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評估-膝關節[口袋系列]
特別鳴謝:操作者:陳偉標圖片拍攝者:盧劍雄模特:翁斯延(特別提示:未經允許,請勿下載使用圖片)骨科評估膝關節膝關節連接了脛骨和股骨兩大桿桿臂,其穩定性依賴於膝關節周邊的肌肉韌帶,因此極易造成損傷,由於其複雜的解剖結構,所以,全面的檢查必不可少!當然,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腰、髖關節、踝關節等均可能引起膝關節疼痛,需大家謹慎排除!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膝關節的評估吧!目錄一視診二體格檢查 1:主動運動 2:被動運動 3:附屬運動 4:等長抗阻 5:觸診 6:特殊檢查 7:影像學檢查視診一:正前方1 正常的身體排列順序:①正常膝能併攏,踝間距4-6cm②如超過9-10cm,被認為是過度的③當踝並在一起時,如膝關節間距4cm或以上,則為膝內翻2 膝關節是否腫脹:①關節囊內腫脹累及全關節(少量囊內腫脹時,膝關節會保持15-20度屈曲,增加滑膜腔容積)②囊外腫脹則比較局限3 軟組織輪廓:①觀察雙側的肢體圍度是否不對稱!如股四頭肌是否萎縮!4 膝關節周邊皮膚顏色以及質地是否正常:①青紫提示皮膚血供差②紅色提示局部血流量增加或炎症反應③淤斑和檫傷,提示受傷後皮下組織出血④神經損傷後出現的皮膚無彈性,乾燥毛髮脫落,癒合能力下降等癥狀!5 是否有瘢痕及傷口:①新鮮的瘢痕呈鮮紅色,內有大量微血管②陳舊瘢痕呈現白色,缺少血管6 髕骨的位置:①理想的狀態下,髕骨位於屈膝20度時股骨上關節面的中央②出現旋轉或傾斜(可能提示出現脛骨或股骨的旋轉)③張力結構可導致髕骨的旋轉傾斜,如:股直肌、髂脛束、筋膜等。二:側方
1 有無膝過伸:①膝關節呈明顯的過伸狀態,稱為膝反弓或稱為軍刀腿②常見於偏癱患者,高位髕骨或小兒麻痹後遺症:,容易發生髕骨脫位2 觀察是否有高位髕骨或低位髕骨:①理想狀態下,屈膝45度的情況下,髕骨關節面正對股骨髁前方②高位髕骨:出現駝峰症,高位髕骨(第一個峰),髕下脂肪墊或炎性髕下囊(第二個峰)③低位髕骨:易導致脂肪墊激惹三:後方後方後方後方後方
01 有無腘窩囊腫:①來源於半腱肌滑囊、腓腸肌滑囊、半膜肌滑囊②膝關節後側關節囊導致③關節內損傷或過度使用,如導致膝關節腫脹就可能引發四,步態01 步行過程中:①步幅、步速、步調直線位移和成角位移中的變化②觀察髕骨運動軌跡,脛骨的運動③髖、踝、骨盆的運動!體格檢查一:主動運動檢查過程中注意:①髕骨是否能夠自由平滑延軌道運動?②活動範圍③活動期間疼痛及其位置④活動受限影響因素⑤誘發疼痛的動作最後進行1 屈曲完全屈曲約為135度
2 伸直伸直0-15度女性更易過伸
3 內旋約為20-30度
4 外旋約為30-40度
二:被動運動
1:確定非收縮組織是否受影響如:韌帶、關節囊、筋膜、滑膜、神經根等2:明確終末感覺:①屈曲終末感覺:軟組織型②伸直終末感覺:結締組織③內外旋終末感覺:結締組織型1 屈曲約為135度2 伸直伸直0-15度
3 外旋約為30-40度
4 內旋約為20-30度
5 髕骨內外移髕骨寬度的1/4-1/2
①體位:仰卧,屈膝約30度②觀察是否出現傾斜和旋轉三:附屬運動
1 牽引①屈髖60°,屈膝約25°②在股骨遠端內側穩定股骨③在內踝近側向遠端牽拉脛骨2 脛骨前移
①屈膝約90度②固定前足③雙手環抱脛骨近端,水平於脛骨平台向前方牽拉脛骨3 內外翻
①屈膝約30度②在股骨遠端穩定股骨③在脛骨中段施加外翻或內翻的應力4 內外側移
①屈膝約30度②在股骨遠端穩定股骨③在脛骨近段施加水平於脛骨平台的應力5 髕骨活動
①屈膝約30°②檢查髕骨的牽引、上下、左右的活動度四:等長抗阻
1 屈膝①疼痛:腘繩肌或鵝足肌肌腱炎;腘窩囊腫2 伸膝
①疼痛:髕腱炎;髕股關節疾病3 內旋
主動肌:內側腘繩肌、縫匠肌、股薄肌和腘肌4 外旋
主動肌:股二頭肌和闊筋膜張肌5 踝關節
踝關節的運動也應該檢查五:觸診
(1)壓痛點(2)關節積液(3)局部溫度(4)關節囊的厚韌度:慢性滑囊炎(5)關節摩擦感 :上下或左右推移髕骨(6)腫物 :腘窩囊腫 觸診其大小,硬度,活動度,有無壓痛與周圍組織及膝關節活動的關係。六:特殊實驗:1半月板—Mc Murray試驗一手握住患側足,另一手置於關節間線,則先極度屈曲膝關節,外旋患側足並同時施以內翻應力,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①陽性結果:內側關節間隙的疼痛及彈響提示:內側半月板後1/3的損傷,②陽性結果:在屈膝90°時出現膝關節內側的疼痛和彈響提示:內側半月板中1/3的損傷。
— Mc Murray試驗一手握住患側足,另一手置於關節間線並同時施以外翻應力,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①陽性結果:外側關節間隙的疼痛及彈響提示:外側半月板後1/3的損傷,②陽性結果:在屈膝90°時出現膝關節外側的疼痛和彈響提示:外側半月板中1/3損傷。
—Apley試驗患者俯卧位,屈膝90度,用膝蓋固定住患者大腿;1:提拉實驗:在踝關節處施加向上的拉力,擺動前足,使脛骨內外旋陽性結果:膝關節疼痛提示:韌帶損傷;2:研磨實驗:在踝關節處施加向下壓力,擺動前足,使脛骨內外旋陽性結果:脛骨-股骨關節線處疼痛提示:半月板損傷!
