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法華經》綜述
05-28
第二章 《法華經》綜述一、經題略釋這個經題是《大乘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共7卷28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鳩摩羅什三藏所譯。屬於大乘實相法,是直指佛乘、指示諸法實相的經典;是說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經典;為天台宗立宗的主要依據。(一)什麼是妙法甚深不可思議之權實法「妙法」,就代表微妙,不可思議。即第一最勝之法,微妙難測,不可思議,叫妙法。《法華玄義序》說:「妙者,褒美不可思議之法也。」《維摩經·佛國品》中說:「以斯妙法濟群生。」在《法華經·方便品》中也說:「我法妙難思。」佛經的開經偈中也有偈頌:「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武則天寫的。武則天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還曾經出家過一段時間。她提倡男女平等,支持佛教的慈善事業、文化事業。在她的支持下,當時佛教界興辦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悲田養病坊。她還支持佛教的翻譯事業、出版事業,大力在中國推行佛教的傳教工作,為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貢獻很大。她用偈頌的形式,來表示佛法難聞今已聞,而這個微妙法表示佛法是宇宙間最高的、甚深的「百界千如」權實之法。這種「法」實際上歸攝於一心,從自性的心中流出。心能夠出生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這就是「萬法唯心造」。我看過那麼多的哲學論著,中國的、西洋的,我看還沒講出這個道理的。那些哲學出自於第六意識分別,其空間有限、時間有限、所見的有限,只看到心不看到物,只看到物不看到心。什麼經驗論、理性論、唯心論、唯物論,這些東西在佛家來看是片面的觀點。世間哲學不能統一看問題,佛教的法界觀就不同,對宇宙作統一協調的認識,從宏觀上看世界,不分別宏觀、微觀,從一點可以了知面,從面也可以明了整體,這就是佛教統一的世界觀。從統一上看問題,心物綜合,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這種唯心論是佛教的特色,不同於現代哲學、心理學,跟現代的唯心主義也是兩碼事,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迷則成凡,悟則成聖「迷則成凡,悟則成聖」,心本來就有覺性、佛性,但是這一個覺性、佛性為無明所障蔽,就通過意識生出種種虛妄分別,乃至種種眾生的世界。假使這個無明能夠去掉就可以轉妄為真。所以心包括世間、出世間法。《妙法蓮華經》講的就是世間出世間的一切萬有歸於真心,看問題不能違背真心。在日常生活中去除妄念,消除虛妄分別,就可以逐步恢復真心,達到「覺」的境界。這個「覺」分為「本覺」、「始覺」、「妙覺」。「本覺」就是本有的,指眾生的心體,自性清凈,離一切妄相,靈靈照照,有覺知之德。並非修習而成,是無始本有自爾的性德,故曰本覺。本覺表如來的法身。「始覺」,由此本覺之內熏與師教之外緣,始起厭離苦患而求趨菩提之心,順應本覺而漸漸生覺悟的智慧。就是開始依於善知識聞經受法,多聞熏習,熏習善法種子。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入十地階次(十地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個十位,在此十地中,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已屬聖位。經過十地的修行後,到金剛道徹底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的種子和現行,經過等覺位,就可證得妙覺佛果。佛指示要恢復妙覺明心,這個「妙覺明心」就是真心,就是如來心,就是菩提心,就能夠證真如,就是法性、空性。《法華經》四聖六凡十法界《法華經》是直指諸法實相,它指出,「一乘」就是佛乘,心法微妙不可思議,包括百界千如,在凡夫境界就是「六凡」,在聖者境界就是「四聖」。「六凡」就是人、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四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六凡合成十法界。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稱三惡道,或稱三塗。阿修羅、人、天道稱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羅道,則為五道,或五趣。(1)地獄道:即地獄受苦之處的眾生。眾生若造上品十惡及五逆重罪,則墮地獄。十惡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慾、嗔恚、邪見。十惡分上中下三品,謂欲作、正作、作已,此三時中(即犯罪的全過程)心無悔者,名上品十惡罪,報應是墮落地獄。地獄有八寒、八熱、無間等名稱,其中痛苦萬千,說之不盡,諸位可以自己參看《地藏經》,那裡有對地獄罪報種種苦楚的詳細說明。(2)餓鬼道:即孤貧潦倒受苦的鬼道。經常處於飢餓中,到處遊行,求食不得。相傳有歷千百年不聞漿水食物之聲音,而常受餓渴痛苦者,故名餓鬼。眾生以貪嫉之心,欺誑於人,由此因緣,墮入餓鬼道。眾生若造中品十惡業,則墮餓鬼道。中品十惡業,就是對於所作過的十惡行,心生悔意,為十惡中品。一念悔意就可以使人不墮地獄,可見我們心力的作用很強大。如果他能生起悔過自新的念頭,再努力懺悔,勤修善法,也不會墮餓鬼道了。(3)畜生道:即牛、羊、豬、馬及一切蟲、魚、禽、獸等動物之趣。眾生若造下品十惡業,則墮畜生道。下品十惡業,就是對於正在造作的十惡之罪,能起悔改的心意。如果他在此關鍵時刻,能懸崖勒馬,不再繼續造作惡業,相當於現在的未遂罪,那罪過就輕多了。