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主要思想及社會價值
李治宏
摘要:《論語》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國政治倫理和社會倫理的基石,它囊括了道德、仁愛、孝道、教育等諸多思想。其中的「道德」「仁」「禮」思想、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和精髓。它啟迪著人們自覺修身道德達「仁」,完善自我,去追求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實現人生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關鍵字:《論語》道德 仁愛 孝道 教育 和諧 價值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兩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是人道的啟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價值理想,又有切實的百姓日用,是中國古代思想的結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為本,以仁為核,以和為貴。他的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禮樂文化的重要根據,價值觀念的是非標準。倫理道德的規範所據,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價值。 早在公元一世紀,孔子儒家思想就傳入東亞地區。先後在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產生廣泛的影響。到十七、十八世紀後,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響到歐洲,在十八世紀曾掀起一股「孔子熱」,當時人們就尊稱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為歐洲的孔夫子。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在經過了三次工業革命的大變革和二次世界大戰血的洗禮以後在思想上已經進入一個迷茫時期。在人類所面臨的眾多挑戰中。最大的挑戰是來自於人類自身的道德水準,西方學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論」。 隨著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 經濟繁榮和高度的物質文明,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其價值取向更趨於複雜和多元。人在變得更加理性的同時,也更加物慾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這樣就迫切需要一種理論指引我們重新步人正常的發展軌道。 儒家講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強不息,應該說對當今世界的和平發展、和諧社會的構建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諾貝爾物 理學獲獎者漢內斯?阿爾文博士就說過:「人類如果要在2l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麼,孔子的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的現實意義究竟體現在哪幾方面呢?下文將詳細闡述。 《論語》書中的思想觀
一、《論語》書中的道德思想
《論語》中認為道德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最根本的支撐。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需要內在的動因和外在的動力的結合併促動支撐的。而其社會的發展無外乎需要四個基礎:經濟基礎、社會制度、軍事力量以及精神文化。正是這四個方面構成了一個社會的存在發展的支承點。離開這四個支承點,一個社會很難得以維持和發展。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一個始終存在的理念就是把道德與政治相結合,以道德來指導社會生活和國家政治的貫徹。孔子在這點上是這一思想的發創也表現尤為突出。在孔子的思想里,社會存在發展必然需要經濟、軍事、制度以及的道德的支撐,並認為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承點,也是核心和主導。 《論語?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在孔子看來,任何人的生存、任何社會的維持、任何國家的存在,是需要先具備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生活資料的,「足食」是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同時作為一個國家尤其是在戰亂紛爭的時代,要想不被欺凌和侵略還必須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足兵」是維持最基本的存在;再加上擁有一套完善的社會制度,「使民以時」,在中國這樣的以農立國的農業大國,其國家經濟就是農業經濟,而其發展的條件是必須要具備一個完善的制度來保證「使民以時」的,從而促使人民安定生產而糧食充足。 但在孔子心目中,認為一個社會、國家光具有豐富的經濟基礎、強大的軍事力量、完備的社會制度仍然不夠,而最根本最重要的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核心、主導是「信」,是「仁」之貫徹,即是仁義道德要在社會生活得以貫徹、得以普遍。只有這個核心之支撐才能讓一個社會、國家真正得以生存與發展。 孔子認為只有道德才能夠做到「尚賢」,只有統治者具有仁義道德才能表率、感召人民,才能更好的統治,才能「子欲善而民善之」,「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上好禮則民易使也」。只有道德作為社會的原則才能治國平天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只有道德才能使「民信之」,只有道德原則的貫徹,才能夠是整個社會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社會才能安定、穩定。 在孔子的社會價值坐標中,仁義道德是高於其他社會支承點的,高於一切價值。道德高於生產、經濟、利益、軍事、 藝術、宗教等等。早整個價值體系里,仁義道德是處於最高的層次,居於最上的地位。孔子身懷救世之情懷,一方面為社會的存在發展尋求到其支承點的所在,認為社會的存在發展是建立在經濟基礎、軍事力量、社會制度以及道德精神之上的,而且在另一方面還同時把道德做為社會的最根本的支承點。這一思想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也是以後的統治者當作統治國家的思想發揚廣大。 二、《論語》書中的「仁愛」思想
