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性的形成表現和意義

 

 

內容摘要: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不是一個一般的學者,他是一位偉大而深刻的思想家,他研究的主要問題不限於學術領域,而是研究中國人的精神和靈魂,代表中國人進行民族的反省。為了改造中國的國民性,他以筆為武器,苦苦奮鬥一生,正是從這一點來說,他無愧於民族魂的稱號。雖然事隔多年,他的作品及思想仍然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因此,我選擇此題,希望通過對魯迅思想的形成,表現及現實意義的分析,來對我們當今社會提供些借鑒。

關鍵詞:魯迅   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形成   表現   現實意義   

【正文:】

魯迅的作品之所以得到很多學者的青睞,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這裡我將通過對其思想性的分析來談談自己對魯迅作品的一些不夠成熟的看法。

一、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三個發展階段。

(一)初步形成階段:(1907——1908年﹚

其實,早在1902年,魯迅就開始思索這一問題了,當時,列強對中國豆剖瓜分的危機情勢,促使魯迅對如何不致亡國滅種這一嚴峻問題思索;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先後失敗,促使魯迅思考如何解決民族文化體系、國民劣根性與民族振興事業之間的矛盾。此時,在日本留學的魯迅受到了西方現代思潮的影響,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極端的個人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啟蒙主義思想,促使他對人的價值,個體生命的自由予以高度重視。這就是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時代背景。

1906年,魯迅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觀看日俄戰爭的幻燈片,看到看熱鬧的中國人的麻木不仁後深受刺激。這個畫面使他深切的感受到:「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是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從民族革命和人民解放的要求出發,魯迅認為醫治精神的麻木更急於醫治肉體的病弱,而文藝是改變精神的利器,便決定終止學醫,從事文藝。棄醫從文是魯迅把改造國民性思想付諸實現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但是,魯迅早期的改造國民性思想對於社會革命在改變人的精神方面的巨大作用顯然認識不足,把社會革命寄託於精神改造往往是啟蒙主義者難免的弱點。但當群眾還沒有普遍覺醒時這種思想仍然有它積極的意義。

(二)五四運動前後,魯迅改造國民性的思想有了更豐富,更深刻的內容。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在中國現代歷史上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在政治上,標誌著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開端;在文化思想方面,則是中國歷史上惟有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可與其比肩的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喚醒了魯迅,將他推到了歷史的前列。

但此時的魯迅卻一直看不到群眾的力量,認為中國群眾的整體素質太差。他說:「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 「這樣風氣的民眾是灰塵,不是泥土,在這裡長不出好花和喬木來。」過分的貶低了國民性弱點,對社會政治革命對國民性改造的意義仍然認識不清。

(三)1927年,目睹了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反革命政變後,魯迅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的改造國民性思想也有了重大發展。

在這段時間裡,魯迅「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兩大陣營,或則投書告密或則助官捕人的事實!」魯迅受到了很大的震動,原先的進化論思想「也因此而轟毀」。徹底的拋棄了進化論,實現了向共產主義的思想飛躍。二十多年來他一直以文藝為武器致力於民族民主革命,尋求解放人民,拯救祖國的途徑,到此才發現真正的革命力量是工農群眾,「惟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魯迅逐步完成了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

二: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在其作品中的體現。

(一)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在其小說作品集《吶喊》《彷徨》中的體現。

      第一: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蘊含了極其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較為全面地展示了舊中國下層人民——農民、農村婦女及小知識分子在二十世紀初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思想現狀和令人痛心的生活狀態。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魯迅先生在這兩部小說集中對廣大農民及農村婦女的命運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從中可以見到魯迅那顆偉大的愛民之心和那份崇高的使命感。                         

