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藝術收藏鑒定中心? 鑒藏資訊
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鑒藏資訊 category.
字畫真品不少遺憾保存不好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8日 10:41 華商網-華商報
市民帶來自己的藏品讓專家鑒定真偽 本報記者 趙雄韜 攝首期鑒寶專家:
王長啟: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
楊兵:西安碑林博物館(微博)副研究員、藝術典藏雜誌副主編、西安美院特聘教師
吳國平: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專家閆廣憲:陝西秦嶺書畫院常務副院長、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書畫培訓學院書法研究員
「不少字畫都是真品,價值也較高,但是保存得太差!」昨日,本報聯合西安市文物局舉行的「華商鑒寶——大型免費民間收藏鑒賞活動」走進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在首期書畫專場中,不少藏友的家傳珍寶令專家興奮,但保存情況卻令人擔憂。
昨日下午2時,20餘位收藏愛好者攜帶近百件「寶貝」趕到現場,除了迫切想知道藏品真假外,如何保存也成了他們關注的焦點。在兩個多小時的鑒定活動中,專家均一一點評,讓不少收藏愛好者受益匪淺。而這些藏品,無論是家傳還是收藏的,背後都有著一段故事。
現場傳真
最珍貴:清宮廷畫士「雙鳥圖」保存完好
藏品:雙鳥圖,兩隻小鳥立在樹枝頭,小鳥刻畫得活靈活現,畫面乾淨簡潔,頗具美感,落款是「於禎培」。
故事:80歲的鮑先生說,他的太爺爺以前在北京經商、當官,喜好收藏。「當時家裡收藏了很多寶貝,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多都被焚燒了,只保留了這一幅畫,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點評:經過仔細研究,專家認定該畫為真品,可謂此次鑒定活動中的精品。於禎培當年在清皇宮「如意館」承差,如意館是清宮中具有特殊性質的獨立御用藝術機構,為宮廷畫畫。其作品頗具特色,值得收藏。
最驚喜:鄭板橋「竹子」雖假卻有收藏價值
藏品:「鄭板橋所畫的竹子」,有落款和題字。
故事:歐陽先生說,這是他祖輩收藏的,在解放前一直在牆上掛著,後來又藏了起來,現在發現被蟲子咬了,十分可惜。
點評:專家仔細查看落款和畫邊的題字,認定為贗品,但依然給出很高的評價,整幅畫頗具鄭板橋的神韻,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應為清末仿造的鄭板橋作品。鄭板橋為清朝著名畫家,最愛畫竹。他通過觀察和藝術創作實踐,提煉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論。除了畫外,他在書法、印章方面的造詣都十分高。
最可惜:清「金殿傳臚」、翰林之字亟待保存
藏品:李先生帶來的幾幅字,一副對聯,紙張頗為破舊,有些已有了少許損毀。白女士所帶來的幾本手抄本,保存情況也不太好。
故事:李先生說,他們家在河南,當年拆房子時,在家裡的老柜子里發現了不少字畫,應為祖上收藏的,其中一幅字上有明確落款為「牛瑄」。白女士的祖輩白遇道,為清代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家裡珍藏著祖輩白遇道所書寫的手抄本。
點評:真品,書法精妙,也是昨日難得的書法佳作。專家說,「牛瑄」系武狀元牛鳳之子,河南汜水(現鞏義市)明月坡人。清同治四年,欽點金殿傳臚(二甲第一名),牛瑄的字畫時稱一流,同治皇帝因看重其人文筆,在狀元已定的情況下將他封為金殿傳臚。而白遇道為高陵人,清朝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他擅長小楷,其書工整規範,也是有名的書法家。但遺憾的是,這幾幅作品保存狀況卻十分差,如果不妥善保存,價值將大大損失。
專家支招
提醒
舊紙上畫新作收藏時注意分辨
除了不少真品外,昨日的書畫作品在造假方面也頗具特色,有的藏友收藏的畫竟然是印刷品,也有不少藏友的書畫,雖然紙張看起來都比較古老,然而上面的書畫卻是新作上去的。
