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菩薩所修十種忍辱波羅蜜--學佛網
菩薩所修十種忍辱波羅蜜
摘自凈土大經科注(二次講)-第281集、282集(凈空法師)
底下,「《寶雲經》於菩薩所修法,各說十法」,菩薩所修的十種法,十種法就十波羅蜜,每一個波羅蜜當中又說十種,各說十法。「中說忍法,菩薩有十法,能凈於忍」,能把忍辱波羅蜜修好。「何等為十」,第一個「內忍」,第二個「外忍」,第三個「法忍」,第四個「隨佛教忍」,第五個「無方所忍」,第六個「修處處忍」,第七個「非所為忍」,第八個「不逼惱忍」,第九「悲心忍」,第十個「誓願忍」。下面有解釋,我們看解釋。
第一個,「內忍。云何名菩薩內忍」。什麼是菩薩內忍?「菩薩飢渴寒熱,憂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為苦惱,是名內忍」。這個都與外境不相干,與內心的憂悲疼痛,身體的飢渴寒熱,合起來講就是身心楚切,苦到極處,都能忍受,能自忍受,不為苦惱。這一句話說,菩薩有智慧,菩薩知道因果,菩薩不怨天不尤人,這是他內忍的功夫。有些時候,菩薩用這些表演教化眾生,這叫代眾生苦。不做出來,眾生沒有見到,他不覺悟。那換句話說,菩薩在做表演。像我們看到附體的,從地獄出來,你看他那個樣子,那就表演那個樣子,他在地獄受苦的那個樣子,我們看到都不忍心,他表演得非常逼真。那是地獄眾生附在他身上,顯示痛苦的樣子讓我們看到。畜生道的眾生,牠是哪個畜生,樣子就像那個畜生的樣子。
第二「外忍」,這是外緣。「云何名菩薩外忍。菩薩從他聞惡言罵詈,毀辱誹謗」,聽到別人罵他,罵是當面,詈是背後,不在當面罵你,毀謗侮辱,誹謗是造謠生事,沒有這個事實,這是說對你自身。「或毀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和尚阿闍黎師徒同學」,和尚是親教師。或者是聽到毀謗三寶佛法僧,我們佛門弟子聽人家毀謗三寶。「有如是種種毀訾,菩薩忍辱,不生瞋恚,是名外忍」,菩薩聽到了能忍,不生瞋恚。聽到外面這些話,最高的是沒有起心動念,其次的,有起心動念,他能忍,不分別、不執著,他能保持他自己的清凈平等覺,不受染污。如果聽了這個,生氣了,這就是染污。忍辱的功夫,不受外面環境所干擾,自己能夠守住自己的清凈平等覺。清凈平等覺裡頭沒有這些染污,不但不善的沒有,善的也沒有,這他清凈。遇到一切善法,讚歎你的,不生歡喜心。為什麼不生歡喜?世間人聽到生歡喜,假相,他著相了。菩薩四相都空了,《金剛經》上講的這是基礎,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四相都空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也沒有毀謗的相,也沒有讚歎的相。讚歎、毀謗是人情世故,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菩薩修忍辱,聽到這些,他無動於衷,沒有感受到。
凈宗學人心裏面只有阿彌陀佛,沒有這些東西。有人來告訴你,別人毀謗你、侮辱你、陷害你,我們回答他的是阿彌陀佛。聽到了,不放在心上,對這些造謠生事毀謗的人,不但沒有怨恨心,有憐憫心。為什麼?如果他的毀謗是事實,我們聽了,感謝他,提醒我,有則改之,幫助我改過自新。有時候犯了這些過失自己不知道,他提醒了,要感恩,我趁這個機會改過。如果沒有,惡意毀謗、造謠生事沒有,沒有更好,消業障。我們過去無始劫來的業障消不了,這個能消得了。所以還是要感恩,我們自己警覺心更高,斷惡修善,勇勐精進。所以它是好事,不是壞事。
所以真正修行人、真正會修行的人,順境幫助他提升,逆境也幫助他提升;善緣幫助他提升,惡緣還是幫助他提升,他一直向上提升,這是真修行人、會修行人。所以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頭說得好,他說境緣無好醜,好醜存於心,是你自己的心。你自己的心好,沒有一樣不好,惡緣也好,逆境也好,你心好,統統好。心要不好,善緣、順境都不好,為什麼?起貪心了,它不是幫助你提升,它是叫你生煩惱。凡是能引起你貪瞋痴慢,能引起你自私自利,能引起你干那些損人利己的念頭、言行,統統是惡的,自己要有能力辨別,那就叫看破,看破是智慧。看破之後怎麼樣?如如不動,不受影響。動,就受影響了;不動,不受影響。我們自己以感恩懺悔迴向回應對方,這樣就好,無一不是消業障,增福慧。所以菩薩忍辱,不生瞋恚,這是外忍。
第三,「云何名菩薩法忍」,什麼是菩薩法忍?「佛於諸經說微妙義,諸法寂靜,諸法寂滅如涅槃相」,聽了怎麼樣?聽了,「不驚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經,不知是法,終不得菩提。是故菩薩勤求咨問讀誦。是名法忍」。這是你求法、你修法,經教裡面確實有很深的道理在,有很殊勝的境界,凡夫不能理解。像一些很熟悉的句子,流傳在世間,家喻戶曉,很普遍,「萬法皆空」,人人都會說。萬法明明有,在面前,怎麼說皆空?「相由心生」,我妄想很多,這些妄想為什麼沒有變成物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心裡想,想,想不出來,不能現前。於是對經典產生懷疑。
我早年學佛,認識台灣大學一位教授,以後他不當教授,他開書店經商去了,很賺錢,他是一個教考古學的。我初學佛,他告訴我,他念過《金剛經》,他對《金剛經》批評,《金剛經》沒什麼,像兩桶水一樣,倒過來倒過去,毫無意義。大學教授,受過高等教育的,對三寶的批評。我們年輕,他至少大我二十歲,嚴一平先生,在台大也小有名氣。這就是對經文里甚深的義趣他不了解。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乃至於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他根本就不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意思他不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懂。所以,佛在《華嚴》、《大智度論》上也有講,「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個智是世間智慧。世間,實際上就是現在講的知識,受過高等教育,他接受的是知識,對佛法他不能理解。
經上講的這一句問題是最多的,諸法寂靜。諸法是一切法,一切法的真相是寂靜的相,這佛說的。那我們看一切法,一切法是動的,科學家觀察,一切法沒有一法它是靜的。可是諸法寂靜是佛說的。一直到最近,量子力學家,把物質現象搞清楚、搞明白了,才懂得佛說這一句話的意思。諸法寂靜,為什麼寂靜?它確實是動的,它的頻率太高了,它的生滅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裡面你才能看見,誰有這個能力?
