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非遺]天福號醬肘子製作技藝

天福號醬肉鋪始創於清代乾隆三年(1738),當時山東大旱,顆粒無收,山東掖縣人劉鳳翔領著孫子劉抵明逃荒來京謀生,在西單牌樓東北角開了一家醬肉鋪,取名「天福號」,寓上天賜福之意。天福號製作的醬肘子香酥可口,品質俱優,吸引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前來光顧。慈禧太后品嘗後也大加讚賞,並賜「天福號腰牌」,規定天福號每天憑腰牌定量送醬肘子進宮。自此「天福號醬肘子」成為貢品,名聲益振。1993年,「天福號」被評為「中華老字號」。至今「天福號」已傳承八代,在二百七十餘年的歷史變遷中,其生產的醬肘子等產品始終保持著超群的品質。

天福號醬肘子製作技藝是劉氏祖孫二人在經營中反覆研究形成的,其醬制方法獨特,與眾不同。天福號醬肘子選料精細,製成後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濃香醇厚。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老企業負擔過重、資金和人才短缺、生產場地狹小、技術工人老齡化、技術人才外流等多方面的原因,天福號醬肘子製作技藝的傳承日趨艱難,後繼乏人。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儘快制訂出有效的保護措施。

來源 | 國家名錄網站及網路

主編:潘冬暉   美編:阿雯  校對:小輝  外聯:阿美   

| 征 | 集 | 原 | 創 | 稿 |

推薦閱讀:

蒼南縣玉龍湖河谷中上游,有一座明朝洪武年間的古村
古老的印刷術在他們手中重煥風采
八十餘載歷史積澱,中國紅幫技藝驚艷世界
參遇話手作——銀壺:千錘百鍊,始成大器

TAG:技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