專家說,不少造假人員在舊紙上畫畫後,然後再進行做舊,所以藏友們不要認為紙張舊了就是老東西。其中一位藏友帶來的清代仕女圖,紙張比較陳舊,然而仕女的臉、眉毛、眼睛卻比較新,為新描畫上的,藏友購買時要看清楚。而另外一個藏友的碑帖,則不是書寫上去的,而是後期人們將拓片貼上去,以此來迷惑藏友。
建議
舊書畫最好放在鏡框里保存
昨日的近百幅書畫作品,絕大多數保存狀況十分差,有的幾乎到了用力觸碰紙張就會掉渣的地步,如何保存也成了藏友的難題。
專家建議,藏友們不要以為書畫越舊越破越值錢,而不去保存。在保存方面,要防蟲、防火、防水。平時用煙葉、或者報紙將書畫保存,最好的辦法則是將書畫放到鏡框里保存。
近幾年收藏大熱,不少書畫作品均拍出了高價。專家們說,書畫作品價格前兩年達到了頂峰,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回落,藏友們收藏時要多加留意。書畫市場近些年贗品很多,藏友要多學習多做功課,不要盲目購買,以免給自己帶來損失。(記者 周艷濤)
Add a comment
古董表:收藏領域一朵奇葩
在收藏領域,古董表是一朵奇葩。和傳統的瓷器、古玉、青銅器相比,鐘錶的歷史只有600多年,而它的收藏也僅僅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不過短暫的歷史並未削弱古董表作為藝術品的收藏價值。在近幾年的拍賣會上,古董表的成交價格日趨走高,收藏家對古董表的追捧也逐年升溫。
古董表收藏呈現出新變化
「古董表不但記錄時間,而且是一種是文化符號。」說起古董表,上海收藏家協會會長吳少華告訴記者,古董表收藏近兩年有了新的變化,「收藏熱點從過去對老懷錶、座鐘的推崇逐漸轉變成了對頂級品牌表的熱捧,特別是限量版或經典款式的、停產的品牌表。此外,二手錶交易市場也異常火爆。」
據吳少華分析,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有三點,「首先國內藏家群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過去的收藏愛好者被追求保值增值的投資客所取代,特別是在古董表收藏領域,古董表的投資功能和使用功能被放大了,近幾年推動國內古董表收藏的大部分是成功人士,他們收藏世界頂級品牌名表,注重其使用功能,同時兼顧其保值增值的作用,使用收藏古董表也成為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其次,年代越是久遠的古董表,其收藏的情況卻越發冷清了。這是因為老的古董表存世量非常少,影響了其流通和變現。古董表收藏和其他古玩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相比後者的鑒賞價值,古董表的使用價值是不容忽視的,而那些年久失修的古董表的使用價值已經被削弱或者消失了,所以也影響了它們的收藏價值。第三,古董表的收藏知識並不容易掌握,在鑒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門檻。」
注重品牌價值和使用價值
「收藏古董表要注重品牌性、完整性和系統性。限量、停產,且走時準確,零件完整都是收藏古董表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吳少華認為,與大多數古玩的價值評判標準有所不同,古董表並不是越老越具有收藏價值。雖然頂級品牌的古董表依然非常搶手,但普通古董表的市場空間並不大。「名牌古董表的收藏價值與年代的關聯性也不大,整體上比較均衡。對於頂級品牌古董表而言,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其不同時期推出的經典款式或者限量版,以及為紀念某一歷史事件或某位名人而推出的特定版本。就目前拍賣市場的情況來看,二戰期間的古董表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因為手錶的收藏開始於1985年,當時紐約名流佩戴二戰以前古董表的風潮席捲了全球。」吳少華說,「收藏古董表需要衡量的第一要素是其品牌價值,此外還要分析它的使用價值,比如防震、防水功能等。古董表的功能越多其市場價值也就越高。第三才是裝飾、款式、造型、材質等附加值。而目前藏家收藏古董表時往往非常看重其有無鑽石、寶石等裝飾,有無鍍金等。」