我們做比喻,用老式的電影來做比喻。老式電影是幻燈片,動畫,在銀幕上放映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是說一秒鐘放映的張數,二十四張幻燈片。佛現在告訴我們,這個頻率是一秒鐘放多少張?一千六百兆張。兆是多少?通常大數目的基礎是億,十億、百億、千億,萬億叫兆,一萬億是一兆。一秒鐘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萬億,一秒鐘。我們人當然看不到。佛能夠說這一句話,他當然看到了,他沒看到他說不出來。他不是用秒做單位,他講彈指,一彈指,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一秒鐘至少可以彈五次,乘五,就一千六百兆。在這樣頻率之下,它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眼睛張得再大,有沒有看見?沒有看見。你要是看見,看見它就是寂滅相、寂靜相。
諸法寂滅如涅槃相,涅槃是不生不滅,這個生滅等於不生不滅,它兩個劃等號,生滅就是不生滅。因為你說生滅的意義沒有,它不存在。它存在的時間是那麼短,你看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你現在說它裡頭一個生滅,這個生滅的意義失掉了,這叫涅槃相。佛講的這個,我們現在看到最近量子力學家的報告,才知道有這麼回事情,回頭看看《金剛經》這些文字,有一點概念了,科學的概念。科學把佛講的話證實了,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證明了。佛弟子對佛可真有信心,沒證實之前,對這句話也不驚不怖,這是對佛的信心、孝順心、誠敬心,真誠到極處,相信佛,佛絕不騙人。《金剛經》上有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這是佛給我們的保證,我們相信這些話。可是我們理跟事都不知道。
今天科學家從事上知道,事上搞清楚了,理也搞通了,也明白了。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的存在,物質是假的。這個事情佛在經上說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是物質現象,佛對物質現象是這個看法,物質現象跟真如自性是一不是二。真相明白之後,不可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的心就生病了。心裏面什麼都沒有,這是最健康的。心裡頭有東西,只可以有佛,其他的不能有。為什麼?自性本來是佛,所以有佛沒關係,有佛正確的。有佛,到不執著有佛,這就是圓滿的;有佛,執著有這個佛,這是正確的,不圓滿,距離圓滿很近,放下就圓滿了。
不能有執著,不能有分別,不能起心動念,那是真心完全顯露。顯露在哪裡?顯露在所有現象當中。佛經上一句話說「體露真常」,你就見到了,在一切相裡頭見到性。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二邊都不染,二邊都不執著,這真正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連明心見性這個念頭都不能有,有,沒見到,假的不是真的。佛氏門中,一法不立,純真無妄。一法不立,這是自證。自證之後,一定有利他。自證是自受用,那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的時候,一法不捨,他多圓融、多自在、多活潑。對內,對自己,一法不立;對別人,一法不捨。萬德萬能、無量智慧、無量法門,這一法不捨。法法都是幫助別人開悟的,都是接引別人的方法,幫助別人也都能夠證得這個境界,這叫成佛,這叫佛法,成佛的方法。這些法聽不懂沒關係,佛是常常講,你就常常聽,聽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佛說了四十九年,最後明白了,開悟了。開悟之後境界是相同的,早開悟跟晚開悟沒關係,沒有早晚、沒有先後。一開悟就大放光明,一切通達沒有障礙了。
多數人學習,這多數人裡頭的有這麼一類,學佛的人種類太多,八萬四千種,八萬四千代表無量。「我若不解是經」,這經義不明瞭,「不知是法,終不得菩提」。菩薩發這個願心,要求解,要得到這個法,他就證菩提了。是故菩薩勤求咨問讀誦,這叫法忍。對法不懷疑,知道法太深了,不是凡夫境界,只要肯學,終有一天會明白。但是你修學,你一定懂方法,而對這個方法不懷疑,對這個方法堅持。這個方法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這個意思。這就是知識分子這一類人,他明心見性的一條大道,要鍥而不捨,一生專攻一部經,佛經可以,道的經也可以,儒的經也可以,其他一切宗教經典都可以,只要一部。因為這個裡頭不是給你講知識,這是一個手段,什麼手段?修定的手段。所以什麼東西都可以,你只要一門深入,心定在那裡。目的是把心定下來,讓心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雜念,放下這個東西,目的在此地。
知識分子喜歡讀書,就用書本這個方法,你就找一部書,這一部書是你喜歡的書,你天天讀它。智慧開了之後,每讀一遍有一遍新的意思。說明經書字字句句有無量義,你永遠學不盡的,愈學愈多,意思愈多,愈學意思愈深、愈廣,深廣都沒有邊際,為什麼?性德。找到性的根源,叫徹法底源。那個底源是什麼?底源在佛法裡面講就是慈悲,慈悲是真心的根源。我們用個樹木來做比喻,自性的根、自性的本,就是慈悲。慈悲里特別是個悲心,慈悲都是愛,都是真愛,純凈的愛,悲比慈更深,悲是同情心、惻隱之心,看到眾生受苦,憐憫心、救他的心、幫助他的心就生起來了。慈心是與樂,悲心是拔苦,統統是愛心,一個是愛之根,一個是愛之本。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頭,就是父子有親,那個親是親愛,這個親愛就是佛家講的慈悲。宗教裡面講的是神之愛,神愛世人那個愛,上帝愛世人那個愛,不是普通的愛。神聖的愛,是我們的自性,自性的核心,自性的根本,一切善法都從這個根生的。慈悲救世,大悲觀世音菩薩,菩薩當中排名第一,彌陀是諸佛排名第一,觀音是菩薩排名第一。這是求法,要有耐心、要有恆心,你才能求到。
