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親角絕對是中國21世紀最有創意的發明之一。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父母像中國這樣,為了子女婚姻問題著急上火,聚集於公共場所,通過擺攤設點展示子女的條件和對相親對象的要求,試圖為兒女尋找滿意的妻子與丈夫。相親角就像一個集市,只不過販賣的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的親生兒女。
相親角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北京的龍潭公園。十多年過去了,相親角已擴散到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深圳等多座城市,成為這些城市的公園裡一道獨特的景象。在這裡,幾乎人人都是物質婚姻的信眾,婚姻是用戶口、房子、社會地位等物質條件來衡量的,門當戶對才是鐵律,有沒有愛情,無足輕重。
它的這套相親標準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相親平台?
逼婚達人父母
當今中國人的七宗罪是什麼?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絕對榜上有名。中國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20到59歲的單身人口總數達到1.7億人,其中男性佔59.6%,約有1.04億人;女性佔40.4%,約7000萬人。這一億七千個單身背後,是三億四千顆著急上火的心。相親角上聚集的,正是這樣一批人,一群逼婚達人。
中國顯然是最愛逼婚的國家之一。根據2016年發布的《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超過七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歲的青年壓力最大,被逼婚率高達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甚至有3%的青年,還未到法定結婚年齡,就被父母逼婚了。
在這些父母看來,單身就是萬惡之源。「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他們人生的最高信仰之一,一旦他們的子女成為「剩男剩女」,他們就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動用一切資源、尋求一切途徑,迫切地想為兒女找到歸宿,而相親角正是他們挖掘出的一個新的途徑。
2004年,北京的龍潭公園誕生了全國第一個相親角。當時,媒體還稱之為「家長相親會」或者「父母相親會」。它的發起者是公園附近的居民,他們經常去公園晨練。在晨練過程中,他們漸漸熟識,甚至成為老朋友,子女問題也就自然成為他們閑聊的談資。
在閑聊中,他們發現很多人的子女「都老大不小了,卻還是單身」,這些為子女婚嫁問題著急上火的父母們彼此找到了共鳴,便琢磨著在公園裡組織一個「鵲橋會」,每周固定時間舉行,家長相互介紹子女的情況,滿意便互留聯繫方式。
就這樣,2004年9月,在龍潭公園的「飛龍閣」舉行了第一次「鵲橋會」。在家長們的口口相傳和媒體的報道下,這種「家長相親會」的規模越來越大,還逐漸擴散到了北京的中山公園和紫竹山公園,乃至上海、杭州、深圳(蓮花山)、天津(人民公園)、瀋陽(南湖公園)、蘇州、洛陽、濟南和徐州等大中城市。
相親角成功成為父母的逼婚手段之一,繼諄諄教誨、發動親朋好友施壓以及嚴厲申斥之外,父母再獲逼婚新戰略。相親角越受歡迎,越說明家長對兒女婚姻的擔憂與焦慮。
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的創始人就坦言,她成立相親角的初衷就是「把女兒早點嫁出去」。當時,她已經耗盡所有人際網路所能提供的相親資源,又覺得商業婚介機構收費昂貴,婚托摻雜,於是將目光轉向了「不收費就能解決大眾需求的公園相親角」。對於很多父母而言,相親角能夠自己親自挑選又是免費的的確是吸引他們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相親角如此盛行?有學者認為,相親角對父母而言可能還是一種路徑依賴——他們中的很多人自己就是通過集體相親的方式找到對象的。對他們而言,相親可能是一種習慣。
誠如今天流行的「剩男」、「剩女」這些辭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曾流行著「大齡青年」一詞。為幫助「大齡青年」解決婚姻問題,1984年6月21日,全國總工會召開座談會,號召工會、共青團和婦聯「聯合起來創造條件」。同時,單位領導人也熱衷於幫助青年解決婚姻問題,社會上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助攻運動」。
大中城市總工會定期舉辦交誼舞會和男女青年的聯誼會,婦聯還提供登記和介紹服務,《人民日報》多次進行報道。在上海,為解決知青返滬高峰帶來的「大齡青年」無房結婚困境,政府還建造了一批過渡房租賃給大齡青年結婚戶。
在官方和單位的助攻之下,「大齡青年未婚問題」的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以上海為例,70年代末到1986年間,上海結婚率逐年攀升,從70年代中前期的13%~17%攀升至1979年的22.68%,1981年最高,為48.20%。
然而,父母靠介紹認識,並不意味著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這麼干。畢竟不少父母后悔自己這輩子太湊合,沒有找到過真愛。相親角的流行一定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你再逼我也不結婚
