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講義》——八佾第三(4)

《論語講義》——八佾第三(4)(2008-01-24 16:05:21)

標籤:文化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周」指周朝。「監」,就是視,就是看。視於二代,「二代」指夏朝和商朝。他說周朝把夏朝和商朝都看完了,意思就是周朝是繼夏朝、商朝以後的朝代,夏朝有夏朝的禮儀,商朝有商朝的禮儀,周朝建立以後,周朝就在夏朝和商朝的典章文物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了自己的典章文物制度。比如清軍入關,他就看明朝人的制度是怎樣的,據此來建立清朝的制度。周朝學習和繼承了夏朝、商朝的禮儀、文物制度,所以孔子說「周監於二代」。因為綜合了夏商兩代的制度,加以總結,所以「鬱郁乎文哉」,「鬱郁」就是完備,豐盛,「文」就是指禮儀文物制度,所以周朝的禮儀制度可以說是最完備的。「吾從周」,我要是行禮的話,我就要跟從周朝來,我就要學習周禮。孔子是主張恢復周禮的,因為周禮是夏商周三代禮儀文物制度的總結,也是三朝文化的集大成。由這句也可知孔子對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非常熟悉的,不然就不能比較出優劣。孟子說「夫子之學,集大成者也」,孔子是他那個時代最博學的人,據此,我們也就明白孟子所言不虛了。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孔子說,我侍奉國君,完全按照禮儀,有的人認為我在獻媚。比如說,學生在外邊碰到老師了,是不是應該給老師行個禮,說聲「老師好」?這是應該的,這是學生對老師的禮儀,你問候老師,老師也會回敬你。這是一種禮儀,相互尊重,這是應該做的事情。可是有很多同學看到老師往往裝作沒看見就走了,或者看見了也埋頭走了。甚至還有一些同學,目中無人:「這是誰啊?我不認識。」相反的,有個學生很尊重老師,看到老師就說「老師好」,很謙和,本來這個學生是對的,其他同學反而覺得他在巴結老師——把正常當非常,把非常當正常。不給老師行禮明明是你不對,人家行了禮,你心裡還不舒服,還認為人家是在獻媚,是在討好。所以孔子說我侍奉國君盡我的禮儀,我是對的,只是有的人以為我在獻媚。聖人從容平和,如果換作別人或許就會說「小人以為諂也」,那些小人反倒覺得我是在獻媚。聖人從容平和,他沒有批判人家,只是解釋自己;即使被冤枉了,也只是澄清事實,而不是去責備冤枉他的人。

推薦閱讀:

細說《論語》(十四)
《論語》八佾第三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八 論語二十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