第四,「云何名菩薩隨佛教忍。菩薩瞋惱毒心起時,作是思惟:此身從何而生,從何而滅?從我生者,何者是我?從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從何因緣生?菩薩作是思惟時,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緣起;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亦不見從因緣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減少。是名隨佛教忍」,這一段文是隨佛教誨。佛教誨,義理太深,事相太廣、太多了,它是全宇宙一法不漏,深廣無邊際,沒有忍的力量你怎麼能學習?愈學愈深,愈學愈廣,能畢業嗎?能。什麼時候畢業?見性就畢業了。那沒有見性的時候,全靠這個耐心,忍就是耐心,學法的耐心,對於佛法鍥而不捨,絕不中斷。
所以菩薩煩惱起來了,貪瞋痴這三毒,毒心起來的時候,他就想,想到我這個身從哪裡生的,這個身有生有滅,從何而生,從何而滅?從我生者,我是什麼,什麼是我?說從彼生的,它不是從我生的,這從我生是自生,從彼生是從他生。或者是自他共生。再不然就是沒有因,不共不無因,《中觀論》上的東西。說諸法不生,為什麼不生?「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佛講一切法不生不滅,說出這些道理出來。這個道理都很深,是不是真的?真的。我們就被這些諸法幻相欺騙了,以為它有生有滅,以為它是真的。《金剛經》上那一句話說得很清楚,佛常說,不定他怎麼個講法,都講一樁事情,「一切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的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與法身菩薩用什麼樣的態度看一切法?一切法像夢一樣,不能說它有生,也不能說它有滅,有生有滅是真的,它很像有生滅,但不是有生滅。
彌勒菩薩講得很清楚,就是講一切法,包括我們自己在當中,一切法的真相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波動產生的幻相。這一秒鐘,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這個裡頭一個生滅的相不可得。你念頭還沒起來,它已經不知道換多少個了,哪一個是你?念念都不一樣,就是念念都是獨立的,這個念存不存在?不存在。你說它沒有,它真有;你說它有,它就不見了,它不存在了。所以這種現象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不能說它有相,也不能說它無相,這才叫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如果不是今天量子力學證實了,我們對於這樁事情永遠還是個謎。謎就是有懷疑,這個懷疑斷不了。斷不了就是麻煩,它障礙你什麼?障礙你明心見性,你放不下,你有這個疑問。只有那個信心真純到極處,對佛那種誠敬,真誠到極處,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的人,這種人有機會見性,因為他沒有懷疑。學佛的人多,學禪的人多,學密的人多,只要有絲毫懷疑,不能見性。
凈土宗見性不在這一世,不在此處,凈土宗明心見性是在極樂世界,還是要明心見性,不明心見性不能算成就,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明心見性要所有的障礙都放下,於一切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就見性了,就開悟了。有絲毫的執著,這個執著是我們自己不知道的,所以它難斷,知道就好斷了,不知道,沒執著,實際上有執著。我們對於明顯的、粗的,知道;微細的、極其微細的,完全不知道,這就是通常講業障深重的凡夫。怎麼辦?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給我們開了這個法門。我們這一些業障深重無力斷煩惱的眾生,依靠這個法門,先求生極樂世界,再明心見性,就做到了。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法門。禪宗的大德,隋唐時代,禪宗極盛的時代,大德們說,修行以念佛最為穩當,這都是明心見性的人說的,他們說了真話,念佛是最穩當的。念佛人對於這些,研不研究它沒關係,到極樂世界自然就清楚了,不要在此地找自己麻煩,真正叫大開方便之門。
從我生者,何者是我?這就是不自生。從彼生者,何者是彼?這就是不他生。法相如是,從何因緣生?這就不是因緣生,不是無因生。「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中觀論》上這幾句話。「菩薩作是思惟時,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緣起;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亦不見從因緣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減少。是名隨佛教忍」。這是佛教的,這些都屬於真實智慧,教我們看破放下。
