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教育思想對今天的啟迪

在嚴復看來,教育最終的目的,應是改變「民品之劣,民智之卑」,使之成人、立人、達人;成為國民、公民,能夠自立、自治;教育是養成人的第二天性,祛除人性的黑暗和煩惱的過程。

嚴復從英國留學歸國之後,回到母校馬尾船政學堂任教習,一年後,也就是1880年被李鴻章招致麾下,到天津參與創辦北洋水師學堂,在北洋20年,從總教習做到總辦。1905年參與創辦復旦公學,歷任安徽高等學堂和復旦公學監督(校長)。民國肇造,出任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後來又任學部名詞館總纂。始終是一位對教育有著深刻思考的教育工作者和領導者,直至今天,他對教育的闡述仍有很高的學習借鑒價值和現實意義,甚至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嚴復首先思及、論及的是國民素質教育問題。嚴復認為國家民族危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國民素質——民力、民智、民德低下,為何低下?如何拯救?1895年嚴復集中發表的《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辟韓》等文章,分析認為國民素質低下表現為腐敗、失德、無知、無戰鬥力,這些正是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皇權專制、科舉制度和八股取士、落後的禮俗、貧窮是造成國民素質低下的幾個主要原因。

尤其是皇權專制,長期實行愚民政策,鉗制人民的思想和智慧,致使中國民智進步緩慢,國家競爭力衰退。其具體表現,最主要的就是科舉制度和八股取士,其害是錮智慧,損民智;壞心術,敗道德;滋游手,生蠹蟲。

因此提高民德、民力、民智,嚴復的解決之道,是需要引進西學:西方民主、科學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方法,其具體內容是包容萬象的群學,即社會學,主要是斯賓塞之學。嚴復的目標是以群學對中國國民進行系統的社會啟蒙和社會教育,以科學思維改造國民性,改造中國人民的思維方式,提升民力民智民德。具體舉措有:政治上建立自由民主制度,京師設立議院,郡縣公舉守宰。教育上廢科舉與八股,興辦新式學校,普及教育。風俗上改善中國飲食居處方式,當務之急是禁煙、禁纏足;提倡女子教育是提高國民教育的重要途徑。提倡辦報,以溝通中外和上下,集思廣益,提升民智。開路開礦興實業以救貧,大力倡導實業教育。

隨著社會的演進,嚴復教育思想的重心由社會教育轉移到學校教育。戊戌變法雖然遭到鎮壓,但部分新政還是得到推廣,新式學校在中國社會開始廣泛興辦,嚴復開始大量論述學校教育。作為教育學和學校教育概念的德育、智育、體育,嚴復是最早的提出和推廣者之一。

嚴復認為,民力是國家富強的基礎,體育是智育、德育的基礎,智育重於體育,而最重要的還是德育。嚴復呼籲普及基礎教育,提高國民文化素質。普及的目標,就是人人識字。人民不識字,「則上流社會,縱極文明,與此等終成兩橛」。教育、科學與文化不能普及的結果是社會分裂,不能同心協力。嚴復認為德育是成人之目的,智育僅是其輔翼。德育內容具有穩定性、永久性,甚至永恆性。

嚴復認為,德育屬於情感,智育屬於理性。教育的目的在於煉成強健的體質,養成情感和理性的和諧,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的人。文藝是養成情感的重要途徑,是德育手段。德育屬於感情範疇,所以道德說教難起作用,必須訴諸感情才能有效。

嚴復認為,中國教育傳統只有德育,而無智育體育;重德育卻並不得法;只有藝術,而無科學。就智育而言,在思維上演繹多於歸納;重知識積累而無心靈與思維開拓;重書本知識而輕實踐;重前人古訓而不重當今現實;信傳言而不體察;習慣於聽話、從眾,而不善獨立思考。嚴復的這些論述在今天的教育實踐中,仍能夠看到其嚴重的流弊。

