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四大名著人物分析《西遊記》7

 玉皇大帝(Jade Emperor),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宮。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修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權最大。玉皇上帝除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還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凶禍福。

    玉皇大帝,據說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也就是古人最崇敬的「天」,居住在玉清宮,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各部神仙,下轄七十二地、四大部州、掌管天上諸神、仙、佛,以及人間億萬生靈,因此尊稱為「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另有一說,「玉皇上帝」是三官大帝中的「天官」,是道教的紫微帝君,職掌賜福,民間視為福神,與祿、壽並列。「三官大帝」也稱「三界公」,就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的合稱。

    玉帝源於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時期,人們稱最高神為帝,或天帝、上帝,這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文武眾仙的大帝。周朝及後世統治者利用天帝崇拜,鼓吹「君權神授」,極力宣稱自己是天帝的兒子,故稱「天子」。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至唐宋以後才逐漸定型,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戴:遠古之時,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為「凈德王」,王后稱「寶月光」,老而無嗣;一夜夢見太上老君抱一嬰兒入王后懷中,王后恭敬禮接,醒後就覺的有孕。懷孕足足十二個月,乃於丙午年正月初九誕下太子。太子自幼聰慧,長大則輔助國王,勤政愛民,行善救貧。國王駕崩,太子郤禪位大臣,遁入深山修道。功成經歷八百劫,犧牲己身以超度眾生,終於修成真道,飛升九天之上,得萬方諸神擁戴。於是統御三界,是為「玉皇大帝」。

    農曆正月初九為玉帝誕辰(天公生)。正月為一年之初,四季之首,木氣之始,一切生命因而萌發;九為數字之極尊,代表「極大、極多、極高」的意義,所以一年中第一個初九(上九)為玉帝聖誕,正與他至高無上的地位相呼應。明代王逵《蠡海集》中說:「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玉帝生於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原始要終也。」意思是說,神明降誕的日子都有一定的特殊含義。

    玉皇大帝的祭祀起源於上古的天地崇祀,和古人敬天畏地的思想有密切的關係,古人認為「天」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也是萬物生長化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順天行道。因此想像自然界中有一位最高的神明在支配萬物。於是「天」命令君王來人間執政治民,君王必須順應天意,這樣才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否則君王違反了天道,天就會降下各種災害懲罰。君王敬畏「天」,庶民百官自然而然的也敬畏「天」,君王既然是奉「天」之命治理人世,所以君王不得不崇拜「天」,定期「祭天」,不但是君王必行的職責,也是國家的大典。早自商周時代,歷朝君王每年例必舉行盛大的「郊祀」,是敬天思想的最高表徵,但只有帝王才有資格祭祀,直到封建時代結束,民間才開始祭祀「天公」。

    據史藉所戴,唐、隋、晉、魏、漢,乃至秦,諸代皆有帝王祀天之大典,但當時所祀的「天」,乃純粹是指大自然的天,即「蒼天」、「昊天」。可是天是無形的、渺茫的,又怎麼去祭祀呢?如此漸漸地就把天具體化,稱之「玉皇大帝」。由於玉皇大帝代表了至高無上的天,人們殫精竭慮,無法造其形象,直到宋真宗時,才為他造像,視其自家祖先,封為玉皇。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及至道教興起以後,把天加以「人神化」,當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形神來拜,塑造「天公」「老天爺」這個形象來。於是,民間所崇拜的「天公」與古代帝王所祀自然的天,就逐漸分離開了。

    玉皇大帝的誕生祭祀,遠較一般諸神更為隆重及莊嚴,因為百姓都深信天公是至高無上,最具權威的神,無「相」足以顯示,因此不敢隨意雕塑他的神像,而以「天公爐」及「天公座」來象徵。一般廟宇都有一座天公爐安置於廟前,祭拜時要先向外朝天膜拜,這是燒香的起碼禮儀。

    由於玉皇大帝在信眾心目中,是眾神之最,所以拜天公的儀式也比一般神明來得隆重。前一天晚上,全家都必需齋戒沐浴、設立祭壇,供奉豐盛祭品,然後依序上香,行三拜九叩禮。且祭祀當日,不得曝晒女人的衣褲、傾倒便桶,以免天公看到了觸犯大不敬之罪。在團體祭典的場合一定要殺豬宰羊,並且是整隻敬供,是祭典時最隆重的獻禮。