第五,「云何名菩薩無方所忍。或有夜忍晝不忍,或晝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識邊忍,不知識邊不忍。菩薩不爾。一切時,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無方所忍」。這個無方所忍講修忍辱功夫,忍要一切時、一切處保持高度警覺。宗門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就是念頭,這些統統講的念頭,無論是善念、惡念,念頭起來了,念頭是輪迴心,在製造六道輪迴,不能隨它。修行人要隨覺心,念頭是迷而不覺,佛是要覺而不迷,要覺悟,就怕覺遲。這個是修行功夫裡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講樞紐,最重要的環節。
在所有法門裡頭,念佛第一殊勝,為什麼?一句阿彌陀佛是覺,阿彌陀佛不是迷。念頭才起,不要緊,這習氣,無始無明習氣,阿賴耶的種子,業習種子,它遇到緣自然會起現行。這個現行起來之後,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把它取而代之,絕不能叫念頭增長。貪心起來了,念頭起來,第二個念頭又是貪心,第三個念頭還是貪心,那貪心愈來愈重,就真的要做貪煩惱現前了。第一個念頭貪心,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貪心打掉了,把貪心取而代之了。貪瞋痴慢疑、自私自利,這種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統統是阿彌陀佛,那就對了。
無方所就是一切時、一切處,有高度的警覺,用一句佛號代替所有的妄念。這些是問題,這一段話是哲學上的問題,是科學上的問題,科學跟哲學,現在還不能解決這問題。這個問題,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提出來了,不但提出來了,也幫它解決掉了。佛菩薩是怎麼解決的?佛菩薩把這些問題放下了,就解決了。這放下真解決?真解決。為什麼?這些問題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在虛妄裡頭做活計,你錯了。怎麼就對?放下就對了,忍就是教你放下。所以你看看,菩薩無方所忍。或有夜晚忍,白天不能忍。夜晚睡眠、睡覺了,不發脾氣了,白天不行。有白天能忍的,晚上不能忍,不能忍,作惡夢,這不能忍的現象。或彼方忍,此方不忍,這是我們居住活動的場所不一樣,那能忍、不能忍,緣不相同。彼方能忍,是別人的土地,是別人的國家,別人的場地,總要顧全一點面子,自己家裡他就不能忍了。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識邊忍,不知識邊不忍,這是因人不同。在一個有身分、有地位的人面前,他要收斂一些,不懂規矩的人,他有那個恭敬心,他就能忍,我見過。
早年我沒學佛的時候,剛到台灣,我在實踐學社服務,雖然地位很低,我辦公室跟蔣介石先生隔壁。雖然地位很低,跟他坐得很近,看到很多東西。最難得的是,人放逸慣了,走在這個地區,人就規矩了,腳步就慢了,也就輕了。因為我們那個時候住的是地板房子,踩一腳還有聲音。自自然然的就小心謹慎,輕手輕腳,沒人教他,環境不一樣,到那裡他就能忍。蔣先生不在那裡,他就很隨便;在那個地方,就輕聲,腳步都輕輕走。所以這環境不一樣,有身分、有地位的人在那裡,自然就收斂了。
菩薩不爾,菩薩修行不是哪裡忍,哪裡不忍、放逸,那是世間法。菩薩是一切時、一切方,時是時間,方是指空間,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常生忍心,他都那麼恭敬。這個與菩提心有關係,菩提心是誠敬心。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誠敬心。誠敬心不能說在某個地方有,在某個地方可以隨便,這個不可以的,那全是妄心。真誠恭敬是一切處,一切時一切處,無論什麼環境都保持著誠敬。換句話說,從誠敬心裏面生出來的愛心,叫慈悲,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平等的愛心,沒有厚此薄彼,這是菩薩。這是菩薩無方所忍。
下面第六,「云何名菩薩修處處忍」,這個處處忍是對人事。前面無方所是對環境,生活的環境、居住的環境、工作的環境,是從這些地方講的。處處這對人。「有人於父母、師長、夫妻、男女、大小、內外如是中生忍。余則不忍」。他的忍耐功夫不錯,是對他有關係的人,沒有關係的人他就無所謂了,也就是他沒有愛心,他沒有慈悲心,他的煩惱習氣還是常常會現行。菩薩不是這樣的,「菩薩忍者,則不如是。如父母邊生忍,旃陀羅邊生忍。是名修處處忍」,這個很難得。用父母是最親切、你最親愛的人來做比喻。旃陀羅,印度四種階級最後的一個,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一般人輕慢他,瞧不起他們,這是屬於奴隸。印度四個階級,最高的,婆羅門,信奉宗教的;第二個,剎帝利,皇族,帝王這一族,這是屬於貴族;旃陀羅的地位是最低,跟其他的不通婚,所以人民地位不一樣。
佛出現在印度,第一個就是地位平等,佛弟子裡面有旃陀羅,有這個出身的,也有王族出身的。排班的時候,旃陀羅先出家,站在你上面,王族你要站他下面。所以佛的教學,把這個不平等的階級觀念打破了。佛法是一切眾生,旃陀羅是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旃陀羅也是佛。我們在釋迦弟子的傳記裡面能看到,看到佛法的平等。這貴族傲慢的習氣,在僧團裡面都磨掉了;旃陀羅在社會上受多少委屈,養成一種自卑感,跟釋迦牟尼佛學習,也都化解了。所以統統要能忍,折服自己傲慢的習氣。
