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米:雷軍重新發明手機
揭秘小米:雷軍重新發明手機
2011-08-09 17:12:15 來源: 商業價值(北京) 小米是一家奇怪的公司。
作為創業公司,它竟然有7個聯合創始人,來自微軟、谷歌、摩托羅拉等5個不同的地方。這些公司所做的事、做事的風格、流程,甚至氣質都大為不同。表面看來,光是「多文化」的融合,就夠這家新生公司頭疼了。更何況,大家還都是「主事人」。
這還不算。作為一家成立才1年多的創業公司,小米並不算知名企業,但它招聘的標準比微軟都高。它不僅要求應聘者是好工程師、業內精英,還要求他們必須要有創業激情和人生理想,「不僅要工程師的身體,還要他們的靈魂」。
如果拿現在一般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標準來比較,小米是個絕對的異類。這家創業公司從最初「開班」的14人到如今超過200人,幾乎沒有一個應屆畢業生,平均年齡30歲,大都拖家帶口,是個不折不扣的「中老年團隊」。主要創始人雷軍,知名職業經理人,知名天使投資人,如果排除20年前在大學時的創業經驗,小米公司是他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創業」,時年41歲。
更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團隊還確實富有激情,有著很強的極客精神。洪鋒,前谷歌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每天高強度工作之後不去睡覺,利用休息時間窩在會議室里鼓搗機器人玩;黎萬強之前是金山詞霸總經理,進入小米之後,加班重新成了家常便飯,甚至還創造過43小時不睡覺的紀錄;黃江吉曾任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加盟到小米後,不僅負責搭建工程團隊,帶頭研發,還要負責工程師的招聘工作,甚至還作為「米聊小秘書」,充當了米聊這一產品剛發布時整整一周唯一的全勤客服。
但最奇怪的還不是人,而是事。在外人看來,小米最初始的基因、能調配的資源、最擅長做的事,都應該是在軟體和互聯網這個圈子裡。但雷軍從金山、卓越、UC、多玩和凡客一路走來,最終告訴大家,小米公司其實只有一個最大的目標,那就是做智能手機,做出世界級的好手機。
做手機!這個最令人奇怪的地方,才是最終穿起之前一系列「奇怪」現象的主線。一群抱著極客精神追求極致、同時也享受折騰的人、一個想做點事情的「中老年創業團隊」,難怪做派會與眾不同。
那麼,他們理想的實現與商業的成功,能否同時達成?
迂迴路線
雖然小米的目標是做手機,但是腳下行走的路線卻是一場軟體與互聯網的大迂迴。
目前的小米公司有3項最主要的業務:
MIUI,基於Android的ROM,即在Android基礎上優化開發的主程序操作系統,由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黎萬強和黃江吉負責;
米聊,一款基於移動互聯網的跨平台即時通信應用,由聯合創始人洪鋒和黃江吉負責;
最後就是即將發布的小米手機,一款定位在「發燒」專業人群的頂級智能手機,由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周光平、劉德和黎萬強負責。
其中,周光平長於硬體、劉德長於工業設計、黎萬強長於用戶界面和人機交互、黃江吉長於軟體工程、洪鋒長於移動互聯網應用研發和產品設計。在這5人之外,董事長兼CEO雷軍與總裁林斌,構成了小米公司管理運營的「雙核心」。
如果只是簡單為了做手機,這絕不是傳統上應有的核心人員配比。但是,如果先不去考慮小米做手機的邏輯,而是從小米最初是如何建立與運轉出發,就會發現對這家公司而言,這或許是它走向做手機這個目標唯一的路線選擇。
2010年,對小米這家公司,業內的傳聞大多是這個樣子:「雷軍從谷歌、微軟挖了好多厲害的工程師,所有人玩命干,陸續做出了好多軟體。」了解小米的人非常少,而幾乎所有人的印象都是雷軍這家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應用和軟體上有大抱負。