(4)阿修羅道:屬於非天道的一種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但沒有道德水平,性情多嗔恚,統率夜叉、羅剎等,就是以阿修羅為首,故稱阿修羅道。眾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羅道。眾生在修十善法時,起了悔心,覺不該作善法,在他的心中念念想超過別人,輕他重己,而外揚仁義,天天講鬥爭,不知道忍讓他人、與朋友和睦相處,就是發下品十善心。由於修羅道還是有一定的福報,所以要先修十善業而後悔,起了嗔恚之心的才墮入阿修羅道。(5)人道:即苦樂參半的人類世界。因人道苦樂參半,善於分辨事物的前因後果,易於知苦斷集,明理去惑,轉凡成聖,故《大智度論》卷四說,佛的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眾生要修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於人道。中品十善者,對於所作的十善業,起少悔心。謂眾生念念欣樂世間,修行五戒,貪著人間五欲的快樂,是名發中品十善心。(6)天道:即天界的眾生。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慾,故名欲界;色界,沒有男女情慾,唯有色相莊嚴,故名色界;無色界,無有形相,唯精神心識存在,故稱無色界。眾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禪定、四空定,即可生於天界。上品十善,對於十善法欲作、正作、作已三時之中,不生悔意。念念了知三惡道的痛苦,及知人間苦樂相間,唯天上純受種種欲樂,而願意求生天界,閉攝內根,不著外塵,修行天道,就是發上品十善心。此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稱六凡。聲聞、緣覺、菩薩、佛陀等四界是聖者所住,故稱四聖界。四聖界即:一、佛法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二、菩薩法界,為求無上菩提者,勤修六度萬行的境界。三、緣覺法界,為入於涅槃,修十二因緣觀的境界。四、聲聞法界,為入於涅槃,依佛的聲教,修四諦觀法境界。上述的四聖六凡合稱十法界。十法界再分,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各自相具,故共為百法界。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之十種事理(十如是),故百界共有千如,即百界千如。此千如各有眾生、國土、五陰三世間之別,則相乘而為三千世間,或叫做三千諸法,是一切法的總稱。在我們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諸法能夠同時具足,這是天台宗的觀法,叫「一念三千」。起染念就是凡夫境界,六凡法界;起凈念就是聖者境界,四聖法界。為凡為聖,即在一個念頭之中,因而起每一個念頭都要特別注意!不要念念落在凡夫境界上,要與善法相應,轉染成凈。佛教的凈宗念佛、禪宗參禪、密宗修法、律宗持戒、天台止觀等,其實都是在降伏念頭、調伏念頭,以保持正念,用的是這個轉染成凈的功夫。《華嚴經》四種法界這個百界千如,雖然這麼多,但是法法相通,都是出自一心。在《華嚴經》里講法界觀,將之稱為四種法界。《法華經》與《華嚴經》雖各有理趣,但它們的意境是相通的。這四種法界就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理法界」就代表心,就是我們的真心。即萬有皆為同一理性,真如平等,無有差別。觀眾生心、色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我們的心量周遍法界,無處不在。「事法界」,代表四聖六凡的境界,由心產生的萬相。也就是宇宙間千差萬別的現象界,屬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為什麼叫無礙呢?理可以攝事,事歸於理,理事互融無礙,平等即差別,差別即平等,一可攝多,多可歸一,「一心攝萬法,萬法歸一心」。從緣起中知性空,從性空中顯緣起,這叫作「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事與事相都是緣起法,都是互相資助,互相平等,法法相資,法法平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小相容。這有個比喻,「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指大小是相容的,不能分開。大海中的波濤起伏,大小相容,波波相聯,無法分開。這是《華嚴經》講的法界觀。與現在《法華經》講的精神一致,萬法歸於一心,一心又攝萬法。萬法是互相容攝、互相融合、不可分割、彼此不相離的。因此,我們應該以慧眼觀察一切現相皆是因緣生法,就可見到諸法性空,一切法當體即空。如實了知這些諸法實相和現象,就是般若,就是法身。禪觀境界古德雲: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儘是法身。竹子不是孤立生長的,它是一種緣起法,黃花也是一種緣起法,從中由緣起知空性,知諸法實相,這就是法身。還有兩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是禪觀境界。一朵花的開放不是孤立的,離不開空間,離不開時間,離不開人工等等條件,所以一花一世界,就是緣起觀。「一葉一如來」,葉與花是相聯繫的,它是緣生法,從緣生之中,觀照諸法空性,能夠知空性就可以見如來的法身。如來的法身就是空性,了達諸法的空性就見如來法身。《思益梵天所問經》講:諸法從緣生,自無有定性,若知此因緣,則達法實性。若知法實相,是則知空相,若能知空相,則為見導師。「諸法從緣生,自無有定性」,指沒有個常恆不變的實體。「若知此因緣,則達法實性」,知道一切都是因緣生法,就可以了達諸法真實性。「若知法實相,是則知空相」,由因緣生法知諸法空相。「若知空相者,則為見導師」,知道空相就能見導師。導師是誰?就是如來、就是佛。佛不可以色身見佛曾經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講《地藏王菩薩本願經》,講完以後,要回到人間,這時弟子們都要歡迎佛。依規矩,是國王宰官在前,四眾弟子隨後。當時有個蓮花色比丘尼,她想最先見到佛,就以神通變化為國王,好優先拜見佛。