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見病的簡單推薦按摩法
05-28
小兒感冒的居家推拿和養護 冬季是小兒感冒高發季節,除了合理用藥外,常用的推拿手法和家庭防護,對感冒的預防和治療也很有幫助。 常見推拿法 推攢竹:用兩拇指自下而上推兩眉中間至髮際,30~50次,主治發熱頭痛。 推坎宮:用兩拇指沿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主治外感發熱頭痛。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扶抱或仰卧,家長固定患兒上肢,清肺經、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關100次。 (2)患兒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鐘。 (3)按揉膻中、豐隆穴各2分鐘。 2.隨證加減 (1)風熱犯肺型:發熱惡寒、汗少,頭痛,口微渴,咳嗽氣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脅隱痛,舌邊尖紅,苔薄黃。常用手法: ①推太陽30次,推三關300次。 ②拿風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熱壅肺型:高熱面赤,傾渴欲飲,咳嗽痰黃而粘,或夾血絲,或為鐵鏽色痰,胸悶氣粗,胸痛,舌質紅,苔黃膩。常用手法: 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經100次。 ②加揉豐隆50次,揉中脘3分鐘。 (3)熱入心營型:發熱不退,夜間加重,煩躁不安,時而譫語,甚至神志不清,氣急,喉中痰嗚,痰中帶血,手足抽動,口唇乾燥,舌苔焦黃。常用手法: ①推六腑、清天河水各500次,清心經、清肝經各300次。 ②按揉曲池1分鐘,推湧泉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按揉掌小橫紋200次,清肺經300次。 (2)清肝經300次,逆運內八卦100次。 (3)點揉天突、膻中、豐隆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頭痛、鼻塞加揉膊陽池50次。 (2)高熱不退,擠捏天突至劍突及兩側和大椎至第1腰椎及兩側,至皮下輕度瘀血為止。 生活調理 (1)按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主要起輔助治療作用,本法對輕症患兒有一定療效。 (2)對重症肺炎患兒必須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出現危險。 (3)患兒所住房間要空氣新鮮,溫度適宜。推 拿治療小兒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乾燥堅硬,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或雖有便意,但排出困難的一種病證。小兒由於飲食不當,過食辛辣、香燥、炙烤之品或食物過於精細,導致燥熱內結,腸腑傳導失常,從而引起便秘。也可因先天不足,大腸傳送無力或病後耗傷津液,大便秘結。由於排便困難,部分小兒可發生食欲不振、睡眠不安,或可由於便時用力太過,引起肛裂或痔瘡。 推拿治療便秘分為實證和虛證。 實證主要因飲食而起。證見大便乾結,便質干硬,形似顆粒,面赤身熱,口臭,唇赤,小便黃,胸脅痞滿,納食減少,腹部脹,苔黃厚,指紋色紫。治療應順氣行滯,清潤通便。手法主要有: 1、 清大腸:大腸穴位於食指橈側緣。操作時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療濕熱、飲食、痰飲等停積腸道、氣機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黃疸等。 2、 退六腑:六腑位於前臂尺側緣,神門穴至抖肘成一直線。操作時,以中食指指腹,自肘關節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瀉熱,滑腸瀉下,用於陽明腑實之痞滿燥實堅。 3、 補腎水:位於小指螺紋面。操作時,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補腎固本,清熱利尿之功效。 4、 摩腹:用掌或四指輕貼腹部,緩緩順時針移行。有調和脾胃,降逆消導,補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順應腸道走向,促進腸蠕動。 5、 下推七節骨:位於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操作時,由上往下,擦至皮膚髮紅為度。具有升降脾胃,調理二便之功效。適用於一切熱證、實證如煩躁不眠、便秘等。 虛證主要表現為面色恍白無華,形疲乏力,大便努掙難下,便質不幹,舌淡苔薄,指紋色淡。治療應益氣養血,開塞通便。手法有: 1、 補脾:脾土位於拇指橈側緣。操作時,由指根尖推向指根300次。能調理脾胃,加強脾胃運化功能。 2、 推三關:位於前臂橈側,太淵穴至曲池穴成一直線。操作時,自下向上推100~500次。具有溫里散寒,溫補氣血之功效。適用於各種虛證,如身體虛弱,神疲氣怯,面色無華等。 3、 捏脊:為第一胸椎至尾椎成一直線。由下往上30遍。可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凡脾胃虛弱之證,均可用之。 4、 另外也可加用清大腸,揉腎俞以滋陰潤燥,理腸通便。 注意事項:便秘患兒應每天進行定時排便的訓練,合理膳食結構,增加活動。應多食粗纖維食品和雜糧、蔬菜。