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作戰無人能比做人不能比人
韓信作戰無人能比做人不能比人
韓信是漢初著名的軍事家,是劉邦手下的「三傑」之一,劉邦評價他:「統帥百萬大軍,戰則必勝,攻則必取」,的確是非常到位。然而,這樣一位蓋世軍事奇才,先是被降爵,最後被滅族,竟然落得了一個凄慘的下場。這當中當然有劉邦殘忍狠毒的性格以及劉氏天下的政治需要,但是卻有一個問題,除了後世之人給與他極大的同情之外,當時的人為什麼就沒有多少反映呢?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彭越也被劉邦滅族,並下令不準給他祭奠,可是那個欒布竟公開違抗皇命,大大方方地來到掛著彭越人頭的城門下給彭越彙報出使情況。難道韓信就真的比不上一個彭越?說起來,韓信這個人,作戰真是無人能比,但要是說起做人來,的確是有很多不及人的地方。
韓信作戰無人能比
韓信原來是項羽的部下,可是項羽這個人過於相信勇力,對於一些智謀之士不太感冒,比如說他手下只有一個謀士范增,還不能合作到底。即便是對於武將,他也用熟不用生,只用現成的,看不到潛力股。韓信就是這樣從他那兒跑到劉邦陣營中去的。在劉邦那兒,韓信也不受重用,他也想跑,可是劉邦這個人敢用人,他手下的人也願意給他推薦人。因此,先後有夏侯嬰和蕭何向劉邦推薦,韓信終於當上了大將軍。
韓信絕對不是夸夸其談之輩,在他得到了劉邦軍事指揮權以後,馬上來了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這給項羽以及當時所有的人一個想不到。別人想不到不要緊,項羽安排看住劉邦不讓東進的三個秦地之王想不到可就慘了,沒有多長時間,這秦地就完全成了劉邦的地盤。要說這三個王,並不是吃素的,他們手下擁有的秦兵,更是天下最能打仗的戰士。尤其是那個章邯,那可是秦朝最後一員猛將,陳勝、項梁、魏王咎都是被他打敗的。可是到了韓信這兒,雖說也製造了一點兒麻煩,但總起來還是屬於不堪一擊之類。
劉邦軍隊攻進彭城,項羽一個回馬槍殺來,劉邦立刻大敗而逃,幸虧是韓信收集潰散的人馬,在滎陽與劉邦會和並摧垮楚軍,項羽這才不能西進,並由此形成了楚漢相對峙的局面。有了這樣一個暫時喘息的機會,劉邦派韓信去攻打魏王豹,三個月不到的時間,韓信就收復了魏地,俘虜了魏王豹,順便打敗了代國。韓信是帶著不多的軍隊去攻打魏國的,打下了這些地方,韓信的軍隊反而壯大了。這時候,劉邦卻不行了,所以,一下子就把韓信的精銳部隊給抽走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韓信率領著一支幾乎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背水一戰」,一個早晨就打敗了趙國。趙國滅亡,燕國膽寒,馬上投降。一戰而得兩國,真是奇蹟。韓信收編了趙國的軍隊,在保衛趙地和抵禦楚國攻擊的作戰中又鍛煉了軍隊。可是劉邦卻故伎重演,又一次調走了韓信的精銳部隊去保衛滎陽。這還不算,他還讓韓信重新招兵買馬去攻打齊國。攻進齊國,韓信並沒有費多大力氣,因為那個「高陽酒徒」酈食其已經說服了齊王投降了漢王。但是,齊王田廣和前來救援的楚國大將龍且帶來的軍隊號稱是二十萬,即便是這個數字有虛假的成分在其中,但肯定要比韓信臨時徵集來的人馬多得多。就是在這樣又一次力量不對等的戰爭當中,韓信一戰打敗了齊楚聯軍,殺死了龍且,俘虜了楚國全部的士兵。剩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當韓信率領著漢王調集來的大軍,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的時候,項羽這個楚漢時期最勁的「強弩」,也到了「之末」,只能是聽著「四面楚歌」,飲恨烏江。
如果是臨陣廝殺,從秦到漢這一時期沒有人是項羽的對手,韓信也不例外。但是,戰爭不僅僅是列陣廝殺,即便是兩軍交戰,也不是你捅我一槍,我還你一劍這般簡單。因此,在這一時期,韓信打仗無人能比。和項羽相比,劉邦彭城兵敗,是韓信止住了潰敗,抵擋了項羽;劉項決戰,總指揮就是韓信,十面埋伏更是戰爭史上的大手筆。除此之外,楚漢相爭時期有名的將領幾乎都是韓信手下敗將,如章邯、龍且、李左車、陳余以及夏說、魏豹、趙王歇之流。還有,劉邦手下第一武將功臣曹參就是韓信攻趙占齊的部將。最關鍵的是,韓信每一次重大的勝利,幾乎都是在白手起家的情況下取得的。所以說,在那個時代,韓信打仗無人能比。
韓信做人不能及人
不過,韓信這個卓越的軍事家被殺,讓我們現代人無比同情,可在當時卻並沒有引起多大波瀾。尤其是他死的情形,呂后一個決定,蕭何一個「請」字就把他搞定了。問題是,韓信一個堂堂的諸侯王,一個領導指揮過劉邦手下幾乎所有將領的大將軍就這樣死了,幾乎就沒有弄出一點兒動靜。司馬遷更是把他定為「淮陰侯」,這不太符合《史記》的行文風格。比如說,項羽是個王,因為這個王有封王的權力,他還是被列在本紀當中;再比如呂后,因為她是實際上的皇帝,所以事迹也在本紀當中記載。更有甚者,韓信在做楚王時,有人說他謀反,劉邦身邊的將領們竟然一致地表示要出兵殺了這個「豎子」,也就是說他是個小人。那麼,究竟是「牆倒眾人推」還是韓信做人真有問題呢?答案應該是後者。