今天各大城市的相親角,你看見的幾乎全是清一色的中老年人,換句話說,不是子女在相親,而是父母替子女相親。今天的相親角其實是代際衝突的產物——父母視婚姻為必要,把婚姻作為抵禦風險的武器,且認為父母關心子女婚姻問題天經地義。但兒女不願將就,遲遲不結婚,著急上火的父母只好自己親自上陣,相親角也由此產生。
與父母們對相親角的趨之如騖不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一線城市晚婚已是常態。據《2015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被調查者中初婚年齡主要集中在22歲-28歲,男性晚婚(25歲及以後)的人群佔63.29%,女性(23歲及以後)晚婚人群佔83.07%。在上海、南京等城市,「三十而婚」已十分普遍。
每逢春節必逼婚,每逢春節也必然有各種「最全防逼婚攻略」、「春節防逼婚指南」出爐,甚至有人「租」對象以躲避逼婚。在兩代人之間,一場「逼婚」與「反逼婚」的拉鋸戰正在上演。尤其是女性,不想結婚的不在少數。據《2016年中國婚戀調查報告》,有高達36.8%的女性認為不結婚也幸福。
而對於更多年輕人而言,他們不結婚並非不認同結婚這種價值觀,而是難以認同父母的擇偶方式和婚姻觀。他們崇尚個體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認為結婚是個體對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父母在相親角為自己相親是無法被接納的。
相親角的父母大多是知青一代,他們歷經物質貧乏的童年時代和青年時代的「上山下鄉」,結婚時又遭遇計劃生育,中年後下崗分流,是被剝奪的一代。他們幾乎毫無自主可言,生存文化是第一位的,愛情絕非必需品。因此,對於他們而言,結婚就是「搭伴過日子」,通過相親的方式來擇偶,將一切標準物質化,再自然不過。
但是對於子女而言,婚姻必須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有調查顯示,高達56%的女性表示婚姻就要寧缺毋濫,不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標準,而男性這一比例為44%。因此,相親角功利化的擇偶方式自然遭致了很多子女的反感、逃避乃至反抗。
子女哪裡懂得中國父母的「良苦用心」。只要你去相親角看一眼,你就會發現相親角的婚配效率其實很低。但這並不妨礙十幾年來相親角越來越受到家長青睞。
如果你仔細觀察相親角,會發現其數量雖多,卻都擁有相同的相親邏輯——市場邏輯。它就像是一個集市,父母們在這裡擺攤設點,明碼標出自己的條件和要求。在這個集市上,物質資源的等價是第一位的,門當戶對是不可撼動的市場準則。
而這樣的相親標準和相親邏輯背後,是父母對於階層固化的焦慮。他們無法通過自身的力量讓子女實現上升了,或者至少,他們要捍衛子女現在的地位和階層,不能讓「不入流」的人來拖累自己的子女,所以在子女的婚姻中強調資源等價的重要性,或者是尋求「上遷婚」以實現階層上升。
斯坦福大學和牛津大學的兩位學者對13個前蘇聯和中東歐國家進行實證研究後發現,在這些國家剛剛開始市場化轉型的九十年代,有大約三分之二的男性和大約四分之三的女性與父母處於不同社會階層,實現了社會階層流動。
但隨著市場經濟趨於成熟穩定,這些國家的社會流動性卻沒有不斷強化,反而出現了顯著下降。優勢階層的子女相對而言更為容易佔據那些因為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而產生出的優質職業機會,弱勢階層相對優勢階層的社會流動性反而出現了顯著下降。
中國正是這份研究的絕佳註腳。在經歷了改革初期社會流動性的劇變之後,中國現在已經走向了階層固化,「官二代」、「富二代」、「壟二代」迭出,社會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最佳註解。
經濟學上常用「代際收入彈性」來衡量階層固化,代際收入彈性越大,說明父代對子代的收入影響程度越大,社會的流動性越差,如代際收入彈性為1,說明子代的收入完全是由父代決定的,已完全無社會流動可言。
有學者分析了1989年到2009年中國健康與營養家庭跟蹤調查數據後發現,中國整體社會的代際收入彈性大致為0.6,其中城市約為0.8,農村為0.5,這也就是說中國代際收入彈性偏高,社會的收入流動性較差,父代收入對子代收入的影響程度很高。
還有國外學者分析了國家統計局1986到2004年的數據後得到了更詳細結果,中國城市家庭父子之間的代際收入彈性為0.74,父女之間為0.84,母子之間為0.33,母女之間為0.47,父親對子代的影響更大。這些數據都說明,中國的代際流動很差,你父輩的收入基本上決定了你的收入,你的出身幾乎就決定了你未來。
這就是相親角的基本盤。
嫁個貴人保平安
而且在中國,雖然階層上升的通道幾乎已經關閉,向下的通道卻永遠打開。譬如,一場大病可能就讓你的整個家庭驟然墮入深淵。2015年,中國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比例為44.1%,而在2013年這一比例還是42.2%。
家長們害怕一樁不幸的婚事毀掉自己經營了一輩子的財富與地位,在相親角,他們自然要為階層而戰。房子和戶口之外,工作單位、福利待遇、養老保險等個人經濟狀況和社保狀況也在考量之列。在制度不能提供安全感的中國,父母將希望寄托在了子女的婚姻和家庭上,希望通過婚姻關係的締結,為自己和子女的未來「購買」一份或許更加可靠又有保障的人生保險。
受傳統男強女弱婚配觀念的影響,尋找「上遷婚」這點在女性的父母身上更為明顯。在中國,男性通常傾向於尋找與自己地位相當或稍低的女性為伴侶,女性則傾向於尋找比自己地位高的男性為配偶。而中國自古以來講求「郎才女貌」,在相親角,很多男性的家長對女方的唯一要求是「賣相好」,「拿得出手」,「出得了檯面」,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未來的媳婦主要的功能除了「傳宗接代」之外,就是扮演「交際夫人」的角色了。