這時須菩提正在山洞中靜坐,有人告訴他說:「佛已經為母親講完法,要從忉利天宮下來了,你為什麼不去迎接佛呀?」須菩提動了一念,想去接,後來他又想這是錯誤的,為什麼呢?《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不可以色身見」,色身不能代表真佛,法身才能代表真佛。而法身是什麼呢?諸佛是由於證得空性,悟得真如的道理,才成佛而共一法身。所以他就不動了,繼續在洞中修空觀。蓮花色比丘尼,她是化的國王相,就最先見到了佛。她說:「我今天很高興,我首先見到佛。」接著就禮拜佛。佛當時就微笑著說:「不是你先見到佛,是須菩提先見到佛。」有這麼一段公案,表示知空相才能見到佛陀大導師。所以說「若知空相者,則為見導師」,這是很重要的。(二)什麼是蓮花「蓮花」,在我們的經典中、造像中,處處都有聖潔的蓮花。在《阿彌陀經》裡面,形容蓮花的功德「微妙香潔」。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蓮花池裡的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這個「微妙香潔」就形容蓮花的功德。什麼叫微妙?微妙就代表智慧。什麼智慧?緣起性空的智慧,就是剛才講妙法的內容。「香潔」就代表德行,大乘菩薩的德行。菩薩以大智慧不住生死,以大悲心不住涅槃。菩薩發了大願,為悲憫眾生故,在五濁惡世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救苦救難,雖處五濁之中,不為五濁所染,就好像蓮花生在污泥中,不為污泥所染。這是蓮花代表的德行。蓮花的功德「微妙香潔」微妙與香潔,一個代表智慧,一個代表大悲。大悲大智代表菩薩精神,也是佛陀化身的精神。化身是基於悲心,有悲就有智,悲智雙運。這裡的蓮花除了這個意義以外,還形容《法華經》「開權顯實」的道理,因為蓮花花朵與蓮子同時存在,有花就有子,有子就有花。佛說諸法權巧方便,中心思想就在於佛乘,在於諸法實相,將三乘引歸佛乘。三乘就是權巧方便,說三乘的目的是引歸於「一乘」,即是佛乘。由小歸大,由「權」歸「實」,有「權」就有「實」,有「實」便也有「權」,權、實同在。也就是說佛教不分什麼大小乘,都是佛陀的說法,為了利益眾生而說,只是我們的根器不同,而不是法的不同。要學習佛教的一切利他精神,不要只知道自利,作自了漢是成不了佛的。學菩薩修蓮花之行,就是悲智之行,大悲大智。你修悲智之行,有這個因,就有佛果的存在。熏一分現行,就成功一分種子。「現行」與「種子」同時存在。這在唯識法相里講,就是「種現熏生」、「因果同時」。那麼,當種子生種子,即種子繼承種子在阿賴耶識中恆常隨轉,也會有異熟,這個法理很微細。這個「蓮花」是一種譬喻。一個是譬喻菩薩的精神,大智大悲,一個是代表因果同時。有權就有實,權實同時存在,不能分開。這個道理很微妙。從嘴巴講都是可思可議,真正悟得這個道理,要從定中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拈花微笑當年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會上的弟子,不會其意,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這個意境不可言傳,所以佛當時就講:「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囑摩訶迦葉。」迦葉為禪宗第一代祖師,傳到二十八祖是達摩禪師,為中國禪宗初祖。拈花微笑這個道理很深,很微妙,不可思議。根據智慧的階段來講,我們在資糧位之中,是經過聞熏,在聞熏之中引發正見,而後從聞熏之中,結合行持,修觀、修定,這就是「加行智」。加行智之後就是「根本智」。進入初地見空性以後就是根本智——見道位。禪宗的悟境也是根本智。再加功用行,以後就是「後得智」。根本智見了諸法實相以後,為了救度眾生,從語言方面施設言教,這叫後得智。這是從修行到究竟的一個過程。禪宗有「三關」。第一關,「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關,「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關,「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禪宗三關「禪宗三關」的第一關就是說,要把「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種虛妄分別調伏下去。要「大死一番」,就進入第二關「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大死一番後,大死而又大活。死什麼呢?死凡夫的妄念、俗念。活什麼呢?活法身、證空性。證空性以後,再反觀世界,「見山依然是山,見水依然是水。」那麼這個見法就不同了。這種見法是不住塵,看得清楚而不住世塵,就是智慧的看法,能夠見到了諸法因緣生法,見到如幻如化的景象而不執著,在不執著之中又大做佛事,廣度無邊的眾生。這就是禪宗的「三關」。由加行智到根本智,由根本智到後得智,是依位次來的。所以「聞、思、修」三慧,必須要有「修」慧,不修不行。這個佛教的真理,不是光說的,它要修、要實踐。先聽聞佛法,不要學有的人叛經離教,不想學習,盲修瞎煉,還自以為是,那就錯了。根據自己所學,經過思維熏染,使我們的內心與善法相應,也就是從意根著眼。意根清凈,餘下的口業、身業才能清凈。以上就是有關蓮花的解釋。(三)什麼是經關於三藏十二部三藏教理的組織中有十二分教,即佛的說教是依十二種方式,佛說的一切法,皆可統攝為一修多羅,類集為經律論三藏。三藏即經、律、論,十二部即佛說經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即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由於一切經的經文體裁和所載的事相不同,故從三藏分出十二種名稱,通稱三藏十二部經,總則稱一切經,別則稱十二部,但並非每一經都具有十二部之名。十二部經略解十二部經分別為:1.修多羅,又叫素怛纜,意譯為經或契經,如四阿含、諸大乘經、戒經以及三藏內外的一切經典,都名契經。但此處所說的契經,是單指經中直說法義的長行經文,相當於佛經中散文部分,故又稱長行經。契經意即一方面契理,與佛法真理相合,一方面契機,與眾生根機相合。上契諸佛理,下應眾生機。