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佛學教本 22-24課:佛經的傳譯(1 - 3)
第二十二課 佛經的傳譯 (一)
釋迦牟尼佛出於印度,其弟子結集三藏時,皆是梵本 (1),所以後來佛法傳到中國時,必須經過翻譯,才能成為華文本。法寶雖富,若無人翻譯,則中土人民,固不能沾其恩澤,若所譯不善,則亦乖失真義,與佛語不相符,流弊所及,必至貽誤後人。因此。學識淹博,思想高超,譯筆流俐,精通梵文、中文、佛學等,皆為譯經師所必具的條件,缺一不可。而譯經師之名,亦與經律論並壽,成為千古不朽的人物。
中國譯經工作,開始於攝摩騰、竺法蘭,傳所譯有五部經 (2),四部失傳,今所存者,惟四十二章經。
東漢至西晉末,百六十年間,為翻譯的幼稚時代,東漢桓、靈、獻、三朝,譯師最著名者,有安世高 (3),自桓帝建和二年,至靈帝建寧中,二十餘年,譯出三十餘部,多屬小乘經。又支婁迦讖,簡稱支讖 (4),在靈帝時,先後譯出佛經二十三部,多屬大乘。
三國時有法時 (5) 僧鎧 (6),曇諦 (7),皆譯律本。又月氐國居士支謙,入東吳三十年間,譯出大小乘經典八十八部,一百十八卷。唐居國 (8) 沙門 (9) 僧會,到東吳造建初寺,譯大乘經論七部二十卷。又印僧康僧鎧,於曹魏嘉平中來洛湯,譯出無量壽經。
西晉五十二年間,譯師十二人,所譯幾達六百卷,其中以沙門竺法護 (10) 最多,共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四卷,包括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各類經,以及律論,有敦煌菩薩之稱。
東晉百餘年間,緇素譯師有十六人,其中瞿曇僧伽提婆 (11),譯阿毗曇心論 (12),及中阿含經六十卷,增一阿含經五十一卷,小乘經教,始有較大規模的譯籍。其次,佛陀跋陀羅 (13) 在盧山譯經論禪律十三部,百二十五卷,中以六十華嚴,及摩訶僧祗律四十卷,為最重要。
與東晉同時者,北方則有三秦 (14),歷時八十年,譯師共十二人,前秦六人,惟沙門法喜 (15) 譯中阿含經五十九卷,增一阿含經五十卷,為較有價值,但皆不傳於世。西秦僅一人,出品無關重要,其中最特異傑出者:為後秦五人中的鳩摩羅什 (16),他自弘始四年起,至十四年止,先後譯出大小咒般若經 (17) 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論藏中,有大智度論百卷,中論四卷,百論二卷,十二門論一卷。後三論,即三論宗所據而立宗者,其後有人加入大智度論,稱為四論宗 (18)。
此外有佛陀耶舍 (19),原為羅什之師,弘始十年在長安,與沙門竺佛念 (20) 等,共譯四分律 (21) 六十卷,長阿含經二十二卷。
【注釋】
(1) 印度語言,近似初禪梵天,故經之未譯者稱為梵本,即印度語文的經典。
(2) 為十地斷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四十二章經等五部。
(3) 本安息國王太子,名安清,號世高,父王薨,嗣王位,因厭世,讓位於其叔,出家學道,博通三乘教,由是遊歷諸國,弘宣佛法,至洛陽,先習漢文,繼翻佛經,所譯者,有大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道地經等,凡三十九部經論。
(4) 為月氐國沙門,於桓帝時來洛陽,四十年間,先後譯出佛經二十三部,六十七卷。
