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南京來的病友說打太極拳能治療腰椎問盤突出症,我半信半疑,但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自己買了些太極拳的書籍和光碟開始自學起來。當時我宿舍東鄰的礦山院內,每天都有人在練太極拳,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只要有機會我就站在圍牆外注視他們練拳的一舉一動,回到家裡對照光碟,再結合我看到的慢慢操練,從盤坐、平坐、渾元樁練到「三金剛」。可是沒練多久,我就感到不是滋味,原來只是左腿酸脹,現在兩條腿都酸脹,有時連上樓梯都感到吃力。在我產生動搖的時候,那位好心的病友打電話告訴我要堅持,練拳是有個過程的,由量變到質變,過了這一關慢慢就好了。我想也是,凡事都有個過程,不能這麼不了了之。為了少走彎路,我選了一個晨練點,每天跟著拳友練。大約練了一年多,我發現腰部較以前輕鬆了,令人高興的是這一年我沒有住醫院就過來了。這一變化大大增強了我學練太極拳的信心。
一段時間以後,普通晨練點的練拳內容已滿足不了我的要求,我內心產生了一個想法,能否到礦山院跟著劉勇老師練,實在不行跟著他的弟子們練也行。劉勇老師是陳式太極拳大師陳正雷的入室弟子,經常到海外教拳,功夫好,人品好。經人引見和劉老師見面後我說了想跟他學拳的想法,劉勇老師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從那天起,為了強身健體,為了徹底解除腰腿病的痛苦,我每天堅持早晨練習太極拳2小時,細心揣摩:虛心求教,以拳交友,打太極拳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於自己的刻苦磨鍊,再加上老師的指導,我的拳藝有了長進,在首屆中國陳家溝太極拳功夫精英賽、第三屆中國陳家溝太極拳功夫精英賽上,分別獲得了男子老年組陳式太極拳第二名、男子老年組陳式太極單劍第一名的好成績。為表達對太極拳活動的支持,表達對關心過支持過我的老師們、拳友們的感激之情,現將我練習太極拳強身健體方面的一些感悟簡述如下。
首先,練好太極拳要具備「五心」、「三要素」、「一認識」。
太極拳博大精深,要想打好太極拳並非輕而易舉的事。正如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當代十大武術名師陳正雷大師所說,練好太極拳必須具備「五心」、「三要素」、「一認識」。
「五心」第一是敬心,就是要敬業,要心誠。「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體」。第二是信心,對太極拳要有信心,要相信它,相信它的效果,同時相信自己能把太極拳學好。第三是決心,下決心學好太極拳,練拳不能可有可無、隨隨便便。第四是恆心。沒有恆心、不堅持,個人有再好的條件也學不會太極拳。第五是耐心。耐心就是「磨功夫」,就是「打造」,只有打造才能成器。修鍊太極拳是一個長期的身心修鍊過程,不能急於求成,要做到不急躁、不厭煩、心平氣和、循規蹈矩。
「三要素」就是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師資,要有一個很好的老師,有一個準確的傳授。太極拳有它高深與細緻的地方,正因為這樣,如果沒有明師指點,大多練習者終身無從入門。要想練好太極拳,必須有一位品德高尚、技術精湛、理論精通、教學有方的明師,引導學生步入正確途徑、少走彎路。第二就是天資,即聰明,悟性好,接受能力強,模仿能力強。天資是練好太極拳的重要因素。太極拳精奧之處不僅要靠老師指導,還必須親身體驗,用心琢磨。第三是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苦練。苦練是練好太極拳的決定因素。自己天資聰明,又得明師指導,還得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成功。
「一認識」就是要認識什麼叫太極拳,為什麼叫太極拳。太極拳決非社會上流傳的「撈魚摸蝦拳」。太極拳是陳氏先祖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根據易經陰陽學、中醫經絡學和導引吐納術綜合創造的,具有陰陽、剛柔、快慢相間相濟特色的,符合人體的生理規律和大自然運轉規律的拳術運動。這種符合人體的生理規律和大自然運轉規律的拳術運動因為依據的是陽極生陰、陰極生陽、陰陽轉化、相輔相承、互為其根、互為其用的太極原理,所以被定名為太極拳。
其次,初練太極拳者,要特別注意基本功的訓練,要夯實基礎。
學拳要學到真東西,貪快是不行的。要想練好太極拳,必須練好基本功,夯實基礎。學拳之前,先要學習一些太極拳方面的基本知識,看一些有關太極拳的書籍,了解一些拳理拳法和基本理論,這對以後學練太極拳會有幫助,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陳式太極拳門規戒律中就要求:「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
練拳架之前,首先要注意手形、步形的練習,然後進行基本功的訓練,如雲手、纏絲勁的訓練。基本功耍重視樁功的練習。樁功練習動作單一,思想容易集中,通過10-30分鐘的樁功練習可體會到什麼叫立身中正、周身放鬆、心氣下降、氣沉丹田。基本功的訓練要特別重視拳架姿勢和基本動作的訓練,要弄清楚諸如「虛領頂勁」、「含胸塌腰」、「沉肩墜肘」、「上下相隨」、「虛實轉換」、「丹田內轉」等的含義和要領。在上述練習有一定基礎後便可以開始拳架的練習。
