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火箭: 南宋用它重創金軍船隊 明朝火箭載人

點擊載入圖片

明朝《武備志》里記載的「一窩蜂」火箭圖案

點擊載入圖片

位於西昌航天主題公園內的明朝火箭之一——「火龍出水」雕塑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是中國在航天事業中的又一大成就。在發射飛船時,少不了重要的運載工具:火箭。

火箭是運載著衛星、宇宙飛船等高科技設備的助推器,它靠著燃料的巨大力量,將衛星等送上太空。「火箭」一詞既形象又生動,事實上,「火箭」在中國的歷史中,很早就出現了,不過囿於當時的技術,古時的火箭大多用於戰場,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改進,火箭成為古代戰場上非常厲害的火器之一。

在明朝,曾經有人利用火箭的巨大力量,嘗試用火箭載人升空的試驗。可以想像,在當時技術條件下會是怎樣的結局。但這並不影響這個試驗的劃時代意義:這是古代利用火箭實現飛天夢的最初嘗試。

如今,隨著科技的巨大進步,古人的飛天夢得以實現,現在人們所稱的「火箭」,與當年的「火箭」在意義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火箭的歷史,也成為古人智慧的見證。

1 南宋戰場上的火箭

在中國歷史上,「火箭」一詞很久就有了。「火箭」,最早見於《三國志·魏明帝紀》裴松之注引的《魏略》。魏太和二年(228年),蜀國諸葛亮出兵攻打陳倉,魏守將郝昭「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不過,當時的「火箭」,只是在箭桿靠近箭頭處綁縛浸滿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點燃後用弓弩發射出去,用以縱火。火藥發明後,易燃物被火藥所取代,出現了火藥箭。這與如今人們所見到的用於發射衛星、宇宙飛船等設備的助推器有著根本的區別。

北宋是火藥和火器用於戰場的較早時期。在北宋以前,五代末期可能有的地區開始使用火藥,並制出初期的火器。北宋初期,由於作戰的需要,統治者對兵器製造極為重視。除常規武器外,當時的火器主要是靠弓弩發射的火藥縱火箭和靠拋石機投出的各類火球(火藥包)。除了製造火藥武器,北宋還設「廣備攻城作」,管理火藥、猛火油等多個作坊。

北宋後期,民間流行一種能高飛的「起火」,它就是利用了火藥燃燒後的反作用力,這些「起火」類似於玩賞的火箭。南宋時期,特別是12世紀中葉,這項技術開始大規模用於戰場,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

當時,由於宋朝遷都,汴京等地的一些火藥、火器作坊和工匠被金朝軍隊佔有,金軍反過來利用火藥攻打南宋。此後,蒙古人消滅了金朝,蒙古軍隊也掌握了火器技術。

在十二、十三世紀,南宋、金和蒙古三個政權相互交戰,彼此都使用火器。當時的一些主要戰場上,總是硝煙瀰漫、火光衝天。

據史料記載,1161年,金朝皇帝完顏亮率水軍在採石鎮(今安徽省當塗北)附近的長江江面上與南宋大將虞允文指揮的水軍發生激戰。完顏亮在岸北先行搶渡,然後再拍軍隊渡江攻佔採石,然後舉兵到建康府(今南京)。不料採石的軍民在虞允文的指揮下,奮力應戰。宋軍將抵至南岸的金軍船隊七十艘攔腰切斷,用輕快戰船衝擊敵舟,使其沉沒。宋軍還從船上發射霹靂炮,致使對方傷亡很大。

這種武器由紙筒做成,內置發射葯和爆葯,並混有石灰屑。藥線點燃後,燃燒噴出火焰,借反作用推力將武器射向敵舟,然後引燃炸藥,紙筒炸裂後,石灰散發出大量的煙霧,使金軍睜不開眼。宋軍趁亂火燒其餘敵船,射殺有生力量,取得採石大捷。這種霹靂炮落到江面時,還可在水面上爆炸,這種武器實際上是火箭彈。