    而玉皇大帝的身份極尊貴,凡間小事,根本無暇理會。所以求財求嗣求名求利者,玉帝未必有暇去賜予。

    供奉玉帝,應要一班文武百官、天神天將拱護,不可單獨以玉帝像供奉,否則成為孤君,不能顯出玉帝的威嚴及尊崇。

    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玉皇誕」,台灣閩南俗稱「天公生」。是日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

    在封建社會時代,唯天子才有資格祭拜玉帝,一般民眾不能隨便祭拜。一直到封建時結束,這種禁忌才得以破除。然而,一般民間仍認為玉皇大帝是如此崇高偉大,並不敢擅自為其雕塑神像,而以「天公爐」或「神牌位」來代替。信徒拜祭玉皇大帝時,就對著「天公爐」焚香膜拜。

    拜天公的祭典,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家家戶戶都要在正廳前面,放置八仙桌,搭起祭壇,供桌上備神燈、五果(柑、桔、蘋果、香蕉、甘蔗)、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豆腐等),並麵線塔,另設清茶三懷,還有甜劇、社龜,到了時辰,全家整肅衣冠,按尊卑挨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禮拜,然後燒天公金。

    除了祭祀儀式之外,民間在這一天當中也有一些禁忌要遵守,例如,不得曝晒女人的衣褲、不得傾倒便桶等,以免玉皇大帝看到了觸犯了大不敬之罪。而祭品中五牲之一的雞,不能用母雞,最好是用閹雞或公雞,豬羊也亦然。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夢仙》詩中就有「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至誠」的詩句。詩人元稹《以州宅誇樂天》一詩中亦有「我是玉皇香案史」之句。大約在唐宋之際成書的重要道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詳細敘述了玉皇的出身和來歷:很久以前,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凈德和王后寶月光老年無子,於是令道士舉行祈禱,後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賜予王后,夢醒後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生於王宮。太子長大後繼承位,不久舍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聖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地位極高,神權最大。道經中稱其居住昊天金閥彌羅天宮,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

    簡而言之,道教認為:玉皇總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畜生、餓鬼)的一切陰陽禍福。

    每年的臘月廿五,玉皇要親自陣聖下界,親自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宮。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科儀。 

    關於玉皇大帝的來歷傳說

    傳說一

    據明末清初人徐道所著《歷代神仙通鑒》(一名《三教同原錄》)卷一中記載:至昊天界,有國名光嚴妙樂國,其國王名凈德時王,妻寶月光王后,惟以仁慈側隱加之國人,躬行五嶺未嘗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災害不興。但以年老無子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誠心向道。勇猛黃老(即中黃子,初開天地時五老之一)曰:因緣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虛至真之氣投聖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為三才之聖,上真以為如何?黃老點頭,即將碧玉瑤光如意吹口真氣此乃天外靈寶,遂變一嬰孩身。這時凈德時王在寢室中忽見祥光照耀宮殿,作百寶色。有許多儀仗,護一九龍輦,浮空而來,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兒面園耳大,眉清目秀,遍體毫光罩定。國王與王后心甚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二真曰:下愚無嗣願乞此孩為子,伏惟哀潤聽許。黃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證無極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國王上前拜領,二真從寶椅中托出遞給,國王雙手來接,重如山嶽,掙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覺,是一夢,急召王后言之,所見相同。至此後,國王精神倍長,三年後王后生下一聖明王子。自幼即舍國修道,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凈自然覺王如來。又經十萬劫,方證玉帝,總執天道之神。

    傳說二

  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領袖,相當於地上的皇帝,但地位低於三清。後來與四御(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平起平坐,儒教則稱昊天上帝。

    傳說三

    據明刻本《搜神記》(東晉史學家干寶著)載:「按聖紀所載云:往昔去世有國名號光嚴妙藥,其國王者名曰凈德。時王有後,名寶月光。王乃無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將老而無太子,身若崩滅,社稷九廟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詔諸道眾,於諸宮殿依諸科教懸諸蓋,清凈嚴潔廣陳,供養六時行道,偏禱真聖,已經半載,不退初心。忽一夜,寶月光皇后夢太上道君,與諸至真金姿玉質清凈之,駕五色龍輿,擁大景旌施蔭,明彩霞蓋。太上道君安坐龍輿,抱一嬰兒,遍身毛孔放百億光照,諸宮殿作百寶色,幢節前道,浮空而來。是時,皇后心生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曰:君言今王無嗣,願乞此子為社稷主伏,願慈悲哀愍聽許。爾時道君答皇后曰:願特賜汝。皇后禮謝。道君後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從夢中歸覺而懷孕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宮。當生之時,身寶光穆,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無不讚賞。