(5) 名曇柯迦羅,譯為法時,為中印度沙門,通大小乘,精戒律,曹魏時至洛陽,譯出僧祗戒心,中國僧伽之守戒律自此始。
(6) 為康居國沙門。
(7) 為安息國沙門。
(8) 與大月氐同族,領土在新疆北境,及俄領中亞一帶。
(9) 譯為勤息,為勤修佛道,息諸煩惱之義,是出家修道人的通稱。
(10) 敦煌郡人,八歲出家,經書過目成誦,日達萬言,經教無不練達,遊歷諸國,通西域語言三十六種,帶回梵本甚多,自敦煌經長安洛陽至江左,終身皆從事譯經工作,其助手聶承遠,聶道真父子,後各自當譯師。
(11) 譯義為眾天,賓沙門,博通小乘三藏,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應慧遠之請,在盧山共譯阿毗曇心論,後又應王之請,在建康譯中阿含,及增一阿含經。
(12) 尊者法勝,嫌婆沙論之博,而將其要義摘出,名阿毗曇心論,共四卷。
(13) 中印迦維羅衛人,少孤出家,博通經教,精禪律,後弘化中國,慧遠迎居盧山,從事翻譯。
(14) 一、前秦。是晉時十六國之一,氏族姓苻,據關中,歷七主四十五年,後後秦所滅。二、後秦。是晉時十六國之一,羌族,姚萇弒苻堅,自稱秦王,據長安,歷三主,三十四年,為東晉所滅。三、西秦。是晉時十六國之一,鮮卑族,乞伏國仁,乘苻堅敗,稱大單于,其子乾歸稱秦王,據甘肅金城,歷五主四十七年,為夏赫連定所滅。
(15) 曇摩難提,譯為法喜,所譯延至後秦建初六年乃畢,非前秦專有。
(16) 本印度人,而生長於龜茲,出家後,通大乘經論,洞其秘奧,姚興迎至長安,待以國師禮,博覽舊譯,義多乖謬,因出梵本,從新譯,姚秦弘始十一年, 寂於長安,臨終火化,舌不焦爛。
(17) 羅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有二種:一、二十七卷本者,稱大品般若經。二、十卷本者,稱小品般若經。
(18) 三論宗後分南北二派,北派明勝大師,加入大智度論,稱四論宗。
(19) 義為覺稱,罽賓國沙門,學問淹博,記力甚強,羅什曾師事之,後被姚興迎至長安,助理譯事,凡羅什有未達之義,每向其請益。
(20) 為涼州沙門,通梵華文字,在前後秦譯事中,皆充傳語之職,後亦自譯十住斷結經等十二部,七十四卷。
(21) 曇無德將上座部律藏中,合於己見者,採集成文,凡四次才宣說完畢,每說一次,即成一分,因名四分律。
【習題】
(一) 中國譯經工作,開始於那幾位法師?
(二) 一、三國時譯律本的,是那幾位法師?二、到東吳造建初寺的沙門是誰?三、譯無量壽經的是誰?
(三) 西晉間,號稱敦煌菩薩的,是那一位譯師?他所翻譯的經,包括那幾類?
(四) 一、譯中阿含,增一阿含經的誰?二、譯六十華嚴經的是誰?
(五) 一、三論宗所依據的是那三論?二、一百卷大智度論,是誰譯的?
第二十三課 佛經的傳譯 (二)
北涼 (1) 曇無讖 (2),傳譯經典十九部,一百三十一卷,其中以大般涅槃經四十卷,為最有名。以前雖有人譯過此經 (3),但都不全,讖譯亦缺後二卷,至唐時始行補全,成為完整的經典。至此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闡提 (4) 人,亦當成佛的要旨,始大明於世。
南朝 (5) 一百七十年間,有名的譯師則有劉宋時 (6) 求那跋陀羅 (7),傳譯經論五十二部,百三十四卷,中以雜阿含經五十卷,最為重要,至是四阿含始告具足。此時又有佛陀什 (8),譯出五分律 (9) 三十卷,中國自此始有四律 (10) 廣本矣。
