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馬步,穩如泰山(二字鉗陽馬,坐馬,T字馬)
05-28
馬步,是詠春拳最重要的基本功;此外,詠春拳的馬步在所有功夫中最具特色,它並非人們常見的兩腿一張、一蹲。如果你看過電影《葉問》,會對那個形狀有些怪異的二字鉗陽馬有印象,今後你要是看到誰扎那樣馬步的就一定是練詠春的。 所謂「學拳先學馬」,馬步的首要作用是穩住重心、輔助發力,練功先要「穩」,「穩」才能「准」。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動作步驟: 以左T字馬為例: [1] 開馬,呈二字鉗陽馬; [2] 身體重心移至左腳,右腳腳尖畫著弧線向後拖動; [3] 右腳移至左腳腳跟後站定,腳尖朝右,上身向後坐,重心移至右腳,兩腳呈「T」字形』雙眼目視前方。動作要領: 右腳內側4左腳腳跟的距離約一個腳掌的長度;上身稍右轉; 右T字馬的方法一樣,只是動作方向相反。
馬步扎不穩,其他一切技巧都是浮雲。
二字鉗陽馬也叫正樁馬,是詠春拳的標誌性馬步。所謂二字,是指兩腳腳尖朝前平行,不內扣、不外撤,恰似一個「二」字;而鉗陽,是指站立時膝蓋內扣的鉗制狀態,令腰身以下呈正三角形,利於足三陽經的通暢運行。二字鉗陽馬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動作步驟: [1]身體挺直,雙腳自然站立,雙手握拳抽收至胸膛兩側,拳心朝上;[2] 雙膝彎曲,身體垂直下沉,雙拳位置保持不變;
[3-4].左腳腳掌貼著地面向前伸出,往左邊畫半圓,腳尖朝前; [5-6].身體重心移至左腳,收右腳至左腳內側; [7-8].右腳腳掌貼著地面向前伸出,往右邊畫半圓,腳尖朝前; [9].身體重心移至兩腳間,雙膝內扣,兩腳腳尖向前、平行;上身挺直,雙眼目視前方。動作要領: 當某側腳掌移動畫弧線時,注意重心的轉換; 腳掌畫弧線至最後時,發力點停留在腳跟; 上身保持中正,腰椎垂直; 雙拳始終放在胸膛兩側,拳心朝上;整個身形猶如三角形。特別注意:在練習詠春的全過程中,凡是在胸膛兩側握拳的時候,兩拳都不要 接觸身體,以達到同時使用左右腦的效果
易犯錯誤: 腳尖過度內扣導致呈內「八」字形狀, 或外擺呈外「八」字形狀; 雙膝散開未內扣; 上身前俯,臀部翹起;上身後仰。師父曰:鉗陽馬還有種別稱叫「鉗羊馬』』,說是用這種馬步可以把一隻羊夾騎而羊掙脫不了,甚至此橋段被港產片採用,但現實中沒有人這麼練習。坐馬在實戰對打中,一直保持身體正面對敵是不實際的。很多時候無論是防守或進攻,都是側身面對,這就需要「坐馬」。 所謂坐馬,即是相對於鉗陽馬而言側身兩腳站立時的態勢。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動作步驟:以左坐馬為例: [1-2].開馬,呈二字鉗陽馬; [3].身體重心瞬間右移,以右腳為支撐,同時左腳提起,腳尖內扣45°落地; [4].身體重心瞬間左移,以左腳為支撐,同時右腳提起,腳尖外擺65°落地,轉腰、側身,重心落在兩腳的中間。動作要領: 兩腳前後交替提起,但不能離幵地而太高,注意_-心的轉換; 上身保持中正,腰椎垂直; 以腰力帶動腳的轉換,雙眼始終目視正前方。 右坐馬的方法一樣,只是動作方向相反。易犯錯誤:
兩腳沒有提起,只是貼著地面旋轉; 重心轉換時偏移過大了,使身體失衡; 上身前俯或後仰; 腰部轉動呈側身時,頭也跟著轉動,眼睛看著側面。師父曰: 鉗陽馬是宅全正面的馬步,坐馬則是側身的. 馬步坐馬在一些詠春派系中也叫偏身馬。T 字馬站立時似英文字母「T」的馬步,當然也可以叫做T字馬。現在詠舂拳在國際上流行,稱作T字馬洋弟子容易意會。 此馬步兩腳分虛實,重心落在後腳,利於前腳施展腳法。易犯錯誤:
兩腳腳跟緊貼或距離過短; 重心落在前腳; 目光轉向右側或左側。詠春拳入門教學視頻-詠春拳馬步
推薦閱讀:
※泰山那麼矮,為啥是五嶽之首?
※泰山,你不知道的故事(2)
※泰山有客車直接到曲阜嗎?
※什麼時間去爬泰山最好?
※第一次爬泰山,要多久?走哪個路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