉體———重心後移,右腳踏實,上體後坐並向右轉,兩手開始交錯分開,右手上舉,左手下落;眼看右手。
圖3:虛步分手———左腳稍向前移,前腳掌著地,成左虛步;兩手隨轉體慢慢向右上左下分開,右手上提停於右額前,手心向左後方,左手按至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上體轉正,眼平視前方。
詩歌:元氣何從識太和,兩手猶如弄絲羅。沿絡纏綿神機足,亮翅由來見白鶴。
推薦閱讀:
※你認為最搞笑的照片是什麼?
※你最喜歡自己哪張童年照片?
※你手裡有哪些劉亦菲超美的照片?
※新版Flickr用Google賬號登陸的按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