根據公開說法,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而更準確的時間點是在2010年4月6日,小米正式搬進了暫時屬於它的第一個辦公室——位於北京中關村的銀谷大廈,此時包含一個前台在內,公司總共14人。
小米公司最初的一班人馬,絕大多數是做軟體出身。這也能理解為什麼它首先以軟體項目的「豪華陣容」奪人耳目,給了大家現在看來錯誤的第一印象。
這樣的一批人要做手機,註定了必然要走一條很長的路。在成立之初,小米的行動規劃也確實如此:先從最擅長的軟體(應用)開始做,試試水,做完移動應用看情況,再開始做操作系統,然後從操作系統再到做手機硬體。
儘管這樣的路線由淺入深,從邏輯上也說得通,但移動應用和智能手機根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事先,就連雷軍對它是否能成功也不太拿得准。他後來對《商業價值》開玩笑說:「我們為什麼一直很低調?因為我們當時想好了,事情如果做成了就成了。萬一做不成,我們就說自己從來沒做過!」
無論如何,小米已經啟動,開弓沒有回頭箭。從第一步開始,就這麼十來個人七八桿槍。短短兩個月,小米一邊招人,一邊相繼開發出了「小米司機」、「小米分享」等應用。
這時候,規劃中第一個變數出現了,只不過它看起來似乎是好消息——到6月份,小米的移動應用產品得到了超過預期的用戶認可,成長很快;而他們也發現,第一步似乎走得比想像中順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初的創始團隊商議決定加速前進:提前啟動操作系統項目,並開始組建手機硬體團隊。
操作系統要怎麼做呢?小米的思路從一開始就沒想著自己開發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在他們看來,首先,操作系統難度較大,以公司的規模和能力來看還不可行;其次,對小米來說,全新操作系統意味著必須找到手機硬體廠商合作,沒有硬體就沒有用戶,這條通往用戶的道路過於曲折。更重要的是,小米必須花最小的氣力來得到最大的用戶數,並從用戶反饋中不斷汲取經驗與力量,為達到「小米手機」這一目標打下盡量堅實的基礎。而在此之後,小米手機在應用和功能上必須足夠豐富,不能只做小眾。
小米想得到手機操作系統經驗、儘可能多的用戶、手機專業用戶的認同度;小米擁有一群產品設計和執行能力強、能把東西做到極致的工程師——在這樣的前提之下,Android操作系統成為小米幾乎唯一的選擇。而從用戶界面、人機交互開始,針對用戶量足夠多的Android機型開發ROM(主程序內核),小米一方面不斷深化程序與手機硬體交互,一方面不斷優化服務與用戶交互。在軟體應用創新、軟體開發模式創新的同時,摸索硬體的大門。
小米公司3項主要業務之一——MIUI就此誕生。
如果說MIUI的誕生還屬順理成章,則小米的硬體團隊組建就需要一些運氣了。這是當時的小米最拿不準的地方,也是最為生疏的領域。2010年6月,雷軍通過洪鋒找到曾一手組建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劉德,不久之後,在見了100多名有豐富硬體經驗的人後,輾轉聯繫到了時任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的周光平博士,並一拍即合。當二人接受雷軍的邀請,告別當時的工作成為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時,雷軍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在7月12日的小米公開亮相中,雷軍以近乎隆重的方式向媒體介紹,「如果沒有劉德和周博士的加盟,我們小米是絕對不敢做手機的」。
隨著2010年下半年硬體團隊的逐步組建和工程師到位,小米從移動應用、MIUI到手機的鏈條終於開始了它的完整運轉。
小米所走的這條路線看起來實在有點繞。如果就是想做手機,哪怕是頂級智能手機,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找設計師、硬體工程師、供應商、生產商,然後外觀、主板、CPU、屏幕、通信模塊、感應器,直接磨合做出來呢?簡單來看,那才是做手機的路徑,與小米做的大相徑庭。
但小米想以手機為目標並有所作為,那多半是條死路。不看創業者的經驗問題,光看在手機硬體這一長鏈條上的行業積累,如果直接上馬小米手機,怎麼和浸淫其中那麼多年的摩托羅拉、三星、HTC等公司拼?
