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古代詩詞鑒賞

專題:古代詩詞鑒賞

【2010高考考綱解讀】

2010年《考試大綱》要求:鑒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鑒賞古詩詞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E級,即鑒賞評價。

【高考考點】

考點1:鑒賞作品的形象。

【考點解說】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要善於把握形象的特徵,分析寓於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

考點2:鑒賞作品的語言。

【考點解說】一般包括遣詞造句、語句含義、韻律格式、語體色彩等,既要能夠準確地理解有關詞語的特定意義、比喻意義、隱含意義、暗示意義,又要能夠準確地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尤其要注意對詩詞中「詩眼」的分析,還要能夠賞析詩歌語言描繪形象、表達情感、創造意境的藝術效果。

考點3:鑒賞作品表達技巧。

【考點解說】包括詩歌所用的修辭技巧和作品的寫作表現技巧:修辭技巧主要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互文、通感、雙關、襯托、對比、反語、反覆等;表現技巧主要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象徵、對比、映襯烘托、欲揚先抑、先聲奪人、以小見大、動靜結合、以動寫靜、虛實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時,稱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比興(間接抒情的詩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詩歌)等,要能夠體會各種修辭手法和各種寫作表現技巧在詩歌中的巧妙運用,並結合寫作技巧具體分析詩歌的藝術風格。

考點4: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考點解說】本考點屬必考內容。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內容主題的評價,內容主題方面包括意義的表層深層評價、常識典故傳說評價、經歷主張志向評價;二是思想感情的評價,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富有一貫性的意象評價、情感傾向評價;三是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

總之,評價古代詩詞的思想內容,就是分析評價古代詩詞主題的社會意義;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就是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評價作者對人和事的看法、傾向。分析評價要實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貶低也不拔高。

   【考點回顧】

1.(2009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寄遠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1)首句中的「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

 答:                                                                                

                                                                         。

【答案】一方面描繪水流的悠長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寫情,烘托出客子思歸的孤寂之情。

【解析】首先對兩個字展開聯想分析,其次分析該字描述的景象,最後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考點定位】本題是從練字角度考查對古典詩詞表達技巧的鑒賞,鑒賞時我們要揣摩詩意,把握特殊語境,從遣詞、造句、修辭等不同方面仔細揣摩、推敲,體會意境,感受情趣,領悟思想,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表面深入本質,多層面理解詩歌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分析練字的妙處。

(2)本詩後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簡要分析。

答:                                                                                

                                                                         。

【答案】這兩句寫正值客心孤寂之時,忽見紅袖憑樓而更增思家之情。

詩人看到紅袖憑樓的情景時,一下子聯想到家人也在期盼自己歸來,於是思家之情更加濃重(或「紅袖的悠閑與客心的孤寂形成鮮明的對照,鉞發襯托出旅思的凄涼,進一步觸發了詩人的思家之情」)。

【解析】首先分析詩句、品評意象,特別要注意景、物描寫,弄清楚作者通過哪一些景、物來構成什麼樣的意境。其次在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客觀之「象」中,寓有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

【考點定位】本題重點考查對古詩詞的思想感情的鑒賞能力。古詩的每一位作者,都想通過詩來表達自己的意趣、主張、觀點、看法,只步過有的表達的含蓄,有的表達的直白,有的表達的隱晦,有的表達的張揚而已。我們大致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把握詩歌思想感情:標題、作者、序(注)、詩體。其中詩體是把握詩詞主題最主要的憑藉。

2.(2009廣東卷)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同答問題。

杜甫

萬里瞿唐①月,春來六上弦②。

時時開暗室,故故③滿青天。

爽合風襟靜,高當淚臉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註:①瞿唐:瞿唐峽。位於長江三峽奉節至巫山段,安史之乩後,杜甫曾閑居於此。②上弦:上弦月,農曆每月初七、初八德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頻頻。

(1) 作者通過詠月主要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答:                                                                                

                                                                         。

【答案】主要抒發了杜甫遭逢戰亂後漂泊流離、思想懷歸的感情。

【解析】本題作答需抓住詩歌景與情的關係,抓住「月」這一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寫的月的特徵,再抓住詩人的遭遇(知人論世)來作答。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D。要求在分析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形象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創作的有關背景,評價古代詩文的思想內容。