「理」就代表諸法實相、代表真如、代表法性,「機」就代表眾生的根機,隨眾生的根機而說法,引導眾生都要歸於真實的道理,歸於真心,使眾生能夠在念念之中保持正念,去妄成真,如水成冰,達到這個境界。契機契理,契機就是要把握時代的潮流,掌握當今世界的風尚,根據眾生的病態,作出理智的判斷,為當今眾生作出合乎時宜的教導,這是方便法門;契理就是要契合真理,不能偏離正道而融入世俗。所以既要契機又要契理。另外對這個「經」的解釋又含有「有規律、有法規、有規範、有組織」的意思。你看我們這個經典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它是有一定的規律、有一定的法則,有前、有中、有後,稱為「經」。這種法的目的是引導人走正道,最終成就佛道。2.祇夜,意譯重頌或應頌,偈頌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句為一頌。凡經中偈頌,以偈頌體裁重述前面長行經文大義的,名「重頌經」。3.和伽羅那,譯為授記,凡經中佛於菩薩授將來必當成佛的懸記,或於緣覺後世當得道,或於聲聞人今後世得道,記六道眾生後世所受果報之處,即名「授記經」。4.伽陀,此譯諷誦,或孤起頌,不依長行,直截以偈頌的形式顯示諸法的經,如《法句經》等,名「諷誦經」。5.優陀那,此譯自說或無問自說經,凡無請問者佛陀自已宣說的經文,如《阿彌陀經》等,名「自說經」。6.尼陀那,此譯因緣經或緣起經,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如來說法必有因緣,即經中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本末因緣之處,如諸經「序品」,故名「因緣經」。7.阿波陀那,意譯為譬喻,凡經律中所說譬喻,以譬喻顯示法義之處,故名「譬喻經」。8.伊帝目多伽,翻譯為本事,或如是語經,即經中講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的經文,及教令精進求道解脫因緣等處,即名「本事經」。9.闍陀伽,翻譯為本生經,凡經中佛說自身往昔行菩薩道時,修諸苦行,利益眾生所行因緣之經文,名「本生經」。10.毗佛略,此譯方廣,即一切大乘經之通稱,又指詞廣理正,廣辯諸法甚深真理的經。如《菩薩地持經》卷三:「十二部經,唯方广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小乘的方廣經,唯以語廣,此類經文,名「方廣經」。11.阿浮陀達摩,翻譯為未曾有,即經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12.優波提舍,此譯論議,即佛所說諸經,若作論議問答辯理,分別廣說之經文,即名「論議經」。這十二部經其中就有譬喻,這個譬喻,有事實、有道理,可以教育人。在大藏經中關於譬喻的有《法喻經》、《百喻經》等。二、《法華經》的譯本與譯者(一)三種翻譯版本《法華經》有三種翻譯本。第一種版本是西晉惠帝永康年間,印度高僧竺法護在長安翻譯的,名為《正法華經》。這個比較早一點。三國以後就是西晉,它統一了三國。那個時候佛教已經傳到華夏來了,且經典開始大量地翻譯和傳揚。第二種版本就是後秦弘始年間,龜茲沙門鳩摩羅什大師,在長安逍遙園翻譯的經文,名為《妙法蓮華經》。西晉滅亡後,許多少數民族在北方先後建立了20多個政權,史稱「東晉十六國」。當時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其中的一個國家叫後秦,當朝的君主是羌族的姚氏,因此又叫「姚秦」。那時候姚興是一位最有能力的君主,很留心政事,任人唯賢,對百姓很好,重視文治,大力提倡佛教和儒學,滅了好幾個國家,站穩腳跟達到了大治。這期間就把鳩摩羅什接到了長安,翻譯了許多佛教大乘經典,現在的《妙法蓮華經》7卷28品就是其中之一。第三次翻譯,是在隋朝仁壽年間,北天竺沙門奢那笈多,這個名字翻成漢文叫智德。他翻譯的經名叫《妙法經》。這三個譯本中,從那時開始到現在,流行的都是鳩摩羅什的。因為鳩摩羅什的翻譯,文辭簡潔華美,詞義與佛的意思相合。(二)譯者鳩摩羅什現在就簡單介紹一下鳩摩羅什大師。他被尊為三藏法師。三藏就是指經、律、論三藏。能夠通達這三藏就叫做三藏法師。法師,就是以經為師,奉行經典,弘揚經典;同時又依佛法宣揚教育眾生,為人之師,稱之為法師。「鳩摩羅什」是梵語,翻成漢語叫「童壽」。「童」是孩童,「壽」就是長壽的壽。為什麼叫「童壽」呢?因為鳩摩羅什很有善根性,童年時就很有學問,而且為人很厚重,象老年人一樣的,所以叫童壽。他的祖籍是印度,父親在印度當官,後來不當官了就出來留學。父親到了龜茲國(就是中國現在新疆的于闐),受到國王的賞識,娶了國王的女兒,做了駙馬爺,以後生下鳩摩羅什。由於鳩摩羅什天性具有慧根,他母親相當信仰佛教,所以他七歲就出家,遍學大小乘經典。後來他母親也出了家。這恰是前秦王符堅當朝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他的太史看見北方的天空出現智星(象徵智慧的星宿叫智星),第二天就告訴了符堅。符堅聽說在西域龜茲國有一個智慧很高的僧人叫鳩摩羅什,就生起敬仰,但是你憑白無故地叫龜茲王把鳩摩羅什交出來不可能呵!所以當時他就派了一個叫呂光的大將率兵討伐龜茲。不是為了其它的,就為了高僧鳩摩羅什大師。呂光征伐龜茲,龜茲武力很微弱,無力抵抗,所以不得不把鳩摩羅什交出來。呂光得到鳩摩羅什以後,本來準備回長安,後來因為在路上聽到長安發生了政變,羌族姚萇發動宮庭兵變,奪了帝位,符堅被姚萇捉到後縊死。中國歷史上都是這樣,搞政治離不開各種方式的鬥爭,帝王到了末代都很凄慘。這就是利害衝突,這就是世間法。莊子有個譬喻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獵人又次之」。這個寓言,譬喻世界的這個爭鬥,以強凌弱,強者居上。就好象蟬在樹上叫,螳螂想吃蟬,黃雀又想啄螳螂,黃雀自己又沒預想到後面還有獵人要殺它,要射擊它。世間上為了爭權奪利,都是用盡心機,你說你強,我還要比你強,採取各種手段,弱肉強食。這個是莊子的寓言。所以對這些世俗的東西呀,我們學佛人要超情出俗,要看清楚。根據正史記載,符堅被姚萇殺死以後不久,姚萇又在夢中與符堅開戰,他用刀,符堅用矛。夢到苻堅與神鬼兵數百人突入營中,姚萇害怕逃走,他的侍衛迎著姚萇刺鬼,誤中姚萇的下身。當時姚萇就痛,一直痛醒。痛醒之後就得了病(下身病),太醫也沒法治。這就是冤孽病。你殺他,他還不是要殺你呀!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這個殺業造不得呀!