雖然雷軍和小米團隊有著做手機的夢想,但夢想不等於妄想,小米必須有自己真正能夠支撐夢想的實現路徑,和小米如何成功的產品邏輯。
因此,在這條迂迴路線中,小米雖然走得很快,卻在短短一年中利用自己的擅長點,積累出了屬於自己的優勢。如果說,金字塔的頂端是手機,傳統手機硬體廠商用自己的經驗和在產業鏈中的資源積累搭起了金字塔的底座,那麼,小米也有一個完全不同於他們的底座。
這個底座,首先是在應用和操作系統不同領域中一定的用戶積累;其次是對硬體逐漸的感覺與了解;之後則是一套軟體應該如何與硬體交互,才能發揮出更大效能、節省手機資源、優化用戶體驗等的綜合方法論。總之,迂迴路線使得小米擁有了一個手機產業中沒有過先例的「軟底座」。
它使得小米獲得了一些真正能與手機硬體大廠進行市場博弈的、獨特的資本。
用「CSP」重新發明手機
米聊對於小米到底意味著什麼?這是解釋小米這家公司戰略的核心問題。
小米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一直研究是否能做一個類似叫「小米通」的東西,在人際溝通中實現創新。可在2010年10月之前,工程師們一直未能探索出有別於SMS、飛信和手機QQ等目前市場中產品的研發方向。就在這時候,Kik出現,它利用與手機通訊錄的匹配,建立了一種基於聯繫人真實身份、輕盈但超高即時性的通信方式,同時還打通現有SNS,具有極強病毒式傳播的基因。這無疑為小米團隊捅破了一層窗戶紙。
2010年12月,「米聊」上線。先是Android版,繼而是iPhone版,在蘋果App Store中排名迅速躥升至前10位。之後,米聊借鑒Talkbox增加了語音對講功能,這成為了此產品的「二級助推」。到2011年6月末,米聊用戶數在半年時間內達到300萬。
如果說,小米之前各項工作的逐漸落實還可以用按部就班來形容,那對小米的米聊團隊而言,這無疑於一場競爭激烈的閃電戰——時間緊、任務重、變數多。因為米聊這一產品,並不是一個誤打誤撞的試驗品,其實是小米在手機製造的戰略大局中,至關重要的點。
回到一開始,當MIUI開始進入研發時,雷軍就已經向所有人反覆強調:「我們要做一部能打電話的手機。」這句話的意思是,手機最基礎的打電話、發簡訊的功能將是從MIUI開始,整個小米團隊需要考慮的首要重點。
但這遠遠不是將基礎功能做好那麼簡單。雷軍看到,手機正在重演PC時代的那一幕:硬體從計算到存儲正在飛速發展,操作系統不斷更新換代,手機的迭代越來越快,各種人機互動方式也在快速演進。整個產業的發展還在推動屏幕、外殼、電池等基礎研究的持續深入。
可是在手機的日新月異中,某些基礎的東西卻似乎一直一成不變:通訊錄還是之前的模樣,很難讓人滿意;發簡訊的體驗也從未變化;打電話更是延續著從「大哥大」時代過來的習慣,通信的方式難脫身傳統。
一成不變的地方,是否就是創新的突破點?
小米公司內部,有一個「生造詞」被提起的頻率極高,那就是「CSP」——「『C』指Contacts,聯繫人;『S』是SMS,泛指簡訊和彩信;『P』是Phone,打電話,語音通話。」黃江吉說。
這3點是手機作為通信工具的核心拆解功能。雷軍舉例說:「手機通訊錄中都有大頭貼和照片頭像的設置,但是有幾個人的通訊錄是有頭像的呢?因為你不可能成百上千人都去自己拍個照片嘛。但是米聊這樣的應用,人人都自己上傳頭像,如果整合到通訊錄,這頭像問題不就解決了?」
在雷軍看來,手機高速智能化和移動互聯網化的過程中,CSP這樣的基礎功能反而被忽視了。如果小米能夠抓住變化的契機,成為變革CSP的主要力量之一,就一定有機會。
而米聊的出現,讓這個機會有了現實的可依附之物。Kik從誕生起就將自己的使命定位於「幹掉簡訊」;而米聊將語音、Talkbox式的互動方式串聯在一起,進行功能組合,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演進。
300萬且仍在快速增長中的用戶群,意味著有為數眾多的人已經在小米的系統中進行通信。這是一個實名關係社區,每個人在裡面的好友列表,就是新的聯繫人通訊錄。
