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性的形成表現和意義
內容摘要: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不是一個一般的學者,他是一位偉大而深刻的思想家,他研究的主要問題不限於學術領域,而是研究中國人的精神和靈魂,代表中國人進行民族的反省。為了改造中國的國民性,他以筆為武器,苦苦奮鬥一生,正是從這一點來說,他無愧於民族魂的稱號。雖然事隔多年,他的作品及思想仍然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因此,我選擇此題,希望通過對魯迅思想的形成,表現及現實意義的分析,來對我們當今社會提供些借鑒。
關鍵詞:魯迅 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形成 表現 現實意義
【正文:】
魯迅的作品之所以得到很多學者的青睞,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這裡我將通過對其思想性的分析來談談自己對魯迅作品的一些不夠成熟的看法。
一、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三個發展階段。
(一)初步形成階段:(1907——1908年﹚
其實,早在1902年,魯迅就開始思索這一問題了,當時,列強對中國豆剖瓜分的危機情勢,促使魯迅對如何不致亡國滅種這一嚴峻問題思索;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先後失敗,促使魯迅思考如何解決民族文化體系、國民劣根性與民族振興事業之間的矛盾。此時,在日本留學的魯迅受到了西方現代思潮的影響,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極端的個人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啟蒙主義思想,促使他對人的價值,個體生命的自由予以高度重視。這就是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時代背景。
1906年,魯迅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觀看日俄戰爭的幻燈片,看到看熱鬧的中國人的麻木不仁後深受刺激。這個畫面使他深切的感受到:「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是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從民族革命和人民解放的要求出發,魯迅認為醫治精神的麻木更急於醫治肉體的病弱,而文藝是改變精神的利器,便決定終止學醫,從事文藝。棄醫從文是魯迅把改造國民性思想付諸實現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但是,魯迅早期的改造國民性思想對於社會革命在改變人的精神方面的巨大作用顯然認識不足,把社會革命寄託於精神改造往往是啟蒙主義者難免的弱點。但當群眾還沒有普遍覺醒時這種思想仍然有它積極的意義。
(二)五四運動前後,魯迅改造國民性的思想有了更豐富,更深刻的內容。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在中國現代歷史上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在政治上,標誌著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開端;在文化思想方面,則是中國歷史上惟有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可與其比肩的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喚醒了魯迅,將他推到了歷史的前列。
但此時的魯迅卻一直看不到群眾的力量,認為中國群眾的整體素質太差。他說:「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 「這樣風氣的民眾是灰塵,不是泥土,在這裡長不出好花和喬木來。」過分的貶低了國民性弱點,對社會政治革命對國民性改造的意義仍然認識不清。
(三)1927年,目睹了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反革命政變後,魯迅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的改造國民性思想也有了重大發展。
在這段時間裡,魯迅「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兩大陣營,或則投書告密或則助官捕人的事實!」魯迅受到了很大的震動,原先的進化論思想「也因此而轟毀」。徹底的拋棄了進化論,實現了向共產主義的思想飛躍。二十多年來他一直以文藝為武器致力於民族民主革命,尋求解放人民,拯救祖國的途徑,到此才發現真正的革命力量是工農群眾,「惟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魯迅逐步完成了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
二: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在其作品中的體現。
(一)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在其小說作品集《吶喊》《彷徨》中的體現。
第一: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蘊含了極其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較為全面地展示了舊中國下層人民——農民、農村婦女及小知識分子在二十世紀初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思想現狀和令人痛心的生活狀態。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魯迅先生在這兩部小說集中對廣大農民及農村婦女的命運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從中可以見到魯迅那顆偉大的愛民之心和那份崇高的使命感。
在《祝福》中魯迅對國民的奴隸性的描寫更是入木三分。祥林嫂第一次在魯四老爺家做工時,作品有這樣一段描寫:「日子很快的過去了,她的做工卻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百胖了。」這是一段平常然而又是極其深刻的描寫,表明了祥林嫂為「暫時做穩了奴隸」而感到滿足的心理。然而她的奴隸夢並沒有做得長久,她被婆婆強行綁去賣給了賀老六。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第二個丈夫和兒子阿毛相繼死去)之後,她又重新回到魯四老爺家,幻想著再重新做穩了奴隸。但此時她已為封建禮法所不容。冬至祭祀時候,當她以為捐了門檻贖了罪,坦然的去拿酒杯子時,魯四妻子的一聲大叫「你放著吧,祥林嫂」徹底擊碎了她的奴隸夢,使得祥林嫂落到「想做奴隸而不得」的境地。可以說,祥林嫂是在連做奴隸的資格都沒有的悲哀中走向死亡的。
第二:麻木、冷漠的靈魂也是
長期的封建統治和自耕農的封閉的農村經濟,使舊中國廣大的農村形成了令人窒息的麻木和冷漠的社會環境,正是這種社會環境殺死了許多的人。
祥林嫂在死了第二個丈夫和兒子阿毛之後,變得更加孤獨無依,尤其兒子的死亡更是使她變得神情獃滯。這個孤苦伶仃的婦女,是非常需要別人的同情和支持的,可在當時的社會,她卻沒有得到,她所得到的是可怕的冷漠和嘲弄。祥林嫂幾乎背誦如流、一字不差地向人們一遍又一遍地講述自己的不幸,「我真傻,真的……」可這巨大的哀痛在與祥林嫂處於同樣社會地位的那些聽眾那裡換來的是什麼?男人的「斂起笑容」便表明了他們是懷著一種罪惡的目的來同祥林嫂說話的;而同樣受著夫權壓迫的女人們肯來聽祥林嫂的故事,則是為了向祥林嫂的痛苦的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這是多麼可怕的麻木和冷漠呀!同樣是被壓迫著的人們,以咀嚼別人的悲哀為快樂,這就是我們國民的悲哀。後來祥林嫂被從魯四老爺家趕出來而淪為乞丐的情狀,便在沒有一個人去聞去問。應該說,懷著又冷又尖的心的祥林嫂的命運的聽眾、看客是祥林嫂走向死亡的又一重要因素。
《葯》對群眾的麻木、冷漠的靈魂也做了深刻的揭示。夏瑜的革命應該說是為了把華老栓們從封建統治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華老栓不獨不理解,反而用了烈士的鮮血蘸了人血饅頭給小栓治病;茶館中的老少茶客們也為牢頭紅眼阿義打了夏瑜而大喝其彩,足見他們麻木的靈魂了。
第三:保守、頑固的思想已深植於受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壓迫的廣大貧苦農民和農村婦女的腦髓中,成為他們愚弱的國民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祥林嫂被婆婆從魯四老爺家搶走後,被迫改嫁到深山溝里去,她拚命的反抗,甚至撞得頭破血流。她的這一舉動,並非如有的論者所認為的反抗別人強加給她的命運那麼簡單。其實她是在頑固地守衛著「從一而終」的封建禮法,不願自己落得個一女嫁二夫的壞名聲。這完全可以從祥林嫂被迫改嫁賀老六時,「大家還都說大約因在念書人家做過事,所以與眾不同」這一衛道式的讚歎中,以及柳媽告訴她嫁了二夫死後閻羅王要把她鋸開分給兩個男人時的恐怖和認為自己有罪而捐門檻贖罪的行為中得到佐證。
第四:
阿Q的「麻木」是與我們前面討論的「麻木」不很一樣的。前面所論的眾人的「麻木」是對他人的痛苦、不幸所表現出來的漠不關心的麻木,而阿Q的「麻木」的對自身遭際、命運的麻木不覺悟,是同他的自輕自賤、自欺欺人聯繫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