蕭梁時 (11) 真諦三藏 (12) 由印來華,譯出金光明經等,十一部經論,共二十四卷,以起信論最著名,陳初又續譯經綸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此時在北魏的菩提留支 (13),於永寧寺擔任譯經工作,至東魏初 (14),三十年間,譯出三十部一百零一卷,其中有世親著作多種,以十地經論十二卷最有名。又般若流支 (15),亦在東魏譯出經論十八部,九十二卷,以正法念處經七十卷最鉅,為小乘要藉。
隋文帝時,那連提黎耶舍 (16),及那崛多 (17),皆有譯績。大唐自太宗至玄宗,為顯教極盛時代,譯師數人,皆傑出人物:釋玄奘 (18) 於貞觀三年,出關西行,遍歷諸國至印度,廣習瑜伽法門 (19),精唯識學,至貞觀十九年歸國,載回經律論五百二十卷,六百五十七部。太宗敕於弘福寺主譯,二十年間,譯經律論七十五部,千三百三十五卷。以大般若經六百卷,大毗婆娑論二百卷,至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卷數最多,余如順正理論八十卷,俱舍論三十卷,顯揚論二十卷,以及法相宗 (20) 經論多種,皆稱重要。
實叉難陀 (21) 於武后時,譯成八十華嚴 (22),又重譯入楞伽經及起信論,共十九部,百零七卷。又義凈 (23) 繼玄奘後游印,歷三十餘國,經二十餘年,齎回梵本三藏五十萬頌,初為實叉難陀助譯,後乃自譯,得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顯密俱有,以一切有部毗奈耶 (24) 五十卷為最鉅。
菩提流志 (25) 於武后長籌二年,開始譯事。歷十七載,出五十三部,百十一卷,以圓成大寶積經百二十卷,為最重要。自初唐至此,卷帙最多的契經,皆已譯成:一為玄奘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二為實叉難陀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三為菩提流志的大寶積經百二十卷,是為顯教 (26) 三大部。
【注釋】
(1) 為晉時十六國之一,胡人沮渠蒙遜,起兵背後涼,推段業為涼王,嗣殺業自立,史稱北涼,後為後魏所滅。
(2) 義為法豐,中印沙門,幼喜誦咒,習五明,善辯難,後乃專究大乘。
(3) 竺法護譯出二卷,釋法顯譯出六卷。
(4) 系極難成佛之義,有二一、不信因果,造十惡五逆,斷諸善根,墜入阿鼻地獄的人,此種人極難成佛,名斷善闡提。二、大悲菩薩,發一切眾生成佛,然後成佛之願,因眾生至多,時間至久,故此種菩薩,亦極難成佛,名大悲闡提。通常所稱一闡提人,多指斷善闡提而言,此處亦是。
(5) 東晉後,宋齊梁陳四朝,皆據南方之地,都建康,稱為南朝。
(6) 劉裕篡東晉稱帝,國號宋,史稱劉宋。
(7) 義為功德賢,系中印沙門,精大小乘,由錫蘭浮海來中國。
(8) 義為覺壽,系罽賓國沙門,專精律藏,兼達禪要。東晉時,法顯於錫蘭島,得梵本彌沙塞律還國,未譯而寂,諸僧聞佛陀什於律學大有心得,特請譯出之。
(9) 即彌沙塞部的律本。
(10) 一、十誦律六十一卷,是薩婆多部的律本,後秦弗若多羅譯。二、四分律六十卷,是曇無德部的律本,姚秦佛陀耶舍譯。三、摩訶僧祗律四十卷,是窟內上座部的律本,東晉佛陀跋陀羅等譯。四、五分律卅卷,是彌沙塞部的律本。劉宋佛陀什譯。
(11) 六朝時,蕭衍篡齊,國號梁,是為蕭梁。
(12) 梵名波羅未陀,譯為真諦,西印優禪尼國沙門,博通內外學,梁武帝迎至中國。所譯有金光明經,起信論,攝大乘論三卷,及世親釋十五卷等,其餘瑜伽法門之籍,亦有譯。