    太子長成,才智敏慧而性慈善,於其國中所有庫藏一切財寶,盡皆散施窮極困苦,鰥寡孤獨,無所依怙饑饉殘廢一切眾生。仁愛和遜歌謠,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從歸仁太子。父王大加慶賞。

    爾後,王忽告駕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國於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過是劫,已歷八百劫身,常舍其國為群生;故割愛舉道。於此,後經八百劫,行葯治病,亟救眾生,令其安樂。此劫已盡,又歷八百劫,廣行方便,啟諸道藏演說靈章,恢宣正化,敷揚神功,助國救人,自幽及顯過。

    此已後再歷八百劫,亡身殞命行忍辱。故舍已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征金仙,號日清凈自然覺王如來。如是修行,又經億劫,始證玉帝。」

    根據經書內容計算,玉帝的年齡大約等於一百幾十億歲,大概相當於宇宙還未形成時的年代。

    (以下只是民間小說虛構故事內容。包括《西遊記》,並非中國正統信仰和宗教內容,請理智看待所有小說。)

    關於玉皇大帝有幾種說法

    道教神系中神界的實際領導者,真正的「上帝」,地位低於三清,為三清所化生出之先天尊神,統轄宇宙眾神,常與四御之神並論,儒教稱昊天上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按照《玉皇經》所載,玉帝年齡應該為130多億歲,這和今天所考證的宇宙的年齡140億歲相接近。「玉皇大帝」這個叫法比太上老君出現要晚一些,最早出現應該在東漢以後。據《玉皇本行集》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捨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終為玉帝,為「諸天之主」,「萬天之尊」。《玉皇經》講述玉皇公遠古時期「捨身堵北缺,代存萬眾生」的故事。《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全稱作「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1982年,人們為了紀念玉皇大帝,把旅行者2號飛船發現的土衛五上的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該環形山衛於土衛五表面北緯50.1度,西經81.5度。

    玉皇大帝的親人和老婆

    王母娘娘(民間傳說為他老婆,但西王母出現時間更早,二人不屬於夫妻關係)

    七仙女(女兒們)

    董永(七女婿)

    與西王母關係

    晉朝葛洪的《枕中書》中記載:混沌未開之前,有天地之精,號「元始天王」,游於其中。後二儀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又經數劫,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正統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與西王母並非夫妻關係,西王母是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崑崙仙島。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隸屬於西王母管轄。她早屬大羅金仙一類。已然形神俱妙,不受生死的拘束,神聚神散操縱自如。 而所有男仙之首為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東王公,其掌管蓬萊仙島。而玉皇為群仙之首,眾神之主。西王母的出現比玉皇要早,所以他們不是夫妻。只有中國民間的故事和小說,才認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純屬後人穿鑿附會之言!! !世人推測兩位尊神一般有五種關係,參見下文:

    一:夫妻關係。這是最合乎一般的推斷,七仙女是他們的女兒,個人認為純屬無稽之談。

    二:上下級關係。王母娘娘尊稱是「西王母」,是崑崙仙境的統治者,她是所有女性神仙的首領;玉皇大帝是三界六道的總首領,權力最大,好比宙斯,他們是同事關係,還是上下級,玉帝管理王母,就像一個公司里的兩個不同部門經理一樣,一個大經理(管三界),一個小經理(管女仙),但是王母娘娘這個部門裡的神仙也受到玉帝(三界主)的制約管理。

    三:兄妹關係。前段時間有一個電視劇叫《奔月》,那裡把王母娘娘和玉帝安排為兄妹,玉帝的妻子是天后。 個人認為是胡編亂造,不可信。

    四:母子關係。王母娘娘,顧名思義,由此推斷王母娘娘乃玉帝的老母也。話說兩位就不是一個年代的么,怎麼能成母子?