—過伸試驗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固定膝部,另一手握住小腿下部向上提,將膝關節過度伸展,使半月板前角受到擠壓陽性結果:出現疼痛提示:半月板前角損傷或肥厚的髕下脂肪墊受到擠壓所致。
—下蹲試驗病人站立,然後做深蹲動作,使膝關節極度屈曲,同時患者前後左右搖擺,擠壓半月板后角陽性結果:引起膝關節疼痛和不能完全屈膝或關節後部有尖細響聲和不適感提示:半月板后角撕裂
—重力試驗1:健側卧位,患肢外展,自動屈伸患膝陽性結果:患肢膝關節內側彈響及疼痛提示:內側半月板損傷2:患側卧位,其骨盆下墊一枕,使患腿離開床面,助手扶住健肢,自動屈伸患膝陽性結果:彈響或疼痛若患肢膝關節外側彈響及疼痛提示:外側半月板損傷2韌帶
—膝關節分離試驗1:患者仰卧,膝關節伸直。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端,將小腿外展,另一手按住膝關節外側,將膝向內側推壓,使內側副韌帶緊張陽性結果:出現疼痛和異常的外展擺動提示:內側副韌帶鬆弛或斷裂。2:患者仰卧,膝關節伸直。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端,將小腿內收,另一手按住股骨遠端內側,將膝向外側推壓,使外側副韌帶緊張陽性結果:出現疼痛和異常的內收擺動提示:外側副韌帶鬆弛或斷裂。
—前抽屜試驗屈膝60°~90°,檢查者坐於患足上以使其固定,雙手抱小腿近段向前牽拉,觀察脛骨向前移位程度陽性結果:與健側相比,脛骨從股骨端向前移動超過5mm提示:前交叉韌帶不穩或撕裂
—Lachman試驗患者屈膝30°脛骨稍外旋 ,檢查者一手握持大腿遠段,一手握持小腿近段,在患者仰卧位即可進行檢查陽性結果:向前移動大於5mm,沒有感覺到端點提示:前交叉韌帶不穩或撕裂
—後抽屜實驗仰卧位,屈膝90度,雙手放在膝關節後方,拇指放在伸側,重複向後推拉小腿近端陽性結果:脛骨在股骨上過度向後移動提示:後交叉韌帶部分或完全斷裂。
—重力實驗仰卧位,屈髖45度,屈膝90度,正常情況下,脛骨平台超出股骨髁1cm陽性結果:脛骨後沉,脛骨平台台階消失提示:後交叉韌帶部分或完全斷裂3髕骨
—髕骨研磨試驗(1)站立位:檢查者手按於膝關節髕骨骨面,囑患者半蹲位陽性結果:手部感到膝關節活動時髕股關節摩擦音;提示:髕骨軟骨軟化症,髕股骨關節炎。(2)坐位:兩小腿懸垂於檢查台一側,手放在髕骨上,囑其屈伸膝關節陽性結果:感到髕骨後捻發音伴壓痛提示:髕骨軟骨軟化症,髕股骨關節炎。
—單腿半蹲試驗患肢單腿站立,逐漸下蹲陽性結果:出現膝軟、疼痛即為陽性。若髕下出現摩擦音亦為陽性提示:髕骨軟化症。
—恐懼實驗患者仰卧位,放鬆股四頭肌,屈膝30度,檢查者小心向外推動髕骨陽性結果:患者收縮股四頭肌將髕骨拉回原位提示:髕骨脫位或不穩!
—浮髕征檢查者一手壓在髕上囊部,向下擠壓使積液局限於關節腔。然後用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髕骨內、外緣,食指按壓髕骨陽性結果:可感覺髕骨有漂浮感,重壓時下沉,松指時浮起提示:關節內約有60ml-80ml積液。七:影像學檢查:
膝關節疾病的檢查和診斷又較為複雜,有時候很難從一般臨床檢查明確診斷,因此,除臨床檢查外,還需要結合X線、CT、膝關節關節鏡等特殊輔助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推薦閱讀:
※以案說法:房屋價值評估報告須及時送達當事人進行確認
※瀕危物種為什麼要保護,誰出錢來保護?如何評估保護效果?
※健身開始前的自我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