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節氣養生 ▏春天將去,除濕防病,健脾養胃

趕快長按二維碼,加素食小編微信

 更多素食資訊,身心健康與養生,正能量信息要分享給你。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在每年4.19-4.21之間。自太陽到達黃經30℃時開始,古人之所以將這一節氣定義為「穀雨」是取「雨生百穀」之意。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雨水增多,空氣中的濕度也逐漸增大。

隨著氣溫升高,身體內熱和濕氣結合在一起,易形成濕熱。此節氣容易誘發哮喘發生、花粉過敏、支氣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等。因此,我們在養生中應遵循自然節氣的變化,針對其氣候特點進行調養。

穀雨萬物生長時

春天的雨,充滿詩意。春季最後這場雨,為萬物在夏季里的肆意生長帶來了動力。故曰:谷得雨而生。

穀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

二候鳴鳩拂其羽;

三候戴勝降於桑。

穀雨

處於二之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憶春行秋令,涼氣大行,

氣鬱而不得舒發,草木不易生長,人也容易氣鬱不舒,腹中脹滿。還是要注意舒肝潤肺。

多喝養肝茶、桑葚膏,每天做大自然養生經絡操

平時多拍打膽經,做拉伸動作。

周末不妨到翠色漸豐的大自然里走走,以緩解平日工作的緊張與焦慮。草木不言,卻蘊含生命的真意。

穀雨時節,宜健脾祛濕

有一種說法:「土旺於四季」

就是說在每個季節的最後十八天,都是由脾所主。所以穀雨前三天至立夏前這18天,要好好地補一補脾氣。

推薦穀雨節氣養生湯

五指毛桃湯一包,加百合、蓮子、茯苓各20克,安果梨3個,煲湯喝。

有南芪之稱的五指毛桃性味平和,可健脾補肺,利濕舒筋;

茯苓健脾祛濕,寧心安神;

蓮子降心火;

百合和安果梨潤肺養陰。

每周喝2-3次。

防「濕邪」傷身

由於穀雨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是神經痛的高發期,因此需防「濕邪」侵襲傷身。注意開窗通風,加強保暖,不要著涼,多曬太陽,適當運動。

如果已有「濕邪」侵入,在日常飲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滲濕的食物,如紅豆、茯苓、冬瓜、薏米等。

 

應對方法:穀雨時節濕度大,按揉或艾灸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的陰陵泉穴能健脾祛濕。

 

柔肝疏肝

春屬木,與肝相應。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穀雨時節達到最旺。此時如果七情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泄和陽氣的生髮,導致臟腑機能紊亂。因此,柔肝疏肝,調暢情志也是這一季的養護重點。

 

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可以選取命門穴和中脘穴艾灸疏肝。

 

防過敏、勿出大汗

穀雨前後,楊花柳絮隨風舞,很容易引起鼻癢、鼻塞、咳嗽和皮膚過敏等癥狀,所以戶外活動要戴口罩或用紗巾蒙頭,多喝水,適當多吃些清肺、潤肺食物。

 

穀雨時可選擇踏青、慢跑、放風箏等運動方式,但謹記應遵循「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臟氣」的原則。因穀雨正值春夏之交,此時人體氣機發散,較易出汗,而汗出過度則會影響夏季時的氣血健康。

健脾和中

中醫認為,脾屬土,為內臟平衡中心。少思節慮,不爭名,恬淡清靜可養脾。脾中不化為實,不喜食為虛;多疑惑者為脾不安;面色憔悴為脾有傷;喜甜食者為脾氣不足;痰盛者為脾氣濕重。因此,早睡早起,口味清淡,避免厚味肥甘,是護脾的關鍵。

 

應對方法:地瓜、山藥、土豆、香菇等都是補脾胃的食物,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在春天的這個時節不妨食用一些,特別是山藥,中醫認為山藥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補氣、補腎固精、養陰養肺的功效。

 

 

瀉火泄熱

穀雨之後,氣溫逐漸回升,上火的人又多了起來。中醫認為,春天陽氣升發,易擾動人體肝膽、胃腸蓄積的內熱;加之春季乾燥多風,人體較難保持新陳代謝平衡,易使生理機能失調而致上火。

 

應對方法:點按內庭穴,最好在早7-9點早餐後進行,這時胃經氣血最為旺盛。可用大拇指按壓或火柴頭點壓,100次為宜,每天按摩1-2次,有清胃、瀉火、解毒的療效。

穀雨艾灸·健脾養胃

足三里、隱白、公孫等穴都是可以暖胃健脾的要穴,此時艾灸這些穴位可以順應陰陽的變化,調胃補氣,在保證脾胃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適當地補充陽氣,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身體自然就變得輕鬆舒適,整個人精神飽滿。

總之,穀雨時節如能充分調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習慣和心態,根據個體體質進行健脾化濕、健脾助運、抑肝扶脾、補益肝腎,有助於安然入夏。


推薦閱讀:

專家解讀:如何選購真正專業的除濕機品牌

TAG:養生 | 節氣 | 養胃 | 除濕 | 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