(2) 從「萬里」、「時時」、「夜久」三個詞中任選兩個,分別簡析它們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答:                                                                                

                                                                         。

【答案】「萬里」表示空間的距離,寓含作者離家萬里的漂泊感。「時時」表示動作的頻率,字面意思是「屢屢」「常常」,言外之意作者一次次望月思歸的期盼。「夜久」表示時間的延續,暗示作者因思鄉懷歸而夜深難寐。

【解析】本題賞析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關鍵是解題的角度,挖掘的深度。還有,就是賞析語言,也要和詩歌的思想內容緊密結合起來。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D。要求在理解詩歌內容及形象特點的基礎上,賞析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2009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注】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築的土山苑囿、亭台宮殿。

⑴這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起的?「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答:                                                                                

                                                                         。

⑵詞中寫了哪些「風塵惡」的景象?

答:                                                                                

                                                                         。

⑶詞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漢陽游,騎黃鶴」,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

答:                                                                                

                                                                         。

【答案】(1)想當年,到而今。借代。(2)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3)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人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賺到想像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後再登黃雀樓的舒暢心情。

【解析】這首詞創作時代較耳熟能詳的「怒民衝冠」詞略早,寫於岳飛出兵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時。全詞採用散文化寫法,層次分明。從篇首到「蓬壺殿里笙歌作」為第一段。寫在黃鶴樓之上遙望北方失地,引起對故國往昔「繁華」的回憶。「想當年」三字點目。「花遮柳護」四句及其簡練地到處北宋汴京宮苑之風月繁榮。「環翠繞」、「笙歌作」,極力寫作了歌舞昇平的壯觀景象。「環翠」婦女佩戴的首飾,這裡指代宮女。「環翠繞」當然也是誇張說法。第二段由「到而今」字起筆(回應「想當年」),直到下篇「千村寥落」句止。寫北方遍布鐵蹄的佔領區,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與上段歌舞升的景象強烈對比。「鐵騎滿郊畿,風塵惡」二句,花柳樓閣、珠歌翠舞一掃而空,驚心動魄。過片處事兩組自稱問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戰士浴血奮戰,卻傷於鋒刃,百姓饑寒交迫,無辜被戮,卻死於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統兵北上解民於水火之中。「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這遠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導「當共戮力王室,克複神州」之猛志。最後三句,作者樂觀地想像勝利後的歡樂。眼前他雖然登黃鶴樓,作「漢陽游」,但心情是無法寧靜的。或許他會暗誦「昔人已乘黃鶴去」的名篇而無限感慨。不過,待到得勝歸來,「再續漢陽游」時,一切都會改變,那種快樂,唯恐只有騎鶴的神仙才可體會呢!詞的末句「騎黃鶴」三字兼顧現實,深扣題面。表示今日「靖康恥,猶未雪」,未能盡遊興,「待重新收拾舊山河」後,定再駕乘黃鶴歸來,重續今日之游以盡興。樂觀必勝的精神與信念洋溢字裡行間。從「想當年」、「到而今」、「何日」說到「待歸來」,以時間為序,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語言簡練明快。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解答此類題目要先分析詩句的內容,在分析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詩人的身世和寫作背景來認真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縱觀全題:題目考點實實在在,考查難度適中適度。

4.(2009海南寧夏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的題目。

鷓鴣天·代人賦①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①這首詞作於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⑴詞的上闕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

答:                                                                                

                                                                         。

【答案】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

【解析】解答此題,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如「桑芽、幼蠶、細草、黃犢等新鮮的、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然後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對詩詞意境的把握,「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觀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創設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成。「意境」就是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⑵詞的最後兩句作者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詞題為「代人賦」,作者為什麼要以此為題?請簡要說明。

答:                                                                                

                                                                         。

【答案】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裡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後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題為「代人賦」,實則為己賦,採用代人填詞的形式,以薺菜花自況,效果獨特。