傲慢習氣與生俱來,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我們學習的時候,三毒煩惱是最嚴重的障礙,這個東西不斷,要不能往生,所感的是三惡道。貪心,餓鬼道;瞋恚是地獄道,傲慢、嫉妒屬於瞋恚;愚痴,畜生道,這三惡道。這個要不轉,就沒有辦法離開三惡道。三毒煩惱永遠障道,這個要是不能放下,修什麼都不能成就,念佛都不能往生。一定要看破世間,知道是什麼?世間是無常的,世間一切是假的,真正要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看破,看破你才真放下,放下貪瞋痴慢疑。貪瞋痴慢疑帶給我們的災難太多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總而言之,祖師大德常說,《印光大師文鈔》篇篇都能看到,只是教人用真誠心,「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誠敬就是真誠,就是自性的第一個性德,我們要把它養成習慣,用這個心用成習慣,這樣才好。古人常講,「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對自己的利益就太大太大了。用真心待人,一帆風順,沒有障礙。我們用真誠心待別人,別人會以真誠心對我。縱然受人欺騙也不在乎,我們還是用真心待人,不能用虛妄,這就對了。
「七、云何名菩薩非所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親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是羞愧)故生忍,菩薩常修於忍,是名菩薩非所為忍。」這一段給我們說的重要意思,菩薩常修忍辱波羅蜜,無時無刻他不在修忍,所以外面既有境界他能忍,沒有境界他也是忍,這個就是菩薩所修的六波羅蜜。這六門功課,一切時一切處,有這個緣,或者是沒有這個緣,統統要修忍辱。為什麼?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能忍的人容易得定。如果說有一些緣故逼著你不能不忍,那是應該的,沒有任何緣故的時候也要常修忍辱波羅蜜。換句話說,菩薩必須放下萬緣,絕不為一切境緣所擾、為一切境緣所動,他忍辱波羅蜜才能成就,有忍就有定。小不忍,我們一般凡夫不能覺察,以為自己修養還不錯,小小的風動有時候也會起心動念、也會分別執著,這就不能得定;換句話說,清凈平等心受到干擾。我們想到經題,很多問題自然就解決了。如何真實保護著清凈平等覺?覺是開悟,怎麼開悟的?因為心地清凈平等,這就開悟了。所以清凈心是禪定,平等心是大定,平等就沒有動搖,沒有動搖那是自性本定,真心就顯露了,體露真常。
「八、云何名菩薩不逼惱忍」,這是有外緣,「若瞋因緣,煩惱未起,不名為忍」。瞋恚,煩惱沒起,這個不叫忍;煩惱起來,心裡如如不動,這是忍。「若遇瞋因緣時」,對方,「拳打刀杖,手腳蹴踏,惡口罵詈,於如是中,心不動者,則名為忍」。這是真的要忍,忍不吃虧,別人沒有動手,罵你,所謂洗耳恭聽,不要還口,他罵累了,他自然就休息,就不罵了;你要是還口,他罵得高興,罵得沒完沒了。別人動手打的時候,讓,不動手,隨他打;這裡頭要明瞭,他拿拳頭打。如果他拿著刀,你就得要逃,你要逃避,因為這是有大傷害。決定不能跟他對打,拿拳頭打,就讓他打幾下,打不還手,他打幾下之後,他打不下去了。必須還手才打得起來。你這一方打人,另一方讓你、隨你打,你怎麼好意思打下去?尤其是有許多人看到的,一般人同情弱者,不會同情強勢的人,所以他自然就算了。甚至於他就不好意思,離開了,你看,很多人看到。這些事情在現在這個社會常常發生,小衝突演成大的災難,都是不能忍。如果能忍,沒有事情,自己稍微吃一點虧,考驗自己忍辱波羅蜜,看這個境界現前能不能忍,能忍就對了。惡口罵詈,這也是常常見到的,在這個境界當中保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沒有怨恨,這是忍。有怨恨,認為我現在力量敵不過你,將來我再報復,這不是忍辱。忍辱的目的是達到禪定,有種報復的念頭,這個還是有怨恨在心中,還是屬於對立,還是屬於冤冤相報,阿賴耶有這個因,將來一定會現行,所以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菩薩若有人來起發瞋恚亦忍,不起發瞋恚亦忍,是名菩薩不逼惱忍。」這一句話的意思深。有人來起發瞋恚,這忍;沒有人來起發瞋恚,也忍。這句話意思深,沒有這種境界,自己有這個智慧、有這種修為,就是有這種修行的功夫,一切時一切處遇到境界他是自然的,這是菩薩。不是到這個時候想到:佛說的,我應該要忍辱。那你還沒有養成習慣,還沒有忍辱這種習氣,一定要有忍辱的習氣。
「九、云何名菩薩悲心忍」。菩薩有慈悲心,特別說悲,悲是憐憫眾生的心。「爾時菩薩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業,為苦眾生而作其主」。菩薩示現為國王,或者是大臣,這個王等就是大臣,他有很高的地位、有大功業,菩薩示現這個身分,是為苦眾生來做主,是來救苦的,不是為陞官,不是為高名厚利,不為這個,是為苦眾生。「是苦眾生,若來罵辱觸惱之時,菩薩不以我是主故,而生瞋恚」。這就是遇到了眾生,眾生沒有修養,因為傷害他的利益,他不能忍受,他來辱罵、來批評。這樣的事情,在現在這個時代常常有,對於主管這地區的官吏,現在講民主自由開放、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這些事情我們時時看到發生,看看這些官員也都能忍。但是菩薩除了能忍之外,菩薩不以我是主故。在古時候,作王,王公大臣。作王,王也能夠引申為主管官,各級政府的主管都可以稱之為王。為什麼?他做主,在國家是國王,在現在的制度,省長、縣長,甚至於村長,他都有權,他管轄這個地區,跟人民直接接觸。