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日哲學辭典】無(nothingness)

無:也叫作否定、不是或虛無。「無」是「並非任何東西」的縮寫形式。自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家們以來,否定的性質就成了一個令人困惑的難題。通過命名或名詞化,否定似乎成為了―個存在者,即「這個並非」;而無的存在論身份也就成了一個問題。巴門尼德聲稱,「不是」是不可說的,柏拉圖則提議說,「不是」也存在著(exists),並且意味著「在存在之外」。亞里士多德相信「不是」缺少任何性質,這類爭論貫穿了中世紀哲學,那時的人們試圖將無、缺乏與邪惡聯繫起來。黑格爾在他的《小邏輯》開端,提出了一種是與無的辯證法。

在當代哲學中,對這個詞有兩種很不同的用法。海德格爾將「無」當做―個指示―種特殊主題的指稱表達式。我們能體驗到無,即體驗到人類生存的無根基和無【現成】意義的狀態。這種體驗在畏懼中透露出來。並在對死亡的體驗中達到高峰。薩特區別了「為自身的存在」【自為存在】和「在自身中的存在」【自在存在】。前者是有意識的存在,特別是人類存在;後者則是世界中事物的存在,受制於因果律。作為「為了自身的存在」的意識指向某個對象,但也意識到自身乃是對某對象的意識。因此,這意識在它自身與其對象之間造成了一個空檔,憑藉此空檔而使自身脫離開世界的其餘部分或「在自身中的存在」,並在與那些不是其自身的東西的關聯中得到自己的身份。對於薩特,這個空檔正是「無」所意味的,也就是對於「他不是他所是」或「他是其所不是"的狀態的意識。所以,無是自身與其對象的分離,並且是對於「不是此對象"狀態的模糊意識。薩特認為這種分離是人類自由之源,迫使人類存在者們去選擇他們將成為的狀態,而不僅僅是―種【現成的】存在狀態。意識是在自身中的否定,因為它不能不以與其對象分離的方式生存。人類有意識,因而是能將無帶入此世界的惟一存在者。薩特在此採取一種與海德格爾的「在此世界之中存在」不同的觀點並修改了它。對於無的意識導致焦慮感,而逃避焦慮則導致自欺【bad faith,偽劣信念】。無這個概念是薩特《存在與虛無》一書的基礎。

另一方面,卡爾納普將海德格爾對於「無」 的使用當做典型的形而上學胡說來拒斥。無並不指涉任何東西,而只標誌著某個被期待存在者的缺失。在卡爾納普看來,海德格爾關於無的探求違反了邏輯語法,分析哲學中的普遍看法是:無是一種偽對象,來自要填充一種空檔的企圖:此空檔則出自這樣一種主張,即認定每個心的狀態在形式上都是意向性的。在當代邏輯中,「無」通過量詞化的語句而得到解釋,並不被當做某個對象的指稱者。

「我們於是知道,無既不能被視為外在於存在,又不是一個補充性的和抽象的觀念,也不是一個存在被懸置起來後的無限背景。無必須在存在的中心處被給出,以使得我們能夠理解那被我們稱之為『否定』的真實性所具有的特殊類型。」

——薩特:《存在與虛無》1957年,第22頁。

哲理、思辨、學識、意見

長按兩秒,快速關注

中國文藝媒體聯盟 | 藝窩瘋 核心成員

忠於好奇

▼【每日哲學辭典】物自體

推薦閱讀:

初探:人性自私嗎?
宗白華:美學散步
福柯是如何使用形式分析,又如何超越形式分析的?(一)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