(13) 為北印度沙門,遍通三藏,顯密兼長,宣武帝永平元年至北魏,帝請傳譯經論,字明帝時,胡太后建永寧寺,莊嚴麗都,內供梵僧七百人,留支即居此寺,為譯經領袖。
(14) 北魏末,孝武帝西奔,高歡別立孝靜帝,史稱東魏。
(15) 義譯為智希,系中印婆羅門,精於佛法,於胡太后稱制初來洛陽,後隨東魏孝靖帝遷鄴,從事譯經。
(16) 義為尊稱,北印烏萇國沙門,北齊天保七年至鄴都,傳譯十載,得經論七部五十一卷,大悲經,月藏經等,皆其傑作,齊亡,輾轉至隋,文帝請其到京,續譯經典八部二十三卷。
(17) 義為志願,北印犍達國沙門,於北周武帝時抵長安,後居益州,皆略有譯事。武帝破除佛教,敕其入京,誘以爵祿,逼從儒教,誓不死依,被逐出國。至突厥,逢齊僧寶暹等十人,采經西域,歷七載,得梵本二百六十部東還,聞周武滅齊,毀佛法,遂留突厥,與崛多相遇,不久周武帝死,隋文帝受禪,佛法重興,寶暹等送梵本先返,奏聞文帝,帝遣使請崛多到京主譯,計譯經三十九部一百九十二卷,顯密皆備,中以佛本行經六十卷最巨。
(18) 俗姓陳名禕,陳留人,十三歲入凈土寺出家,唐太宗貞觀三年,出關西行,萬里孤蹤,歷盡險阻,至印度,學於戒賢論師,勝軍居士等處,齎回國後,翻譯其所回的經,於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入寂,世壽六十五。
(19) 瑜伽是相應之義,言此法門,與五義相應,即與境相應,與行相應,與理相應,與果相應,與機相應。唯識的瑜伽是與理相應,密教的瑜伽,是與行相應,此處所稱的瑜伽,是指唯識學。
(20) 是大乘八宗之一 ,為窮明萬法性相,故和法相。又依唯識論,明萬法唯識之理,故亦名唯識宗,在我國,開端於唐玄奘,而大成於其徒窺基,因窺基住慈恩寺 ,又名慈恩宗。
(21) 義為喜學,是于闐國沙門,喜研一乘經教,唐武后以舊譯華嚴未全,聞難陀長於此經,特請齎經入唐,從新翻譯,歷四年,成八十卷,因別於佛陀跋陀羅所譯的六十華嚴,別名八十華嚴,年五十九寂,荼毗時其舌不壞,與鳩摩羅什同,可知其所譯經論,皆符合法理也。
(22) 義為喜學,是于闐國沙門,喜研一乘經教,唐武后以舊譯華嚴未全,聞難陀長於此經,特請齎經入唐,從新翻譯,歷四年,成八十卷,因別於佛陀跋陀羅所譯的六十華嚴,別名八十華嚴,年五十九寂,荼毗時其舌不壞,與鳩摩羅什同,可知其所譯經論,皆符合法理也。
(23) 唐齊州人,京兆大薦福寺,咸亨二年,年三十七,由海道至印度,經二十五年,還洛陽,初助實叉難陀譯陀譯華嚴,後乃自譯,壽七十九寂。
(24) 又名毗尼,即佛所說的戒律,舊譯為滅,謂滅諸過惡也。又譯為律,謂如世間法律,斷決輕重之罪也。新譯為調伏,謂調和三業,伏滅諸惡也。
(25) 義為覺愛,南印度沙門,極聰明,初習外道,無所不通,以為究竟,年六十,與大乘善知識對辯,理屈辭窮,乃皈依佛教,五載之間,洞達三藏,武后聞其名,請齎梵本來唐,譯諸經論,至百餘歲,方不再譯,開元十五年十一月五日寂,世壽百五十六歲。
(26) 真言宗判一切的佛教,為顯教與密教二部,釋尊所說的大小乘契經,其意義明顯可曉,屬顯教,大日如來所說的金胎兩部,其意義秘密而不可曉,屬密教。
【習題】
(一) 曇無讖所譯的經,以那一部為最有名?其中的要旨是什麼?
(二) 「一闡提」作何解釋?何謂斷善闡提?大悲闡提?
(三) 四律何名?各有幾卷?是小乘那一部的律本?為何人所譯?希分別說出之。
(四) 玄奘於何時西行?何時歸國?所請回的經律論,有若干夾?若干部?他在二十年間,譯的大小乘經律論有,若干部?若干卷?後來寂於那年月日?世壽若干?
(五) 何謂顯教三大部?各屬何人所譯?每部各若干卷?