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在嚴復看來,應是改變「民品之劣,民智之卑」,使之成人、立人、達人;成為國民、公民,能夠自立、自治;教育是養成人的第二天性,祛除人性的黑暗和人生的煩惱的過程。

中國傳統思想在教育目的論上本無偏頗,可是歷史事實卻出現偏差,讀書做官論佔據了中國人的頭腦幾千年,嚴復用正確的教育目的論對之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中國自古至今,所謂教育者,一語盡之曰:學古入官已耳!」

嚴復的教育目的論在於成人、立人,而對其「人」的具體要求,在民族危亡的時代背景下,肩負著救弱救貧救亡的時代使命,有著鮮明的時代色彩。這些論述的確能夠振聾發聵。

關於教育內容,嚴復提倡西學、外語與舊學並重並舉。教育內容總是在教育目的這個指揮棒指引下選擇的結果。救亡圖存,需要引進西學,這個西學包括科學和自由民主,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念存在於西方的人文社會科學之中。嚴復認為要原汁原味地學習西學,必須精通西文。

為糾傳統教育舍士無學、學古入官之弊,嚴復主張「農工商各業之中,莫不有專門之學」,強調推廣實業教育,即推行近代科學和工商管理。其主要內容在1906年於上海商部高等實業學校的演講《實業教育》有詳細表述:實業教育矯正科舉教育,消除科舉教育留下的後遺症;實業教育貴在培養職業自豪感,樂業奉獻的精神。要讓學生認識到實業救國的意義;實業是干實事的,所以實業教育貴在實踐;求精勤,求堅毅忍耐,所以要求筋骨強健,因此更應注重體育。

甲午戰爭失敗後,嚴復十分激憤,教育思想有全盤西化的傾向,對中國傳統教育內容多有貶斥。戊戌變法失敗後,嚴復的激進思想有所改變,對中國舊學有了更多的溫情和敬意,提出「統新故而視其通,苞中外而計其全」。

民國後嚴復進一步回歸傳統,發表演說《讀經當積極提倡》,又向參政院提相關提案。然而,嚴復的舊學,非食古不化的舊學,而是西學視野觀照之下的舊學——「自他之耀,回照故林」,是用新法教學的舊學。

嚴復受斯賓塞的影響,遵從天演進化規律,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方法。自然教育方法實際是一種注重實證的科學方法,注重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即自得。學生自得並不意味著教師不用作為,啟發與引導要求教師有更高的能力。

學生個性和天資各異,不同年齡段也各有特徵和演進規律,嚴復在《美術通詮》案語中稱:「天之所賦各殊……必即所優之天分而培之。」嚴復與斯賓塞一樣都反對死記硬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求異創新。

作為首任北京大學校長,嚴復的辦學目標是向世界一流大學看齊,意識到在當時難以企及,但心存夢想。在辦學方針上他主張尊重多樣,兼收並蓄,廣納眾流,開啟蔡元培辦學思想之先河。嚴復主張的北京大學課程設置,體現了辦學思想的開放性:「大學文科,東西方哲學、中外之歷史、輿地、文學,理宜兼收並蓄,廣納眾流,以成其大。須所招學生於西文根柢深厚,於中文亦無鄙夷,先訓之思,如是兼治,始能有益。」

嚴復對教科書、對家庭教育和女子教育等專題也有具體深刻的論述,其教育思想豐富而又全面,非本短文所能道盡。福建教育出版社新版十卷本《嚴復全集》在《嚴復集》和《嚴復集補編》基礎上進一步搜集佚文,全面體現了嚴復的教育思想。

(作者系福建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
推薦閱讀:

三個要點,幫你了解美國教育好在哪裡
對你大學時期的學生會,你有什麼評價?
【譯文】我思,故我在法蘭西(節選)
爸,我死了你就高興了——(欲)輕生者的父母
在大學投訴了老師有什麼後果?

TAG:教育 | 思想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