施政哪能盡如人意?這做不到的,總是叫大部分人得利益,特別是貧苦的人得利益,這就是個好官、是個好王。如果遇到人民批評,有不滿意的,要歡喜接受,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唐太宗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遇到人民對他不好的批評,他旁邊的人說:這個人是造謠生事,是無中生有,應該要得到處分。唐太宗說不可以,隨他說,如果我要處分他了,以後沒有人敢在我面前說真話。後世稱他為明君。他是喜歡人在他面前說真話,喜歡老老實實把事實真相告訴他,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要說出來,要讓他知道,他會幫助改進。大唐盛世是這一點心成就的,上面有慈悲心、有憐憫心,下面也就都有了,所謂上行下效。「苦眾生,若來罵辱觸惱」,這個事情中外都不能避免,所以菩薩一定要有忍辱。而且對這些眾生,「我當拔濟,常為擁護,云何而得生於瞋惱」。所以他不生煩惱,你罵了他,批評了他,他也不會生煩惱,他還是笑面迎人,向你請教,他想方法來改正。「是故我今悲心憐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薩悲心忍」。
人,特別是生在動亂的社會,不如意事常八九,心裏面的怨恨是沒法子避免的,這樣表現在外面心浮氣躁。這種情形我們理解。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問題?還是教育。社會沒有人教他。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教的是什麼,內容很重要!哪些人來主持這個教育?從事教育的老師要被尊重,老師不被尊重,學生就不尊敬老師,老師沒有辦法教學生,為什麼?學生不聽他的。現在社會產生的就是這個現象,這個現象非常可怕,這是社會動亂的根源。根源有了問題,這社會還能救嗎?古人有這個智慧,懂得防患於未然,他知道,特別是中國古聖先賢。中國這些老祖宗對於這樁事了解得非常透徹,所以把這個當作人生第一樁大事來辦,這就是教育。個人,要把自己教育好,明白這個道理。自己教育好了,帶給自己一生幸福美滿,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病苦災難從哪裡來的?全是從不善的心行。這造的不善業,業力感召來的。
昨天我們有幾個從新疆來的同修,那個地方我也去過,新疆的面積是中國全國面積的六分之一,人口少,所以沙漠、草原一望無際,沒有人家。說他們的路很寬很大,開車會睡覺,為什麼?直路,沒有拐彎的,開幾個小時你看不到人家。到我們這邊沿海,居住的是密密麻麻的。他們的生活很簡單,吃的東西不是很多,但是吃得很健康。那邊到現在還有游牧民族,養牛的、養羊的,哪個地方有水草就到哪裡去,要住蒙古包。蒙古包對他們來講非常熟悉,像童子軍露營一樣,他們一匹馬匹、一個駱駝就能夠背一個蒙古包,到一個地方,一、二個小時就把它架好了。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方式,簡單,幾百年來還守著祖宗的教訓、規矩,人純樸、老實。給我們帶了一些菜,當地人吃的些土產。這裡面讓我們看到最大欣慰的就是它們決定沒有污染,它們沒有農藥、沒有化肥、沒有污染,真的是現在所講有機健康食品。
告訴我們,那麼大的地方,佛教出家人聽說只有六個人,在家居士比較多一點。他們想建一個道場,建個念佛堂,能有二、三十個人就很多了。我告訴他們要量力而為,不要勉強,不要建富麗堂皇的大廟,能夠遮蔽風雨,那邊風沙多,能夠遮蔽風沙,堅固耐用,實用就好,這樣省錢省力,認真念佛。一定要聽經,聽經明理,修學才如法。如果經教不通,就很難。經教能幫助我們團體建立共識,大家想法看法都能一致,包括我們的生活、學習、用功,看法都相同。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有經論做依據的。沒有經論做依據,這不是真正佛法道場;真正佛法道場,一定有理論做依據。一定要守規矩,規矩就是戒律。自己真正要把三福、六和、五戒、十善要真做到,然後才能提升到四攝、六度。你真正把它做出來,對自己有利益,對你的道場有利益,對佛法有利益,對社會也有利益,慢慢的弘揚。釋迦牟尼佛當年開悟之後,在鹿野苑只有五個人,連他自己六個人,佛教是這麼起家的。你們要有釋迦牟尼佛的精神,釋迦牟尼佛的德行、智慧。那是一個好地方,認真修學,給大家做一個好榜樣。大草原有很多人不願意去,修行的人就要人少。古時候道場建築到深山,沒有真正重要的事情,誰願意去爬山?所以它有道理,要找個修行的環境。現在我們看,那個地方修學環境好,人少,修行人最重要的身心寂靜。所以這是常常有慈悲心,憐憫眾生心。
「十、云何名菩薩誓願忍」。修行人都有誓願,四弘誓願是共同的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用什麼度?如果不能度,你這句話是騙人的,也騙自己;用智慧度,用禪定度,用戒律度。所以這個願發了之後,後頭還有後續,「煩惱無盡誓願斷」。真想斷煩惱,就要把對於物質的享受降到最低位,能夠吃飽,能夠穿暖,有個小地方可以避風雨,就非常滿足了,這種人能修道。當地的居民生活都非常簡單,特別是生活在曠野,不是在都市。距離都市,開車一個小時之內,都是很理想的修學環境。都市就熱鬧了,人多了。太遠也不方便,一個小時之內的,非常理想。他們來找我,我說我很感謝,我現在年歲大,不想動了。你們的小道場建好,如果能夠設一個網路,我去講個半個月、一個月,去講一次經,可以。長住在那個地方,我沒有這個意願。