第二十四課 佛經的傳譯 (三)
時至開元 (1),顯教的經典,大都譯就,此後所譯者,皆尚密乘,是為密教 (2) 極盛時代,譯師以阿闍黎 (3) 兼之,亦有但翻譯梵本,而不開壇灌頂 (4) 者,其中有四人,皆密教特出的譯師。
善無畏 (5) 於開元四年到長安,因貌與玄宗所夢真僧相符,大見欽重,敕在菩提院譯經。其所譯者,多真言宗 (6) 經典,如虛空藏求聞持法 (7),大日經三千要頌 (8),大日經廣大儀軌等皆是,開元二十三年,寂於長安,世壽九十九。
金剛智 (9) 於開元三年抵京,建灌頂道場,屢為內廷作法,皆大雲驗。十一年開始譯經,未十載,譯出密教經軌數十種,二十年寂,世壽七十一。繼之者為其徒不空 (10),原為南印師子國人,隨師東來,開元十二年,受具戒於廣福寺,助其師翻譯經教,蒙授阿闍黎法,盡付密乘諸經。本師入滅,乃西行,廣搜梵本,回時,奉敕翻譯,自天寶 (11) 至大曆 (12),先後譯出一百一十部,百四十三卷,於大曆九年六月寂,世壽七十。
般若 (13) 三藏,亦學密,來華後,於貞元 (14) 四年,譯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十卷,及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等數種。又譯華嚴經四十卷,末卷普賢行願品,為此經前兩譯 (15) 所未有,至此始得圓滿,其功甚偉。
唐自貞元後,並無譯事,其後經武宗及周世宗 (16) 兩度破壞,佛教一息僅存。及宋興,太祖太宗,知佛法關係國運甚大,極力提倡,一方搜集舊譯,一方翻譯新本,太平興國 (17) 七年,詔立譯經傳法院於東京 (18),請梵僧分翻教典,成績最著者三人:一、施護 (19),得百十一部,二百三十六卷。二、法天 (20),百十八部,一百六十七卷。三、天息災 (21),十九部,五十九卷。又真宗時有法護 (22),得十四部,百七十卷,其中多與密乘有關。
宋徽宗亦排佛,高宗南渡後,更無暇注意佛教,元世祖統一中國,雖加提倡,然而偏重西藏喇嘛教,尊藏僧發思巴為帝師,譯一切有部戒律二種各一卷,其弟子沙羅巴,則譯密典數種,皆小冊子,無足重輕。
明清兩朝,皆無傳譯,雖有亦藏於內府,不得而知。目前所面臨的重要譯事有三種,必須廣集佛門諸大德,予以舉行:一、保存於日本西藏各處的佛法,為中國所無者,須翻譯為中文,加入藏經中。二、將藏經譯為語體文,以適應時代需要,免淪為陳列品,漸至滅絕。三、把中文藏經,譯成英法等國文字:向外傳播,促使佛法世界化。
【注釋】
(1) 為唐玄宗年號。
(2) 大日如來所說的金胎兩部教法,是為法身佛內證的境界,深密秘奧,與顯教對立,稱為密教,又為對未灌頂人不許顯示的教法,故稱密教,參看第二十三課注二十六。
(3) 譯為教授,或軌範正行,或悅眾。四分律明五種阿闍黎,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經、依止、五種,但此處系指真言阿闍黎,即密宗傳授秘法或灌頂的法師。
(4) 密教有灌頂法,灌者大悲護念義,頂者佛果最上義,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能使功德圓滿之意,有種種不同的方法。
(5) 梵語輸波迦羅,中印人,系釋尊季父甘露飯王后裔,十三歲嗣烏荼王位,後讓位於兄而出家。常坐船遇盜,因默念真言,感准提菩薩現身,盜皆悔罪皈依,知持咒有特效,益深究之。後遇龍智菩薩,得傳法為真言宗阿闍黎,神驗甚多。
(6) 密宗所依的經典,非釋尊所說,乃大日如來所傳,據稱:釋迦所說,皆是方便,惟此教乃真實之言,故密宗亦名真言宗。
(7) 原名「虛空藏菩薩能滿所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 求聞持是求聞法能憶持不忘之意,此是念虛空藏菩薩,而求記憶力成就之法。
(8) 大日經原有十萬頌,畏譯其中精要三千頌,由其弟子一行筆記,共成七卷。
(9) 南印度光明國人,幼年出家,後受具戒,於中印那爛陀寺,廣學大小乘,三藏兼通,三十一歲,禮龍智為師,經七年,於密法無所不通,嘗於作法中,感見觀自在菩薩現身,證明其學成就,令往東土弘密乘,乃航海來華傳法 。
(10) 原名知藏,顯密皆通,嘗舉顯教法華、華嚴諸經、最高義理,以密法證明其妙境,將顯密融為一家,身歷三朝,皆為帝師,臣民受灌頂者,不可勝數。
(11) 為唐玄宗年號。
(12) 為唐代宗年號。
(13) 義為智慧,北印罽賓國人,出家後,學於那爛陀寺十八載,後乃發願來華。
(14) 為唐德宗年號。
(15) 指六十和八十華嚴。
(16) 五代後周世宗,姓柴名榮,生平崇儒排佛,廢國內佛寺,毀銅佛像鑄錢,在位六年卒。
(17) 為宋太宗年號。
(18) 為趙宋的國都,亦稱汴京,即河南開封府。
(19) 于闐籍, 賜號顯教大師。
(20) 後改名法賢,中印籍,賜號傳教大師。
(21) 賓籍,賜號明教大師。
(22) 中印摩竭陀國籍,賜號傳梵大師。
【習題】
(一) 開元貞元間,密教特出的四譯師是誰?
