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嬰兒穿太厚、太多的衣服
05-28
育兒的第四個認識誤區是因為嬰兒非常的安靜、非常的好帶就很高興。這樣的嬰兒因為需要母親照顧的地方少,所以接觸的刺激也少,因此容易造成發育遲緩。如果只是單純的發育遲緩,也許還可彌補,但是在誕生之後某一段時間內,邏輯發育的遲緩將會變成素質化,而影響嬰兒的一生,一定要注意。
美國諾爾曼林傑博士曾經將出生的嬰兒分成A、B兩組來觀察。A組的嬰兒只要一醒來,立刻就要母親餵奶,喂完奶之後,馬上就與母親隔離。B組的嬰兒醒來以後,也是立刻就讓母親餵奶,但之後只要小孩是醒著,就讓他一直與母親相處。
在出生一周之後,分別觀察這二組嬰兒,結果發現,他們的發育有很大差異。吃完奶之後仍與母親相處的B組嬰兒,發育的比較好,也比較健康、聰明。由此可知,小孩才出生一周,就會因為養育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距。嬰兒越難帶,他的素質就越高,如果你怕嬰兒難帶而放任不管,那就只能接受孩子發育遲緩的事實了。從這裡我們可以了解到,像現今這種生產之後立刻就將嬰兒與母親隔離,放入育兒室的方法是不好的。應該將剛出生的嬰兒與母親放在同一間房間里,這樣才是正確的育兒法。不要讓嬰兒穿太厚、太多的衣服
一定要在稍微寒冷的環境當中培育嬰兒。如果嬰兒是在門窗緊團的溫暖環境當中長大,反而容易罹患感冒、成為容易流鼻水的體質。以下我們就來熟悉嬰兒的身體構造。嬰兒的身體構造和已經發育完成的大人是完全不同的,以6歲為區分點,呈現不同的類型。人的身體作用是由自主神經來調整的。自主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是在活動的時候所必要的神經,副交感神經則是調整緩慢活動的神經。0~6歲的幼兒是以副交感神經的作用為主,身體的活動緩慢且依賴。然而過了6歲之後,就變成以交感神經的作用為主,身體的構造一轉而變成成人的類型。我們可以說6歲是起了革命性變化的時候,身體的構造基本上已轉變成為大人相同了,這就好象頭腦的構造,在6歲以前和6歲以後是完全不同的一樣。
如果你以為即使放任不管,小孩也會自然的產生改變,那就錯了。6歲之前的小孩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必須藉由每天的養育方式、生活方式,來培育身心構造的基礎。父母親讓嬰兒過不同的生活或以不同的方式育兒,都會培育出不同素質的小孩。如果養育的方法錯誤,就會使小孩的身心發育產生異常,培養
推薦閱讀:
※日本生孩子要多少錢
※嬰兒起名實例(四)
※嬰兒大腦發育,最怕的只有這一樣東西
※怎樣可以判斷嬰兒是否吃飽?
※鏡像階段:嬰兒成長中的自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