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哲學的原理 如是因如是果
天台哲學的原理
李世傑 p. 167
提 要:
筆者認為:天台哲學的根本原理,是在於「諸法實相」四個字,故在本文,對於「實相」的看法,提出生命性、普遍性和精神性三點內容,以闡明十如是的「如」的哲理,同時對於十如是三轉讀的方法乃用表解,以使讀者容易了解三諦圓融的實相論,這是第一段「實相哲學」的論理。第二段的「性具哲學」乃由身心世界各方面來描寫天台全體性原理的性具思想。第三段的宇宙哲學,是站在實相哲學上面所展開的「一心萬象」之天台一念三千論的哲學體系,尤其是對於「一念心」與「世界萬象」之關係,筆者也站在哲學的立場,作了一種「一元性」的說明,欲使讀者了解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天台世界觀的天台世界觀的究竟情形。由於「實相」、「性具」、「宇宙」三種哲學思想而組織天台哲學的原理,是本論文的結構。
一、法華經的殊勝地位
天臺宗是根據「法華經」所立的宗派,而其宗義,是由智者大師所創的大學說。智者一代之著述,有三十五部一百餘卷之多,其中法華三大部,為其最重要之典籍,即:「法華玄義」是說明「法華經」經題的達意論,亦可說是智者大師的佛教概論,「法華文句」是法華經的解釋,「摩訶止觀」是觀心的大法門,亦即是修道的方範論。「玄義」及「文句」是宗義妙解的聖典,「摩訶止觀」是「妙行」的寶典,前者是教相門,後者是觀心門,「解」「行」相依,「教」「觀」相資,由此而能把握真正的佛教,這是智者大師以法華經為中心所看的佛教觀。
p. 168那末,據智者大師所看的法華經的殊勝地位,究竟有幾點呢?換言之,法華經與爾前諸經,有什麼不同處呢?這是古來宗派學者所盛論的問題。當然天臺宗的人,是主張自宗的優越的,而此優越的看法,卻也有一套理論,可使吾人肯定其看法,今可要約為八點,來觀察法華經的優異如下:
第一,是化導終窮與未終窮之不同,即:爾前的化導只在中途而未完成,但法華卻有完成。法華以前的諸經,是隨時隨機的說法,尚未開示化導的本意。法華化導的本源,遠在大通智勝佛的法華覆講,爾時始下種結緣,此後至於今佛,三千塵點劫的中間,生生世世,出沒值遇,教養調熟,最後到釋迦牟尼佛,更依五時教化,而終於會入法華,使其解脫,這是很明白地指示了化導的始中終的。其他諸經,沒有說到化導的始終,這是因為教化未達究竟,所以暫隱佛意,而臨時為說方便教的關係。在法華中,明示如來一代教化的始中終,使一切眾生能會入佛自證之實理,這是證明佛陀化導已經到達了究竟,毫無覆藏而顯示佛陀本意的表現,所以法華是佛自意自證的終極之法。
第二是弟子根性「融」「不融」之差別。爾前的佛陀化導,日尚未深,故其弟子根性,有三乘、五乘、七方便等差別,故施各種方便法門,引導眾生,未能說出法華一乘之法門。然而,至了第五時,弟子根性已熟,皆堪聽取法華一乘的法門,因之,一切經教,應歸趨於法華。有人說:「智者的判教是古判的傳承模倣,並不是獨創的」,但此批評未免輕浮,智者判教中,雖有採古判的名目與部份的類同,但智者有他自己的卓見,綜合佛一代的橫說豎說,使其有整然的系統和組織,始終一貫,發揮了佛陀獨特的本意,這要精讀「法華玄義」,才能切實了解。
第三是化儀四教「用」「不用」之差別。爾前弟子根性不同,故須用種種手段方法,以化導之,但至於法華時,弟子根性齊熟,不須用種種化導方法,直說諸法實相的道理,即可獲得全體的了解。有人以法華為漸圓教,但此漸圓是會漸歸圓的意思,亦即是顯現「漸」的終歸,而法華經本身,是圓頓教,決非漸教。
第四是諸教開會與未開會之差別,即:法華經是開會大小乘權實,聖凈門等教法,皆以此為法華一乘之妙法。
p. 169
爾前諸教,皆隱蔽此一大事實而不說之,在法華的三乘弟子,均受法華一乘妙益,皆成為法華圓教的大菩薩。
第五是二乘成佛不成佛的問題,即:小乘諸經,皆以二乘為灰身滅智,歸空涅槃的人,因此,二乘乃究竟不能成佛,但法華經卻說二乘亦能成佛。
