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炒不炒股,都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過往幾周,過山車般的A股體驗,想必即使你不炒股,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

這個周末,對於很多股民而言,都是焦灼難耐的,如盛夏的溫度一般。

無論跌漲,作為股民或者股民的親朋好友,又或者是旁觀者。理性、風控、波動性,這些,你學到了嗎?從保守的理財小白,到飛蛾撲火般置風險於不顧,身邊這樣的個案太多太多,你是否也是其中一員?

今天,我們先放下跌漲,從伊索寓言的守財奴故事說起,談談「理財」——這個已經被很多投機分子說爛的詞。

「守財奴」故事新解

《伊索寓言》里這則故事相信大家很熟悉:

一個守財奴喜歡把他每天賺的金子埋在一個坑裡藏起來。

有一天他的金子被偷了,他很傷心。

鄰居聽到了,就問他為什麼不把錢放在家裡,既安全又方便取用。

守財奴說,他不想把錢放家裡,他想把錢存起來,不想花。

於是鄰居拿起一塊石頭放在坑裡說,你可以安心了,你的金子還在。

這是當時的人對理財的一種看法——當守財奴不好。如果把錢全都存起來,一味守著,錢跟石頭無異。

今天我們來重新詮釋這則寓言。

其一,從守財奴的角度看認為把金子放在家裡容易花掉,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多人認為錢要花掉才叫做錢,這點我完全同意。但是需要補充一點:

錢花掉了,且花在了刀刃上,用在了自己最想解決的問題上,這才叫做錢。否則,錢只是如流水一樣流走,根本沒給我們帶來實質意義。

守財奴不把錢這種流動性極強的東西放在自己家裡,也是有現代意義的。

有的年輕人原先不懂理財,用了「餘額寶」等寶寶類產品,就覺得自己在理財了。我並不是說餘額寶沒有理財意義,畢竟它使我們跟金融市場有了進一步的接觸,也讓很多人明白,錢放銀行拿利息,不如買貨幣基金收益高。

實際上,把錢放在餘額寶,就如同守財奴把錢放在家裡,隨時會被動用。把餘額寶的錢直接轉到支付寶,再直接用支付寶付款,是非常容易的事。有些消費甚至可以直接用餘額寶支付。這就容易使我們迷失在消費中,忘了理財的初衷。

其二,我們從這則寓言里解讀出來的,還有古人與現代人理財觀的差異。古人講究「量入為出」,即由收入多少來決定支出,看菜吃飯,不浪費。這一點我並不提倡,理財不等於儲蓄,一味節約,限制消費和投資,會造成經濟缺乏活力、社會衰退。

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刺激消費的過程,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消費的意願,才會帶動新的行業出現,新行業又增加了就業崗位,就業增加大家的收入也就增加,更願意消費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我們小時候讀過一個故事:

某領導的孫子把毛筆用壞了,該領導堅持用桃膠粘一下又繼續用。工作人員就不理解了,問他為什麼不買一支新的,又不是沒錢。該領導說:「我們要是買了,別人就沒有了!我們就佔用了別人的資源了。」

這種節約思維在今天就是導致經濟下滑的落後思維。

試想,如果人人都這麼想,那賣毛筆的怎麼辦?生產毛筆的怎麼辦?筆賣不出去,員工沒有收入,消費減少,整個社會不就衰退了嗎?

從哲學的層面談理財

回到守財奴的寓言:

一味節約不消費不對;把錢放在自己隨手可得的地方,放縱消費也不對。什麼才是正確的理財觀呢?

雖然我認為應該刺激消費,但我更提倡使消耗的資源與自身追求的幸福指標、生活目標相吻合,把錢投入到對你的幸福指數貢獻最大的方面,而不是盲目的消費中。這才是理財真正的意義。

說到這裡,不得不喝一口心靈雞湯。

這個故事大家可能也聽說過:

話說有個教授,拿著一個水晶罐子上課。他先把罐子裝滿水,之後就裝不下其它東西了。但如果先放大石子,再放小石子,然後放沙子,最後才裝水的話,就可以放很多東西。

這個實驗的意義就是,不在於放什麼東西,而在於放東西的順序。順序對了,就能充分利用這個罐子。

如果把罐子比作我們的人生,我們追求的就是人生的豐富程度。從某種程度上說,閱歷豐富的人生才是現代人追求的幸福,絕不是單一指標的無趣人生。我們必須先找到影響我們幸福的大石頭,優先放進去。