    五:沒有關係。西王母是上古時代的神,與女媧大神同代,而玉帝後來自己修鍊得道的,才成為三界之主,根本不是一回事。 有人或者說,玉帝的老婆是王母娘娘,這還有疑問嗎?是的,正是在這一點上沒有權威文獻可以證實。王母的概念在遠古就有了,在戰國至漢初寫成的《山海經》中,「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而玉帝的概念要晚很多。

    在《竹書紀年》和《穆天子傳》中,西王母是人間的國王,不是神仙。《竹書紀年》曰:「舜九年,西王母來朝。」「穆王十七年,王西征,至崑崙丘,見西王母。其年西王母來朝,賓於昭宮。」《穆天子傳》卷三曰:「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西王母再拜受之。」兩漢之際,西王母已統一為人格神。西漢司馬相如《大人賦》曰:「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皓然白首。」把西王母看成為白髮老嫗。

    東漢後期,道教在中國誕生,天帝和西王母都成為了道教所崇拜的神仙。道士們一代一代撰寫了許多典籍,但直到現代,在所有的道教的典籍中,都沒有這兩位天神是夫妻關係的記載。

    玉皇大帝,全稱為「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簡單一點的叫「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簡稱「玉皇大帝」。由於古代統治者認為天帝只能佑護帝王,故禁止民間供奉天帝。漸漸地,玉帝(光明妙樂國王子捨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終為玉帝)成為百姓信仰中的眾神之首。

    西王母則被崇奉為「西元九靈上真仙母」,後來又加上了更複雜的「白玉龜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封號。西王母在山海經中有一個對偶神叫「東王公」,西王母和東王公的關係比較密切,但只是互為鏡像,不是配偶關係。

    而西王母和玉皇大帝則沒有任何關係。

    董永和七仙女的夫妻關係雖然沒有流傳起來,但卻有文字支持,從干寶的《搜神記》到《清平山堂話本》,董永和織女的婚姻都是由玉皇大帝支配的,織女的母親一方從來沒有出過頭。織女同牽牛的婚姻過程沒有古籍記載,當然也同西王母無關。因為古人認識銀河及牛郎織女星在先,信奉西王母在後,從邏輯上說也不會讓西王母造出一條銀河出 來。只在晉代有人說,織女同牽牛每年七月七日見一面,誰定的這規矩沒有說,但肯定不是西王母,因為西王母不是玉皇大帝的皇后,而且兩者的身份地位也不一樣,一在天上,一在地上。

    在宋太宗聖喻編製的《太平廣記》中,還看不到西王母同玉皇大帝有關係,所以把西王母強行嫁給玉皇大帝的應該是南宋以後的劇作家和小說家,宋元明時期,許多文學家皆以西王母蟠桃會為題材,寫入小說、戲曲中,據庄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卷二稱:「宋官本雜劇,即有《宴瑤池爨》。金元院本有《王母祝壽》一本,《蟠桃會》一本,《瑤池會》一本。元鍾嗣成、明朱有燉俱有《蟠桃會》雜劇,情節皆類似。」如朱有燉《群仙慶壽蟠桃會》,「內容謂瑤池蟠桃結實,西王母召東華、南極、八仙,以及人間香山九老,洛下耆英等,開蟠桃大會。」小說中涉筆西王母事的也很多,吳承恩的《西遊記》所寫孫悟空大鬧蟠桃會的故事,就是對上述劇本的進一步演繹,而且把西王母的戶口從西方昆崙山遷到了天上,並給玉皇大帝作了皇后。

    3、道教稱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為玉皇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聖和人間、地府之事。亦稱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據《玉皇本行集》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捨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終為玉帝。

    西王母亦稱王母娘娘,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近日,中國一些學者研究認為,王母娘娘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據實地考察發現,距今3000至5000多年前,存在過一個牧業國度——西王母國,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崑崙、祁連兩大山脈相夾的廣闊地帶,青海湖環湖草原、柴達木盆地是其最為富庶的中心區域。西王母古國當時的「國都」在今青海天峻縣一帶。

    王母娘娘原是部落女首領,曾和周穆王、漢武帝相會,「蟠桃會」的神話傳說流傳最廣。

    西王母神話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於王母娘娘的記載有很多,晚唐詩人李商隱在游涇川時曾在詩中寫道:「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西王母和周穆王的會見,據專家研究認為,這是西部民族和東部中原民族和睦相處的寫照。《漢武帝故事》中也有關於西王母的描述:「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她將三千年才結一次的仙桃贈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表現了她愛的深沉痴心。

    被神話了的王母娘娘,按理說,不該有什麼男女情慾,但是人們既把她神化,又要將她世俗化,把她與玉帝聯繫在一塊,還讓他們生了七個女兒,名為「七仙女」,其中最小的女兒私自下凡嫁給了窮莊稼漢董永。《嫦娥奔月》也是流傳甚廣描寫王母娘娘的故事之一;《西遊記》中第七回描寫王母娘娘在瑤池舉辦的「蟠桃會」,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