點擊載入圖片

明朝「一窩蜂」火箭

點擊載入圖片

後人描述的「萬戶飛天」的場景

2 明朝發明「噴氣火箭」

明朝時期的火箭繼承宋、金、元火箭技術並將其發揚光大。明初,朱元璋就將火箭派上戰場,此後明軍有對火箭進行改進和創新。朱元璋及其繼承者都很重視包括火箭在內的火器,它們被稱為「神器」,裝備在馬、步、水軍等常備軍中。而且,明代軍制至明成祖朱棣時更為完備,設火藥局製造各種火藥,設兵仗局和軍器局負責製造各種火器,而神機營則負責操練軍士使用火器,內庫負責貯存武器。這些機構由內臣掌握,禁止泄露技術機密,京外衛所不得擅自製造。

燕王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率領軍隊在河北的白溝河同建文帝的軍隊作戰時,曾遭到「一窩蜂」火箭的射擊,這是中國最早將「噴氣火箭」用於戰爭的記載。此後各種單級噴氣火箭日益增多,有單發和多發兩大類。

明朝時,還製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二級火箭:「火龍出水」。明朝書籍《武備志》繪有「火龍出水」圖。該火箭在發射時,先點燃頭尾兩側的四支大火箭,推動火龍在距水面三四尺高度飛行,如火龍出於水面,該火箭飛行距離可達三四里。四支火箭燃燒將完時,引線引燃龍腹內的小火箭,由龍口飛出,飛向目標,可使敵方「人船俱焚」。

明代中期,由於沿海倭寇滋擾,明朝的火器技術更加發達。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倭時,創製了飛刀箭、飛槍箭、飛劍箭三種噴氣火箭,統稱「三飛箭」。這三種火箭用長六尺的堅硬荊木製作,箭鏃長五寸,分別製成刀、槍、劍形鋒刃,能穿透鎧甲。箭鏃後部綁附長七至八寸、粗兩寸的火藥筒。作戰時,將火箭裝在木架上,手托箭尾,點著火藥筒的藥線,對準敵人射去,這些武器在水陸作戰都可使用。這三種火箭在戚家軍水兵營的十艘戰船上裝備了兩千多支,在車炮營、騎兵營和步兵營中,共裝備了四千七百六十支,平均每人四支。

明中葉以後,朝政綱紀不振,火器技術逐步外流,因而民間出現不少這類兵書。例如,伙龍緲、唐順之的《武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趙士禎的《沖器譜》、王鳴鶴的《登壇必究》、李盤的《金湯借著十二籌》、何汝賓的《兵錄》、茅元儀的《武備志》和焦勖的《火攻挈要》等書,這些書籍都對火藥、火箭、火炮等火器有詳細論述,並附有插圖。雖然火箭已在宋、金、元時用之於實戰,但對火箭有明確而詳細的記載及圖樣,還是從明朝開始的。

3 明朝用火箭載人升天

明朝火箭多達幾十種,其中有戰時用的軍用火箭、信號火箭,也有民間用的娛樂火箭。在軍用火箭中,大體上可分為四大類:單飛火箭、集束火箭、火箭彈和多級火箭。

有意思的是,有個非常著名的典故叫「萬戶飛天」,講的就是明朝時的故事。在後來的航天研究中,故事的主人公「萬戶」,被稱為是中國用火箭載人升天的第一人。

15世紀,一位叫萬戶的明朝官員手執兩張風箏,將自己捆綁在座椅上,椅後加裝47枚火箭,用蠟燭點燃火箭後升空,不幸的是,萬戶最終殞命。相較於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奔月故事,萬戶的故事極具現實特徵。萬戶雖未成功,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被譽為火箭飛行第一人。1970年,在英國布賴頓召開的國際天文學會議上,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正式以「WanHoo」命名,從此,萬戶被很多人知曉。

如今,西昌航天城附近的主題公園裡擺放著萬戶升天的雕塑。而據說萬戶是甘肅河西人,如果故事是真實的,萬戶殞命之處離酒泉並不遠。

不過,關於這段故事的真假,歷來爭論很多,甚至主人公的名字也有很多種說法。因為這段故事來源於外國的一些記載,中國人在將其翻譯過來時,就翻譯成了「萬戶」,古代曾有過「萬戶」這種官位,於是人們就判斷他是一名官員。