推拿按摩能調節小兒脾胃 推拿按摩,是中醫常見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具有疏通經絡,調整臟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媽媽能堅持對寶寶進行推拿按摩,可健體強身,增強其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這裡介紹一種治療寶寶胃口差、消化不良的家庭小兒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體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橫紋:四橫紋穴位於手掌麵食、中、無名、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操作時,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別按揉四橫紋穴,約2~3分鐘;也可推四橫紋穴,將小兒四指併攏,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兒的食指橫紋處推向小指橫紋,推50~100次。具有調中行氣,和氣血,除脹滿的作用。 2.按揉推板門穴:板門穴位於小兒手掌大魚際處。操作時,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門穴。按揉時,順、逆時針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橫紋可止瀉,由腕橫紋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嘔,來回推可調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鐘,推50~100次。 3.推脾經穴:脾經穴在小兒拇指橈側面。操作時,操作者左手中指或無名指夾住小兒左手四指,再以拇指與中指捏住小兒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後,直推小兒脾經穴,從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單方向直推,不宜來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操作時,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兒掌心50~100次,按揉時,順、逆時針皆可。 5.腹部按摩:小兒採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兒腹部,以臍為中心,作圓周運動。順大腸方向為瀉,適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腸方向為補,適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選擇順、逆各半,約按摩50~100次。操作時,手法不宜過重,應輕重適宜;操作者的手不宜過涼,應溫暖。具有調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湧泉穴):湧泉穴在腳心,屈趾時,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該穴,按揉時,順、逆時針皆可。按揉2~3分鐘。具有止吐瀉,調脾胃的作用。 注意事項: 一.小兒推拿按摩的手法應輕重適宜,不要讓寶寶覺得不舒服。 二.每天推拿按摩約5~10分鐘即可,應堅持三個月以上,效果較好。 三.推拿按摩時,室內溫度應在22攝氏度以上,防止寶寶著涼。 四.本手法不宜在飯前空腹或飯後立即進行。 小兒哮喘可試試按摩治療 小兒哮喘治療比較棘手。除了服藥、打針、功能鍛煉、調節飲食等措施之外,經常按摩也是較好的方法。按摩可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哮喘發作。 按揉豐隆:此穴在小腿前外側,外膝眼(膝蓋外下方凹陷處)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處。按摩此穴能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治療咳嗽、眩暈、腹痛、下肢痛、咽喉腫痛等症。 點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節橈側(即手背朝上遠離食指的一側),距指甲根角0.1寸處(約0.1cm)。用拇指指腹先後點按兩側少商穴各1~2分鐘。按摩此穴能通經氣、蘇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療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魚際:此穴在第1掌骨中點之橈側,赤白肉際處(即手背與手掌皮膚相交接處)。用拇指指腹先後按揉兩側魚際穴各1~2分鐘。按摩此穴能散風化痰、清肺利咽,治療咳嗽、氣喘、頭痛、咽喉腫痛等症。 按揉列缺: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處即為此穴。用食指按揉兩側列缺穴各1~2分鐘。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風、疏經通絡,治療咳嗽氣喘、頭痛、咽痛等症。 按揉膻中:此穴位於胸骨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兩乳頭之間的中點處。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鐘。按摩此穴能調氣降逆、清肺化痰、寬胸利膈,治療咳嗽、支氣管哮喘、胸痛、胸悶、肋間神經痛等症。 點按天突:此穴位於胸骨切跡上方正中凹陷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點按天突穴1~2分鐘。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開音,治療咳嗽、支氣管哮喘、咽喉炎、扁桃體炎等。 點壓三里: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凹陷)下3寸(相當於自己除拇指外其他四指併攏的寬度),脛骨外一橫指處。經常點按此穴,有助於健脾益氣,強壯體質,預防哮喘複發。 緩解寶寶尿床的按摩方法 遺尿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睡覺時,不隨意的將小便尿在床上的病症,俗稱「尿床」。 