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使一塊普通的古董表身價倍增的魔法是什麼?收藏的背景故事。那麼圍繞著古董表演繹的背景故事又能為其帶來多少增值的空間?「我們常說收藏古玩不能聽故事,一聽故事准上當。對於古董表的收藏也不能隨便聽故事。名人使用、收藏過的表,或者某一歷史事件的紀念表,可以為該古董錶帶來超過20%的增值,或者更多。但是背景故事引發的增值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其實,品牌就是一種文化,比如瑞士表與當地文化的結合就很緊密也很成功。還有與歷史上重大的活動、事件結合起來的表,比如宇航員戴的表,名人佩戴的表……這種古董表背後有很多故事,而這個背景故事就是其文化附加值,具有提高其市場價值的作用,不過藏家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被名人收藏過,這個證明的過程比較困難。」吳少華說。
國內外市場存在差距
這幾年古董表市場一直呈現出上漲的趨勢,而頂級品牌的名表每年升值幅度達到了5%-7%左右。不過某拍賣行的雜項拍賣師卻認為,在古董表拍賣市場,國內外有較大差距,「國內還沒有形成完整系統的產業型的發展,特別是國內古董表的市場價格也明顯高於國外市場。在國際拍賣市場,年代久的、經典的古董表仍然站在價格的巔峰上,不過交易量卻不大。古董錶的歷史並不長,上世紀50年代的表就已經算是古董表了,不過其收藏價值卻極高,很多古董表往往都能夠以超出估價成交。而且古董表收藏遍及世界各國,是全球性的市場。」
國內古董表的藏家中,一部分喜歡把玩50年以上的古董級名表,還有一部分則鍾情於上世紀70年代以後生產的、如今停產了的表。「熱衷收藏懷錶和座鐘的人群往往對古玩本身有一定的研究,他們注重的是古董表的文化和藝術含量;而收藏頂級品牌表的多為成功人士,他們更注重其保值功能和使用價值,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頂級品牌名表的市場活躍度遠遠高於古董懷錶和座鐘。」吳少華說。
對於古董表收藏市場未來的發展,吳少華認為古董表之所以越來越受到藏家的歡迎,是因為它不僅僅是記錄時間的工具,而且已經成為文化藝術的結晶,特別是經典款式的古董表具有非常特殊的藝術人文價值。他認為,古董表和品牌表的收藏會越來越受到藏家關注,因為「其投資保值的功能無疑是顯著的,而且現在成功人士熱衷於通過懷舊的方式彰顯身份。」
造假多,鑒定不易
在古董表收藏領域,很多人認為因為其年代並不久遠,且作偽本身也較困難,所以古董表造假的現象非常少見。對此,古玩商張先生並不認同,隨著這幾年古董表市場行情的走高,也導致了造假現象越來越多,目前市場上受贗品衝擊最大的是琺琅懷錶,假貨、高仿品非常多,在鑒定上也有一定的難度。我們知道表本身就是機械產品,年代較近,不論是在材質上,還是在工藝上,仿造都比較容易做到。特別要留心二手錶機芯仿造現象,蒙蔽性強,不易辨識。
不論懷錶、手錶,還是座鐘,因為使用期間的損耗較大,都需要更換或者維修零件。吳少華告訴記者,「與其他古玩類似,過度更換和維修也會影響到古董表的收藏價值。收藏古董表的人為什麼少了,因為會修理和保養古董表的人越來越少了,鑒定的困難、修理的困難都影響了古董表的收藏。」(上海證券報 記者 王莉萍 )
Add a comment
藝術品收藏之盛與收藏之心
2011年08月18日 13:35第一財經日報
宋徽宗《臨唐懷素聖母帖》局部
黃庭堅《砥柱銘》局部
從2008年宋徽宗的《臨唐懷素聖母帖》拍出億元高價,到2010年黃庭堅的《砥柱銘》拍出4億多元的天價,只用了兩年。無怪乎收藏家蔡一鳴在第二屆華人收藏家大會上說,這是「有史以來收藏業最蓬勃的時代」。
同樣,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也於2008年舉辦第一屆,到去年11月5日,第二屆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時,就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荷蘭、南非等國和中國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180餘名嘉賓,以及大陸的收藏家、鑒定家、藝術家、學者、藝術經紀人、投資人和新聞界人士等600餘人,發展速度迅速。出席大會的台灣「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王定乾說,到目前為止,中國藝術品在世界拍賣市場的前10名成交記錄中,4件是書法作品,6件是繪畫作品,其中9件都在華人收藏家手中,這表明華人收藏家已主導了新的話語權、新的審美觀甚至新的定價權,在此時此地召開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具有特殊的里程碑意義。這意義中,相比於中國國力的強盛,我更看重對中華文物的寶貴价值和華人收藏重要作用的肯定。
