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拜錯了文武聖人
最近在西安的考古界很熱鬧一番,繼對秦始皇陵地測後,又對阿房宮遺址考測,得出結論,項羽沒有焚燒阿房宮。又有人說,此說法不凖確,幚項羽平反為時尚早。在我認為,項羽沒有燒阿房宮是武聖人,燒了阿房宮也還是武聖人,都應立祠廟祭祀這位武聖人。中國人到處建寺廟,供奉著跪拜著各種各樣的神仙和聖人。其中最多的是孔廟和關帝廟,一位是文聖孔子,一位是武聖關羽。其實中國人拜錯了文武聖人,文聖不應該封為孔子,而應該是倉頡;武聖不應該封為關羽,而應該是項羽。
孔子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不小的,他是中國儒家的創始人。但中國文化並不單只是儒家,還有陰陽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佛教等多種學說,也就是說儒家學說不能涵蓋中國文化。孔子生前坎坷經歷,史書載: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鄭東門。鄭人或問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頭似堯,其項若皋陶,肩類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儽儽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未也。如喪家狗,然哉。然哉。」死後也未得殊榮。直到漢朝才得到利用和尊重。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尊崇儒術,孔子的地位才得以提高和受到尊敬。漢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到唐朝初,國子學所祀奉的有周公和孔子,且以周公為主,孔子配享。唐貞觀二年尊孔子為至聖先師,加封文宣王。宋太宗追謚為「至聖文宣王」。元武宗詔加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明嘉靖後穪為「至聖先師」。清順治定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
孔子實在不是文聖,哪位才是文聖呢?文聖應是倉頡,他是中國文字的創造神,他發明的造字「六書」,實在是功比天高。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是雙瞳四目,「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說文解字序》還云:「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倉頡造字的「六書」原指:象形、形事、形意、形聲、假借、轉注,後改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倉頡造字,有的人認為不足信,但又找不到足夠的證據來否定。其理由是:文字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豈能為個人獨創之。不錯,文字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但如果沒有專門人去收集研究,又怎能流傳使用呢。《傳書》言:「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倉頡作書,天雨粟。說明人類掌握了倉頡造的文字元號,能夠使自然生產出更多的糧食來;或者文字元號的威力有似於龍捲風的威力,能將倉庫里的粟米吹飛某地,謂之雨粟。總之倉頡造文字,大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倉頡作書,鬼夜哭。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妖魔鬼怪白天逞凶,夜黑為暴,人類無力抵抗。而倉頡造文字,使人類更快地掌握了生活經驗,提高了戰勝病魔的能力,妖魔鬼怪再也不敢白天逞凶,只好在深夜裡哭泣了。總之倉頡造文字,大大推動了人類自身的發展能力。倉頡作書,使中華民族跨入了文明的門坎。有了倉頡造的文字,可以闡述易學的原理,可以道出道教的眞諦,可以論出儒家的倫理,可以悟寫佛教的禪機,更可以學習馬列主義,宣傳孫中山、毛澤東、蔣中正的思想,還可以表述各自的主張、學說、理論、觀點、講話等。總之,如果沒有倉頡造的文字,我們至今還處在黑暗蒙昧時代。倉頡應是中國人頂禮膜拜的文聖人。