【解析】詞中關於「城中桃李」和「溪頭薺菜花」的對比,還含有對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薺菜花不怕風雨,佔有春光,在它身上彷彿體現了一種人格精神。聯繫作者篇首的自注「代人賦」,當時很可能是朋輩中有人為作者罷官後的生活擔憂,因而詞人便風趣地以代友人填詞的方式回答對方,以放慢借薺菜花的形象自我寫照,一方面又隱隱流露出自己不做愁風雨的城中桃李,而作堅強的薺菜花,以此與友人共勉。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對詩歌表現手法的分析,表現手法包括襯托、對比、渲染、聯想、想像、欲揚先抑等。在實際做題中,當問到表現手法的時候,往往把表達方式中具體的抒情方式與描寫方式也納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白描、細節描寫(動作、神態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

5.(2009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嚴鄭公①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②,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③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註:①嚴鄭公,即嚴武,受封鄭公。②籜(tuò),筍殼。③帙,包書的布套。 

(1)本詩前三聯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

答:                                                                                

                                                                         。

【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陰涼,雨洗竹凈,風送竹香。

【解析】竹子為描述的中心事物,分別是從「梢」、「 影」、「凈」、「香」四個角度來寫。

【考點定位】考察詩歌形象的分析。

(2)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

答:                                                                                

                                                                         。

【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書上,使人感到光線暗了下來。「侵」寫出了竹影移動擴大的漸進過程。「晚」字則寫出了竹影給人帶來的時間錯覺。

【解析】詩歌的鍊字,動詞和形容詞最多,此外還有一些量詞。這個句子的關鍵詞是「侵」,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竹影給人的感覺。

【考點定位】考查理解詩歌大意(詩歌的形象)和表達技巧的分析。

(3)請你談談對最後一聯寓意的理解。

答:                                                                                

                                                                         。

【答案】答案符合詩意,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順應自然。示例二:要呵護人才,不要摧殘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攜,使自己有所作為。

【解析】這是全詩唯一的一句議理性的句子。分析是要作類比聯想,聯想我們生活中與之類似的例子。

【考點定位】考查詩歌的思想情感和內容分析

6.(2009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晚泊岳陽

歐陽修

卧聞岳陽城裡鍾,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雲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闕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擊如飛。

⑴詩中有三處寫到「月」,請就此作簡要賞析。

答:                                                                                

                                                                         。

【答案】第三句寫明月「來」懸空江,表現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為伴;第五句用擬人方法呈現靜夜「月弄清輝」的畫面,也為下句漁人歸家作引;第六句寫月光引領水上人伴著歌聲飛去歸家,帶出作者一絲思鄉之情。

【解析】這道題側重考查詩歌內容的賞析理解,一般分析作者用什麼方法寫出了什麼景象。這首詩中三處分別採用了反襯、擬人、借景抒情等手法來寫景。

【考點定位】鑒賞詩歌的內容和形象。

⑵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的?

答:                                                                       

                                                                         。

【答案】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觸景而生的思想之情。是通過卧聞鐘聲、系舟樹下、靜賞江月、傾聽歌聲等舉動,城裡鍾、水上歌等聽覺感受,城下樹、空中月、水上人、雲水蒼茫、輕舟飛逝等視覺形象,以景寓情來表現的。句句寫景、景景關情。

【解析】這道題考查詩歌思想情感及其表達,回答問題時應遵循「問什麼答什麼,怎麼問怎麼答」的原則,多可採用「通過……手法,用……內容,表達了作者……心情」的模式回答。

【考點定位】賞析詩歌的思想和表現手法。

7.(2009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後面的題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①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②。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注]①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以五彩絲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淚羅江。

⑴從全詞看,「空惆悵」和「無人解」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

【答案】「空惆悵」寫出了作者對人們在端午節以五彩絲系臂,紀念這個節日,但卻無人憑弔屈原,不知道這個節日的深厚內涵,而感到惆悵。也表達了對屈原的懷念之情。而「無人解」寫出了作者不被理解、世無知音的孤獨之感。

⑵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麼?請分別結合上闕和下闕作簡要分析。

答:                                                                                