仁愛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種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學的開創者,他提出「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等思想。仁愛是一種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圍繞著這種道德修養而展開的,一個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應該以愛人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和道德,才能夠實現道德的標準,才能夠為實現最高境界的仁愛奠定基礎。「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可謂仁乎,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養,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認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決於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斷的積累和道德的培養,小人和君子的區別就在於其道德思想的培養,同時,仁愛雖然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準則,但卻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就會達到仁愛的境界。孔子還認為,仁愛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決定一切的根本。 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在第一位的。目前,人們在感受發達的物質文明的同時,更渴望人性的回歸,得到精神的慰藉。因而注重仁愛之心的培養,對於善待他人、扶殘助弱、扶危濟困社會風尚的形成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何謂「仁學」?孔子的弟子樊遲問「仁」,子曰:「仁者,愛人」。這種「愛人」的思想從哪裡來呢?子日:「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愛」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愛自己的親人是最根本的。但是「仁」的精神不能只止於此,還要「推己及人」,還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叫作「仁」。而要做到「推己及人」並不容易,必須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作為「為仁」的準則。「仁」是人自身內在的品德,「禮」是規範人的行為的外在的禮儀制度。這對於現在世界上一些國家來說就是應該行「仁政」,行「王道」,不應該行「霸道」。這對和平與發展 兩大主題的實現,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 政治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孔子還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張。他認為,以「和為貴」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學問的君子應該做到能在不同中求得和諧相處。這和我國一貫主張的「求同存異」「和平共處」的外交原則有相通之處。顏淵也曾問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就是說,通過自己約束自己的慾望以達到禮的要求就是仁。顏淵繼而問到如何求仁,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見,「禮」是求「仁」的行為標準和必由之路。但孔子的「克己復禮」不是宋代理學家所宣揚的「存天理,滅人慾」,而是適度克制,獨善其身的節慾觀。我們知道,慾望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然而無度的慾望卻無異於飲鴿止渴。因此,我們應該再度發揚孔子的價值與智慧,用孔子的節慾思想扼制和節制人類自身不斷膨脹的不合理慾望,從而使得整個人類社會得到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三、《論語》書中的「孝道」思想 孝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孝道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中,孝道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規範體系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規範父母與子女關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家、國、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該立足於最小的一點——家,從自我做起,弘揚孝道,孝敬父母。弘揚孝道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響應創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體做法。 孝就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一種晚輩對長輩的倫理道德。《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尚書》上對孝的解釋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古人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就是說年輕人在父母身邊就要孝敬父母,離開家裡就要敬愛兄長。「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卒為難。」圓可見孝的內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內容有:一為養,即贍養父母。二為敬,即孝敬父母。三為安親,四為終身孝敬。此外《論語》中多次提及的喪葬及其喪葬的禮節問題也被孔子認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倉廩實而知榮辱」,物質是基礎,所以盡孝道的首要條件是贍養父母。子夏問孝,子日:「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喔說子女侍奉父母能經常和顏悅色是件難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勞;有好吃好喝的,讓父母享用,僅這樣就可以認為是孝了嗎?從孔子的疑問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認為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麼更多的是什麼呢?《論語》中對這個問題又做了進一步的閻釋,即「敬」。 子游問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說了,現在稱作的孝,是僅僅能供養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馬也能得到人的飼養;如果沒有對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贍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孔子駁斥了那個時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認為孝不僅僅是能夠供養父母,還必須要敬,要對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這裡著重強調了「敬」。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那是一般動物的本能,而人類如果只停留在這種初級階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問題作為孝順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對於「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的稱謂了。古人認為在養父母的同時必須對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侍奉父母,(如果發現他們有不對的地方,應該婉轉地規勸,如果父母沒有聽從的意思,仍然應當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們,儘管內心憂慮,對父母卻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來,孝敬父母不僅要「養親」、「敬親」,還要提倡「安親」。所謂「安親」。就是說子女在父母生時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險的事,不做不義的事,以免父母為自己的過錯和安全擔驚受怕。《論語?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親的重要內容。 四、《論語》書中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一個「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國歷史上教師的光輝典範,他所體現的「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已成為中國教師的優良傳統。