現代醫學認為排尿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受大腦排尿中樞控制的一種反射性活動。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大腦皮質功能紊亂、而造成膀腕隨意性排尿功能失調、就會導致遺尿病症的發生。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由於小兒體質虛弱和習慣不良所致,主要與腎、膀胱有關。至於3歲以下的小兒,由於智力尚未健全,正常的排尿習慣尚未養成以及年齡較大的兒童因精神過度緊張,睡前多飲等,偶而尿床者,不屬病態。臨床表現主要是在睡眠中不自主的排尿,輕者數夜遺尿1次,重者每夜遺尿1次或數次。有長期遺尿症的患兒,可同時出現面色萎黃,精神不振,智力減退,飲食無味等癥狀。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卧,家長用掌心逆時針按揉氣海、關元穴5分鐘,然後,用拇指點揉中極穴1分鐘。 (2)家長一手固定患兒,用另一手小魚際自下向上推七節骨,至局部有溫熱感為宜。 (3)按揉太溪、三陰交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腎氣虛型:睡中遺尿,重者每夜遺尿1~2次,或更多,表情呆板,智力遲鈍,肢冷畏寒,腰腿軟弱無力,小便色清量多,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補腎經300次。 ②按揉腎俞、命門穴各1分鐘。 (2)脾肺氣虛型:睡中遺尿,平時排尿次數增多而每次排尿量減少,精神疲倦,形體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清稀,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補肺經各300次。 ②推三關300次。③按揉脾俞、腎俞穴各1分鐘。 (3)肝經濕熱型:睡中遺尿,尿頻而短澀,尿色黃,性情急躁,面色紅赤,舌邊尖紅,苔薄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肝經、清小腸各300次。 ②清天河水100次。 ③按揉肝俞、小腸俞、心俞各1分鐘。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扶抱或卧位,用滑石粉作介質,推脾經、推三關穴各300次。 (2)拿住患兒小指,先推腎經穴300次,然後在小指的第二指關節掌側橫紋中點處,即所謂夜尿點,掐10次。 (3)拿住患兒手背,揉外勞宮穴300次。 (4)患兒仰卧,摩中脘穴,5分鐘。 (5)按揉三陰交穴2分鐘。 生活調理 (1)在按摩治療時,要在精神上給予鼓勵,樹立起遺尿一定能治療好的信心,絕不能對患兒進行譏笑,使其精神緊張,增加治療的困難。 (2)誘導小兒養成夜間排尿習慣,白天不要過度疲勞,平時注意營養,適當鍛煉。 (3)按摩每天進行一次,連續按摩5~1O次後,如已不遺,還應再按摩數次以鞏固療效。
推薦閱讀:
清天河水:用食指和中指指面自腕部推向肘部,100~300次,主治發熱。
揉迎香: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30次,主治鼻塞流涕。 揉膻中:用中指端揉兩乳頭中間點,50~100次,主治胸悶咳喘。 自我防護 1. 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臉。 2. 每晚用較熱的生薑水泡腳直至皮膚髮紅。 3. 每晚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 4. 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十餘次,可以預防感冒。 5. 每日用醋在室內熏蒸1次,每次20分鐘,能去除居室內的病毒。 最後要強調,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多飲水、多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療方法。寶寶腹瀉:教你中醫推拿法(組圖)
寶寶拉肚子,一定要打針、吃藥嗎?用中醫能不能把寶寶的腹瀉治好呢?很多人都聽說過,中醫推拿可以治療骨病等慢性病,卻鮮知,給孩子推拿還可以調理腹瀉。在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的小兒推拿科,記者拿到了幾個中醫調理小兒腹瀉的好辦法。 中醫解釋腹瀉 小寶寶為什麼容易腹瀉?小兒推拿科主任李海娟解釋,小孩子的脾胃功能本來就很虛弱,如果進食過於生冷、油膩的飲食,就會給胃腸造成很大的負擔,損傷脾胃,從而發生腹瀉。在冬季里,孩子和父母一起吃火鍋,一吃了不熟或者洗不幹凈的東西,往往就容易拉肚子了。在中醫來說,這種腹瀉叫做傷食瀉。 另外,一些寶寶體質不好,脾胃虛寒,臟腑功能太弱,就容易在天氣變化的時候,外感風寒風熱、暑氣濕氣,引發腹瀉。 推拿止瀉的效果如何?李海娟介紹,在小兒推拿科,每當腹瀉高發期的時候,都有孩子腹瀉的家長前來治療。有時候,一次推拿的效果就很不錯,可以馬上把腹瀉止住。如果醫生給孩子多做幾次按摩後,孩子的體質也能相應提高上來。 寶寶推拿處方 如何通過推拿來給寶寶治療腹瀉呢?有一些基本的推拿處方,家長可以在家自行給孩子推拿,一是可以止瀉,另外也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傷食瀉和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治療手法是不一樣的,需要中醫進行辯證治療。比如傷食瀉可以加「推大腸」,風寒瀉就可以在推拿基礎上加」推三關」等。 準備:醫生提醒,在給孩子按摩推拿之前,一定要準備好BB油,在按摩部位塗抹均勻。 1.揉腹法。家長可以把手掌攤開,放在寶寶的腹部,逆時針輕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鐘左右。這個按摩手法可以讓孩子止住腹瀉,同時促進腸胃功能潤化。醫生提醒,一定要逆時針,也就是要逆著腸子的方向揉動(見下圖①)。①
2.推背法。方法要領是順著寶寶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膚微紅髮熱為止。小兒腹瀉傷經液,氣血經液同源,所以要給寶寶補氣血。脊柱屬中醫督脈,主一身之陽,推背可以補陽氣,健脾補腎,增強孩子抵抗力(見下圖②)。②