                                                                         。

【答案】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對比。上闋寫端午節人們為過節準備的忙碌和熱鬧和作者肚子惆悵形成對比。下闋寫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離騷》的深切傷感形成對比。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的是古代詩歌的鑒賞與評價,能力層級為D級。解答這類問題,我們要有整體意識,要做到七看:看題目、看作者、看注釋、看關鍵詞、看意象,並且我們應該掌握鑒賞詩歌的術語,尤其是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還有語言特色等方面的術語。

8.(2009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後面的問題。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製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注】①萼:花萼。這裡指花瓣。

⑴詞中的「兩種」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

【答案】①梅花與雪花。②大自然。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此處「形象」即「意境」,而「意境」具體映現到具體詩歌里,就是物象,就是內容。如此轉換,則答案水到渠成。首先應找出詩歌所描繪的景物,其次,要判定這種景物性質與特色,從而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對古典詩詞中重要詞語的理解,能力層級為B級。應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結合整篇去理解。

⑵指出這首詞的寫作手法並簡析作者的情感。

答:                                                                                

                                                                         。

【答案】 手法:對比(反襯)情感:對梅與雪的品格有所褒貶,突出了對梅花的喜愛和讚賞之情。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E級。解答此題目要有整體意識,首先要審讀題目、詩句和注釋,其次要用相關鑒賞知識對原詩句進行分析,再次,要明確表達技巧內涵,最後按題目要求進行解答。

【賞析】梅與雪相同的時令特點,加之梅花與雪花有相似的性徵,詩人詞人便常常將它們聯繫起來。梅花和雪花相似、色相近,而質相異,神相別,自古以來,文人詠梅往往不離雪,以雪作背景;詠雪往往不離梅,以梅作襯托。王旭這首詞在眾多的梅花詩詞中雖不算出類拔萃,也自尤其獨到之處。詞開頭「兩種風流,一家製作」指梅雨雪同處於冬天,而氣質不同。「雪花全似梅花萼」是對雪花形象的比喻。「細看不是雪無香,無風吹得香零落。」在基本認同「雪卻輸梅一段香」的共識下,詞人彷彿在位雪花叫屈,雪非無香,而是為天風所吹散。詞的下闋,「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雖然看起來相似,實質有高低。「雪花不似梅華薄。」「薄」字一語雙關,是形薄,也是情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最後兩句生動地表現了梅花的孤高與雪花的隨和,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形象地說明了「惟高一著」之意。此詞語言明快,詞意淺顯,見解獨到,情理相生,不失為一首好詞。

9.(2009福建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江行

[宋]嚴羽

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

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

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

離家今幾宿,厭聽棹①歌聲。

[注]①棹歌:行船時船工所唱的歌。

⑴詩人為什麼「厭聽棹歌聲」?

答:                                                                                

                                                                         。

⑵請從「景」 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

答:                                                                                

                                                                         。

【答案】(1)詩人離家日久,思鄉情切,厭倦了長期的漂泊生活,所以聽到棹歌聲便心生厭倦。(2)詩歌頷聯妙在融情於景。詩中描寫了鶩「殘」、雁「斷」、月「新」、潮「生」的凄迷 景緻,景中寄寓了詩人的羈旅之情、思鄉之感。

【解析】第一問,考察的是詩眼,重點回答一個「厭」字,結合全詩及詩人的離家漂泊,不難回答。第二問,考察的是對情景交融這種表達技巧的鑒賞。因此我們必須分析第二聯寫了 哪些景,這些景有什麼特點,並把握住這些景是如何表現詩人的內在感情。

【考點定位】本題旨在考查對詩眼的把握能力以及「情與景」的寫作技巧。

    

   【專題測試】

【1】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餘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芽落葉,閑坐數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

  答:                                                                             。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

   答:                                                          。

【答案】(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2)詩人於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 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流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解析】(1)本題重點通過對意象的考查來考查考生對詩歌形象的把握。意象就是詩人表情達意的載體,此題不僅要看清意象,還要抓住題目中「反映時間變化」的要求。(2)本題的考查點是「鑒賞古典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本題對於重點詞語的分析必須結合詩歌中所表現出來的詩人情感,突出說明這些詞對凸顯主題、傳達情感的獨到妙處。「穿」字前的「獨行」,「數」字前的「閑坐」,對理解詩人情感,把握用詞技巧有很大的幫助。

【2】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黃氏延綠軒

[明]高啟

蔥蔥溪樹暗,靡靡江蕪①濕。

雨過曉開簾,一時放春入。

註:①蕪,叢生的草。

(1)「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麼作用?