機緣成熟快就是現前報,機緣成熟慢呢,等到後來也要償報。因果嘛!姚萇後來因為冤業病死了,由姚興即位。這一段公案在歷史上都有的。姚興登位後就想到,原來朝庭派兵去接鳩摩羅什,而鳩摩羅什怎麼還沒來?後來知道呂光在半途聽到兵變,就自據西涼(就是甘肅蘭州)為王,鳩摩羅什就在呂光身邊。於是姚興又帶兵征伐西涼,把鳩摩羅什接到長安。因為姚興信佛,鳩摩羅什到長安以後,他就請鳩摩羅什入住那個宮殿「逍遙園」(至今部分遺迹還在),住在逍遙園譯經、講經。當時長安聚集了800沙門,幫助鳩摩羅什譯經。所以我們現在讀這個經典,其來之不易呀!唐代玄奘法師譯經,幫助翻譯的是千人以上。有譯文的、有正音的、有潤文的、有重複校對的……很多,才把這個經典翻譯過來。鳩摩羅什在長安主要是弘揚「般若」,講授「空宗」。論方面主要就是般若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經典方面主要就是般若系統的。其門下有上千人,卓有成績的有僧肇、僧睿法師等十人,有「羅什門下十德」之稱。他一共翻譯了三百八十餘卷佛經,為佛教的傳播事業貢獻很大。在秦弘始十五年,鳩摩羅什法師圓寂於長安。時晉熙寧五年,世壽七十。他臨終時說:「吾所傳無謬,則焚身之後,舌不焦爛。」在逍遙園依外國之法對他進行火化,歷史書上記載「薪滅形碎,唯舌不灰」。火化後舌根不化的事實,說明他的翻譯是沒有謬誤的。鳩摩羅什翻譯經典,文義簡潔,文辭很華麗,意思又不違背佛義。唐代有個道宣律師在終南山修行的時候,持戒很嚴,過午不食。他在終南山感得天人送供,每天中午按時送供,他就接受天人供養(現在那個西安終南山凈業寺還有天人送供台,就是當時道宣律師在那裡靜坐的天人送供的地方)。有一次道宣律師經行,在經行過程中跌了跤,旁邊有人把他扶起來,就是天人。扶起來以後道宣律師就跟天人談話,問過去七佛的情況,天人就說鳩摩羅什在過去七佛的時候就很有智慧,就譯有佛的經典。所以鳩摩羅什是有大根性的,有這個緣起。後來道宣律師根據天人所說的內容寫了《感通錄》,在《大正藏》裡面有。以上簡單介紹了翻譯的情況,三譯之中主要流行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三、《法華經》的宗趣(一)大綱佛在《法華經》中說法,舉出若干譬喻,開權顯實,使各種根機的人都能夠契入佛乘。開始是序品,佛放光現瑞以後說了佛出世因緣,使弟子們得到開解,是為下根授記。接著是《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品》為中根行者授記,這些中根的人聽聞後都開了悟,而且得了佛的授記。在《化城喻》等品,是為上根授記。從《法師品》到《分別功德品》,就說明佛弟子們聽法後,不同程度得到功德、得到啟示,不管下根、中根、上根,乃至化身菩薩都受到大饒益,並蒙佛授記。這些品中同時也敘述了有關菩薩在過去生中和現在生中的事迹。以後從《隨喜功德品》到最後的《普賢菩薩勸發品》,也敘述了各種事實,其中心目的是讚揚實相之法,和宣揚信受實相之法的功德。所以,佛殷勤囑咐諸大弟子於佛滅度之後,對於這個妙法、實相要廣為流通,目的就是要啟發眾生的知見。而諸大菩薩發願流通「法華」,令眾生熟習、讀誦、供養、修持、宣揚妙法,一個目的,無非要契證諸法實相,與妙法相應。這就是《法華經》的大綱。(二)名詞解釋關於《法華經》的宗旨和所指向的目標。簡單說一下,我們經常聽到的一些名詞:大小、半滿、漸頓、偏圓、權實等。我先把這些佛教的基本知識給大家介紹一下,以便於理解《法華經》「因病與葯、因機施教、開權顯實」的宗趣。什麼是大小「大小」,即佛教的大小乘。大乘,主要是以慈悲心廣度眾生為主,根據悲心度眾生,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也就是提倡佛教的傳教事業,不僅僅是自己學習佛教,還要更多的人來學習佛教,並從中得到受用;小乘,就是以自修、自解脫為主,所謂自了漢,這是指小乘不求大眾的利益,只管自己修行了事。乘就是運載工具嘛。大小乘就像小車子坐一個人,大車子多坐些人,這就是大小乘的區別。我們學習佛法,要盡一切力量,使我們身邊的人也走入覺悟的大道。要引導所有與我有緣的人,讓他們信佛、學佛,最終成佛。這就是大乘境界,我們要努力學習。什麼是半滿「半滿」,即半字教與滿字教的統稱,半字教為小乘聲聞的九部經(由三藏十二部經中除去方廣、授記、無問自說,就是小乘的九部),滿字教為大乘方廣等經典。半滿就是指小乘、大乘的三藏經文。小乘三藏不及大乘三藏圓滿,境界不如大乘境界,只說到佛說的一半;圓滿就必須是大乘經典。以圓滿與否來判定佛教經典,就叫「半滿」。什麼是漸頓「漸頓」,指漸教與頓教,漸教是由淺入深逐漸成功的教法;頓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漸頓就是指鈍根和利根的修行。依據經典,菩薩修行要經歷五十三個階位漸次修行才能成佛,時間很漫長,所以叫「漸」;頓就是頓悟,利根能夠頓悟,譬如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靠頓悟。修行路上雖然有「漸」與「頓」,實際上「頓」由「漸」而來,不經過「漸」就不會有「頓」。作為一個佛教行者,漸是基礎,不能光想著頓悟而忽視初級踏實的修行。那種利根的人,他能夠頓悟,是宿世因中修了行、積了智慧的,也是由漸而來的,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事情。什麼是偏圓「偏圓」,偏教和圓教的意思,判教理勝劣的稱謂。偏教,偏僻之理,偏於空乃至中,不能從統一協調的認識去觀察事理。圓教,圓滿一切,具足一切,不再是偏向一邊。小乘教為偏教,大乘教為圓教。也指證果境界的區別。這個有所偏就是小乘,只證「人我空」、不能證「法我空」,只證阿羅漢果、無餘依涅槃,不能證佛果、無住涅槃,因此說他有所偏失。到了菩薩大乘的境界,才比較全面,才是圓滿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什麼是權實「權實」,即權教與實教。實教,據實述出佛陀自內證之法,係為究極根本的教理,能引導所有的眾生走上圓滿的解脫之路;權教,為導人入於實教所設的方便教法,至實教境地後則當廢權教。什麼叫權實?權,是權智,是方便法門,方便權巧;實,是實智,就是真實,究竟徹底。方便權巧的法門是不徹底的、不了義的。而真實的法門,就是徹底的、了義的、究竟的。以上都是經常看到的名詞,現在講的《法華經》,其主旨就是「開權顯實」。