在《祝福》中魯迅對國民的奴隸性的描寫更是入木三分。祥林嫂第一次在魯四老爺家做工時,作品有這樣一段描寫:「日子很快的過去了,她的做工卻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百胖了。」這是一段平常然而又是極其深刻的描寫,表明了祥林嫂為「暫時做穩了奴隸」而感到滿足的心理。然而她的奴隸夢並沒有做得長久,她被婆婆強行綁去賣給了賀老六。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第二個丈夫和兒子阿毛相繼死去)之後,她又重新回到魯四老爺家,幻想著再重新做穩了奴隸。但此時她已為封建禮法所不容。冬至祭祀時候,當她以為捐了門檻贖了罪,坦然的去拿酒杯子時,魯四妻子的一聲大叫「你放著吧,祥林嫂」徹底擊碎了她的奴隸夢,使得祥林嫂落到「想做奴隸而不得」的境地。可以說,祥林嫂是在連做奴隸的資格都沒有的悲哀中走向死亡的。魯迅先生對中國國民奴隸性的描寫在其他一些作品中也有所涉及。如《葯》中華老栓等對劊子手康大叔的畢恭畢敬;《離婚》中愛姑對趣味低下的老古董七大人的敬畏;《故鄉》中閏土稱兒時的朋友為「老爺」等,都表現了他們具有奴隸性的一面。

第二:麻木、冷漠的靈魂也是魯訊先生著力描繪的國民性的弱點

長期的封建統治和自耕農的封閉的農村經濟,使舊中國廣大的農村形成了令人窒息的麻木和冷漠的社會環境,正是這種社會環境殺死了許多的人。

祥林嫂在死了第二個丈夫和兒子阿毛之後,變得更加孤獨無依,尤其兒子的死亡更是使她變得神情獃滯。這個孤苦伶仃的婦女,是非常需要別人的同情和支持的,可在當時的社會,她卻沒有得到,她所得到的是可怕的冷漠和嘲弄。祥林嫂幾乎背誦如流、一字不差地向人們一遍又一遍地講述自己的不幸,「我真傻,真的……」可這巨大的哀痛在與祥林嫂處於同樣社會地位的那些聽眾那裡換來的是什麼?男人的「斂起笑容」便表明了他們是懷著一種罪惡的目的來同祥林嫂說話的;而同樣受著夫權壓迫的女人們肯來聽祥林嫂的故事,則是為了向祥林嫂的痛苦的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這是多麼可怕的麻木和冷漠呀!同樣是被壓迫著的人們,以咀嚼別人的悲哀為快樂,這就是我們國民的悲哀。後來祥林嫂被從魯四老爺家趕出來而淪為乞丐的情狀,便在沒有一個人去聞去問。應該說,懷著又冷又尖的心的祥林嫂的命運的聽眾、看客是祥林嫂走向死亡的又一重要因素。

《葯》對群眾的麻木、冷漠的靈魂也做了深刻的揭示。夏瑜的革命應該說是為了把華老栓們從封建統治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華老栓不獨不理解,反而用了烈士的鮮血蘸了人血饅頭給小栓治病;茶館中的老少茶客們也為牢頭紅眼阿義打了夏瑜而大喝其彩,足見他們麻木的靈魂了。

第三:保守、頑固的思想已深植於受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壓迫的廣大貧苦農民和農村婦女的腦髓中,成為他們愚弱的國民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祥林嫂被婆婆從魯四老爺家搶走後,被迫改嫁到深山溝里去,她拚命的反抗,甚至撞得頭破血流。她的這一舉動,並非如有的論者所認為的反抗別人強加給她的命運那麼簡單。其實她是在頑固地守衛著「從一而終」的封建禮法,不願自己落得個一女嫁二夫的壞名聲。這完全可以從祥林嫂被迫改嫁賀老六時,「大家還都說大約因在念書人家做過事,所以與眾不同」這一衛道式的讚歎中,以及柳媽告訴她嫁了二夫死後閻羅王要把她鋸開分給兩個男人時的恐怖和認為自己有罪而捐門檻贖罪的行為中得到佐證。