倉頡是個什麼樣子的人,誰也不知道;他是怎樣造字的,誰也不知道。我個人猜測,他發明文字肯定有記載的,只是給強暴的秦始皇燒掉了,因為專制統治者最怕老百姓懂文字,有文化。於是後人只能在暴秦的灰燼中撿到一些殘骨破甲,依稀還能辯認出倉頡有雙瞳的人,掌握了造字六法。「倉頡」二字,含意甚為深藴。「倉」字,據《說文解字》釋「谷藏也,蒼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從食省。囗象倉形。凡倉之屬皆從倉。」段玉裁註:「藏為臧,臧即善,善而存之為藏。」意思是將好的穀子留藏起來,以備食之需,引伸為將古文字收集整理好,以備君王黃帝使用之需。「頡」字,一邊為「吉」,一邊為「頁」,為形聲字。形旁「頁」為頭,是思維的工具,聲旁「吉」,說明人類思維能力,已經提高到相當水平。「吉」字上為「士」,下為「口」。「士」者,反映了人的思維能從十歸納為一,又能從一演繹為十,能進行歸納演繹邏輯思維的人為「士」,從「士」的「口」中說出來的必定「吉祥」,能用倉頡造的文字來把握世界也必定是吉祥的。然而對於能給我們帯來吉祥的倉頡,對於倉頡造字的偉大功勞,在中國歷史上,在中國文化史上,都沒有給予充分的地位。在中國大地上有多少間文祠以祭祀倉頡夫子,其祠廟哪有孔廟之多,其香火也不及孔廟鼎盛。更有之,隨著「革命」的年代,大有人要革漢字的命,要取消漢字,要走拼音文字的道路。連現代文豪魯迅也大力詛咒漢字:「如果不想大家來給舊文字作犧牲,就得犧牲掉舊文字。」「方塊漢字眞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已死」。「倘要中國的文化一同向上,就必須提倡大杏錚笮文,而且書法更必須拉丁化。」毛澤東也號召什麼「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還指出,漢字的拼音化需要做許多凖備工作,在實現拼音化之前,必須簡化漢字,以利目前的利用。在這兩位「旗手」的帯領下,漢文字遭到了空前的破壞,最終發展到文化大革命,眞正是大革文化的命,大革文字的命。這是中國文化的悲劇,也是漢字的悲劇,更是倉頡的悲劇。
中國人拜錯了文聖人已經夠可悲的了,想不到連武聖人也拜錯了。何為「武」,止戈為武。智勇雙全者大有人在。姜子牙輔佐周文王、武王打敗商紂王,並著有《六韜》兵書,而孫武、孫臏也是叱吒古戰場的風雲人物,其《孫子兵法》當影向包括關羽在內的治武功者。我看關羽連武英雄都不配,更不要說武聖人。讀過三國的人,誰不知道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手下潘璋部將馬忠所擒,最後被孫權斬首之事。孫權處死關羽後,深怕劉備起兵攻打,遂以木匣盛關羽首級,派人星夜送到洛陽,企圖嫁禍曹操,曹操識破孫權之計,遂刻沉香木為軀,與其首級一道,以王侯之禮,葬關羽於洛陽南門外。關羽是被人打敗,被人殺掉,死了之後身首異地,這怎能算是個英雄。要說他忠於劉備也不是,也曾偷放敵人曹操,以釀成蜀國滅亡的悲劇。像這樣的人,怎麼會把他封為武聖人,還到處去建關帝廟,讓愚民去磕首朝拜,這都是皇帝的鬼主意。明神宗賜「關冢」為「義烈」,清雍正帝命天下省直郡邑都得為關羽立廟,還追封為「武聖」,與文聖人孔子享受同等禮儀,清乾隆又封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而清道光又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這是封建帝王給予關羽謚號最高的全穪。
關羽不是武聖人,誰才是武聖人呢。武聖人應該是項羽,司馬遷實在有眼光,孔子在《史記》中只能享受「世家」的待遇,已經提高了孔子的待遇,而項羽是配享「本紀」的待遇,與三皇五帝同一級別。項羽也和倉頡一樣雙瞳四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止戈為武,以暴制暴,以強大的力量摧毀了暴秦統治的是項羽。他也不是被人殺死的,而是自已打敗自已的。杖珥椨鷦跒踅載厙罷f的:「吾起兵至今八歳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而太史公司馬遷對項羽評價總結其經驗教訓,實在是至理:「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蠭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執,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太史公這段話可以看作是「失敗學」的發凡,可惜未有引起高度重視。世人對成功的經驗甚為欽羨,而對失敗的教訓卻漠然視之。日本在學校里開設「失敗學」實在是明智的,杖縝笆紫嗌怖收f的:「我這個人要說有什麼長處的話,那就是我常常是從失敗中學習,我想這應該是教育的基本。」立項羽廟,讓後人牢記住「霸王別姬」的寶貴歷史教訓,實在是太重要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實在應該成為警世之歌。項羽應是中國的武聖人,他留給後人寶貴的經驗教訓,一定要很好繼承和珍惜。
極為有趣的現象是: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三個人,虞舜、倉頡、項羽。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而倉頡是文聖人,項羽則是武聖人。這三位聖人都値得中國人頂禮膜拜的,在這三位身上都有足供中國人道德取向的許多寶貴東西,應該很好地繼承。
推薦閱讀:
※為什麼設立雄安新區?
※中國民俗文化十二生肖木雕!!
※澳洲政府:即日起!中國護照入境將永久與美國護照享同等待遇!
※中國人的「國民性」及觀念的現代化
※非洲人糧食產量低 嫌土壤不肥沃 中國人教技術玉米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