   答:                                                                           。

(2)「一時放春入」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答:                                                                      。

【答案】(1)寫出春雨後水邊草木之貌;富有韻律感,增強表達效果。(2)表現了春光濃重,撲面而來,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這是一首典型的寫景抒情詩,考查的是對詩歌語言的鑒賞。第一題是對「關鍵詞」的考查,要注意作答的角度,要從內容和結構的角度,從音韻表達的角度來組織語言,疊音詞一般都有音韻上的作用,也可以增強表達效果。第二小題是對關鍵句的情景理解。答題時一般要描繪出其所描繪的景象,指出其所蘊涵的感情,要融情入鏡組織語言。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①。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註:①氛垢:塵埃。

⑴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鍊傳神的分別是哪 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答:                                                                 

    ⑵尾聯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                                                                 

【答案】⑴分別是「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後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後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2)尾聯寫了農忙時節,農人全家在弄天利忙於耕作的景象。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再一次突出表現「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晴」人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表態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解析】(1)本題是從鍊字角度考查對古典詩詞表達技巧的鑒賞。本聯屬寫景句,兩個字使原本普通的景物變得有色彩感和層次感。答題時既要描繪出詩句所展現的意境,又要答出兩字傳神之處。

(2)本題從動靜結合角度考查古典詩詞表達技巧的鑒賞能力。本詩是一首田園詩,描寫初夏的鄉村,雨後新晴,詩人眺望原野所見到的景色。前三聯可說是靜物寫生,雖則秀美,畢竟顯得有點空曠,缺乏活力。王維作為山水詩和山水畫的大師,是深深懂得這一點的。因而在最後一聯,他便給這幅靜態畫面加上了動態的人物,雖是虛寫,卻給原野平添了無限生機,能讓人想見初夏田間活躍的情狀並感受到農忙勞動的氣氛。這樣一筆,整個畫面都火起來了。

【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幾生修得到梅花?

註: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後隱居福建。後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1)這首詩體現了詩人什麼樣德思想感情?

答:                                                                   。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錶情達意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

【答案】⑴表達了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並借梅花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孤傲步裙、堅貞自勵的情懷。(意思對即可)⑵這句詩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山雨過後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

【解析】本題考查了鑒賞古詩詞的思想內容。評價作品思想內容,包括概括主旨,簡析作品的思想意義、人生意義,賞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和藝術風格,指出其局限性。作答時要注意鑒賞術語的使用。

【5】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金陵晚望                                 金陵圖

                        高蟾                                    韋莊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古城。

註:高蟾、韋莊,均為晚唐詩人。

   (1)這兩首詩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為什麼傷心?

        答:                                                                           。

   (2)兩位詩人一位說「一片傷心畫不成」,一位說「誰謂傷心畫不成」。請結合詩歌對此作簡要分析。

     答:                                                                           。

【答案】(1)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2)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詩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畫不出來的。唯詩作者通過觀看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雲」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多國勢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事畫得成的。

【解析】本體考查了鑒賞古詩詞中作者的觀點態度。(1)要善於捕捉信息進行賞析。從兩首詞的題目可知,兩首詩均為懷古詩,懷古傷今。從注釋中可知,「晚唐」透露出感傷的對象、內容。整合信息,即可得到答案。(2)從兩首詩的首尾句可知,分別是針對韋莊和高蟾的詩來說的。「誰謂傷心畫不成?」在詩中要找出畫的內容,即「老木寒雲滿古城」,韋莊在畫面中繪出了許多老木寒雲,繪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間的金陵,並非什麼鬱鬱蔥蔥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產生傷感的古城。「一片傷心畫不成」,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為「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推薦閱讀:

《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怎樣鑒賞?
古代詩歌鑒賞解題指導教案合集
如何鑒賞鄭愁予的詩《錯誤》?
古代詩歌鑒賞專項提升訓練(含解析)
古代詩歌鑒賞技法歸類

TAG:詩詞 | 古代 | 鑒賞 | 專題 | 詩詞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