當米聊正式升級成為小米公司3項主要業務之一時,意味著它在小米的藍圖中有了可以匹配MIUI和小米手機的新角色。當使用者越來越多,每個人通過米聊就能聯繫到越來越多的好友,進而不斷穩固自己基於米聊的人際關係,甚至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之前在手機上與朋友的關係層,同時還能細分出不同層級的關係和溝通手段。雖然雷軍沒有說明,但在他頭腦中,米聊與MIUI、小米手機的分進合擊,似乎已經有點要在移動互聯網上構建基礎社交網路的意思。這當然也意味著,米聊將是小米在成為「CSP變革者」過程中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與之對應,MIUI則在操作系統層面,包含著覆蓋更廣、更加全面的CSP變革任務。比如可以更方便溝通和互動的「超級手機通訊錄」,或者能將好友名稱作為Tags進行植入的簡訊群發。在每個細節上,MIUI都正在以改良的方式逐步優化手機的CSP。
如果要畫出小米的受眾圖,最外圈的無疑是米聊,橫跨Android、iOS和Symbian用戶群,截止到7月底,用戶超過350萬。
一年之後,MIUI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論壇上主要帖子動輒成千上萬人瀏覽、評論,擁有超過30萬人的社區開發者,甚至有許多來自海外各個國家的MIUI「粉絲」形成組織。每當有新版本的MIUI ROM發布,就自行將其翻譯為當地的語言版本——這也使得MIUI至今擁有了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語言版本。MIUI是小米公司另一個面積較小、但用戶忠誠度更高的圈。
除此之外,迷人瀏覽器、小米便簽、小米分享、小米司機等應用,則在Android用戶為主的區域內,擁有各自的用戶圈。
在這些圈的中間交集位置,則是目前還留有懸念的小米手機。
米聊在最外圈不斷「捕捉」著用戶關係和用戶信息,各種應用也在不同層面上充實著這一點。當米聊的ID、小米各種應用的ID、MIUI的用戶ID最終合併在一起成為唯一的「MIID」時,每一個小米用戶或許就能發現,小米上有了他的實名身份信息、朋友圈,甚至位置和車輛信息——當他從米聊到MIUI,越深入成為小米的用戶,就能在小米產品的打通之下,獲得超越過往的使用體驗。
最終,當承載MIUI的小米手機出現後,每個用戶的ID最終與手機號、乃至手機硬體合為一體。像HTC某些社交手機所具有的社交物理按鍵一樣,小米手機說不定會有一個特定的「米鍵」,直接打通用戶的CSP和包括米聊在內的各種應用,並通向整個基於移動互聯網所構建的新生活方式。
從米聊到MIUI再到小米手機,全鏈條的覆蓋方式將會讓CSP的變革來得更加徹底,並讓用戶過上「米生活」。這或許就是小米所圖之局。
雷軍的5個判斷
為什麼雷軍會選擇自己來做手機?為什麼「做手機」這件事,大到能承載小米團隊共同的夢想?
在雷軍的腦海中,從趨勢到突破點,再到小米想要成功可以依賴的關鍵要素,有一整套完整的邏輯——CSP無疑是雷軍所看到的機會中,最重要的可突破點之一,而這套邏輯,也是小米公司之所以會誕生的原因。
雷軍有5個產業判斷。第1個,是他認為從大趨勢上來說,手機將會取代電腦,成為每個人主要的計算中心。起碼在現階段,手機的計算能力正在以超越PC時代的速度提升,而像摩托羅拉Atrix和聯想樂Pad這樣的移動設備,確實也正向著「取代筆記本」的方向演化——它們只需要插入一個底座,就能變成一台真正意義上的低配筆記本。
在此之後的第2個判斷,是整個手機工業,通信產品的演變軌跡將越來越趨向於電腦產品。當沒有「Wintel」(微軟+英特爾)這樣的聯合巨頭壟斷之後,全球手機產業在競爭中非常開放。沒有強大的力量可以壓制創新,每一家手機鏈條中的公司都被激發出了強大的潛力。雷軍認為,在這樣的大勢之下,中國手機廠商憑藉生產和成本的優勢,會有真正意義上邁向世界的機會。
這代表著雷軍與小米公司對手機未來演進的判斷——小米手機要做成什麼樣子?抓住什麼樣的機會?成為什麼樣的存在?