3.推上七節骨。用拇指側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從寶寶的骶骨(尾椎)出往上推,直推到腰部,即命門(督脈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處止。推拿時,手法可以稍重一些,推到皮膚髮熱為適度。這是比較好的止瀉手法(見下圖③)。③
4.揉板門。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家長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旋揉寶寶手掌大魚際,次數在50次左右。按揉這裡,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強腸的蠕動功能,讓寶寶的腸功能更好(見下圖④)。④
5.補腎。家長按住寶寶的小拇指最外面一節的指腹,順時針旋推,150~300次。在這裡,是寶寶腎經的反應點,腎主水,所以推拿此處可以補腎水,防治寶寶因腹瀉而發生脫水的情況(見下圖⑤)。⑤
6種推拿方法輕鬆為寶寶退燒 發燒是最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寶寶從小到大,都會有發燒的時候,4歲以下的寶寶在一年裡,平均會發燒6~9次。 寶寶一發燒,父母大多數都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些父母也知道孩子發燒了可以先物理降溫,可是家長往往缺乏信心,生怕「把孩子腦子燒壞了」,所以基本上都是立刻趕赴醫院打針輸液。其實,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都很少超過41℃,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可能必須到41.7℃,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而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也就是家長所擔心的「燒壞腦子」。因此,小寶寶發燒並不可怕,只要體溫在38.5℃以下,不必急著去醫院,但是由於小兒發熱的變化較成人更為迅速,熱勢劇增,常可引起喘促、昏迷、驚厥等,所以高於38.5℃時就應該迅速就醫了。 發燒的3個原因 中醫認為,由於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因此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很容易化熱。在氣候突變、冷熱失常及炎熱的夏季,小兒冷熱自我調節力弱,易為外邪所侵犯,邪正相爭,營衛失和而引起發熱。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可分為以下3大類: 1。外在因素小兒的體溫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等。
2。內在因素 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3。其他因素 如預防接種,包括接種麻疹、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疫苗後的反應。 6種退燒推拿方法 大多數發燒運用物理降溫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決問題,家長省去了跑醫院排隊的煎熬,也免去了寶寶扎針的痛苦,還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險。家長要注意的是,對於上述第3種原因導致的發熱,推拿僅做為輔助手段使用。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操作才能為寶寶退燒吧。 開天門100次 位置 兩眉中間至前髮際成一直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操作 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推50~100次。
功用 醒腦、鎮驚、安神。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為每分鐘200~300次。 推坎宮100次 位置 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 運太陽100次位置 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交處,眉後按之凹陷處。
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環形運轉推動,稱運法。此法以順時針運為補,逆時針運為瀉。 操作 用中指指端運,稱運太陽。運50~100次。 功用 開竅、醒神。 要領 運法宜輕不宜重,宜緩不宜急,要在體表旋繞摩擦推動,不帶動深層的肌肉組織。頻率為每分鐘80~120次為宜,運時向耳廓方向稍用點力。 清肺經200次 位置 無名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旋推為補,稱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補肺經和清肺經統稱推肺經。此處選用清肺經,推100~300次。 功用 用清法能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補法補肺益氣。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為每分鐘200~300次。此處一定要注意推動的方向,這與補瀉有關,補瀉弄錯了治療效果可就不一樣了,因此家長一定要看仔細。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 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稱推天河水,或稱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 此穴性溫涼平和,能清熱解表、泄火除煩,用於治療熱性病症,清熱而不傷陰。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200次 位置 在前臂尺側(小指側),自肘關節至腕橫紋呈一條直線。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操作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稱退六腑。推100~200次。