第四:魯迅先生在《吶喊》中所描繪的最典型的愚弱的國民性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有人將阿Q的精神勝利法做了如下的概括:「第一是麻木的神情,第二是健忘的本領,第三是自輕自賤和妄自尊大,第四是欺軟怕硬。」這個概括是很精當的,而其後三點又構成了阿Q「精神勝利法」的核心。

  阿Q的「麻木」是與我們前面討論的「麻木」不很一樣的。前面所論的眾人的「麻木」是對他人的痛苦、不幸所表現出來的漠不關心的麻木,而阿Q的「麻木」的對自身遭際、命運的麻木不覺悟,是同他的自輕自賤、自欺欺人聯繫在一起的。

  魯迅先生在《吶喊》《彷徨》這兩部小說里集中為我們描繪了在封建宗法制度和倫理思想的重壓下,在封閉、保守的農村所形成的可憐、可悲又可恨的種種愚弱的國民性,這是魯訊先生喚醒國民的思想意識的體現。同時,這對於我們認識當今的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於今天形成我們優秀的民族性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在其散文集作《朝花夕拾》中的體現。

該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第一篇作品《狗 貓 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記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 卧冰求鯉」、「 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三)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在其散文詩集《野草》中的體現。

《野草》是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集,共二十四篇,這些作品的寫作時間和環境雖然有所不同,但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藝術手法,卻大體是一致的。它將五四時期產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個前無古人的高度,它比《吶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因為它展示出了《野草》中魯迅作為一個孤軍奮戰的啟蒙思想家的豐富、深邃的精神世界,那就是韌性戰鬥的哲學,主要是指對於舊的社會制度與黑暗勢力,對人和人性摧殘壓迫所採取的生命選擇和心理姿態。《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這個思想。而在《過客》中,具有這種韌性戰鬥精神的棗樹,變成了一個倔強的拔涉者的動人形象。《這樣的戰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於文人學士們幫助軍閥而作」,或是憤慨於「段祺瑞政府槍擊徒手民眾」的聲音,也都能在具體現實鬥爭事件的關注與介入中,進行詩性的想像與升華,抒發和讚美了一種永無休止、永遠舉起投槍的生命哲學。

   (四)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在其雜文集中的體現。

魯迅的生命是和雜文分不開的。魯迅雜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藝術美感不斷驗證著其不朽的文化和文學的價值,體現著「民族魂」偉大的精神內核和人格力量,為中國現代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增添了豐厚的精神資源。

魯迅前期雜文在側重對封建性舊文明舊道德的批判,充分體現以科學與民主為旗幟,徹底反對封建文化的「五四」精神的同時,  還探索和研究國民性的問題,暴露和批判了卑怯、惰性、保守、巧滑等國民性的弱點。而魯迅後期雜文,由於嫻熟地掌握了辯證法,把歷史批判和現實批判緊密結合,把對封建思想道德的批判和對封建性反動政治的批判緊密結合,同樣注意國民性的改造,但能運用階級分析觀點,觀察國民性在不同階級階層身上的不同表現,以及國民劣根性形成的社會原因,所以更為深刻有力。許多雜文還對體現在人民群眾身上的民族性優點作出了開掘和讚揚。

  三: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現實意義

葉聖陶在魯迅死後曾說:「與其說魯訊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榮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裡。」 魯迅的國民性改造思想本身具有很大的現實性,它的現實意義我們很有必要認真研究。

(一)阿Q精神的現實意義。

近年,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確實對世界有所震撼,海外媒體驚呼:「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於是,許多中國人也忘乎所以了,飄飄然起來,聲稱要以自己的傳統文化「拯救」世界文化。其實,這種自我誇大的表現,究其根柢,就是阿Q的以自我為中心,追求精神勝利的精神在作祟,因為任何民族或個人都無權認為未來的世紀是自己的。從這一點來說,阿Q那種懵懂,顢頇的盲目狀態,身在福中不知福,頭臨禍降不察禍的麻木不仁,糊裡糊塗的生存方式,就更是觸目皆是了。所以現代中國人,真有必要再讀讀《阿Q正傳》,用阿Q這面鏡子常照照自己,從中開出反省的道路。