人要知恩報恩,人要有義氣。我流浪了一生,幾十年居無定所,這大家都知道的。前年,我在香港接受何澤霖老居士的夫人供養了一個小地方,在山上。何澤霖老居士,我們是一九七七年認識的。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講《楞嚴經》,講了四個月。何居士應該是最好的聽眾,四個月他沒有缺課,他每天一定到,所以我們就很熟。他囑咐他太太,他往生之後,把他鄉下居住的這個小房子供養我,讓我在香港定居下來。我去看了這個小環境,是很小,我很喜歡這個地方,我接受了。接受了,我就會定居在此地,不想動了,哪個地方請我,我都不會去。請我講經,最長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行,中國、外國都可以,我還是回香港長住。這小地方有個小院子,種一點青菜,自給自足。一生,萬緣放下了,只有念佛求生凈土;經教,專講《無量壽經》,除這部經之外也都放下來了。
學習經教的年輕人,我所知道的這些方法,都在講經裡頭講出來了。真正要成就,一定要用古人的老方法。現在佛學院這些方法我不贊成,要用古時候私塾教學法。培養講經的人才,過去是老和尚講經,聽眾當中年輕人,他有具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有很好的記性,他聽了之後他能記住;第二個,他能夠復講,叫復小座,把老師所講的重講一遍給大家聽,有能力講到百分之八十,老師講一個小時,他有能力講五十分鐘,至少他有能力講四十分鐘,這都可以培養為講經教學的法師。如果沒有這個能力,他就不行。真正有志願,願意弘法利生,續佛慧命,這是大事業,這是好事,這是值得讚歎的事情。一個老師父帶二、三個學生,十年帶出來了,那是成績。確實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成就他的戒定智慧。佛法教是教這些,不是教的一般常識,真有效果。
我這一生是受這種教育,深深有體會。學的人要真干。基本的條件,古時候不必說,為什麼?他統具足了。現在人不具足。那是什麼?孝親尊師,要用真誠心、恭敬心、堅定的信心,對所學的,對老師所教的,沒有絲毫懷疑,完全接受,這才能成。如果有絲毫懷疑,這個教學不成就。佛學院可以,因為佛學院的學生不是以培養講經法師為主。講經法師培養,目的是要幫助他開悟,要得定,要開悟,他修得好,當然他就能講得好。如果不是真修行的人,就沒有這個緣分。現在的學習跟學校結合了,以知識為主,不是智慧,智慧一定要尊崇戒定慧三學,知識就無所謂了。佛法的修學,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統統都是要戒定慧。
《大學》上講的條件,就講得十分清楚,它所要求的三綱八目,這是教學指導最高的原則,在《大學》裡頭。《大學》講方法,《中庸》是理論。「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綱,這個三綱就是我們學習終極的目標。明明德就是開悟,開悟的相是什麼?相是親民。一個開悟的人,決定有大慈悲心,愛民如子。佛菩薩就是這樣的,全心全力把人教好,這是他一生的事業。好到什麼程度?止於至善。至善,沒有絲毫缺陷,圓滿的。誰做得到?佛與法身菩薩能做到。八目就是告訴你怎麼修法,從哪裡開始?從「格物」。格物是什麼意思?在佛法講,放下萬緣。物是慾望、物慾,格就是放下。放下物慾,你的清凈心就現前,叫「致知」,生智慧。慾望很重,他生煩惱,他不生智慧。沒有慾望的人,念念想為眾生造福,幫助眾生解決苦難,他自然生智慧。為什麼?因為自性裡頭本有如來智慧德相。
我們現在為什麼智慧生不起來?智慧被自私自利障礙住,被七情五慾障礙住,能把這個東西放下,智慧自然生起。你看到社會這些問題,自自然然你知道是什麼方法,不必去求,自性裡頭有智慧,自性裡面有德能。佛法教我們從內修,不教我們從外面修。所以佛法叫內學,經典稱為內典。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連經本從來沒有接觸,有大智慧,在佛門裡可以稱為大導師。釋迦牟尼佛就給我們帶頭,釋迦牟尼佛沒老師,他講的這些經,小部經不說了,大部的,《華嚴經》講得那麼好。《華嚴經》是高等哲學、高等科學,沒人教,他怎麼講出來的?《法華經》怎麼講出來的?《般若經》怎麼講出來的?他怎麼會知道那麼多?看了這些經,好像他知道全宇宙,過去現在未來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個智慧能力從哪裡來的?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意思就是說他開悟了,開悟之後才會知道,人人都有。只是在現在你是迷而不悟,如果你是覺而不迷,你就跟他一樣,他知道的你也知道。所以,我們什麼時候開悟、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經典你一接觸,什麼問題都沒有,你全通了。這些話沒人相信,不學,你怎麼會?佛法不學就會了。他學,他向內學,他不向外。內學就是放下這些染污,因為染污障礙我。放下分別,分別障礙我,起心動念妨礙我,我也把起心動念放下,凡是障礙我的統統放下,就大徹大悟了。大徹大悟是自性,本來是這個樣子,沒有人教你,你也不需要跟人學。德行是基礎,這個基礎跟中國古人講的完全相同,那就是孝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人能夠對父母孝,盡孝道,對老師、對長輩能夠盡到尊敬,把他們看作父母一樣待遇,這個基礎就夠了,你就有這個基礎了,你就能夠學成聖人、賢人。