《砥柱銘》拍出4億多的高價,大會秘書長祝君波特邀黃庭堅研究專家傅申到大會上釋疑解惑。本只安排15分鐘講座,可傅申表示:「我至少要講一個半小時。」大會現場,聽眾的熱情反應讓這場超時講座又延長了半個小時。這其中自然不乏真偽之辨,但何嘗又不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書法藝術的探討呢?張五常、曹興誠、何家良、張宗憲、唐貝洽、章利國等收藏家和專家更就收藏的經濟學理論、中國經濟的發展與文物藝術品市場的關係、民間博物館的發展、中國收藏與中國收藏學等課題發表演講,提出了諸多具有啟示意義的卓越見解,從不同角度交流了收藏的新經驗,探討了收藏的歷史底蘊和收藏領域的新問題,彰顯了華人收藏的成果,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
推出煌煌9卷本《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的勞繼雄也參加了這次大會。但銘刻在他記憶中的,無疑是另一個人數寥寥但規格極高的「大會」: 1983年6月,經當時的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文化部文物局牽頭,成立了以謝稚柳、啟功為組長的中國書畫鑒定小組;考慮到謝稚柳先生年事已高,又和勞繼雄有師生之誼,上海博物館派勞繼雄參加鑒定組工作,既隨行照顧老師的生活,又可幫助處理一些事務。鑒定小組歷時8年,巡迴鑒定遍及25個省、市、自治區,對208個單位和一部分私人收藏進行了鑒定,共過目古代書畫61000多件。這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全國範圍內對現存古代書畫所做的鑒定甄別工作,可以說是中國文物保護史上的一次壯舉。勞繼雄是鑒定組專家的三名助手中唯一全程跟隨的,他耳聽手記,寫滿了68本筆記本,完整記錄了8年的鑒定過程。這些筆記本跟著他漂洋過海到美國,又跟著他漂洋過海回故鄉——上海博物館其實並沒有規定勞繼雄承擔記錄任務,但他有心而好學,對畫題、款識、新的發現及老先生們鑒定時的不同意見等都一一作了實錄。因為勞繼雄的用心,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鑒藏價值的《書畫鑒定實錄》在20多年後得以出版,是當時中國頂級鑒定家謝稚柳、啟功、徐邦達、劉九庵、楊仁愷等留給後人的極為珍貴的鑒定資料,更是中國優秀的書畫藝術家們對古代書畫藝術的一次總結和傳揚。如今,勞繼雄自己也是知名的畫家和鑒定家。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傳世書畫由於天災或兵燹,經歷了無數次的聚散離合,大量國寶或流失、或損毀、或分離,慢慢變得面目模糊,蹤跡無所尋,只有恰逢盛世或者帝王癖好,才會進行大規模的書畫典籍整理。而勞繼雄的這68本筆記本涵蓋的國內現存古代書畫作品,甚至超越了宋代和清代的典籍整理。
馬未都曾言:「我們文明的魅力很難用語言來表現,無論是誰,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文明面前,都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書畫不言,器具無聲,但卻能真實地訴說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勾勒文明的發展過程。19世紀中葉以來,外辱紛至,中華民族的大量國寶流失海外,中國珍藏遭受莫大損失。即便是和平年代,中國文物也遭受過空前浩劫——但也正是這樣的歷史背景,使得勞繼雄、馬未都等人有機會「走進文物領域,深知此處積澱之厚,非一世之功不可攻入」,從此被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征服,並成為傳承與發揚其魅力的中流砥柱。
「這是有史以來收藏業最蓬勃的時代」, 收藏和資本之間的關係一定會越來越緊密,然而收藏之盛下,天價還是表象,投資還是手段,商業還是橋樑。但只有當大多數人流連忘返於各類博物館,開口便能道各種藏品藝術上的一二精妙之處時,大約才更接近收藏家於文化上的用心,接近藏品存在的真正意義?