但在《明史·兵志》記載:明初,「萬戶」官職已易名為都指揮使,因此「萬戶」應該還是指人名。遺憾的是,在翻閱了大量古籍之後,相關的記載依舊空空如也。

後來也有人分析,「萬戶飛天」的故事也許原來只是民間傳說,可能是說的「妄圖飛天」,西方人不懂「妄圖」的意思,還以為是人名,於是記載成了一個人。

不管這則故事的真假,從中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在古代,有很多人有著飛天夢想,並且已經將火箭的力量與飛天這件事關聯起來了。

除了這個故事,明朝的火器製造還要提到一個人——趙士禎。趙士禎,浙江樂清人,因當時倭患頻發,他深知增強國防力量、改善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於是趙士禎決心研製出精良的火器裝備官軍。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趙士禎在一位溫州籍將領那裡見到西洋番銃,趙士禎深受啟發。

恰好當時有一個土耳其人寓居在北京,名叫朵思麻,趙士禎得知他原是土耳其專門管理火器的官員,趙士禎便特意登門求教,學習土耳其的火器技術。朵思麻將自己收藏的鳥銃拿給趙士禎看,並且詳細講解了鳥銃的製造和使用方法。

趙士禎搜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1597年,趙士禎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經兵部商議後,交給京營試製,京營官員便向趙士禎請教試製諸法。趙士禎唯恐京營「製造打放兩不如法」,就自己出資,並請朵思麻協助,召集工匠進行試製,終於在1598年研製出四種火器。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先進的武器。

4 清軍設有火箭營

清軍的武器裝備技術最初比較落後,但在與明軍的歷次交戰中,清軍繳獲了許多先進的火器,又俘虜一些明軍中的技術工匠,令他們為清兵製造各種火器,從而改變了清軍武器裝備落後的狀況。

在與明軍交戰時,清統治者目睹火炮、火槍和火箭等火器的威力,因而對火器的製造和給予了很大的重視。早在天聰五年(明崇禎四年,1631年),皇太極就下令鑄造紅夷火炮,在大凌河戰役(今遼寧省錦州附近)中,火器發揮了巨大作用。

據魏源《開困龍興記》所述,當時明總兵吳襄率部渡河與清兵應戰。清兵則直趨吳襄大營東,「發大炮、火箭攻之。時黑雲起,風從西來,襄軍乘勢縱火將逼我(清)陣。忽大雨反風,襄營毀,先走。」

實際上,在這次戰役中雙方都動用了火炮和火箭,明軍最終失利。1634年,守衛鹿島的明副將尚可喜率部降清,其隨軍火器盡為清兵所有。

康熙帝非常重視火器,在他剷平「三藩」割據、統一中國和抗擊沙俄侵略的過程中,他所統率的騎兵和軍中火器也助力不小。

此後,由於戰事較少,史書中關於使用軍事火箭的記載亦不多。不過,魏源的《征緬甸記》記載了清軍與緬甸軍隊交戰的情況。乾隆二十年(1755年),緬軍一度進入車裡地區,朝廷諭大學士楊應琚率軍以連環炮和緬軍的象駝炮交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經略(官職,主管軍事)傅恆領滿、漢精銳數萬,「京城之神機火器、河南之火箭、四川之九節銅炮、湖南之鐵鹿子……皆刻期雲集」,與緬軍在大金沙江展開了激戰。在這次戰役中,清軍使用了火炮、火槍和火箭等武器。乾隆皇帝以後,清軍繼續製造火箭,貯於內庫以備應用。

同明朝一樣,清朝也在京師設火器營,進行操練,後期更設火箭營。

據袁宮桂的《洴澼百金方》記載,清朝除保留明朝流傳下來的部分單髮式和多髮式火箭外,傳統火箭大都可歸為下述兩類:一是短輕型,筒長四寸,裝葯二兩五錢,箭桿長三四尺,箭鏃長二寸,一般射程可達六百至七百步。二是長重型,筒長七寸,徑二寸,箭桿長六至七尺,鏃長五寸,總重二斤,射程為三百步。