    涇川回山王母宮是一處專門的、完整的關於西王母的聖地。

    據《海內西經》記載,昆崙山是西王母所居。崑崙山脈位於今新疆、西藏、青海境內。然而中原民族知世有崑崙,實是戰國之後的西部地理概念,說西王母居崑崙,不及旁論,僅一理便可明了是後人所指的地方。因為西王母是漢民族廣泛崇敬的先人?而今昆崙山下是少數民族地域?少數民族中並不見對西王母有特別崇拜心理。這說明西王母並非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先人,亦說明古西王母部族很早就融入了中原民族,今已不獨存在,否則西王母傳說就不會存在於漢文化中,而是應存在於今昆崙山下的少數民族文化中。

    崑崙有西王母是中國西部地域擴大之後,西王母作為中國西方的神靈,按其居西的方位,在中國西部萬山之最的昆崙山應有其廟堂。此情即如西王母在中國東部的泰山亦有廟堂一理,是西王母文化傳播的結果,按照上言所確定的中國西部界線,以及前文對西王母古部族的歸屬,作為古戎族的祖先來研究,西王母古部族的生息地只能在涇、渭、洛三河中上游地域,其祖廟也應在這一地域。

    從涇川回山王母宮遺存的建築內容資料來看,不似其他地方一廟、一池這樣簡單的遺存,而是一處專門的、完整的關於西王母的聖地。

    涇川回山王母宮無論從所處的古西部地理位置、遺存及多種古籍的記載、當地民俗信仰都與西王母息息相關,確認為是古西王母部族生息之地的祖廟所在。由於戰國時期後,涇川回山周圍的廣大地域已成為中國內地,再言是西部外域,已與當時歷史不符,且失去了神靈的無限神秘感,加之西王母古部族早已不存在,所以,戰國之後的文人在整理關於西王母的神話傳說時記在了昆崙山,實為西王母文化西移的結果。

    天峻縣西南一口深十幾米的山洞,是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國女首領的居所。

    將西王母、瑤池、玉山等問題放在西周時代來考察,就會有新的發現。西周時期,周朝西方邊疆沒有越過隴山(今六盤山、關山),《左傳·昭公九年》的一段記載很能說明問題:「我自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史記·周本記》記載:「明年,伐密須。」又「共王游於涇上,密康公從」。「一年,共王滅密。」密須是今靈台縣境內的一個由戎族人建立的小邦國,後被周人征服。這幾個例子說明西周西疆在今扶風至靈台一線,周穆王西征不會距離此地太遠。

    《古今圖書集成》平涼府古迹考記:「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脈自崑崙來,上有王母宮,下臨涇水,一名宮山。周穆王、漢武帝嘗至此。」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回中山名聞天下?與回中古道有著密切關係,是漢唐「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名山。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回中宮是秦漢帝王的行宮,漢代回中宮在今涇川縣回中山。

    由於回中宮位於回中道上,秦漢封建統治者對此十分關注。多次巡幸至此。由此看來,西王母與周穆王、漢武帝約會的故事並非純屬虛構,而是在一定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推斷演繹出來的。

    有關西王母與回中山更早的文獻資料記載我們已經很難覓到,可以肯定,最晚到了唐代,人們便認定涇川縣回中山是西王母故地。唐代後期,涇川回中山已經有了專門祭祀西王母的殿堂,也有了「王母宮」這個名稱。

    古國雖已消失在歷史的漫漫塵煙里,然而仍為後人留下了它曾經存在的蛛絲馬跡。天峻縣西南20公里處,一座獨立的小山西側有一口深十幾米的山洞。據學者考證,這是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國女首領的居所,已命名為西王母石室。石室內有千姿百態的岩畫和過往僧道題寫的經文、繪畫。石室對面曾建有西王母寺,已經坍塌為平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掘出土了有「長樂未央」「常樂萬億」銘文的漢瓦當等珍貴文物,說明西王母寺遺址當屬漢代,從而證明早在漢代人們已公認此石室與西王母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推薦閱讀: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誰?
西遊記後傳為什麼沒有86版西遊記好看?
西遊記中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都有什麼本領?
菩提祖師為什麼不讓孫悟空提他名字呢?

TAG:中國 | 西遊記 | 人物 | 四大名著 | 名著 | 西遊 | 人物分析 | 遊記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