短短几年間,手機從簡單的通信工具開始,正在擁有越來越強大的計算內核。它的CPU運算能力每年都在成倍增長,從200MHz到1GHz,到雙核1.4GHz,不久的將來可能達到2GHz四核——這已經趕上和超過了電腦計算能力的提升速度。這意味著手機不僅將作為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連接互聯網,成為獲取信息和用戶與網路交互的主要通路;還將取代電腦,為人們未來的科技生活提供主要的計算能力。
在雷軍這兩個判斷之下,整個互聯網、乃至未來人們生活的價值鏈將無可避免地越來越向手機遷移。當小米定位於「手機綜合能力提供商」,抓住移動互聯網到手機硬體,它就將無限接近於這一美妙的未來圖景。
也正因為如此,小米所要做的手機,不能是一般的手機,而必須是真正高性能、發燒級、全球領先的手機。
在明確了目標之後,雷軍的後3個判斷,構成了小米想要達成這一目標的基礎方法論。
第3個判斷,雷軍認為當移動互聯網崛起,手機的規則將被重新定義。在他看來,目前所有手機主戰場的玩家都還使用著沿襲自「硬體為王」時代的傳統規則。但應用驅動的時代已經到來,新的互聯網玩法兒將會證明自己將比傳統玩法兒更加先進,更能滿足用戶需求。
這是小米作為新興公司的好處,它能以全新的互聯網方式為法則,對公司架構和產品路線進行搭建與要求。比如,雷軍眼中的MIUI應該是一個「活系統」,它能像互聯網產品那樣,隨時接收用戶反饋並快速迭代更新。「包括蘋果在內,我們現在使用的手機,如果有Bug或者用得不爽的地方,根本沒有地方去提意見。」雷軍說。傳統手機離用戶的距離太遠,操作系統和軟體的更新太慢,從互聯網的視角來看過於呆板。
而MIUI這一系統的更新周期是每星期一個版本。據黎萬強介紹,即便是未來在小米手機上需要追求穩定,小米也將不少於兩個月發布一個操作系統版本。
用戶有任何反饋,都能直接在論壇中進行遞交,MIUI團隊則會對每個遞交的改進點進行初級判斷,並按照優先順序列入系統改進的排序列表中。在論壇上,每一個Bug,用戶都能看到是由哪個工程師在負責解決,進展如何,需要多少時間,並能隨時與工程師在過程中互動。這些Bug的修復和功能改進,將整合進每周整體的版本當中去。
在這樣的節奏之下,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當產品拆散到小目標實現之後,發布和改進的過程將試錯的成本降到了最低。在完成用戶互動的同時,實際上,所有用戶也分層次幫助小米完成了部分研發工作。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互聯網公司的例子。比如Facebook,其多國語言版本實際上是將產品結構拆散之後,組織用戶來自發完成的。小米的「活系統」也是如此,這是典型的互聯網產品思路。
雷軍的第4個判斷是「回歸本源」。讓智能手機首先是好用的手機,其次再是智能的手機,也就是將能方便地打電話、發簡訊定為底線,成為衡量手機的關鍵標準。這是小米的底線,也決定了當小米在進行軟硬體研發時,該如何判斷工作的主次,安排工作重心。
在應用、操作系統包括手機硬體的全新設計中,不管是在移動互聯網端,還是在手機硬體這一端,對小米而言,都有著極其廣闊的可創新空間。但創新不可能無休無止,也有其應該的限度。而回歸本源的意思,就是在充分想像了手機的智能化和網路化可以讓它成為什麼之後,最終還是落地到最根本的需求上來。
對小米這樣一家新公司而言,回歸本源尤為重要。一切都可以被全新想像,從手機的形狀,到使用手機的方式,再到需要什麼樣的軟體應用去滿足新的方式。這將很有可能讓小米在對手機的反思中陷入無休無止的思維漩渦。比如「手機就必須是這樣一個方塊嗎?」雷軍這一判斷讓所有人回到清醒狀態——先別管那些沒用的,把打電話、發簡訊的功能做好了再說。
而最後,雷軍認為有了這些積累,不管是為了向著價值鏈的中心前進,還是開放競爭所帶來的中國力量的機會,或者用更加互聯網的方法全面改變手機之於用戶的體驗,還是將基礎底線定在別人忽略的地方,它們都指向最終的目標——重新發明手機。這是小米做手機想要達到的高度,也是「做手機」能夠讓所有小米團隊的人興奮和激動的根本原因。
這種重新發明並不是外觀上的,而是互聯網和軟體的「智能」層面。小米在這一圖景下的實踐路線已經日漸清晰——將CSP作為主要創新點,在不斷的應用軟體和操作系統升級中,積蓄可以改變手機通信方式的力量。當應用、操作系統與自己完全可控的手機硬體結合,即可將軟體和操作系統的創新和優化催生至極致時,CSP創新成為小米手機最大的亮點。在手機硬體上,追求頂級性能(及性價比),一方面用不追求賺錢的優秀手機積蓄用戶,另一方面也為軟體和操作系統創新在硬體上留下足夠的空間。最終,在應用、操作系統和手機3個層面上,都獲得足夠的躍升力量。