(三)法華宗趣唯有一乘法我們曉得佛是因機施教,就好象醫生對症下藥一樣的道理。在佛教五乘中有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這五乘中,前面四種都屬於權巧方便之門,最終是引導眾生走入佛乘。根據你的根基說法,因機施教,應病與葯。譬如對人天乘說因果、五戒十善;對聲聞乘說「四諦」,從苦諦入手,修八正道;對緣覺乘(屬於中乘)說緣起、十二因緣;對菩薩乘就說四無量心、四攝六度。不管說哪個乘,最終的目標是達到佛乘,目的都是要我們見性成佛,要最終走入佛乘。關於這點,《法華經》里有很多寓言、譬喻來說明,如火宅喻、化城喻、四車喻、珠寶喻、鑿井喻等。所以,《法華經》是開權顯實,以方便法門,引導眾生歸向佛乘。有些人學佛是為了修來世,有些人是為了給自己找清凈,有些人雖然哀憫眾生,但時冷時熱。這些都不究竟,最終需要走上佛道,證得佛果。否則那就很成問題,都是不究竟的。要究竟,那就是要發四宏誓願,證得無上佛乘。我們天天上殿,都要念誦四宏誓願,這不僅僅是要我們在口裡念,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的。這四宏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希望在座的菩薩們發心,天天也來念誦四宏誓願,並把它落實在行動中去。你的心中只要有四宏誓願的想法,就達到了因地菩薩的境界,能以自己的信念,在生活中實踐四宏誓願,那就是果地菩薩了。希望大家都做果地菩薩。佛陀開權顯實的中心思想就是使你走入佛道,進入佛乘。《法華經》裡面有個偈頌: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十方國土中諸佛說法,不管在哪一方、哪一個國家、哪一個世界,不管是在過去、現在、未來,他說的法是究竟一乘法。「唯有一乘法」,目標就是一乘,沒有其它的,沒有二也沒有三。至於說五乘、三乘,都是一種方便說、權巧之說。這是《法華經》的一首偈子。明顯地指出了本經的要義。是心是佛在中國,智者(智顗)大師建立的天台宗,主要是依據《法華經》,但也不能離開《華嚴經》,不能離開《般若經》,這些經典的根本思想都是相通的。凈土經典也都是相通的。《華嚴經》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能夠恢複本性就是佛,本性被蒙蔽了就是眾生,都在於這個心。這個心就是真心,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華嚴經》又講: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我們這個心體發揮力量,就像那個繪畫師一樣,可以畫一切森羅萬象、各種形態的境界,所以能夠畫世間。畫世間就是三界(欲、色、無色界)五趣(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人,五天),都由心識所生。「能畫諸世間」,指不單是世間萬法,出世間的境界——凈土,也是由心識而生。所謂心凈則國土凈,心染則國土染。上面也講了,搞環保,治污染,在我們佛家來講,就是要治根本,從心靈上下手。因為你若是內心不幹凈啊,內心污染不除,那麼環境污染就去不掉。所以心裡頭有污染,就是凡夫境界,去除污染,就是聖者境界。心凈國土凈,心染國土染。《觀無量壽佛經》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怎樣作?就要修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要發菩提心、要念佛、要持戒,修行就可以作佛。「是心是佛」,是說我們這個心就是佛心,本來就有佛性,一切眾生佛性平等。一心三觀天台宗是中國的一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教義,主要依據《法華經》,是以「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中國天台宗一祖慧文、二祖慧思、三祖智者,印度初祖是龍樹菩薩。《中論》中有偈雲: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慧文讀《中論》時,由此偈就悟入「一心三觀」。什麼是一心三觀?即一切法、一切事物,都離不開「空、假、中」三個範疇。「空」,就是本體不實在,萬法無自性,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假」,就是在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現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詞。假名,只有幻象,沒有實體。「中」,就是那個法裡頭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無自性的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有」,就是它有幻象存在,有假名存在,「亦空」,就是自性空,沒有常恆不變的自體。「非有非空」呢,就說不是常有,不是實有,也不是斷滅,所以叫非有非空。「非有」,就是不落「常見」,「非空」,就是不落「斷見」。常見和斷見都是邊見,叫做邪見,都不符合中道(中觀)。由「空、假、中」三觀能消滅三惑。三惑就是指: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由空觀消滅「見思惑」。見思惑又雲見愛、見修、四住、染污無智、枝末無明、通惑、界內惑,皆概括三界煩惱之通稱。見惑者諸種之妄見,邪分別計度道理而起之我見邊見等妄惑也;思惑者貪嗔痴等之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也。據小乘俱舍宗,見惑凡八十八種,稱為見惑八十八使。即見道所滅的根本煩惱有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鈍使(貪、嗔、痴、慢、疑)等十惑。於見道觀三界之各四諦,其所斷的見惑各各不同,即於欲界苦諦所斷有十使;集、滅二諦所斷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戒禁取見);道諦所斷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共斷三十二使。