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港區聯動模式

 

30  

FROM:http://www.zjgftz.gov.cn/zjgftz/bsqwly/showinfo.aspx?infoid=104f93e2-0696-43b2-8b8d-cb522d4f03f6&siteid=1&categoryNum=3204/images/line2.gif" height=1>                                          

      我國的保稅區和港口,都是推動對外開放,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重要功能區域。長期以來,這兩個區域既相分離,又相關聯。幾條線上各成系統,功能上也各有側重。同時,它們在地域上一般是左右毗鄰,都是現代物流的交匯點。在這關聯的兩個特殊區域之間實施聯動發展,是一個創新的舉措。經國務院批准,毗鄰外高橋港區面積為1.03平方公里的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正式啟動,跨出了我國保稅區與港區聯動發展戰略實施的第一步,保稅物流園區將充分發揮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和港口的區位優勢,激發我國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潛能,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港區聯動」是上海港口發展要求

  「九五」以來,上海港口經濟蓬勃發展,港口建設投資力度加大。目前,上海港共有集裝箱專用泊位24個,碼頭岸線總長6,787米,擁有集裝箱堆場241.8萬平方米。

  每月集裝箱班輪航班達1,494班,航線覆蓋全球各主要航區和港口,已與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和600多家航運公司建立了貿易往來,占我國航線覆蓋面的75%以上,是我國大陸唯一在全球12個航區都有航班的港口。近年來,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30%以上,已經成為上海港口發展的支柱產業。2003年貨物吞吐量突破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128.2萬TEU,首次進入世界前三甲。

  依託港口經濟的發展,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經過10多年的開發建設,初步形成了集出口加工、國際貿易、現代物流、港口運作等產業於一體的自由貿易區雛形。外高橋保稅區已累計批准企業7,447家,吸引各類投資90億多美元,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中已有99家入駐區內,區內從業人員近11萬人,與世界上12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2003年,外高橋保稅區實現增加值323.18億元,進出口總額209.3億美元,完成各類稅收225.12億元。憑藉緊靠海港的優越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條件,依託在市場准入、稅收、外匯等方面的一系列特殊政策以及快速的通關渠道、便捷的分撥機制,外高橋保稅區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政策和功能條件。迄今,已吸引包括英國空運、日本大通、荷蘭TNT、德國郵政、美國APL和香港嘉里物流等一大批知名物流企業在區內投資落戶。2003年,外高橋保稅區從事物流經營業務的企業達到972家,物流企業營業收入達792.43億元,實現增加值91.90億元,佔到保稅區增加值的28.4%。外高橋保稅區已經成為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區域載體,被「上海市『十五』現代物流規劃」確立為重點發展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

  外高橋的港、區聯動是從2000年開通保稅區與機場的空運直通式開始起步的。通過空運的零部件直接從機場以海關監管直通方式進入保稅區,6小時甚至更短時間內完成貨物運抵保稅區的全過程。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是繼空運直通式聯動後的一個新的階段,也是為今後外高橋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港跨出的基礎性一步。從「兩點一線」的空運直通式,到「區港聯動」的保稅物流園區,再到向與「港區聯動」的自由港發展,將是我國保稅區發展的必由之路。

  「港區聯動」的內涵

  「港區聯動」是實現保稅區經濟和港口經濟共同發展內生的客觀要求,是一種聯繫緊密的區域經濟安排。從系統科學角度分析,「港區聯動」屬於協同的概念,是保稅區與港口兩個子系統整體協同的組織過程。就其內涵而言,可以「政策疊加、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功能集成」十六字概括,體現了保稅區與港區在區域、資產、信息、業務等方面的聯動發展。

  政策疊加。保稅物流園區除繼續享受保稅區在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海關特殊監管等方面的政策及港區原有的政策外,在稅收政策上,還疊加了出口加工區的政策,即實現國內貨物的進區退稅,從而改變了保稅區現行的「離境退稅」方式,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在中轉集拼方面,中轉集裝箱在保稅物流園區可以進行拆拼箱,改變中轉集裝箱在港區只能整箱進出的現狀。集裝箱在保稅物流園區堆存無時間限制,改變集裝箱在港區有14天報關期限的現狀。政策疊加的結果是對貨物的流動來說,「一線放得更開,二線管得嚴密」,區內真正實現貨物的自由流動。

  優勢互補。將保稅區在稅收、海關監管等方面的政策優勢與港區在航運、停泊、裝卸等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相結合,實現航、港、區一體化運作,集裝箱綜合處理與貨物分撥、分銷、配送等業務的聯動,既是優勢互補,也是優勢組合,使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成為長三角地區支線箱源和國際中轉箱源的集散地。

  資源整合。通過外高橋保稅區和外高橋港區在形態、資源上的整合、集成,促進貨物在境內外快速集拼、快速流動、快速集運,帶動信息流、資金流和商品流的集聚和輻射。在園區開發、招商上,由上海外高橋集團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共同投資組建了上海外高橋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負責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的開發建設、招商引資、項目經營和營運管理。「港」和「區」的資源在保稅物流園區項目運作中形成了優化組合。