(一)「身教法」
身教就是以身垂範。《說文解字》上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中包含有身教的意思。在道德教育中身教起著重要作用。首先,身教具有教化功能。人的行為是在一定的思想、信念等指導下進行的,所以,別人可以透過一個人的行為體會到他的思想和信念,從而實現教化功能。其次,身教具有榜樣作用。一個人的行為如果對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就容易得到周圍人的肯定,並自覺不自覺地進行模仿。另外,榜樣還通過激勵和感染,促使人們堅定信念並化為行動。儒家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因此,身教法就顯得尤其重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告訴我們,孔子以道德修養為重,所以能身體力行,不斷地完善自己。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從子貢對孔子的評價可知孔子為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禮讓,可見孔子非常重視自身修養,為學生做出了好榜樣。 (二)「寓教於樂」 孔子注重在藝術中陶冶性情。孔子的學生都學《詩》,《詩》能陶冶性情,使人的喜怒哀樂皆中節。《為政第二》篇:「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三百篇全為真情流溢之作,學得這個真字,言行思想無不率真,便是由《詩》入道。這樣,內容上是大道的表達,再配上和諧的音樂,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藝術教育中提升人格。音樂等藝術對人的道德修養有很大影響。《樂記》指出:「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樂記》還闡明了先王立樂之方:「先王恥其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樂而不流,使其文足論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這段話說出音樂與人的道德之間的關係,可見,藝術作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有著深刻的理論依據。 (三)「啟發誘導」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第七》)。意思是說,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不去開導,不到他努力想說而說不出來不去引發。告訴他一個角落是如此,它不能隨之聯想到另外三個角落也是如此,就不再多說了。「啟」是使人獲得開導,好像突破盲點,領悟其要旨;「發」是使人獲得引發,找到適當方式表達自己的體會,所以老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能充分思考,並用適當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這樣做的理由有二:其一,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學記》指出:「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即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先觀察而不要事先告訴學生什麼,以便讓他們用心思考。孔子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學而第一》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 《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文中反映出子貢對貧富的看法已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孔子則提出更積極的「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促使子貢立即聯想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見子貢已經獲得了啟發,體認到做人要不斷地完善自己。 (四)「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的哲學依據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既然不同學生的特點不同,那麼在教學中就應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孔子擅長運用因材施教法。《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第十一》)冉有平時做事退縮,所以孔子鼓勵他放開手腳去做;而子路卻膽大敢為,所以孔子對他多加管束。這種因材施教法,契機契理,所以孔子的學生出現了七十二賢。 (五)「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用討論與辯論等方式就某一問題各抒己見、澄清思想、尋求結論的教育方法。討論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思維潛力,在對話中發揮創造力,形成新觀點。討論法符合思維的規律。凝結著古人智慧的《學記》充分肯定了討論法的作用,《學記》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是教學失敗的六種原因之一。在學習中一個人獨自冥思苦想,不與友人討論,容易學識淺薄,見聞不廣,可見討論法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孔子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運用討論法。《八佾第二》中記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這段話反映出子夏向老師請教,子夏問:「笑眯眯的臉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有這樣美好的面目,始有笑倩盼動之美。』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孔子回答:「繪畫之事在素地之後。」繪事後素,就是繪畫之事後於素。這句話是比喻,「素」是比喻美女的面頰美目,這是美的素質;「繪事」比喻笑倩盼動,這是美的姿態。先有美質,而後有美姿,故說「繪畫之事在素地之後。」子夏立即領悟出一個道理:「那麼,禮是不是後來才產生的?」也就是說學禮以忠信為前提,孔子說:「能夠帶給我啟發的是子夏啊,現在可以與你談《詩》了。」這一則故事通過師生的對話,各自都有所感悟,這就是討論法的妙用。
(六)「獎懲法」