雷軍相信,最終很少有人比小米的應用開發團隊更懂硬體,也很少有手機硬體廠商能夠比小米的硬體團隊更懂得與軟體結合。
成功的條件
知易行難。小米所做的事從未有人完成過,沒有任何可供參考借鑒的完整模板。而即便到了今天,小米手機即將發布的關口,已經解決了許多困難,但仍然還有許多風險等待著他們。
首先就是硬體隱憂。
與軟體不同,手機硬體是另一個鏈條更長、更加傳統並難於變化的行當,這本就是小米的陌生領域。更何況小米將手機產品的目標定得很高,這更是成倍增加了難度。「我們手機的所有供應商,都是全球最頂級的,蘋果公司的供應商。」雷軍說。但他沒有說的是,「頂級」背後意味著他們啃下了多少硬骨頭。
最頂級的供應商,不管是攝像頭還是觸摸屏,它們的共同點是從來不缺買家。在一個完全的賣方市場,靠錢已經解決不了問題,更要有誠意、努力以及技術實力,還有賣方提供的產品能否與自己時間表契合的控制力。談到這一點時,同時在負責MIUI和小米手機的黎萬強並沒有說太多。他只是半開玩笑地說道,「如果早知道做手機有這麼多困難,當時我們肯定不會選擇來做這件事。也就是不知道,無知者無畏」。
因為小米要求所有的配件都是最新的產品,事實是當有一些產品拿到時,甚至連驅動程序都沒有。供應商提供驅動程序需要3個月之後,小米等不起這個時間,於是手機硬體生產中少有的一幕出現了——小米將產品拿回來,自己不斷測試,研究驅動。「這就像是在一個黑暗的房子里找開關。你不知道開關在哪面牆上,你甚至不知道開關的大概方向在哪邊。你會陷入完全的無知狀態,所能做的,只有不斷嘗試。」黎萬強說。
手機質量控制上的考驗也不小。通信測試、屏幕測試、按鍵測試,各種各樣的實驗需要各種各樣的實驗室與環境。雖然周博士和摩托羅拉來的工程師們都有著豐富的經驗,降低了走彎路的狀況,但對小米這個由軟體應用、操作系統和手機硬體所圍繞的「木桶」來說,手機硬體的短板就是短板。
在前期工作中,小米還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將一個個硬體難題克服。但是,一旦小米手機上市,裹挾供應商、渠道商、用戶和小米團隊的龐大系統就開始運轉。萬一發生什麼問題,將迅速對整個系統產生連帶效應。小米如果還是200人的團隊,在已經運轉的系統中絕不夠用。手機硬體領域的短板,有可能是小米潛伏的一顆「定時炸彈」,只有在實戰中解決這顆「炸彈」,小米才能真正走上大道。
其次是小米手機的銷量。
在小米的迂迴路線中,小米手機是它的最後目標,也是小米做的所有事情的最終依附物。當目標水落石出,它能產生的效果——比如手機銷量和市場接受度,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小米公司的成敗。就像知名評論人Keso所說,「小米手機賣得好不好是有硬指標的。萬一賣不好,小米公司的價值就將大大縮水」。
由非官方渠道獲得的信息,小米手機將在2011年8月中旬正式對外公布,隨後是面市銷售。有消息稱,這一產品可能將採用高通最新的雙核1.4GHz SnapDragon晶元;前後雙攝像頭,後端攝像頭為800萬像素;4英寸解析度為480X854的夏普液晶屏;手機整體為黑色,比傳統Android智能機要長一些;在外框上有3個物理按鍵,分別是電源鍵、音量鍵和「米鍵」;而屏幕上則有可能在最下方分布著3個觸摸按鍵,分別是Home、返回、電話鍵;搭載基於Android 2.3的最新MIUI系統;預計售價2600元左右。
賣手機,軟體可能作為服務和維繫用戶的方法,但硬指標在銷售環節至關重要。目前來看,僅硬體和價格,小米手機在市場上已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可是在具體定位上,從7月12日小米披露的信息來看,將小米手機定位為「高性能發燒手機」,這一定位恐怕有過於狹窄的隱憂。小米手機不可能只為了給發燒者和專業用戶使用,這一小眾定位是否會影響小米手機的表現,還需考量。
在接受《商業價值》採訪時,雷軍和黎萬強都解釋了小米手機如此定位的原因:當前Android的深度用戶基本都是發燒人群和極客,MIUI的受眾構成也是如此。在新的手機消費潮流中,技術正在充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技術往往意味著高端。藉助新浪微博、人人網等各種渠道,信息傳播的速度很快,專業人群和發燒友的選擇和使用將起到一個比之前更強的示範作用。
但其風險在於,對廣大不懂技術但追求數碼時尚的人群而言,說小米手機是「發燒手機」,是否等於在對他們說,「這不是適合你們的手機」?某種程度上講,小米手機的這一定位越成功,以後想要改變定位時就越困難,這會否鎖死小米手機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定位?