於色界、無色界各四諦所斷皆如欲界,然各諦之下又除嗔使,故各斷二十八使。色界、無色界共計斷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計斷八十八使。十惑中,小乘以貪、嗔、痴、慢四者通於見修二道所斷,疑與五見,則唯為見所斷,說修惑有八十一種,稱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時所滅的根本煩惱計有十種,在欲界有貪、嗔、痴、慢,在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痴、慢。若以此十種配合九地,更依煩惱的強弱來分,則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種,共為八十一品。見惑八十八使與十種修惑,合稱九十八隨眠。這些都是由「空觀」就能斷除的。由假觀消滅「塵沙惑」。塵沙惑指能障礙俗諦的事智,令菩薩化道不得自在的無數染污無知。「塵沙惑」就是對於一切宇宙森羅萬象,我們受它蒙蔽不能了解,就發生所知障。修「假觀」,觀一切現象幻有,假名安立,就可斷塵沙惑。由中觀消滅「無明惑」。無明就是迷於中道,有偏見叫無明惑。迷於中道第一義諦的煩惱,即障覆中道的根本無明,為一切生死煩惱之根本。因為不了一法界的微細煩惱,遂成法性的障礙。此無明惑,聲聞、緣覺不知道,只有菩薩能了知、斷盡,故又稱別惑。修習中觀般若,能破除無明惑。消滅「三惑」就能證得「三諦」。哪「三諦」?即由「空觀」消滅「見思惑」證入「真諦」;由「假觀」消滅「塵沙惑」證入「俗諦」;由「中觀」消滅「無明惑」證入「中諦」。稱為「三諦,」即三種真理。「真諦」是一切法空;「俗諦」是一切法有,妙有;「中諦」不偏於一邊,「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再由「三諦」而圓成「三德」,即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般若德就是有智慧,包括屬於了解世間因緣生法的「盡所有行智」,和了解真如的「如所有行智」。由「假觀」消滅「塵沙惑」就證得解脫(解脫德),既不為煩惱所擾,也不為所知障所惑,不受理蔽,成就般若德。由「中觀」消滅「無明惑」就證得如來法身(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這三德都是佛的境界。修「三觀」,斷「三惑」,證「三諦」,最終圓成「三德」,就是天台宗主要的教義。但是具足三觀不離一心,「空、假、中」不離一心。一心生萬法,這個萬法包括有情世間、器世間、聖者世間。這就是一心三觀,又叫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等,是天台宗圓教的觀法。天台宗說宇宙萬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種諦理,而這三種諦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們在一心之中這樣作觀,即叫做一心三觀。百界千如一個人起一個心念就通於十法界。十法界即包含聖者(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界和凡夫(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叫做「百界」。一心就有百界。仔細觀察「百界」呢,每一界又包括「十如」。哪「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為「十如」。不管你心法、色法,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有這個「十如」,都從這個來分析。如是相,這個法表現於外就有他的相狀。動物也是一樣、植物也是一樣、礦物也是一樣的,各有它的相狀。這是屬於現象界。如是性,名種法它有本性。地以堅為性,水以濕為性,火以暖為性,風以動為性。如是體,萬法有它的本體、有它的體質存在,身體相貌各方面是結合起來的。如是力,即萬法可以發揮它各自的功能。「力」就是功能。不管精神還是物質都會發生功能。精神有精神的作用,物質有物質的作用。如是作,「作」就是造作。它的行動、它的行為表現就是造作,前滅後生,生生不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即一切事物的產生有它的主因、有它的助緣,由因緣成熟得到某種果報。如是報,就是看落在哪一界,哪一趣。如是本末究竟,從「相」到「報」,這九種從始到終就是「本末」。「究竟」呢,就是離不開真如、離不開真心、離不開唯心所造。所以森羅萬象,不管精神的、物質的,從各方面分析,都不出一心。這個「心」在聖就是真如、真心;在凡就是無明障蔽、妄心。以上是解釋十如的意思。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我們生一念就通於這個三千世間的境界。學佛的人,不可以不注意這個事情。禪宗參禪,要提起你的念頭;凈宗念佛,要消滅你的妄念;密宗修法,身口意三密結合,目的是要達到大圓滿境界,證得空性。證空性就要離開虛妄,就要保持「正念」或者「凈念」。「正念」就是不邪,走正道;「凈念」就是不染污,保持清凈。佛法修行,就要有這個「保持正念」的功夫。否則你念頭不正,就容易落入惡道之中:貪心重、慾望重墮落餓鬼道;嗔心重,想搞鬥爭,就墮落修羅道;起了害人之心,一念殺欲,墮入地獄道;痴心重,不信因果,詆毀三寶,就墮入畜生道。這個念頭很要緊,一個念頭不慎,就會墮落呀。一念之差,墜入深淵,掉下懸崖,悔之晚矣。清末民初高僧諦閑法師是天台宗的四十三代祖師,在近代很有名。他有一段話解釋這個「一念三千」的「一念」,說明這個心念的重要。他說:「若起一念心,清凈平等,不著有為,不滯無為,即佛因也。若起利人心,拔諸眾苦,菩薩因也。無大悲心,但求獨善,緣覺因也。知苦發心,以求自樂,聲聞因也。以滯著心,作大善事,天因也。悠悠散善,無勇猛心,人因也。雖發大善心,我慢勝他故,修羅因也。起大惡念,作諸惡事,地獄因也。起多貪心,慳吝不舍,餓鬼因也。起嗔恚心,造殺生業,畜生因也。」「若起一念心,清凈平等,不著有為,不滯無為,即佛因也。」佛因,就是入於佛道的因,一念清凈平等就種了這個因。這個因就是念頭清凈平等,去掉妄執,「不著有為,不滯無為」。「若起利人心,拔諸眾苦,菩薩因也。」