獎勵是一門藝術,適當的獎勵可使學生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從而增強其學習動機。孔子善於運用表揚法。《雍也第六》記載:「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所以孔子很看重他,並經常表揚顏回。這樣做不僅激勵顏回不斷完善自身,而且也會帶動別人向顏回學習。表揚的手段有很多,不僅有口頭上的稱讚,也包含著其他形式。《公冶長第五》中記載:「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評價公冶長,認為可以把女兒嫁給他,雖然公冶長曾被關在監獄中,但不是他的罪過。能夠託付女兒終身,就是對對方的最好肯定。懲罰是一種消極的強化的教育方式,懲罰應當公平準確,使被懲罰者吸取教訓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同時也能使他人引以為戒。《先進第十一》中記載:「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這段話說的是孔子的一位多才多藝的學生冉求,在擔任魯國執政大夫季氏的家臣時,努力為季氏聚斂財富,孔子對此非常不滿,聲明:「冉求不是我的同道,同學們可以敲著大鼓去攻擊他。」在師道尊嚴的古代,這種大張旗鼓的教訓方式可以說是非常嚴厲的懲罰。懲罰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必須讓被懲罰的學生認識到問題之所在,使他們改正不良行為。 五、《論語》里的和諧思想 1. 塑造和諧心態,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的和諧人格。儒家修身為本、身心和諧的和諧思想,概括了心態與社會的關係,折射出的基本道理在於人是社會的一部分,只有身心和諧的個體,才會有和諧的社會:只有和諧的人格,才會有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它所具有的現代價值在於它是一種和諧的社會心態,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和諧人格的塑造,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利益格局發生較大的變化,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會不公現象有待解決,貪污腐敗現象還未完全消除,社會心態領域的失衡、浮躁、混沌、無序等消極現象有所加劇,這勢必影響人們對現實生活的理性判斷,影響人們的日常行為,甚至誘發一些偏激行為,成為社會穩定的隱患,影響和諧社會建設。以「修身」為道德準則的儒家身心和諧思想對現代人擺脫物慾困擾,確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和諧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價值的參考。因此,重視和解決社會心態問題,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和諧心態,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對於激發社會創造活力、保持經濟社會健康良性的運行秩序、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堅持以人為本,培育誠信友愛的和諧人際關係。儒家確立的仁學思想對於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培育了中華民族團結友愛、助人為樂、互幫互助、忠誠國家和事業的優良品德,形成了中華民族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這種精神對於我們在今天堅持「以人為本」,建設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市場經濟的刺激和導向,使人的私慾膨脹、急功近利、弄虛作假、言而無信、爾虞我詐,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閡和不信任。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弘揚儒家的和諧思想中尊重他人、尊重群體的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以誠信為重點,正確處理義與利的關係、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建立誠信友愛的和諧人際關係。 3. 加強制度建設,構建公平正義的現代和諧社會。儒家提出「禮之用,和為貴」的和諧思想,是為實現「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理想社會服務的。因此,從孔子的「仁學」到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都在為人與社會的和諧尋找理論根據。當然,由於他們所處時代不同,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對於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與社會的和諧作為儒家的理想上,他們的觀點卻是一致的。這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可資借鑒價值。 任何一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都必須依靠一套制度來調整和維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基礎就是確立並調整各階層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關係,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不能僅僅停留在解決各種具體矛盾和問題的層面上,而應著眼於構建穩定協調的社會秩序,建立健全有利於保障社會公平的制度體系,使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在有序的狀態下不斷得到調整和解決,使社會公平正義切實得到維護和實現。 4. 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儒家的和諧是「天人合一」的和諧,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礎。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倡導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對中國自身發展有深遠影響,也是中華民族面對全球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做出的莊嚴承諾。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推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所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以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必須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避免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二)《論語》書中儒家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的突出價值 (一)「自強不息 」 孔子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年輕時,他好學上進,不斷進德修業。他的 政治思想形成後,便為實現自己的主張孜孜以求。孔子嚮往三代聖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實現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他對社會 歷史與現實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可他依然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奮鬥。他希望教化社會人心,講究仁愛,遵守秩序,並為之四處奔走,到處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孔子心目中有一片聖潔的天地,這就是要實現天下為公、講信修睦、謀逆不興、盜賊不作的大同社會。孔子晚年喜愛《周易》,《易傳》中多次提及的「剛健」、「有為」,《象辭》所說的「自強不息」,其實正是孔子生命主題的寫照。 (二)「與時俱進」 孔子執著於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絕不是愚頑不化的人。人們誤解《禮運》篇,以為孔子嚮往的大同社會是所謂「原始共產主義時代」,其實,認真對讀《孔子家語》與《禮記》的該篇,就會發現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時期。