1 comment
紅色收藏熱持續高溫 稀缺題材越早下手越好
傅抱石作品《芙蓉國里盡朝暉》曾拍出了460萬元
《毛主席去安源》郵票
專家三大建議教你管好錢袋
稀缺題材,越早下手越好;特殊紀念型,警炒作,慎操作;批量售賣的,保持冷靜
2012年10月,國內最大收藏家之一的劉益謙,投資兩億,與夫人王薇攜手創辦的美術館,將在上海建成。該美術館地處南浦大橋浦東端,面積將達1萬多平方米。
惹人注目的是,收藏界「大鱷」所建的這座美術館,日後有望成為一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王薇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一場「革命的時代——延安以來的主題創作展」,非常轟動,夫婦倆所建的美術館,除了將展示雄厚的藏品外,也充滿了鮮亮特殊的「紅色」印記。
今年,恰逢中國共產黨隆重紀念建黨90周年,神州大地,「紅色熱浪」滾滾涌動。在藝術品市場,一直處於較邊緣、不特別引人關注的「紅色收藏」現象驟然凸顯,持續高熱。
高端類別:題材稀缺,升值空間大,越早下手越好
高端類別的「紅色收藏」,其實更接近於廣義上的藝術品收藏,只是更帶有鮮明的時代痕迹。
據北京保利介紹,他們在2011春拍中推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重要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全場共15件作品成交13件,成交率86.7%,成交總額3398.2萬元。其中,表現我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激情之作蔣兆和《全世界的婦女們在列寧的旗幟下奮勇邁進》以人民幣322萬元成交、黃胄《風雨前線》人民幣322萬元易主,歌頌社會主義祖國大好河山的時代佳構錢松岩《張公洞圖》以人民幣322萬元成交、傅抱石《芙蓉國里盡朝暉》拍出了人民幣460萬元、趙朴初《行書紅旗渠頌》以人民幣207萬元成交。
北京保利拍賣公司近現代書畫部業務經理羅戈弟認為,為「紅色收藏」投資,特別是書畫作品投資,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題材和名家作品。
「在購買時與其他書畫作品類似,主要考慮購買的專業性和對作品來源的了解。專業性主要在對於類似題材作品存世量和價位的了解,題材罕見或是與重大歷史事件相關的作品升值空間較大。了解作品來源有助於分辨作品的真偽,同樣是名家作品,明確出自畫家好友或親屬的自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收藏或是投資都更為穩妥。」
特殊紀念類別:警惕炒作,謹慎操作,逢低介入
杭州岳王藝術城總經理、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浙江分會副會長鬍成敏認為,這類「紅色題材」的藏品,如像章、票證、名人書信等,「精品的東西還遠遠未能到位,上升空間還是很大」。
但對於一些時代烙印深重,但藝術價值並不是很大的「紅色題材」,很多人追捧它們的原因,並非是出於投資目的,「更多的是基於個人對一個時代的情愫,想補齊一些他們想要的,想收羅齊全,成為系列。」
胡成敏建議,對於這些特殊性質的「紅色收藏」,不主張價格追高,「它們像題材股,隨著某種題材和紀念日的臨近而變得炙手可熱,人們往往會誤解,以為行情將會越來越高,但與題材有關的東西,難免會時過境遷,題材過了,價格自然會相應降下去。」
「要警惕題材逢熱的時候有人爆炒價格,等熱度回落,價格自然會慢慢降溫,會有一個自動退燒的過程。而對這類題材感興趣的收藏者,往往都是經濟基礎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操作的時候,還是建議他們要謹慎為好。」( 2011年07月08日 06:57杭州日報 )
10 comments
火爆市場背景下的津派書畫
何家英作品成為市場領頭羊,圖為《一枝春雪凍梨花》。
津派書畫代表畫家孫其峰的作品,向來也受到藏家的廣泛追捧。圖為作品《三陽開泰》。
溥佐《躍馬迎春》
趙國經 王美芳《竹林》
梁崎《祖國萬歲》
2011年春拍,中國藝術品市場再度上演火爆一幕,不但傳統書畫再創新高,就連低迷了數年的當代藝術,也開始繼續抬頭。本地的藏家與炒家們,可能更關心的是津派書畫的市場走向。在去年年底,業內的市場分析人士,對於今年的市場走向還有過些許的遲疑,那麼現在看來,市場將繼續向上已經是沒有懸念了。許多天津藏家都身家倍增,那麼,這種市場背景是怎麼形成的呢?