清朝的火籠箭、九籠箭或一窩蜂,也屬於集束火箭。這些火箭先用竹篾編成長四尺(132厘米左右)的竹籠,「口大尾小,紙糊油刷,以防風雨。內編橫順閣箭,竹口三節,旁留小眼,穿藥線總內起火箭上。每簡裝十七八支,或二十支」,點燃總藥線後,筒內火箭齊發。

5 清末研究西方火炮技術

鴉片戰爭後,中國人逐漸意識到傳統火箭已趨落後,一些愛國知識分子為改變在裝備上落後挨打的局面,全力探研先進軍事技術,丁拱辰就是其中一位。

丁拱辰,福建泉州晉江人。嘉慶五年(1800年),他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父親丁宗璧常到外地經商,但收入僅供養家糊口。後來,家道好轉,父親見他好學,就花錢為他捐了一個「監生」。丁拱辰17歲時,隨父親到浙江、台灣等地經商。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丁拱辰隨海舶出國經商,他先後到達呂宋島和波斯、阿拉伯等地,大大開拓視野。回國不久,英國即發動鴉片戰爭。這時,林則徐在廣東積極籌措抵抗侵略,強調「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先進軍事技術。丁拱辰見到在戰爭中清軍使用的舊式大炮「似未合度」,且炮法未精,發射炮彈「多無准」,在戰爭中處於劣勢,就開始著述火炮知識,取書名為《演炮圖說》。

書稿寫成後,丁拱辰即攜帶書稿及測量炮位高低的象限儀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閏三月呈交前任兩廣總督鄧廷楨,並由鄧廷楨轉呈駐廣東的靖逆將軍奕山。奕山看到這本書講求演炮準則並配合火藥及修築炮台、鑄造炮位等知識,便交與署督糧道西拉本考察施行。西拉本對全書審查後,同丁拱辰討論實施,並決定由丁拱辰在廣州附近監造火炮、配製彈藥。當時廣東士紳潘仕成捐資製造火炮40門,又從國外買回一批西洋火炮和彈藥。丁拱辰通過對比研究,提高了清軍火炮的技術水平。而後,丁拱辰不斷根據實踐經驗修改書稿,並最終定稿。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初,《演炮圖說》自費刊行。這是我國近代第一部專門介紹西方火炮知識的專著,比魏源的《聖武記》早半年刊行於世。但由於當時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放鬆武備,因此這部書並不受重視。此書出版後,丁拱辰不斷進行修訂補充,仍不受清政府重視。丁拱辰見事無可為,便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攜眷回歸故里。

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軍機大臣賽尚阿赴廣西鎮壓,聘丁拱辰到桂林監製火炮。丁拱辰與丁守存等人共同督造各種類型火炮106門,並製造火藥、火箭、火噴筒等兵器,均發揮很大作用。丁拱辰以監製有功,晉陞知縣銜、留原省補用,並賞給五品花翎。監造火炮期間,丁拱辰又寫成《演炮圖說後編》,在桂林刊印。

同治元年(1862年),丁拱辰的同鄉龔顯曾向倡辦洋務的江蘇巡撫李鴻章舉薦丁拱辰,李鴻章委令丁拱辰到上海襄辦軍器,研製西洋武器。這時丁拱辰雖年逾花甲,但愛國之心促使他勉力上任。1863年,他將研製西洋武器的心得寫成《西洋軍火圖編》,詳細記述西洋軍火的構造與製作。此後不久,丁拱辰辭歸故里,光緒元年(1875年)去世。


推薦閱讀:

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
【政治|第1期】從國家監察機構的設立看看各代監察制度的比較研究
中國的艾滋病患者人數?
去年中國超過830萬的夫妻離婚,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茶葉的種類

TAG:中國 | 明朝 | 古代 | 南宋 | 火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