現在看來,小米很有可能為市場上帶來一款好產品,但好產品不一定等於成功的產品。摩托羅拉V3、蘋果iPhone、HTC Desire,乃至三星Nexus S之前的成功,是從定位到硬體、軟體再到整個運營系統和補給線綜合實力的結果。而小米手機的起點即便有了「軟底座」,與他們相比還是個孩子。
在雷軍眼中,小米手機可以使用的「彈藥」有3個——第一,小米手機將會是硬體不錯、軟體更好的好手機,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第二,米聊和MIUI打下的用戶資源基礎將會部分順移到小米手機上,甚至通過已經有超過20個國家語言版本、在國外發燒人群有一定影響力的MIUI,小米手機或許一開始就在國際上能有一些斬獲;第三,小米的互聯網思維方式,將會帶到手機銷售和服務這一環節之中。雷軍投資的凡客、樂淘等B2C網站很有可能將會在重要位置進行小米手機的網上發售,而互聯網上的廣告投入、運營、營銷、服務,這都是雷軍和目前的小米團隊最擅長之處。
對小米公司來說,在埋頭苦幹一年之後,這才是真正的開始。當小米手機開賣,整件事的成敗在未來3個月到半年時間裡。這是小米的「生死關」。因為小米公司從軟體到手機的路線,目前仍然只是邏輯完美,還需要時間實踐來進一步證實。
看似布局合理的背後,也隱藏著戰線是否過長的疑問。即便小米手機可能成功,但這並不能解決米聊(及其他應用)、MIUI和小米手機「三箭齊發」的潛在問題。作為CSP的「炮手」,米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將與騰訊微信等同類產品呈膠著狀戰鬥下去,這個關鍵戰場將牽扯小米許多精力。MIUI作為獨立業務,要想向著更大目標前進,必然不能局限於只做網上發布、用戶傳播的ROM,勢必要在越來越強的過程中,與其他手機硬體廠商乃至運營商、應用開發者發生關係。而這種關係對小米手機本身又會形成什麼樣的影響,是互相促進還是相互衝突?
小米精巧的戰略和恢宏的格局已經逐漸清晰,面對的挑戰和風險也將此起彼伏的湧現。其最忙碌而幸福的創業第一年已經過去,而最艱難和痛苦的創業第二年已經開始。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雷軍等人理想的實現與商業的成功要想同步達成,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從小米身上,依舊可以看到一些令人興奮的東西。從雷軍開始,一群正在步入中年或已屆中年的人,沒有被社會磨平稜角,可以繼續去追求夢想並為此冒險。更重要的是,他們敢於相信產品的力量和互聯網精神的力量,去嘗試改變原有的格局。
這就是一家理想主義的、讓你有些擔心的公司。不過,對一個變革者來說,有時候理想主義也是最有力量的武器。
雷軍的方法論
雷軍做小米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將他從金山和做天使投資人時所積累的方法論,付諸實踐的過程。
1992年,雷軍加入金山軟體,任北京開發部總經理;1998年,雷軍擔任金山軟體CEO;1999年,金山軟體籌備上市;2007年,金山軟體上市; 2個月後,雷軍宣布離職。
這是雷軍從23歲到38歲最重要的人生一頁。在離職的時候,他對所有人說:原來以為只是因為上市而累,休假4周之後,依然身心疲憊。
表面上看,他的累是為了籌備金山上市,忙碌了8年。從深圳、納斯達克到香港,上市可說經歷了千難萬苦——不說是一場災難,也差不了太遠。
但如果回過頭再仔細看,這種累,或許更是因為一種無力感。
2011年7月,在雷軍重回金山軟體擔任董事長的時候,正好與金山網路CEO傅盛聊到這一點。金山軟體扛著民族品牌的大旗,有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工程師,大家都很團結,也有非常強的執行力。但是,它卻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崛起過,最後上市依靠的反而是網路遊戲業務。這家公司為什麼什麼都不缺,但就是沒法火起來?為什麼網遊業務開始做之後,很多事情反而變得更容易?傅盛說:「雷軍曾經跟我講,之前在金山16年間,他深深領悟到一個道理:順勢而為。」