不是說不花錢,是把罐子的空間——相當於我們的財富資源——優先分配給這個大石頭。

這個大石頭是什麼,每個人價值觀不同,大石頭也不同。

對現代人來說,影響一個三口之家幸福指數的,往往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是否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影響到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父母。教育可能是大多數家庭的大石頭。

人生自由,也就是退休,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大石頭。所謂人生自由,就是你不需要為了下個月的生活費,在工作崗位上拚死累活,而是想干就干,想走人就走人,同時還有擁有能夠讓你隨意支配的財富。

這就是人生自由。為了實現人生自由,要攢夠多少錢呢?這是一塊大石子。

此外,像購房,買車,醫療保險,都有可能是某些人心中的大石頭。

有的人可能想要在40歲時去哈佛念書,哪怕自費也要去。就像王石,60歲高齡還去美國遊學。

總之你得先找出你的大石頭,放進人生罐子里。

小石子可能是一些中期目標,比如說是一年出國旅遊一次,還是兩年一次,還是兩年三次……像這些當前對我們有很大誘惑力,但意義次要的事情,就可以看作小石子。

小石子裝完了開始裝沙子。沙子可能就是一些簡單但奢侈的東西,比如一個LV包、一輛更酷的車等。

剩下的就是水了。到了這個層面就不用規划了。有多少水就都放進去,放在餘額寶上,都花在淘寶,全都花掉,沒問題。

如果這個順序對了,人生就完滿了。

我們不是讓你改變你的價值觀,而是讓你去面對你的價值觀,不要等到罐子都裝滿水了,裝不下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東西時才後悔。

從人的認識層面談理財

這個寓言很有意思,它涉及到人的認識層面。

守財奴知道,我現在不能把錢全都花完,要為未來的目標而存錢。這是一個理財的起點認識。

人的認識往往是螺旋式上升的。你不能完全沒有規劃,想花多少花多少。要不然你的人生目標就沒有可供實現的資源,到時候後悔莫及,除了搶銀行沒別的辦法了。

當你意識到該存錢了,又容易進入一種盲目儲蓄階段。就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錢全存銀行。

但錢如果完全沒有活力,像一塊金子一樣被埋起來,是無法帶來持續價值。你必須學會投資,於是你可能開始買股票買基金了。

你又會看到,很多人因為股市動蕩而蒙受損失,這就是股市的風險。

很多人為股市瘋狂,因為貪婪的本性而盲目投資。

你開始明白什麼是「風險」,開始了解到,我們不能迷失在股市裡忘乎所以,這樣會虧得一塌糊塗。所以需要理性投資,不要相信「單一資產的跌漲能夠致富"這種神話。要相信的是,我們能通過各類資產的均衡配置,使資產不錯過上漲的機會,也不會因為某次下跌就傾家蕩產。這才叫真正的投資理財。

從開始什麼都不規劃,一味存銀行;到盲目投資,再到科學理財,理性投資,控制波動性,這是一個返璞歸真的過程。只要找到了適合你的資產配置方案,按照既定目標把錢放到這個方案里,剩下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最後不需要再做規劃。

到最後你會發現,你還是什麼都沒有做,卻活得很瀟洒;這跟一開始什麼都沒做,表面看來沒什麼變化,實質上你的理財認識已經經歷了一個螺旋式的上升。

經過了一番規劃,你已經能做到在閑庭信步中戰勝外部金融市場的跌跌漲漲,最終實現人生目標。

以上,才是我所說的真正的「理財」,一個被說爛的名詞,再說一遍。

親愛的股民或股民的家屬,當你害怕、焦慮不跟風會失去一次暴富機會時,你已經離理財遠去了。因為你忘記了理性,忘記了風險,忘記了自己的目標,將人生繫於一場賭博。

天天看A股不靠譜,天天看K線浪費人生,天天盼暴富是痴人說夢。呵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實習生周妮璇對本文有貢獻)

公號作者


孫明展,中山大學統計系碩士畢業,國際金融理財師,候選北美精算師,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數計學院專業碩士導師。創必承公司創始人。

微信公號「孫明展-真理財」,分享家庭財務規劃、兒童財商教育、家庭保障、經濟觀察等方面的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看完這篇文章,今晚你就能「約」到她了!

TAG:炒股 | 文章 | 這篇文章 | 這篇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