第六是「說」「不說」化導根源之差別。佛陀出世,施設化導之目的,是在三千塵點劫之昔,已種善根的弟子們的根性已熟,故出現於此世,施設前四期四十餘年之教化,然後,再說法華經,令其成佛,因之,今日化導的根源,遠在三千塵點劫之昔,是法華經特有的施設,別的經典,均無此深淵的化導根源之說。
第七是久遠本地的開顯與不開顯的差別。爾前諸經,均隱佛陀本地,只說在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近成之佛(釋迦佛),而不說如法華經壽量品的佛之本地,換言之,開顯久遠本地之佛,是法華經的特質之一。華嚴經亦有釋迦成佛不思議劫之說,梵網經亦有娑娑往來八千返之說,但諸此經典,只說佛陀成道及教化之久,而未約指佛陀實際成道之時節 (未指五百億塵點劫之實際成道說), 故在爾前所說之法,究竟不能成為本地之開顯。
第八是爾前所說圓教與法華所說圓教之不同點,這是華嚴圓教與法華圓教的不同點。關於此事,可由「約教別與」與「約部通奪」二種術語,來解決它。「約教別與」是說:如從一切諸法圓融無礙的圓教教體看,爾前所說圓教與法華圓教,完全同一,毫無差別,但從「約部通奪」看,爾前圓教,是不能開會大小權實諸教為一佛乘的圓教的,即:爾前圓教,是大小乘權實對立的相待圓教,可是,法華圓教是開會大小權實為一佛乘的圓教,所以是絕待的圓教,亦即是純圓獨妙之教,或雲超八醍醐之教。譬喻說:「拳」是五指所集,離開五指,即無拳體,在這一點,法華教體,亦不出八教(八宗),但「體」雖是如此,吾人採取叫做「拳」的一形態時,「拳」本身與「五指」本身,應該有分別,即:「拳」是另有超越一支一支手指的特別力用的,這個特別力用,乃是法華超越八教的原因所在。
p. 170上來所述法華優異八點,是由法華宗的立場所看的論點,如從華嚴立場看,華嚴亦另有其特別的判教論,因此,華嚴與法華的優劣是不易判定的,不,本來各經各宗,均有其思想特質,在發揮著各自的特色,所以華嚴有華嚴的殊勝,法華有法華的殊勝,惟在思想史上,華嚴是始終立在超越的立場而欲包合一切的內在性的,而法華乃站在包含與內在的立場,欲以表示其超越性的,故在究竟,兩教(兩宗)是由不同的角度而表示著「一心」的內容的。華嚴思想超越性較強,法華思想,包含性(或內在性)較強,前者是別教一乘,後者是會三歸一的一乘,究竟有此分別。先成立別教一乘的思想,然後發展為包含性的法華一乘思想,是可料想的思想發展路線。法華經的根本宗旨,在於諸法實相的表明。法華經的實相說,是般若空觀思想更進一步的具體表現,這與華嚴的妙有說,卻走同一軌道,惟是華嚴以表示妙有的無礙活動為其主要傾向,而法華乃以表示實相本身的狀態為其主要傾向,兩者均以般若(空觀)思想為基礎。因此,天臺宗由空假中三諦,以組織法華實相的思想,是合乎法華經的根本宗旨及其思想來源的。
二、天台哲學的體系
站在上述的立場所建設的智者大師的學說,可分「理論」與「實踐」二大系統。在理論方面,有兩個大論題, 第一是「教相形式論」,亦即是教相判釋論。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判,是根據「教相三異判」及參酌頓漸不定三教判所設立的體系,但化法四教(藏通別圓)是純屬智者大師的獨創,不過,教相三異判(根性融不融之相,化導始終不始終之相,師弟遠近不遠近之相)亦當然為大師所創。第二是「教理原理論」,這是天臺哲學最重要的部份,在這裡面,有兩大原理:一是「實相性原理」,二是「全體性原理」。由實相性原理而建立實相哲學,這是一種「世界性質論」,「十如是論」乃屬此項的論題。另一方面,由「全體性原理」而發展為性具哲學,這是一種「世界階段論」,
p. 171
「十法界論」是屬此項的論題。再由實踐方面看,天臺的實行論,是一種「觀心論」,這是根據摩訶止觀而來的修法。摩訶止觀的內容,分為「五略」「十廣」,而在十廣的第七「正觀」中,再分「十境」,在「十境」的「陰入界境」裡面,再分「十乘觀」,其中,第一的「觀不思議境」,是天臺哲學的精彩,一念三千的哲學論,智者大師的宇宙哲學與人生哲學,均在於茲。因此,天臺哲學的重要部份,是實相哲學、性具哲學與宇宙哲學三部;而此三部哲學的原理,是由於「三諦圓融論」而展開的。三諦圓融的境界,來自「無量義處三昧」的境界。無量義處三昧,是佛的「一心哲學」,而此一心哲學,乃是天臺思想的根本原理。上述天臺哲學的體系,可表解如下:
p. 172
上面之表,可再簡略如下:
茲將上面之表,歸納為三種哲學 (實相哲學、性具哲學、宇宙哲學)以作本文之「本論」。
三、實相哲學
1、實相的原理
在教理原理論裡面,第一的原理,是「實相」。智者大師以法華經方便品為經證而闡明了諸法實相的原理。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十如是的三轉讀法,由此方法而可顯出三諦圓融的境界,由三諦圓融而表示諸法實相的道理,是智者最卓優的方法。由「十」以表示萬象(假諦),由「如」以表示形而上的宇宙本體(空諦),由「是」以示人生絕對的境界 (中諦),是智者大師的三諦論。 其中「如是」兩個字,可說是表示「實相」的最重要術語,尤其是「如」
p. 173一字,是闡明實相本體的大文字。
一切萬有,必有一個存在的根本性,這個根本性,叫做「如」。「如」的意義,有不異義、如如義、一相義、無相義、平等義等等,結果,「如」的「體」是「空」。「空」有破情之德。空是存在的「體」,存在的「體」是「如如」的狀態,而「如如」是東西本身(Thing itself)的存在,東西本身的存在是萬有的「本來面目」,萬有的本來面目,現在暫時可由三點特質來了解它,這是由現代哲學的方法想來體會「如」的內容的,故此一段可謂是「如」的哲學的理論,這是筆者的一種試論,卽:
「如」的本來面目,有三點特質,一是「生命性」,二是「普遍性」,三是「精神性」,今,分述如下:
(1) 生命性 萬有的本來面目,是主觀客觀一體的狀態。本來,我們的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是從「思維」的要求而來的,但在我們的「直接經驗(體驗世界)」的境界裡面,究竟乃唯有獨全的「一事實」而已,例如我們靜聽微妙的音樂之時,物我相忘,盡天盡地,只有嘹喨的一樂聲,天地間只有這個事實,而此境界是「欲疑而無可疑」的事實。在這一剎那之間,即現出了真實生命的世界,而在這真實生命世界裡面,根本就沒有主客的對立,亦無精神與物質的分別。本來,我們的意識作用,是具體生命的統一作用而已,可是,生命是自全而且是無限活動的本身和宇宙的根源統一。但此根源統一,無所謂是意識作用,也無所謂是物體現象,只是一個統一作用。這個統一作用的生命,並不是固定的任何東西(非實體),只是一個統一作用的力量而已。這種生命的究竟情形,並不是以「分析」或「概念智」所能推知,而且要用全身心的力量去冷暖自知(體會)才能知道的。此事猶如吟詩或聽音樂,只要連綿不絕的吟詠,以動態的心情而體會純粹的連續,始能體會詩和音樂的世界,如將詩字或音階加以分析,即離詩和音樂的生命甚遠。了解此種變化的連續,即是體會生命的方法。萬象是流動、變化的連續,這叫做「生命」。原始佛教由「諸行無常」一句,以表示生命的狀態,至於部派佛教時代,生命的中心乃被認為是「業」,而到大乘佛教時代, p. 174即由「緣起」(因緣)和「識」的術語,以示生命的原理,至於中國智者大師時,生命的原理乃被認為是「一心」,但智者的「一心」,是實相如如的「一心」,「如如」是流動、變化的本來狀態,此境界甚深,唯可說是「如」(如如義),而「如」的第一特質是表示「空」(無相義)的連續方面,這叫做「實相」的「生命性」。 |
(2) 普遍性 所謂生命,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體,亦不是主觀性的「我」,而是活動性、圓融性與客觀普遍性(平等義)的存在。本來,在實相的生命世界裡面,主觀與客觀,是能夠圓融的,而此圓融的根本狀態,是具有最客觀和普遍的空性世界,佛教名之為「法界性」。其實,離開客觀的自然,並無主觀的精神可談。我們定情注視美花時,自己的主觀也就變成花的內容了,這叫做「主觀的客觀化」。研究自然的世界,體會外界的本性,是為要丟掉主觀的猜想,合同於自然界的本性的意思。我們的思維,是靠著思惟的法則而活動的,因此,我們的思惟也有客觀的普遍性。認識的主觀先天性即是客觀本身的先天性,一切的真理,不但要適合於萬人,同時更要適合於宇宙的實相才對。