功用 清熱、涼血、解毒。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小兒支氣管炎的按摩方法(圖)寶寶手臂部的關鍵穴位
寶寶背部的關鍵穴位
為本病主要屬中醫「風溫」病的範圍。發病原因為肺衛不固,風熱從肌表口鼻犯肺,以致熱郁肺氣,蒸液成痰,若病邪進一步內侵,即可發生熱入營血和正虛邪陷的變化。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胸痛或氣急、鼻煽、咯痰、嗆奶、嘔吐、呼吸困難等。
清「肺經」 |
清「天河水」 |
推「三關」 |
治療孩子近視的按摩法
近視眼是指遠視力不好的一種常見的眼科病證,多由於青少年時期使用視力不當所致。如看書時光線太暗,距離太近,或疾病之後視力沒有恢復,用眼過度,或躺著看書,走著看書,坐在正行駛的車上看書等,另外本病也有一定程度的遺傳性。 現代醫學一般把本病分為假性近視和真性近視兩種。假性近視是由於眼睛的調節機能失常所致,多見於學齡兒童、真性近視又叫軸性近視,是眼球的前後徑較正常眼為長的現象。假性近視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糾正,也會形成真性近視。中醫學稱本病為「能近怯遠」症,認為主要由於先天稟賦虛弱,肝腎精血不足,目竅失養光華不能發越所致。常見癥狀為遠視時視物模糊,近視清楚,但近視過久也會出現眼睛發脹,頭部疼痛,視力疲勞等癥狀,高度近視者眼球較為突出。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卧,家長以兩手拇指從印堂開始沿眉向兩側分推至太陽穴處,反覆操作1~3分鐘。 (2)患兒仰卧,家長以兩手拇指從內眼角經下眼眶輕抹至太陽穴,反覆操作10~20次。 (3)按揉太陽、攢竹、睛明、魚腰、四白穴,每穴1分鐘。 (4)按揉風池穴10~20次。 (5)患兒俯卧位,家長以大拇指按揉心俞、肝俞、腎俞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雙目乾澀,眼眶脹痛者,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腎俞、肝俞至2分鐘。 ②按揉百會穴肋次。 ③常用手法中的(1)要操作3分鐘以上。 ④補腎經、補肝經各300次。 (2)體質較差,脾胃虛弱者,常用法手加 ①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鐘。 ②摩中脘20次。 ③按揉三陰交穴1分鐘。小兒鼻炎的按摩治療法
【疾病】過敏性鼻炎 【簡介】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態反應性鼻炎,是人體對某種物質的變態反應在鼻部的表現,常被誤認為傷風。現代醫學認為,此類病人為過敏體質,某些對大多數正常人無害的過敏原作用於過敏體質者,便可引起變態反應的發生。常見的過敏原如牛奶、魚、蝦、牛、羊肉等,其他如塵埃、毛類、花粉、寒冷等,可有家族史,季節性。中醫學認為,肺為嬌臟,外合皮毛。如果脾肺氣虛,腠理疏鬆,則易 使風寒之邪外襲而發病。常見癥狀為,病初為陣發性鼻癢,繼之連續噴嚏,少則一次幾個,多則幾十個,急性發作時,常有多量水樣鼻涕流出,間歇性或持續性鼻塞,還可出現暫時性嗅覺減退、頭痛、耳鳴、流淚等癥狀。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坐位或仰卧,家長以拇指推擦印堂穴1分鐘。 (2)以指按揉迎香穴1~3分鐘。 (3)以中指指腹在鼻兩側快速搓擦1~3分鐘,使局部產生灼熱感為度。 (4)掐揉雙側合穀人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風寒犯肺型:症見鼻癢,噴嚏頻作,鼻塞,流大量清水涕,常伴發熱,惡風寒,頭痛等,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揉外勞宮300次。 ②按揉曲池、風池穴各30次。 ③以掌橫擦眉背部,以透熱為度。 (2)肺脾氣虛型:症見鼻塞鼻脹較重,嗅覺遲鈍,平素頭重頭昏,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大便搪薄,舌質淡或胖,邊有齒痕,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300次,補肺經300次。 ②摩腹2~5分鐘。 ③按揉足三里1分鐘。 ④按揉肺俞、脾俞、胃俞穴各1分鐘。 (3)腎氣虧虛型:多為長年性,症見鼻療,鼻塞不通,噴嚏連作,清涕難斂,早晚較甚,常伴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舌質淡,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補腎經200次,補脾經300次。 ②以指按揉脾俞、腎俞穴各1分鐘。 ③橫擦命門穴,以透熱為度。 生活調理 (1)找出致病的過敏原,設法避免接觸,經過較長時間後,病兒對該過敏原的敏感性可以降低或消失。 (2)改善周圍生活環境,堅持身體鍛煉,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3)避免食用魚蝦、海味、牛乳、蛋類等食物。推薦閱讀:
※按摩椅是剛需?反正我是沒有它不行
※肩頸按摩時所謂的「通則不痛」的說法有什麼科學依據?
※做足底按摩師是怎樣的體驗?
※智黑評測:這款用低頻電流來「電」你的按摩貼,究竟有沒有效?
※大連按摩禁忌症以及常用手法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