  功能集成。實施「港區聯動」的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將集成「四大功能」: 1、國際中轉。對國際、國內貨物在園區內進行分拆、集拼後,轉運至境內外其他目的港。國際中轉是世界各大自由港的主體功能產業,也是航運中心實力的體現。2、國際配送。對進口貨物進行分揀、分配或進行簡單的臨港增值加工後,向國內外配送。國際配送為保稅物流園區發展增值服務創造了一個重要平台。3、國際採購。對採購的國際貨物和進口貨物進行綜合處理和簡單的臨港增值加工後,向國內外銷售。4、國際轉口貿易。進口貨物在園區內存儲後不經加工即轉手出口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港區聯動」也是海關監管體制、科技應用和園區行政管理的創新嘗試。本著「一線放開,二線管住、貿易便利、流動自由」的原則,在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的發展進程中,外高橋保稅區管委會、海關及保稅區其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了不斷的探索。

  體制上的創新。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由於體制上的原因,港、區相互分離阻礙了兩者之間的聯動,因此,克服體制障礙成為港、區實現聯動的基礎。為保證外高橋港區和保稅區聯動發展目標的實現,專門設立了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主管海關,集成口岸海關和保稅區海關的管理職能,減少通關環節,提高通關效率和降低企業商務成本。物流園區實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開闢園區和港區之間的海運直通式。諸如此類體制和制度上的創新,保證了物流園區企業今後的成功運作和發展壯大。

  科技上的創新。設置先進的海關監管設施和完備的企業電子帳冊管理系統,確保海關嚴密監管和高效運作。通過網路技術在園區構建海關、檢驗檢疫、港區、物流園區、區內企業信息集成平台,實現EDI無紙報關、無人自動卡口放行。通過自動判別體系,自動生成管理數據,做到自動實貨放行,達到貨物便捷通關的目的。

  管理上的創新。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採用區域監控和GPS物流監控相結合、報關信息和物流動態信息相結合的監控方式,在加快物流速度的同時,也提高了監管的有效性。園區在日常管理上實現政府主管部門、港口、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外匯、銀行、企業、代理公司之間的電子聯網、信息共享,同時積極完善企業誠信體系,達到規範運作和防範風險的目的,做到管理與服務相結合。

  外高橋的實施方案

  「港區聯動」的目的,是為了推動發展現代物流。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應充分利用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和港區的區位優勢,借「聯動」的契機,以陸海聯運、海空聯運等多式聯運方式為手段,在放大自身流量經濟的同時,不斷擴大對長三角及其他周邊省市的帶動效應。具體地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 集聚國際物流企業構築高起點的現代物流產業

  積極吸引國際知名航運公司和國際物流企業入駐物流園區,聚集一批面向全球市場的採購、中轉、分撥、配送等物流企業,引進先進的現代物流管理技術和服務理念,在較高的起點上形成外高橋現代物流產業的規模和質量,在擴大出口、轉口、放大物流網路、提升我國現代國際物流產業競爭力上發揮獨特作用。

  目前,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的開發已經得到國內外眾多企業的重視,招商形勢令人鼓舞。園區已與包括東方海外、鐵行渣華、荷蘭世天威在內的12家物流企業簽訂了土地轉讓、倉庫租賃合同、業務合作協議。園區將先期啟動10萬平方米國際中轉倉庫區,著力拓展園區的國際中轉功能。

  隨著園區開發招商的推進,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張,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物流園區的年處理箱量達到100萬TEU,形成集裝箱綜合處理基地,逐步提高上海港中轉箱量的比重,在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大港的基礎上,真正確立其國際化大港地位。

  ● 加強管理和服務營造良好的物流發展環境

  規範管理是成功運作物流園區的前提和基礎。這不僅體現在園區的硬體建設方面,更體現在作為園區管理前提的法律、法規、規章建設方面。海關總署正在制定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保稅區物流園區監管暫行規定》,上海市也發布了《關於推進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和外高橋港區聯動發展的試點意見》,加之原有並適用於物流園區的《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條例》和《保稅區海關監管辦法》,以及外經貿、財政稅務、工商、外匯、檢驗檢疫等部門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得園區的運作有了一個系統完備的管理保障。

  物流作為一個產業鏈,也是一個服務鏈,外高橋保稅區將全方位構築物流業服務體系,鼓勵多種資本參與,大力發展與物流有關的中介機構、職業教育、培訓等產業,建立起為港、航、物流企業服務的協會組織、員工教育培訓基地等,積極發展物流配套產業,帶動物流服務業的發展。

  ● 發展園區特色功能放大「港區聯動」產出效應

  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不但要在設區理念,還要在管理實踐上與國際通行慣例接軌,把保稅物流園區的功能塑造好。充分利用園區在通關、退稅、中轉、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實現保稅區國際貿易、出口加工、採購、倉儲、分撥等方面功能與港區口岸功能的優化組合,做大做強國際中轉、配送、採購等現代物流的特色功能,通過保稅區、港區在概念、形態上的「1+1=2」的聯動,產生出「1+1>2」物流發展促進效應。

  實施「港區聯動」試點,拓展港口功能,推動保稅區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增強上海對長三角乃至亞太地區物流產業的集聚效應和輻射作用; 對全面提升我國現代物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對上海早日實現國際航運中心這一戰略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推薦閱讀:

從「達芬奇傢具事件」看我國保稅區監管的弊病

TAG:上海 | 海外 | 模式 | 保稅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