你的悲心保持,處處為別人著想,他人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他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修行,我受苦,我願意代眾生受苦。有這個心愿就是種了菩薩的因。學習佛教,就是要學習佛陀無畏的精神,去為人民著想,為眾生著想,盡心儘力,為眾生服務。「拔諸眾苦」,這個工作量很大,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有佛教的救度。我們佛教建立了許多慈善基金會、希望工程,幫助窮苦人度過難關,救災濟貧,放棄自已的利益,全心全意為眾生做好事,這就是救苦救難的菩薩精神。我們要大力發揮佛教的優良傳統,積极參与社會福利事業,體現出佛教的慈悲精神,希望大家眾志成城,為創建一個快樂、幸福、清凈的世界而努力。「無大悲心,但求獨善,緣覺因也。」只是獨善其身,求個人清凈,在水間林下清凈一輩子,「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只求自度。這種因就是緣覺因。他雖然了解緣起,但是他只曉得自度,叫緣覺。這要回小向大,學習菩薩道積極度世的精神,才有成佛的希望。「知苦發心,以求自度,聲聞因也。」就是通過聽佛說法認識到世間純苦無樂,苦是由煩惱與業產生的。如何息滅煩惱和業呢?就必須修道,修道就可以證涅槃。由知「苦」斷「集」,修「道」證「滅」。這就是聲聞因。但是我們學佛不能只求自己解脫,還要使他人有機會接觸佛法,讓人種下菩提善因,這樣才是一個好的佛教徒。「以滯著心,作大善事,天因也。」雖然是做善事,但是有執著,執著功德,執著我有功德,雖然作了善事,種的不過是天因,可以升天。人天之因,有漏果報。達摩祖師呵斥梁武帝的話:「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是得天果享受一下快樂,天福享盡了,還要墮落下來。「悠悠散善,無勇猛心,人因也。」就是說做點好事,但是心不專一。一般人說他心好,他也做了些善事。但他不專一,並不是精進勇猛的,並不是一貫的,時冷時熱。但是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做了些善事,他就保持了人身。「雖發大善心,我慢勝他故,修羅因也。」雖然修了善,有福德,但貢高我慢,而且愛發脾氣,嗔心重,將來縱然生天,亦只得修羅果報。修羅就是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天天互相鬥爭,心中只有嗔恚,結果當然是大家吃虧。「起大惡念,做諸惡事,地獄因也。」這個念頭時常為自己打算,時常都想整人。「起大惡念」,而且在行動上造十惡業,不能持基本戒律,殺、盜、淫、妄、酒等什麼都來,這都是地獄因。「起多貪心,慳吝不舍,餓鬼因也。」心懷慳貪,自私,一文不舍,片善不修。只是為了自己,越多越好。這種人種的是餓鬼因。在世的時候,讓他供養三寶、周濟貧窮、廣行布施,他辦不到。他就種的是餓鬼因,死墮餓鬼道。「起嗔恚心,造殺生業,畜生因也。」有嗔恚心就難免發展到打人、罵人,發展到相當高度就難免造更大的殺業,結局很慘,死墮畜生道。所以諦閑法師講:「世出世間染凈因果,總不外乎現前一念、迷悟之心耳。」就是不管染污的因果、清凈的因果,都是離不開現前一念,就在一念之間。一念迷、染污,就造惡業;一念悟、清凈,消除無明,就種凈因。這都離不開一心。大家要注意這個心,注意念頭。修行學佛,修什麼呢?你的受用是怎樣的呢?你自己時常要想一下:我修行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到現在為止,我的習氣消滅了多少?我的慈悲心怎麼樣?我的舍心怎麼樣?我的內心能保持清凈嗎?念了佛能夠消滅妄念嗎?能夠以佛號消滅妄心嗎?假如不這樣,你就是念佛念得再多又能起個什麼作用?念經念得再多又起個什麼作用啊?嗔心重的故事在北朝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國王,他平常崇奉恭敬三寶,但是在他心念的深處沒有建立修養的信念。有一個熱天他在午眠,侍臣(太監之類)給他打扇納涼。打扇過程中侍者失手,扇敲了他一下,敲醒了,他就起了嗔心,把這個侍者大罵一頓,要開除他。侍者忍著沒說話,後來他又沉沉入睡了。入睡以後,可怕的景象來了:他鼻子裡面流出一條小蛇,流到地面上就化成大蛇,恐怖得很!後邊高僧來了(他拜的高僧師父),就說:「趕快把他叫醒,讓他正念恢復。」醒來以後,他看到蛇,很怕。高僧就指教他:「你平常的心念老是嗔恚習氣不改,遇具體事情就發生嗔心。」嗔心重,就墮入畜生一道。猛獸、毒蛇、虎狼都是嗔心重、毒重。嗔心重,可怕呀!所以叫他懺悔,修慈悲心。後來這個國王修行,慢慢地改掉了嗔恚的毛病。吳道子畫馬變馬我在1988年隨四川省宗教代表團到西安卧龍寺參訪。住持向我們介紹說,這個廟子當時吳道子在這裡住過。吳道子,大家曉得,是唐代有名畫家,主要從事宗教壁畫創作,被後世譽為「畫聖」,尤精於畫觀音像。吳道子當時就寄住在這個廟子裡面。他那時是畫馬,一天到晚思想都在馬身上,怎樣把馬畫好,馬的形態跳起來怎麼樣、睡起來是怎麼樣、走起來怎麼樣,整天都想這個問題。有天中午入眠,他女兒給他提飯來,看到床上有一匹馬,他女兒嚇了一跳,差點把飯打倒。醒了以後呢,吳道子馬形不見了。當時寺里的高僧指教他說:「你一天到晚想馬,你看你,睡了以後身形就變為馬了,由人道走入畜生道,可怕呀!」然後就叫他改畫觀音像,以後他就改畫觀音像。他最初還不曉得怎麼畫觀音像,後來觀音菩薩就於空中現白衣大士形。他後來專門畫觀音像,心念就轉變了。人的這個心念哪,「萬法唯心,一切唯心造」是可以證明的真理。天台宗一方面是根據《中論》建立「空、假、中」三觀,由三觀斷三惑、證三諦、圓三德,另一方面,根據《法華經》一心有百界十如,進一步闡發出「一念三千」的道理。一念三千,不出一心。在一念三千之中,鼓勵我們要走佛乘。《法華經》由「權」到「實」,引人入佛道,走佛道才究竟。「開權顯實」就是這個經的內容。分享到: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慧愚整理法華經簡介
※法華經--通讀筆記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七)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五
TAG: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