且看他做的幾件事情。
韓信接到命令攻打齊國,當他還沒有進入齊國境內,就已經知道酈食其說服齊王田廣歸順劉邦了。韓信也曾經打算不再進攻齊國,可是有一個說客蒯通給他講了一番嫉賢妒能的理論,他就把齊國給攻下了。結果是,這個酈食其被認為是劉邦派來使詐的,齊王把他投進油鍋里煮了。干出這樣的事情,做人就很有點兒問題了,即便是軍事進攻齊國,能不能多少考慮一下酈生的安危?哪怕是給他一個信兒也好!當然了,從劉邦集團長遠的利益考慮,攻下齊國比齊國歸順要好,因為歸順的這個齊國很有可能再反水。但問題是,這個韓信佔有了齊國,同樣是向劉邦要了一個王,項羽以及上面提到的那個蒯通同樣要他自立。把他人的成果換一種手法變成自己的,然後拿著這個向劉邦要王,這不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向上爬,而是墊著他人的屍體讓自己站得更高。
打敗項羽,劉邦當上皇帝,韓信改封為楚王。劉邦下令,在全國大力搜索項羽的部將,鍾離眜這種高級將領,更是重點通緝對象。逃亡之中,鍾離眜自己覺得和韓信要好,就避難來到了楚國。有人告發韓信造反,劉邦就以巡遊為名,要逮捕他。韓信想發兵造反,又覺得自己沒有罪,想朝見劉邦,又害怕被擒。有人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殺了鍾離眜再去見劉邦,這樣劉邦會高興,消除對他的疑慮,他的禍患就解除了。韓信是怎麼做的呢?他是去和鍾離眜商量!鍾離眜罵韓信說:「你不是一個厚道的人!」然後自殺。如果說,鍾離眜是因為韓信暗示自己去死而責罵韓信的話,說韓信不厚道其實是非常輕的。按照古人的做人標準,韓信這種行為絕對不是君子所為。就韓信來說,他可以拒絕收留鍾離眜,還可以把鍾離眜押送給劉邦處置,這樣做雖然不夠朋友,還可以說是一種「忠君」的坦蕩行為,收留了人家,到了生死抉擇的時候再去和人商量,這不是明擺著要人家去死嗎?既然收留了,韓信還是有兩種選擇的,一是把他送走,不管是北去匈奴還是南去百越;二是直接向劉邦求情。可惜,這些「長者」的行為韓信都沒有採取,恰恰選擇了小人行為。
並不是說,我們因為鍾離眜的一句話就把韓信一棍子打死,這裡有一個對比,那就是和鍾離眜地位相當,遭遇相同的季布。劉邦痛恨季布超過了鍾離眜,他曾經下令,誰敢收留他,滅三族。季布逃亡到了周家,周家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徵得季布同意後,就把他以買賣的形式送給了朱家。朱家把他暫時放在干農活的奴役當中,然後就找汝陰侯夏侯嬰求情。夏侯嬰找機會給劉邦說了,季布得到了赦免,後來還做官做到了河東郡守。兩相比較,韓信上比不了一個夏侯嬰,下比不了一個鄉間財主。
韓信被劉邦在雲夢澤擒獲後,由楚王降為淮陰侯,從此經常託病不參加朝見。他曾經拜訪過樊噲,樊噲受寵若驚,跪拜迎接,自稱臣子。出門後韓信竟然說,我這輩子竟然要和樊噲這等人為伍了。人家對他的尊重,換來的竟然是他對人的蔑視!撇開樊噲這個人是劉邦的連襟不說,人家畢竟也是一代英雄豪傑。論資歷,韓信還是一個執戟郎中的時候,樊噲已經是一個列侯了。論豪情,樊噲勇闖鴻門宴,保護劉邦,斥責項羽,這是何等的英雄!為此,項羽都稱之為「壯士」。和這樣的人為伍,即便他是一個普通士兵,又會辱沒你什麼?
韓信做大將軍,是蕭何向劉邦極力推薦的,不管怎麼說,韓信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缺不了蕭何的舉薦之功。後來呂后要殺韓信,讓蕭何去請,蕭何請了,韓信進宮,呂后沒有費多大勁兒就殺了他。後人將這種事情總結為「成也蕭何敗蕭何」。為什麼沒有多少人為這件事情詬病蕭何?可見韓信這人為人並不咋樣!還有曹參、灌嬰等人,他們跟隨著韓信攻趙掠代經營齊國,可以說是曾經生死與共,韓信死後,為什麼連一聲嘆息都沒有?倒是劉邦聽說韓信死了,在高興之餘心裡有了那麼一絲憐憫。不過,這種憐憫不是源於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是一個皇帝對一個大才之人這般下場的俯視,與韓信的為人無關。
當然,韓信是不是該殺,這和為人好壞無關。但一代豪傑除了軍事才能被人敬仰,其他再沒有供人稱道的東西,這是不是與做人不能及人有關呢?
推薦閱讀:
※做人就要想得開
※做事業就兩個詞:登頂,大海
※你有哪些被狠狠教做人的經歷?
※做一個呆萌的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小三在身邊:狐媚閨密做人體模特搶我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