「現在的局面是幾乎所有的玩家都在後悔,原先一直在觀望的買家開始心甘情願地在高位買貨了,他們後悔因為晚買了幾個月,就得多花不少錢。而原先已經在不斷買貨的藏家也在後悔,他們後悔當初買得太少了。當然有的賣家也在後悔,後悔出貨太早了。」北京的一位資深拍賣從業人員對記者說。
還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就有境外媒體表示,中國現在在藝術品拍賣收入方面已超越英國和美國排名世界第一。按拍賣收入計算,2010年全球排名前十位的藝術家中有4位是中國藝術家,齊白石排名第二,張大千排名第四,徐悲鴻和傅抱石分列第六位和第九位。在去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火爆的情況下,今年春拍延續了去年的火爆,在嘉德以4.255億元成交的齊白石《松柏高立圖與篆書四言聯》,創出了中國近現代書畫成交紀錄,隨即,元代名家王蒙的《稚川移居圖》以4.025億元在北京保利成交,創出中國古代繪畫作品紀錄。
「在這個大背景下,有高度學術水準的津門畫家的作品,自然也在市場上被推到了更高的價位上,而且,這個現象是在北京的拍場上最先發端的。」天津的一位藏家介紹說,「在剛剛結束的嘉德春拍中,雲集了國內所有名家作品的當代書畫部分,成交價前十名的作品中,有三幅是何家英的作品另有一幅作品的每平方尺價格已經達到了100萬元。原來大家把何家英的作品作為津門畫家在市場中的領頭羊,現在看來,應該算是全國畫家的領頭羊了。」
經常會看到有媒體分析,現在市場的火爆是因為有許多新進場的超級玩家,是他們的資金因為在樓市與股市中遇阻,所以不顧一切地衝進藝術品市場,以至於宣稱「把錢花出去就是勝利」。其實,對於整個藝術品市場的參與者來講,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大多數人都是些老玩家,而他們經過多年的藏品淘洗,也正逐漸在把自己的藏品進行學術性的系統化整理。在本周就要開拍的天津鼎天2011年春拍中,一些具有文獻價值的「津派書畫」預先受到了資深藏家的青睞。其中包括天津八大家之一「土城劉家」後裔的一批舊藏品現身。據介紹,這批作品系土城劉家後裔,著名畫家劉奎齡之孫劉新星家中舊藏,其中不僅包含劉奎齡、劉繼卣、劉新星一門三代畫家的作品,也包含吳玉如、龔望、梁崎、李鶴年、劉止庸等當時的津門名家之作。由畫家精心收藏的作品,意義自然不同於一般。清朝咸豐年間以糧食業而被社會公認的「土城劉家」在近現代藝術史上也留下了光輝一頁。
另一幅《祖國萬歲》堪稱是津門大家梁崎花鳥畫的大尺幅代表作,創作於1979年國慶之際,8隻八哥朝氣勃勃,形神兼備神氣俱足,畫面充滿濃厚的傳統文人氣質,也是老一輩藝術家藝術情懷的寫照。老一輩津派八大家之一的溥佐以畫馬著稱,而他所繪的有17匹駿馬的最大橫幅作品《躍馬迎春》在鑒定時,被畫家家屬譽為溥佐的經典代表作。
「我們從前幾年就呼喚津派書畫的價值回歸,因為參照大部分近現代畫家的作品,津派書畫在學術上是領先的,而在價位上無疑是偏低的,現在雖然價格都有所上漲,但是別忘了現在近現代大家的作品都過億了。」這是一位資深藏家的觀點,「其實,幾個億的紀錄都是外行人在關注,因為畢竟那是很極端的例子。業內人士更關心的是普通作品的平均價格,這些在網上都是透明的,確實這一年多里大部分書畫都漲得很厲害,多家大拍賣公司的幾千個拍賣紀錄,註定是真實的。」
在京城,一場大拍下來會成交幾十個億,而在天津,這個數字還差得很多。所以,可以認定,在藝術品市場持續火爆的大背景下,津派書畫還會有著更廣闊的市場潛力。
文章來源:天津網-數字報刊 本文圖片摘自《鼎天2011春拍》
Add a comment
? Previous
推薦閱讀:
※致雅昌新聞:你站已嚴重侵犯了本人著作權
※中國書法與日本書道
※戲曲臉譜的構造,走進臉譜的世界
※白夜童話 | 你還有多少溫存無處安放?
※沙畫教程,如何成為一個沙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