對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女性來說,她們如果貌美如花或者很「持家」,就能「上嫁」給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男性,從而通過婚姻實現向上的社會流動。這在相親角的父母看來,仍是「門當戶對」的一種變體,男性的社會經濟資源與女性的外表是相匹配的。
相親角這種尋求門當戶的婚姻,用社會學的概念來說,叫「同類匹配」或者「同質婚」,指夫妻雙方教育水平、階層、種族、種姓或經濟地位等相當,譬如,夫妻雙方教育水平相當,這樣的婚姻就叫教育同質婚。
有學者考察了全世界65個國家教育同質婚的情況後發現,在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同質婚之間存在著一種倒「U」型關係,即在收入水平不高、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社會成員通常會選擇教育程度相當的配偶以維持一定的社會經濟地位,此時,教育同質婚數量會上升。
但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人們通過婚姻提升社會經濟地位的動機會削弱,愛情會取代教育成為擇偶的主要標準,跨地位群體邊界的婚姻隨之增加,教育同類婚相應下降。
經濟發展與教育同質婚之間的關係
但在中國,同質婚和男高女低的梯度匹配依然是佔主導地位的婚配模式。尤其是在相親角的父母眼中,彼此不過是在進行資源的交換,門當戶對才是王道。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中國城市裡的現代女性,無論她受教育水平有多高,無論她是如何不再滿足於傳統婚姻關係和家庭模式,如何渴望改變家庭和夫妻之間的不平等關係,在父母眼裡,不結婚的她就是一個不懂事的女娃。相親角就是她父母為她安排的宿命。
當然,如果你屬羊,就不用考慮門當戶對的事了。在相親角的家長看來,你早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就不要去克人家兒子了。
參考文獻:
[1]《京城公園內的「相親大軍」》,光明網,2005-06
[2]《北京「鵲橋會」:家長扎堆公園替兒女找對象》,《北京晨報》,2004-11
[3]《家長相親會 火了兩年多》,《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06
[4]《誰來娶我的女兒?上海相親角與白髮相親》,孫沛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2月第二版
[5]《中國式相親:我兒子才33,不考慮沒北京戶口的姑娘》,香港鳳凰周刊,2017-07
[6]《中國第4波單身潮 2億大齡單身》,世界新聞網,2017-04
[7]《<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出爐》,網易新聞,2016-02
[8]《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創始人:最初為了嫁女兒,對現狀始料未及》,澎湃新聞,2016-04
[9]《80年代上海建首棟「鴛鴦樓」:解決大齡青年結婚過渡用房》,人民網,2011-07
[10]《上海通志》,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11]《晚婚是常態 幸福也「遺傳」——從數據看2015中國人婚戀狀況》,新華社,2015-01
[12]《南京初婚均齡30超八成人晚婚 浦口初婚年齡31.5歲成南京最晚》,搜狐新聞,2016-01
[13]《逼婚父母們的愛與怕》,《中國新聞周刊》,2016-05
[14]《2016年中國婚戀調查報告》,騰訊新聞
[15]《論我國「剩女」問題及其社會影響》,龔超,李春麗,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
[16]《相親角:集市或派對》,《南方人物周刊》,2014-09
[17]《2015~2016年 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世紀佳緣,2016
[18]《中國社會代際流動性之變遷:趨勢與原因》,王學龍,袁易明,《經濟研究》2015-09
[19]《市場化轉型難破社會階層固化》,政見,2017-05
[20]Rebuilding Walls: 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he Post-Socialist Societies of Europe,Jackson, Michelle, and Geoffrey Evans, 2017,Sociological Science 4: 54-79.
[21]《中國代際收入流動性及傳遞機制研究》,龍翠紅,王瀟,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上海,200241
[22]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Urban China,Cathy Honge Gong,Andrew Leigh,Xin Meng,March 2010
[23]《中國社會階層固化有多嚴重?》,智谷趨勢,2016-02
[24]《我國近2000萬人面臨因病致貧、返貧:將對重病患者兜底保障》,界面新聞,2017-04
[25]Educational Homogamy in 65 Countries: An Explanation of Differences in Openness Using Country-Level Explanatory Variables,Jeroen Smits, Wout Ultee and Jan Lammer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3, No. 2 (Apr., 1998), pp. 264-28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