(二)魯迅的思想對當今職業道德的現實意義。

魯迅一直關心中國人的道德面貌。他筆下誨人不倦的騰野先生,將受傷老婦送到巡警分駐所的人力車夫,都是職業道德的楷模。但他筆下也譏諷了那個向死人推銷明版《公羊傳》的惟利是圖的書店小夥計,揭露了那位不顧事實、強賣步鞋的青雲閣胖夥計。這些作品距離今天都七八十年了,但我們的職業道德仍然有待提升。

當前,我們國家的幹部隊伍,總體還是比較好的,這是事實;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這也是事實。這些年,國家完善了各項法律制度,加大了監督力度,查處了一大批省部級貪官,但要根治此類問題,輿論的力量不可忽視。

(三)魯迅思想對樹立正確社會輿論的現實意義

100多年前,在日本求學的魯迅從幻燈片中看到中國人面對自己同胞被外國人殺頭時的麻木不仁時,異常憤怒,轉而棄醫從文。魯迅的小說《葯》中就描寫了革命者夏瑜就義的場面,但當他被清兵殺頭時,就有一群民眾圍成一個半圓看熱鬧,一個個「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須的手捏住了,向上提著」,寫出了這些圍觀看客的麻木不仁,但是我們看到,魯迅筆下的這種令人心痛的畫面竟然在今天的中國重演。據報道,合肥一少年落水,眾人冷漠圍觀,待民警趕到搶救時以無力回天;上海一女子欲跳樓猶豫肋近十小時,千餘看客齊聲喊「跳」寒人心;西安歹徒當街拔刀砍人,看客圍觀阻斷追兇路;成都一男子以死相逼討要血汗工錢,爬上酒店頂樓欲跳樓,大批路人圍觀,竟有「看客」自發組成啦啦隊,一齊喊「一二三——跳」。 「看客現象」是一種社會病態,理應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

(四):魯迅思想對改善青年的道德狀況的現實意義。

魯迅一生寄希望於青年,他的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的結尾,就發表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希望拯救那些被封建家族制度和倫理觀念摧殘的青少年。在《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這篇雜文中,他又明確提出青少年應該有「純潔高尚的道德」。我們痛心的看到,目前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當中,青少年犯罪比例已經達到70%以上,而十五、六歲少年的犯罪案又佔到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70%。

社會的和諧發展是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是與文化、生態、經濟、政治、環境密不可分的。鄧小平同志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現代化的基本點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素質是第一位的;或者說,跟物質的現代化比較起來,人的現代化具有更為廣泛、更為深遠、更為本質的意義。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或者說人的思想道德面貌,體現著精神文明的性質和方向,對經濟建設的發展速度和方向產生著不可低估的影響。中國新時期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人光有錢不行,還要有精神,有靈魂。用毀滅良心的手段賺錢,用損害健康的辦法花錢,從根本上違背了現代化的終極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魯迅的人學思想仍然沒有過時,魯迅關於構建中華民族新型性格的設想在當下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仍不失其指導意義。

 

上官小銀【附】參考文獻

      1  魯迅的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 《華蓋集》 《三閑集》 《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等。

        2   中學小說體裁課文《祝福》《葯》《故鄉》《阿Q正傳》及相關參考資料;

3  中學教材名著專題《朝花夕拾》及相關資料。

        4  《墳·娜拉走後怎樣》魯迅全集卷一456頁

5   《墳·未有天才之前》魯迅全集卷一178頁

6  《二心集·序言》魯迅全集卷四第324頁

 


推薦閱讀:

申建林: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協商」與「選舉」之辯
中國民間關於卧室風水禁忌
禮儀之邦的國民為何總是學不會守規矩?
Darwin:方紹偉,腐敗跟國民性無關!
國民性到底是個啥玩意?

TAG:意義 | 改造 | 思想 | 魯迅 | 國民 | 國民性 | 表現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