(二) 四十華嚴,是誰所譯的?其中為六十和八十華嚴所無者是什麼品?
(三) 宋太宗時,成績最著的三譯師是誰?所譯的教典,各若干部卷?
(四) 元世祖提倡佛法,偏重何種教?
(五) 目前所面臨的重要譯事,必須舉行者,有那三種?
第廿二、廿三、廿四課綜合指要
1.佛生於印度,其經教流傳中國,必須經過一運一譯,方成國文本,呈現於東方人士的眼廉,說到運,陸路則流沙千里,峻岭萬重,水路則洋海無邊;風濤險惡,這是一難。說到譯,必須梵華兼通,佛理條達,復肯犧牲其畢生精力,於筆硯之間,然後乃能成辦,這又是一難。一部佛經,有時經過好幾次運,好幾人譯,前仆後繼,然後乃成完整的法寶,華嚴、大寶積、大涅槃、大方等大集經等皆是。尤其楞嚴經是印度國寶,不許外傳,關吏對出境人,搜查至嚴,乃另抄小字本,用蠟裹好,割開股肉,存在肉內,俟平復後,方得出境。到中國時, 再割開肉,取出翻譯,似此壯烈犧牲的精神,聞之使人流涕。吾人今日,閑坐几案前,展卷閱讀,即此一點因緣,若不是前生種大善因,恐無福消受也。學者當追念前人艱苦,三藏典籍,得來不易,應珍惜時光,勿令空過。讀開經偈曰:「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真令人涕泗縱橫,感恩圖報。
2.我國學人,往印度取經,不知犧牲了多少人,佛菩薩有大威力,既欲大教流行中土,何不庇護這一班取經人?而乃任其客死道途,妨礙取經大業一節。須知一切法不離因果,有決定的果,亦有不決定的果,不決定者,可以改變,決定者則無法改變。昔有惡王,欲滅釋種,目犍連曾請釋尊營救,未蒙許可。由是尊者乃顯神通,將五百釋種,置缽盂內,寄存梵天,事平往視,則皆化為血水,可知定業雖佛亦不能救。至於釋尊受馬麥之災,僧肇遭殺頭之禍,安世高赴會稽之難,善導登樹杪而仆,梁武被困台城,玄奘臨終受苦,此皆定業不易轉的明證。亦可以解釋為:今之善因未熟先世的惡果先熟,故終受苦報,然今之善因,其樂果則在後世,終不至於無報也。
3.將藏經譯為語體文一事,現當從緩,為的是:文字尚在演變中,未成定局,倘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譯成語文之後,萬一文字竟改為用字母拼音,豈不是全功盡棄。現時小學生所讀之書,字旁皆附有注音字母,若干年後,可能廢文字而單留拼音,故經文語譯一事,當從緩辦也。
4.密教的經,也講義理,其理與顯教相同,但學之者,多尚壇儀及咒語,而棄教義,流弊所及,遂使理路荒蕪,這實在是不對,所以學密者,仍應研教。密宗的倡始者龍樹菩薩,他讀過華嚴經,造過諸論,稱為八宗祖師,則其博通教義可知。以理言之,通教的密,方得恢宏自在之用,教理未達者終遜一籌怯。