孔子思想的顯著特徵是主張「時變」,主張在變化的時勢中找到最合適的切入點,《大學》引述古訓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傳》則有:「生生之謂易」以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發展觀念。《論語》、《中庸》、《易傳》中都記有孔子的相關論述,而《周易》中所說的「與時偕行」,最為準確地表述了孔子的這一思想。 (三)「天人和諧」 孔子注重人與 自然的關係,突出表現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貫思想上。在《易傳》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組成的三大要素。《賁?彖傳》日:「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與自然並列,就應和諧相處,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相互協調觀念。孔子認識到客觀規律不可抗拒,他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豐富的天人和諧等生態意識,認為人應當自覺認識與遵守自然規律。《論語?述而》說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家語?五帝德》記孔子說:「治民以順天地之紀」、「仁厚及於鳥獸昆蟲」、「養財以任地」、「履時以象天」、「春夏秋冬育護天下」之類,都包含有注重生態平衡,遵從自然規律的意義。 二、孔子儒家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指導意義
(一)「 教育」
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曾預言,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科技發展將會突飛猛進,這取決於四個有利因素:經濟實力的強大、決策者的決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傳統。在傳統方面,楊振寧極為看重由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遠影響。眾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視教育,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學思結合、重視實踐、學仕結合……其中的一些觀點今天看來更顯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張,幾乎就是我國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質,以實現「科教興國」政策的古代版本。在興起於西方的現代教育中,技術教育、職業教育是最重要的內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則普遍被忽視,其結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而孔子德才兼備、德智並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補其偏。 (二)「經濟」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動機的驅動下,西方傳統的管理思想強調高效率、標準化。在這種體制下,人只被視為整個生產流程中的一個環節、一道工序,或只是龐大而複雜的製造金錢的機器上的一個零件,他的生活和權利得不到企業管理者真誠全面的關心。與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則是「以人為本」,實實在在地愛人、關心人,而不僅僅是利用人、控制人。這就使得生產者在企業中有一種「家」的歸屬感,企業的對內凝聚力、對外競爭力也由於生產者對「家」的忠誠奉獻得以增強。用一位日本企業巨子的話說,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盤,一手持《論語》。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現得最為全面。其博施濟眾、依群利己的經營宗旨,以人為本、仁民愛物的經營原則,以義取利、誠信為本的經營道德,好學重教、以智經商的經營特色,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經營方法。這一切無不是孔子思想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創造性運用。 (三)「政治」 當今世界有兩大顯著趨勢,其一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擴展,人們被愈加緊密地聯繫在一個「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國家間的衝突和矛盾似乎在朝著擴大、加劇的方向發展,帝國主義、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幽魂仍在四處遊盪。在未來的世界中,各國應當遵循怎樣的政治倫理,才能使我們這個星球平安無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宣言說:「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頭兩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滿仁愛精神的「忠恕」之道應當是當今世界各個民族和國家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的中心價值。孔子主張的「和而不同」應當是克服「西方中心主義」、「大國沙文主義」,實現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發展、國家共同繁榮的基本法則。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不應成為歧視和強權的現實借口,福山的「 歷史終結論」也不足成為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徹底摒棄滿懷惡意的達爾文主義的西方政治思維,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作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識,用孔子一樣對他人充滿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國家和民族,庶幾人類可以實現「有道」的大同社會。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諸夏」民族共同體正在形成。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總之孔子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繼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
1、楊伯峻:《論語譯註》,中華書局1980年版。
2、金良年:《論語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於春梅.儒家和諧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其現代意義.理論探討,2007(3) 4、論中國古代儒家社會和諧思想的現代價值[J].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5張衛中.論語直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 6楊樹增.論語導讀.北京:中華書局,2002. 7周韜.孔子與儒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推薦閱讀:
※十七歲宣言
※如何突破思維的局限?
※內心的邪惡?
※如果當年沒有跑贏後面的精子,那我還是我么?
※命理縱橫談(84)專業命理師眼裡的《周易》思想
TAG:社會 | 推薦 | 思想 | 價值 | 社會價值 | 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