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放棄用了幾千年的刀叉?筷子如何獨霸餐桌
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吃飯已經不在乎能不能吃飽了(實際上有些人還要刻意不吃飽),而是能不能吃好。於是大家再也不滿足於中餐,什麼西餐、韓國料理、日本壽司、義大利面等等,都受到追捧。
其中西餐算得上比較特殊,因為吃西餐用的是刀叉,而不是筷子。有些人不習慣於刀叉吃西餐,常會在西餐館問服務員要筷子(西餐館會提供),於是可能就會被別人嘲笑。
西餐
這種笑話別人用筷子吃西餐的人,無知而且無禮。
首先,只是吃飯而已,用什麼都無所謂,無論是印度或者非洲地區的手抓,還是亞洲地區的筷子,亦或是西方人的刀叉,只要吃得舒服就行。
其次,中國人用刀叉吃飯的歷史超過五千年,只是後來刀叉一步步退出了餐桌,回歸廚房。從某種程度來說,刀叉是中國人玩剩下的東西。
《摔跤吧!爸爸》
最早的時候,沒有陶器,先民們是把肉串在樹枝上烤著吃,也會把肉或者種子放在石板上烤,熟了涼下來後用手抓著吃。
等學會燒制鼎、鬲、罐等陶器後,原始的煮飯器就有了,人們學會了在陶鼎中煮肉或者粥。《詩經·生民》中提到了「舂之揄之,簸之揉之,釋之叟叟,蒸之浮浮」,意思就是在石臼里給穀子脫粒,然後用手搓掉皮,放到水裡煮熟了吃。
這個熱粥再用手抓著吃就不行了,於是先民用薄木片,這樣就能舀出來。在青海宗日的遺址就出土過三件套餐具:骨刀、骨叉、骨勺,而它們距今已經有超過5000年的歷史。
骨叉、骨刀、骨匕
勺,在古代叫「匕」,一開始就是用來吃粥的,後來發展為尖頭凹形,成為貴族人吃肉的工具,用來把肉從鼎中撈出。
從漢到宋元時期,匕通常和箸連用,但分工明確,比只能吃米飯米粥,筷子就是用來夾菜的。《三國志》就提到劉備與曹操談話時,被曹操的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嚇得「失匕箸」。
當時的肉都是白水煮的,直接吃是沒有味道的。所以他們把肉從鼎中撈出後,要放到案上,然後用刀切成一小塊,蘸著肉醬吃,肉醬里有各種調味料。
青銅匕
所以你看,用刀叉吃肉有什麼了不起的呢?說句難聽的,西方人用刀叉吃飯的歷史也沒多少年,三百多年前,一些貴族都用手抓飯吃呢!
用刀叉吃飯,沒什麼優越感。
先秦時期,人們幾乎不用筷子,貴族吃肉用刀叉,老百姓吃飯或者粥就是用匕或者手抓。從漢代以後,筷子開始普及。
春秋時期,孔子就開始講究飲食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唐末時期,高足桌椅改變了人們一人一案的分餐;開始合餐,宋代以後,炒菜又開始流行。
孔子
於是筷子的優勢越來越明顯。畢竟刀叉得兩手,桌子又那麼大,夠不著啊,筷子就方便了,單手操作,控制範圍也大,不管肉菜都能夾住。
刀叉從那時起,徹底退出中國人的餐桌。
參考論文
①王仁湘《中國古代進食具匕箸叉研究》
②楊乃濟《筷子、刀叉及其他中西飲食文化漫談之四》
③王丫米《餐具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④張吳湖《筷子與刀叉:中西文化符號的比較》
推薦閱讀:
※如何阻止大人吃炒菜剩下的油和醬料?
※餐桌帶你走過四季變遷
※怎樣買一張實木餐桌?
※餐桌桌布應該這樣搭配---美觀
※上木蠟油的實木(白橡木)餐桌使用上有什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