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麼稱晚年的狄仁傑為「國老」?
女皇武則天之所以能成為一朝開明君主,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善於用人,更可貴的是善於用那些反對過她的官員。狄仁傑就是曾反對過她而又得到女皇重用的宰相。
狄仁傑(公元607~700年)字懷英,太原人,是武則天時最著名的宰相。狄仁傑出生於官僚家庭,從小酷愛讀書。公元676年初,狄仁傑升任為大理丞。 他上任僅一年時間,就處理了多年積壓的許多糾纏不清的案件一萬七千餘件,並且處理得公正合理,無一冤枉。狄仁傑出手就以卓越的才幹得到唐高宗賞識。唐高宗 發現狄仁傑膽識過人,便擢升他為負責監察彈劾百官的侍御史。在擔任侍御史期間,狄仁傑常常置個人安危於不顧,與那些有權有勢的貪官污吏進行鬥爭。武則天即 皇帝位後,狄仁傑被不斷提升,終至宰相。
公元692年,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謀反,狄仁傑被捕下獄。他為了保住性命,等待時機,就承 認了謀反罪。當來俊臣得寸進尺逼狄仁傑供出其他同謀大臣時,狄仁傑氣憤地把頭向柱子撞去,血流滿地,來俊臣才不敢再審問。狄仁傑偷偷寫成一幅冤狀,放在棉 衣里轉給兒子。兒子接到冤狀急呈武則天,武則天親自提問狄仁傑,問他為什麼要造反。狄仁傑回答說:「如果不承認造反,我早死在酷刑之下了。」武則天又問他 為什麼要寫謝罪表。狄仁傑說:「沒有此事。」武則天方知是來俊臣陷害他,於是,復其宰相之職。
武則天就立李氏為太子還是立武氏為太子 的問題徵求狄仁傑的意見。當時,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為謀求太子地位,都在暗地裡頻繁地活動。狄仁傑趁武則天還在猶豫,便勸她立李氏為太子。他說: 「陛下,姑侄的關係和母子的關係哪個親?陛下如果立兒子為太子,在千秋萬歲之後,配食太廟,享受祭祀,承繼無窮;如果立侄兒為太子,還沒聽說過太廟中供著 姑母的!」狄仁傑的這番話一針見血地觸動了武則天的心靈要害。
狄仁傑善於推舉賢才。經他推薦的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人, 均官至公卿,有的成為宰相。狄仁傑也像武則天一樣,善於用人,使其發揮各自所長。即使是歸降的少數民族將領,狄仁傑也能使他們充分發揮作用。如契丹部落的 兩員大將李楷固和駱務整,驍勇異常,屢次打敗唐軍,擊殺許多唐朝將領。他們歸順朝廷後,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將他們處死。武則天採納了狄仁傑的意見,赦免 了他們的罪過,派他們到邊境駐守。結果,他們駐守邊境,盡忠守職,使邊境平安無事。
狄仁傑晚年,武則天更加敬重他,尊稱之為「國老」,而不直呼其名。公元700年,狄仁傑病故。武則天很悲痛,罷朝三日,追封他為梁國公。武則天每有不決大事,就想起狄仁傑,慨嘆地說:「老天為什麼要那麼早奪走國老呢!」從她的話里可以看出她對狄仁傑的懷念之情。
推薦閱讀:
※通天狄仁傑第四集怎麼回事?
※《狄仁傑第五部》免費觀看和通天狄仁傑有什麼區別?
※通天狄仁傑第十集與第十一集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狄仁傑一生有四個閃光點
※真實狄仁傑:工作狂神探 一年斷案一萬七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