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之骶髂關節錯位

(此篇文章為我數年前之作,承蒙眾多朋友的錯愛,再次登出以便查閱。)

筆者在臨床上發現有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癥狀雖有改善但不能完全達到治癒,其原因多認為是「痕迹效應」。我們通過多次的臨床觀察,發現其癥狀有時並非腰椎間盤突出症本身,而是伴隨有骶髂關節錯位的特徵,其首要特徵為髂後上棘處的壓痛,我們通過骶髂關節的複位手法,其癥狀有明顯緩解,其亦反證了我們的一種觀點———即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骶髂錯位的存在。結合大量的臨床觀察和實踐,現將體會總結如下。

1 發生機制

骶髂關節是聯繫軀幹骨與下肢帶骨(髂骨)的樞紐,那麼從其解剖位置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其在發揮人體生理功能中的重要性。在病理上,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引發疼痛,肌肉、脊柱結構(如側彎)的改變,脊柱力學的紊亂,肌肉不恰當的痙攣,韌帶的緊張與牽拉方向上伴隨力學的改變,不可避免帶來作為樞紐的骶髂關節的受力發生改變,長此以往,微小的錯位成為不可避免;骶髂關節囊亦隨之受到牽拉,關節囊的神經末梢處於病理狀態,出現局部疼痛,甚或發生下肢的牽掣痛,故脊柱力學的改變被視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中出現骶髂關節錯位的根源。

2 臨床癥狀及體征、實驗室檢查

2.1 癥狀及體征 髂後上棘的異常突起,髂後上棘及其內側的疼痛和壓痛和(或)放射痛,這是一個首要的特徵,往往在其他癥狀沒有的情況下以此為依據施行骶髂關節錯位的手法複位,療效仍明顯存在。

2.2 俯卧髂骨擠壓試驗 即在患者俯卧的情況下,雙手用力將髂骨向下壓或對擠,出現骶髂關節處疼痛即為陽性。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傳統的骨盆擠壓試驗對骶髂關節錯位的診斷率不高(據有展資料統計陽性率僅佔42%),而本試驗使診斷率大大提高。

2.3 CT檢查 常在作腰椎CT時橫掃到L 5 S 1 間盤時顯露於骶髂關節不對稱,從而證實了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中存在骶髂關節錯位這一事實。

3 治療

我們綜合各種學派的複位手法,總結為3種錯位的手法共5法(錯位分類詳見《中醫傷科學》,第5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可分而用之,亦可合而用之。分而用之,對診斷前錯、後錯、上錯相當清楚者可採用;合而用之,錯 位方位上手法有效,無錯位方位上不發揮作用,方位判斷不夠明確者可採用。

3.1 上錯型 (1)雙手複位:患者俯卧,一手推健側之坐骨結節向上,另一手推患側之髂骨翼向下,雙手同時用力,以能感覺到有錯動或聽到「喀喀」的複位聲為佳,可重複3~5次。(2)足蹬手牽法:患者取俯卧位,術者用足蹬健側之坐骨結節向上用力,雙手抓牢患側下肢之踝部向下牽,手足同時用力,以聽到「喀喀」聲為佳。

3.2 前錯型 (1)俯卧複位法:患者取側卧位,患側朝上,囑患者抓住頭側床緣,助手向足側牽拉患側下肢,同時術者雙手壓在髂骨上用力下壓。(2)仰卧複位法:仰卧患側下肢極度屈膝,術者一手握踝一手扶膝用力下壓。

3.3 後錯型 患者取俯卧位,術者一手下壓患側之髂骨,另一手向後搬患肢,同時用力,可重複。

4 療效

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出現骶髂關節錯位為伴隨癥狀,其近期療效來說,手法後既可有緩解;也有一部分可出現疼痛加重(因關節囊或錯位部分位置改變引起的不適),第2天療效最明顯。

5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52歲,左側腰腿痛3個月入院。外院CT示L 4~5 間盤向左後突出,左側神經根受壓,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狀和體征,並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經手法治療,配合腰牽、益氣活血壯腰之湯劑內服,腰腿疼痛癥狀明顯緩解,但向左翻身遲鈍。經檢查發現髂後上棘(左側)壓痛(+),俯卧髂骨擠壓試驗(+),經手法整復(骶髂關節錯位複位法)後患者迅速從治療床上向左翻身下地,癥狀若失。

例2:患者,男,46歲,右側腰腿痛半年入院。外院CT示中央型L 4~5 間盤突出,硬膜囊受壓,脂肪間隙消失。其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癥狀和體征,並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經腰牽、手法治療及娑羅子靜滴,右側腰腿疼痛癥狀有所緩解,彎腰及行走欠利。經查右側髂後上棘及骶髂關節壓痛(+),隆起,下肢牽掣痛以行走時尤甚,俯卧髂骨擠壓試驗(+),第1次行骶髂關節手法整復後當即疼痛加劇,經平卧後第2天行走時已無明顯腰痛下肢牽掣痛;2天後因洗冷水澡而再次出出現上疼痛癥狀,經骶髂關節處超短波理療,手法整復後加用局封,癥狀再次緩解,經平卧硬板床數日告愈。

                                                                                               (本文原載於中華現代中西醫雜誌 2003年10月第1卷第8期)

        


推薦閱讀:

骶髂關節扭傷

TAG:腰椎間盤突出 | 患者 | 關節 | 骶髂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