學拳如學字。學字之初,先一筆一畫地模仿,要橫平豎直,鉤、點、撇、捺都要正確。學拳也是如此,先從一招一式一手一腳學起,從外形模仿中打下正確的基礎。傳統太極拳,尤其是陳式太極拳,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掌握的。正如劉勇老師說的,學拳的過程是五部曲,即「會」、「對」、「好」、「妙」、「絕」。一個套路能單獨地熟練地從頭至尾完成,只能算「會」,「會」充其量說明外形模仿差不多了。但這僅僅是表面的東西,要上升到「對」就需要按照拳理拳法的要求,一招一式地改,一招一式地練,一招一式地悟,除了自己反覆地練、刻苦地練、反覆地改以外,學習、交流、切磋必不可少,尤其要爭取明師的指點,免得走彎路。從「會」到「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刻苦磨鍊的過程。如果基本功練好了,基礎夯實了,就會縮短從「會」到「對」的進程。當然,要想把拳練到「好」再到「妙」(妙不可言)甚至「絕」(無與倫比),非要在明師指點下經過若干年甚至幾十年的磨鍊不可。
再次,放鬆是太極拳練功的獨特方法和手段。
放鬆,是太極拳的基本功,是太極拳修鍊過程的第一關。馮志強老先生說:「練拳的過程是放鬆的過程,不是僵直的過程。只有放鬆,氣才能流動:只有放鬆,才能氣沉丹田;只有放鬆,才能濁氣下降,清氣上升;只有放鬆,氣血在身體里才能流動好。」陳照奎老先生說:「太極拳的全過程都要松下來,要百分之百地放鬆,周身節節都要松下來,要松到手指肚。」只有在放鬆的情況下,發勁才能淋漓瀟洒,不發則已,一發則迅雷不及掩耳。」劉勇老師形象地說:「太極拳是運動中睡眠,睡眠中運動;太極拳是運動中休息,休息中運動。練拳的過程就是休息的過程。」
放鬆是指軀體放鬆,思想意識放鬆,精神情緒放鬆。練太極內功要求始終放鬆,在心靜用意的前提下,引導肌肉、皮膚和骨節放鬆,還要求中樞神經系統、內臟器官等全身都要同時放鬆,通過放鬆進一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松的程度愈深,練功的效果則愈好。
第四,太極拳練習宜靜不宜急,宜慢不宜快。
練習太極拳宜選擇安靜、空氣流通、冬天避風、夏天避陽、視野開闊之地。練拳之前先靜心默立幾分鐘,或練幾分鐘樁功,排除一切思想雜念,對照練太極拳的要求逐一檢查頭是否正直、軀幹和雙臂是否放鬆、呼吸是否自然通暢,從心理上安靜下來後再慢慢開始練拳。這是練拳的準備階段。
太極拳架的練習是動中求靜、靜中有動,待拳勢動作純熟、通順、連貫、協調以後,再平心靜氣地用意運氣。練習太極拳宜靜不宜急,整套動作的練習要保持安靜的心情,平心靜氣,靜心鍛煉,隨著外形動作的和緩轉換,引動內氣於體內無微不至地細細運行,使意氣合一、神形合一,順其自然之運,得其自然之機,合其自然之道,漸入物我兩忘之境。長期練習太極拳的人,大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即在松靜狀態下打完一套太極拳,會出現手掌紅潤、指尖發脹的狀況,甚至可以感覺到指尖毛細血管的搏動,全身特別輕鬆愜意。
練習太極拳宜慢不宜快,能慢儘管慢。從起勢開始到收勢結束,整個套路須慢慢領起、緩緩運行、默默停止,形似潺潺流水,又似和煦春風,柔順和緩。慢練能養氣,以平和之心養浩然之氣,以虛靈之心養剛中之氣。馮志強老師說:「為什麼練拳要慢?是為了更好地調節陰陽,使之陰陽平衡。陰陽平衡了,經絡舒通,氣血平衡,百病不生,達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
第五,練好太極拳貴在持之以恆。
太極拳運動屬於有氧代謝運動。有氧代謝運動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防止心臟病發生;有氧代謝運動能增強骨骼密度,防止骨質疏鬆;有氧代謝運動能調節心理,使人精神振奮、胸懷開闊;有氧代謝運動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減輕癌細胞對人體的侵蝕;有氧代謝運動能增強人的體能,使人精力充沛,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練習太極拳是一條健康之路、長壽之路。練好太極拳,貴在持之以恆。
一是不論每天練多少遍,必須堅持天天練。練多少不怕,就怕時斷時續一曝十寒。本人腰椎間盤突出症之所以能徹底痊癒,高血壓病症能得到明顯改善,就歸功於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不論在家時還是出差,不論天氣是晴是雨,我練拳從不間斷,就連大年初一也照樣打拳。
二是有條件的話應堅持每天多練幾遍拳。常言道:「一遍不忘,二遍保本,三遍或有進步。」又云:「練則有,不練則無。」要想在太極拳修鍊方面有所造詣的話,必須下苦功夫多練拳,在多練、苦練、長期堅持的過程中細心揣摩、細心領悟,邊練邊悟邊提高,堅持數年乃至幾十年,必定能獲得拳藝、健康雙豐收。
推薦閱讀:
※引用 孫氏太極拳修習要訣※武當三豐太極拳28式 第五式 提手上式 詳解版※徐曉冬vs雷雷 各代表了什麼?※武當原始太極拳三十七式※李天金除了是馬雲的貼身保鏢,還有什麼身份?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