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舜王,舜王誰是他的老師?沒有。他生活的環境很可憐,父母生這個兒子,兒子是孝子,天性真叫孝順,這兩個字他真正做到了,特別是順。母親死了,父親再娶一個,他的後母。後母生了一個兒子,後母愛她自己的兒子,對他就是眼中釘,爸爸受他媽媽的影響(後母的影響),這樣子父母對他都不好,那個弟弟就更不必說了,他的日子怎麼過?一舉一動都是錯誤的,沒有一樁是對的,天天挨罵,可是他的孝心不變。人也學得很機警,為什麼?知道他後母想殺他,好幾次他都能逃過。居住在這個地方,對人好,孝順父母,尊重長輩,很勤奮,什麼事情都願意做,所以鄰里鄉黨對他都尊重,都說是好孩子。一年,感化一個地方,沒有人不讚歎。耕田,家裡窮,沒有牲口,你們看到,感動大象來幫他犁田,感動小鳥替他除草,孝感天地!這個事情傳到那個時候國王堯王,堯王聽到有這麼好的一個人,把兩個女兒嫁給他,看他是不是真的;九個兒子跟他做朋友,看他處事待人接物。真的,真誠心。沒有別的,真誠心,沒有絲毫虛偽,他從哪裡學的?對父母的孝順那是無以復加,以後堯王把國王位子讓給他,中國歷史上稱堯舜。他從哪裡學來的?他沒有老師,就是把孝做到了、敬做到了,用真誠心去做,智慧開了。不是知識,智慧開了。國家的事情,眾人的事情,他處理得有條有理,做得叫人人滿意。上面國王滿意,下面人民滿意,堯王選他繼承王位。中國、外國古聖先賢,細心去觀察,幾乎都沒有老師,也沒有很好修學環境,都是在苦難當中長成。苦難裡面經過鍛鍊,真心不變。成功的祕訣,應該就這一句,真誠心永遠不變。這些我們經上講像毛病習氣,他都沒有,他沒有貪瞋痴慢疑,他沒有自私自利,他沒有是非人我,決定不可能爭名逐利。損人害己,他決定不會做這事情。他只有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這是他願意做的。傷害別人,利益自己,他決定不會做。這些大聖大賢成就的祕訣在此地。
「菩薩誓願忍。菩薩作是念:我先於諸佛前,曾作獅子吼,發誓願言,我當成佛,於一切生死淤泥中,為拔諸苦眾生。我今欲拔,不應瞋恚而惱於彼」。底下說,「若我不忍,尚不自度,況利眾生等。」菩薩發了這個願,現在我們學佛也發這個願,但是是真是假不可靠。他發願是真的,我們發了願不能兌現。「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句還得了嗎?眾生有苦有難,你就得去幫助他,釋迦牟尼佛做到了。一切眾生一切苦難從哪裡來的?從迷失自性來的,六道從這來的,十法界從這來的。那樂從哪裡來的?樂從覺悟來的,對於整個宇宙一切理事都搞清楚、都明白了,就沒有苦了。你的念是正念,沒有邪念,沒有惡念;你的言是正語,你的行是正業,八正道相應,自然相應。所以願發之後,要完成這個願,先成就自己。自己不能成就,你沒有能力將你的誓願兌現,你做不到。先從善行,慢慢感悟,那個孝心不變就是基礎。無論父母對我怎麼不好,他自己心裡怎麼想法?是我自己做錯了,我不會做。天天反省,天天改進,父母沒錯,我錯了。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從這來的;「只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過」,它從這來的。久而久之,過少了,善多了,善裡頭有福,善裡頭有慧,福慧增長。天天不生煩惱,生智慧,天天感恩,天天懺悔,天天改過。我們看釋迦、看堯舜,他是這麼成就的。
舜,青少年時代是天天挨罵、天天挨打,他自己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常常想,我身體從哪裡來的?父母生的,母親雖然不在,父親在。後母再怎麼不好,是他父親所愛的。父母所愛,自己怎麼能不愛?他是圓滿的愛心,真誠的愛心。到最後,感動了全家,感動居住在這一起的鄰里鄉黨,沒有人不聽他的話。這個村、這個鄉就像變成一家人一樣,人人都懂得關心別人,人人都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長輩,這個地區風氣多好!一個人造成的。一個人怎麼造成?真誠心對人、對物就能造成功。古聖先賢教導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堯舜。就像佛家一樣,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堯王沒有一點私心,國王要給誰做?要給一個有真誠的心、有慈悲心、有智慧心、全心全力為人民福祉的心。他看看自己九個兒子,沒有一個有這種心的,不選給他們,留心到外面去找。不是找有學歷,不是找有聰明,不是找有才幹,找有孝敬的人,真正孝敬的;找愛人的人,愛人就不會害人;找犧牲奉獻的人,自己沒有貪瞋痴、沒有傲慢,要找這種人。他真正用心找,真正就被他找到,這是上天不負苦心人。
菩薩發的這個願,我成佛的時候,「於一切生死淤泥中」,這就是六道輪迴裡面的眾生,「為拔諸苦眾生。我今欲拔,不應瞋恚而惱於彼」。我要救他們,我還能生瞋恚心嗎?所以不應該,不應該叫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是菩薩行。如果我不能忍,「尚不能自度,況利眾生等」。不能忍,自己不能得三昧,不能開智慧,這就是自己不能度自己,怎麼能度得了別人?「法藏菩薩滿足諸忍,故云忍力成就。」前面所說的這些忍,忍,佛講得很多,散在經論當中,這是略舉幾個例子。《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沒有耐心的人他成就不了事業,所以忍跟耐常常連在一起。忍能夠得定,定生智慧,這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忍力成就比什麼都重要。以上所說的是自利行,下面是利他行,自利行以忍力成就為終結。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三三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0三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二八集)
※傳印法師讚歎凈空法師——善作如來之使,弘揚凈土,人天讚歎
※超度嬰靈往生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