雷軍本人在採訪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在他看來,「勢」並不是一個很虛的概念,而是在有了經驗之後,用敏銳的洞察力去做的分析與判斷。「如果一個行業已經在快速崛起,有很多人都在做,都做成了,你為什麼不做?」雷軍說,「颱風來的時候,豬都會飛。」
之前一段時間,雷軍在微博上發表的關於「信命,信運氣」的說法曾經引起軒然大波。其實,雷軍只是說了半句話。對於這些不確定的因素的「信仰」背後,恰恰是雷軍專註於對大勢的準確判斷和及時跟進。
從1999年投資卓越網開始,UC、凡客、樂淘,雷軍在帶領金山「籌備上市」的同時,反而是他「天使投資人」的身份獲得了更大的成功。而這,與他對「順勢而為」的理解不無關係。
在雷軍看來,投資的秘訣並不神秘。比如對移動互聯網這個大勢的判斷,就決定了其後來的一系列收穫。「我很早就發現,移動互聯網一定會起來。現在看來,的確是因為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大勢,才帶動了天使投資的一系列成功」。
做天使投資給雷軍帶來的收穫,除了錢與名,更有一套不斷更新的方法論。在「順勢而為」之外,雷軍更加透徹理解了互聯網的精髓。他認為在這樣一個更加自由、但競爭也非常殘酷的市場,做成一件事情,必然有4個關鍵基因:專註、極致、口碑和速度。
所謂專註,就是將所有的精力和熱情投注在一個行業,甚至是一個著力點;而極致,則是在模式和產品創新上反覆拷問自己,這是用戶需要的嗎?怎樣才能更好?哪些地方是連用戶都沒有想到,能給他們帶來驚喜的?至於口碑,則是互聯網時代被充分釋放能量的一個競爭力。永遠照顧好你的用戶,想方設法維持他們對你的忠誠度,讓他們想要將你的產品分享給其他人;關於速度,有時候「Second=Zero」,領先一步帶來的不僅是先機,而是決定性的成敗。
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戶與口碑的建立上,雷軍特別著重於「人不如舊」的概念。「在做天使投資時,我總會給老朋友便宜一點的價格,第一次跟著投的人永遠最貴。這樣,朋友得了實惠,而想要進入這個圈子,貴的價格就是新人的入場券。」雷軍說,「對用戶也是一樣。別人都是老用戶不停收費,新用戶免費;為什麼我們就不能給老用戶免費,對新用戶收費呢?」這樣可能會放慢產品擴張的速度,但照顧好老用戶之後,帶來的是更加持久的品牌生命力。
而這些道理,正在雷軍自己做小米公司的創業過程中,不斷應用到實踐中。正像雷軍看別的企業那樣,小米「順勢而為」,選擇了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崛起的時代,做移動「應用-操作系統-手機」的全套業務;在做產品的過程中,專註CSP,專註用戶體驗,專註移動互聯網的「風吹草動」;不斷尋求產品研發和公司結構的創新;對小米公司自己、對米聊、MIUI和小米手機,從軟到硬都力求做到極致;在MIUI中,對老用戶優先提供最新版本ROM,而米聊等產品也強調服務和持續運營優化,照顧好使用者;最後,「用一年的時間幹完了3年的規劃」,成立16個月就到了即將推出手機的程度。
「做企業,其實就是要把4點照顧到: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用什麼人,以及你準備把事情干到什麼程度。」雷軍說,「永遠不要對外人、對朋友、對員工過度承諾。在天黑的時候無所謂,但萬一天亮的時候,你怎麼收場?」
(本文來源:商業價值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