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強光中∣儒道「和諧」的秘密

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儒家學說被定於一尊,而道家學說最終淪為「非官方化」,成為次主流文化。生存於強權政治與暴力佔有陰影下的道家思想,其本身所具有的內在合理性及其價值被大大地打了折扣,因而更顯消極。特別地,道家思想以一種虛假的民間文化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大大地擠壓了民間文化的生存與成長空間,從而使真正的民間文化如墨家文化等更無存在的可能。如果說得更為清晰一些,中國主流文化僅有儒家文化的「唯我獨尊」是不可能的,它必須擁有道家文化這樣的「側翼支持者」隱於其後,才能實現對於中國社會的管理和對中國人的統治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與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學說都是對中國社會現實的一種反映,它們之間的關係經歷了一個歷史的演化過程。關於早期儒道關係,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曾有過如下論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可見,在司馬遷生活年代,他所見到的先秦文獻中對早期儒道關係的記載,是十分緊張的。但是自郭店楚簡《老子》出土後,人們開始對傳統看法提出了質疑。因為今本《老子》十九章中「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句,楚簡《老子》卻為「絕智棄辯」、「絕偽棄慮」。由此看來,老子並不反對「聖」,也不反對「仁義」,這為我們重新評價早期儒道關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

實際上,儒、道學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只是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兩種學說,不同學說之間展開學術爭鳴完全是正常的,並不存在一種學說刻意去批判甚至去打倒另外一種學說的傾向。我們看到,郭店楚簡《老子》中甚至有「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慈孝;邦家昏(亂),安有正臣」的句子。可見,到戰國中期,道家思想還能包容儒家思想的一些觀點。但老子在自己學說中對當時流行的文化—--主要是以禮樂文明為代表的貴族文化的批判是一種基本的態度。雖然簡本《老子》並不堅決反對仁義,早期道儒之間關係也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緊張,但兩家學說的價值取向從根本上說是不同的。儒、道學說所主張的基本思想開始定型後,兩家思想進行一些學術上的論爭也是必然的。

儒道關係的根本對立與王權/皇權專制主義的政治走向有著極大的關係。到了戰國中晚期,中國王權政治走向開始明晰,圍繞王權專制主義政治的思想鬥爭趨向激烈。特別是到了秦漢時期,中國主流文化價值觀經歷了法、道、儒的流變過程。這種流變過程,其實正是思想領域的政治鬥爭。《老子》中的反儒立場因而更加明顯,如:「大道廢,有仁義」(《老子》十八章)、「絕仁棄義,民復慈孝」 (《老子》十八章)、「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老子》三十八章)等等。

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儒家學說被定於一尊,而道家學說最終淪為「非官方化」,成為次主流文化。生存於強權政治與暴力佔有陰影下的道家思想,其本身所具有的內在合理性及其價值被大大地打了折扣,因而更顯消極。特別地,道家思想以一種虛假的民間文化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大大地擠壓了民間文化的生存與成長空間,從而使真正的民間文化如墨家文化等更無存在的可能。如果說得更為清晰一些,中國主流文化僅有儒家文化的「唯我獨尊」是不可能的,它必須擁有道家文化這樣的「側翼支持者」隱於其後,才能實現對於中國社會的管理和對中國人的統治

由於儒道文化都源自貴族或是「士」階層,它們雖然有相互鬥爭的一面,但在本質上卻有共通之處,不像墨家文化受到皇權專制主義政治的強力排斥而湮滅。在中國式強權政治統治下,任何創立和公開傳播反皇權的思想家,必然面臨「滿門抄斬」式的命運,道家學說因為其「守柔」、「不爭」之類的學說卻與統治者的思想有著相一致的地方,因而能夠長久地存在下去。加之由於道家文化的特質,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它不可能成為板塊式結構的文化,它本身追求的是一種不確定性(個體的內傾式意志自由)、非官方性,這就很難成為「正統」的主流文化,它只能處於從屬地位。在這一點與儒家文化恰好相反。

從某種程度上說,儒道和諧既是文化大一統的必然結果,也有它們在文化價值取向上的原因。儒道思想並不是思想本身的問題,而是文化傾向上的相反相成。

那麼,儒道學說是如何「和諧」的呢?

老子學說打上了一層深刻的時代和歷史的烙印。孔子與老子有著不同的理論使命和思維方式,他們的學說在內容上有著很大的區別。「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不去研究的學問正好被老子研究透了!因而,老子與孔子在學說的內容上是不相衝突的。說得通俗一些,就是他們談的不是一碼事。正是由於這一點,儒道合流才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從理論使命上看,老子學說是對宗教的天道觀進行理性改造,表現對世界本原的認識,而孔子是以人學為其哲學的核心,處處迴避哲學的根本問題。但是,孔子與老子哲學都帶有舊時代宗教意識形態的毒素,是保守落後的思想表露,是處於連年戰爭民不聊生的痛苦現實面前的一種理性選擇。孔子與老子在哲學上都有一種堅定的歷史主義傾向,他們都嚮往原始的和諧社會制度。老子試圖建立「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似乎是要回到更遙遠的氏族公社時代;而孔子的哲學更加註重自然人的生活現實,如血緣關係、宗法制度等。

從理論內核上看,老子所說的是關於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而孔子所說的是關於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問題。孔子與老子哲學之間在內容上有著本質的不同,在某種程度上說,老子學說不塑造社會人格,孔子學說不奢談「存在」——「道」,不去抽象地構建世界圖景。兩種學說在理論內容上呈現出一種互補型結構。

從思維模式上看,儒道哲學都帶有強烈的模糊性、直觀性。儒家學說是一種清醒的現實主義思維方式,而道家學說則是一種理想主義思維方式,因而在思維方式上也是對立統一的。

從人格理想模式上看,儒家學說傾向於塑造人的外在型社會人格,而老子學說則傾向於塑造人的內傾式個體人格。二者都有修身養性的功能,但孔子學說側重於人的社會性一面,而老子學說則側重於人的個體性一面。一個人完全可以無障礙地信奉兩種學說,即外「圓」內「方」。於是,士大夫在朝為官時,則是儒家思想的鐵杆維護者,一旦被貶或是解甲歸田,則又唱起「無為主義」的悲歌,「大隱於市」。在一定意義上說,道家學說更容易成為失敗者的人生理想。

在信仰功能上看,儒家與道家學說都不是標準形態的宗教,但都兼具宗教的社會功能。除了可以為同一個人提供在不同時間段的人生信仰,也可以為不同層次的人提供信仰。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除了信奉儒家思想之外,相當一部分人同時也是道家思想的信奉者。道家學說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到民間,已經成為廣大民眾思想底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可以說,在普通老百姓那兒,已經很難分清哪種行為方式一定是儒家的,哪種行為方式一定是道家的。

在社會政治觀上,孔子學說與皇權專制主義的強權政治結合在一起,而老子學說則與其相反,是被統治者柔順意志的體現,是儒家文化的側翼輔佐者,同樣對統治者有利。儒家思想強化了王權/皇權政治的合法化與正統地位,並增強其執政能力;而道家思想則弱化人民的力量,從精神上摧毀了被統治者的鬥爭意志,根本無力改變「惡」的中國社會現實,做到處於強勢中的一切力量所做不了的事。二者都是從不同方面作用於社會政治現實,儒家思想強調的是政權組織的秩序性,而道家思想則是從側翼維護了被統治者與統治者的關係。

推薦閱讀:

建造和諧婚姻關系的秘訣
宗教自由與族群和諧之道
夫妻琴瑟和諧之四攝法
衡量夫妻間幸福和諧的六大標準

TAG:秘密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