5.聽說歷朝政府,皆視大藏經為國寶,全國並沒有幾部,大佛寺如要請一部,須經過申請批准才賜給,一路遷須派專員押運,用鼓樂吹送,上覆以黃綾,進寺時僧眾皆須排隊跪接,典禮極為隆重。又聞為了避免天災兵燹等事,毀壞法寶起見,分全國為東南西北中五區,供養大藏經五部,其地點常為杭州、廣州、西安或四川、北平、河南或湖北五區,以示鄭重,未知確否?今時影印術發達,僅台灣一島,或有數百部,論眼福,確比前人大,然而我到各佛教機關,看見他們所供的大藏經,自一部乃至兩三部皆有,類皆淪為裝飾品,似乎很少有人借看,這實在是很罪過的事。理應立好的章程,辟出看經場所,派人專司其事,或就地看,或外借看,皆盡量與人利便,以資鼓勵。務使學者有機會讀,有機會悟,乃至有機會依之而修,才算髮揮了三藏的大用。最壞的舉措,就是自不能讀,而又不肯借給別人讀,成為有經不會讀,會讀又沒有經,使法寶成為骨董字畫,專無陳列用,真是罪過。
6.譯師多菩薩乘願化身,在釋尊法運中,擔任譯經事業,所以也不是偶然的事。據說鳩摩羅什是七佛譯經師,那麼,自毗婆尸佛至釋迦牟尼佛,每一次大法東來,皆曾主持譯事。吾人讀「遠什大乘要義問答」,觀其答覆遠公各問題,即知其德學內涵,義理精絕,儼然一大菩薩,然則其大名與三藏並壽,實足當之無愧。其他譯師,如竺法護、佛陀跋陀羅、佛陀舍耶、真諦、菩提流支、玄奘、實叉難陀、義凈、乃至開元三大士,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不可等閑視之。
7.佛經之譯成外國文字,流傳到歐美各國者,至今還是偏於小乘部及卷數少者,至於大乘說較深的義理,及百數十卷一部的經論,則皆尚未譯成外國文,根本也無人從事此種工作。聞二次大戰後,美國人曾在日本,請去大藏經,及佛學專家多人到彼國,諒必是從事翻譯,若果如此,則是大好消息。此輩若不通英文,亦不妨事,只須經義用日語述與傳譯人,再由傳譯人翻為英語即可,不過,英文中如有訛誤,則不能直接加以糾正耳。民元時,閩人林紓,曾以翻譯外國小說馳名,然其人不識英文,故常與陳家麟氏合譯。先由陳述出語意,再由林寫成中文,亦居然成為名家。譯經如缺乏兼通中英文,及佛學之人,亦可以此法行之。
8.古譯經儀式,雖各譯經師略有不同,然極為鄭重,則彼此皆同。今略述宋太宗時,天息災譯經壇場儀式於下,以見一斑:於東堂面向西布壇,壇有四門,各以一梵僧主之,先念密咒七晝夜,供佛菩薩名字,環為輪狀,名大法曼荼羅,然後沐佛,供以香花燈燭餚果,禮拜旋繞,祈請加被,以祛魔障。第一「譯主」正坐面外,宣讀梵文,第二「證義」坐其左,與譯主評量梵文,第三「證文」坐其右,聽譯主高讀梵文,以驗差誤,第四「書字」梵學僧,審聽梵文,依梵音書成華字,「如素恆覽,第五「筆受」翻梵音成華名,如再翻「素恆覽」為經,第六「綴文」四綴文字,使成句義,第七「參譯」參考兩土文字,校對正確使無誤,第八「刊定」削其繁冗,定取句義,第九「潤文」於僧眾南向設位,參詳潤色。僧眾日日沐浴,三衣坐具,威儀整肅,所需物資,皆政府供給。觀此可知譯經一事,是若何尊嚴慎重,亦以見國家崇尚聖道,坐致太平,與徽宗排佛,遂有靖康之難,成一強烈對照,令人嗟嘆不已。
推薦閱讀:
※四種清凈明誨.第一決定清凈明誨
※佛說正法之衰變因緣(1)佛陀鼓喻正法衰變【原創】
※怎樣辨明佛經的真偽?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