真理是客觀普遍性的,我們個人的意志,本來也是客觀性的,所以越偉大的人,他的意志乃越客觀性。動水的意志,是隨順水性而動的意志。釋迦的精神,至於今日尚有感動萬人的力量的原因,是因他的精神有最普遍性(客觀性)的心情所使然的,換言之,偉大的精神是滅卻了小精神的客觀精神,我們個人的小精神,是實相界的一個微細作用而已,我們知情意三相,本來都是客觀性(普遍性)的存在,因此,我們才能夠歸宿於實相界。實相界本身的究極狀態,是一種無立場的立場,而此無立場的立場,是絕對的超越和絕對內在的「法界性」,所謂「空性」,即是此意。具有如此空性的客觀普遍性的法界,它是形成事事無礙,一多相即相入的根本基礎,相即性和全體性原理的基礎,即在於茲,所以普遍性亦為實相最大特質之一。 |
(3) 精神性 實相界的作用,是自發自展,無窮無盡的統一作用,而此作用的根底(究竟處),有一種不可達到的深淵, p. 175而此深淵,是「非理論性」的對象界,只是一種作用本身的「如如」狀態。這個「如如」的狀態本身,有一種它本身的靈覺性,由此靈覺性而有一種自覺作用,而此自覺作用本身,不斷將自己作為無窮無盡的分化發展,以充實自己內容,因此,始有心內心外之分別,主客兩觀,由此而生。由實利生活的立場看,客觀界是毫無生命的物質世界而已,並且一切也莫非是生活的手段品而已,可是,真實的世界(實相界),並不是如此的,我們如將客觀界認為有「自覺作用(精神性)」時,我們自己也才能夠發揮著自己的內容,同時,自己也才能夠變成有人格的存在,不惟如此,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才能夠變成「一心」的具體內容,換言之,山河大地即是心。如以自然界認為有精神的生命時,我們乃能發揮我們小精神歸宿於大精神的作用,所謂回光反照,乃是此理。實相界如此的精神性,即是佛教的「唯心性」,而「心」的本質,當然是「如如」的狀態,如如的一心,是實相(本來面目)的特質之一。 |
上來所述實相的內容,三者(生命性、普遍性、精神性)均是「如如」的狀態,三者均能互融相即,故在任何一性,均攝有其他二性存在,三者均是無形無象,無自性、無固定性,無實體性的「如如」存在,這是超言絕語的本來面目,而此「如如」的「體」,叫做「空」,但此「空」是柳綠化紅各得其所的絕對境界,是最深妙同時又是最平凡的現實世界,此境叫做「如如」。上述內容,可表解如下:
以上是「如」的說明,以下應說「是」的意義。「是」是「不妄真實義」。一切萬有,本來皆離「有」「無」
p. 176二邊之妄,而且有絕對中道之理,換言之,有絕對之德,這叫做「中諦」。「是」是「中諦」的說明,「如」是「空諦」的說明。如據智者大師看,空諦是由「體」所看的真理,中諦是由「用」所看的真理,假諦是由「相」所看的真理,而三諦互攝,相即相入,圓融無礙,這叫做「三諦圓融」。那末,「如」與「是」的意義,究竟相同。如據法華玄義看,實相的內容,是「如如」「是是」或「如是如是」的存在,可表解如下:
2、十如是的哲學
把「如是」的實相,配合於十種現象(假諦),而由三轉讀的方法,欲以令人了解實相的真理,這是智者獨創的「入悟」方法。「十如是」的現象即是一實相的因果差別。假諦的範疇有「立法之德」,而由立法之德所表現的現象,能夠表示「空」和「中」的道理,換言之,假諦是真理的具體表現。「體」「相」「用」及精神、物質等,均是真理的多面觀,如能歸入真理,則舉一顯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毫無不圓。因之,「空」即是「假」「中」,「假」即是「空」「中」,「中」即是「空」「假」,相即圓融,這叫做不可思議的三諦,而不可思議的三諦,即是諸法實相。智者大師的三諦實相觀,可表解如下:
智者大師為要使人了解三諦圓融的真理起見,竟用三轉讀文的方法,以說明諸法實相的道理。他將諸法分為十種,即:相(外現的相貌)、性(存內的個性)、體 (形成個性的主質)、力(內在的能力)、作(由能力所顯的作用)、
p. 177因(招果的原因)、緣(助因成果的條件)、果 (結果)、報(一期相續的果報)和「本末究竟」(自「相」至「報」,究竟居在一理),就是這個。總之,相性體力等十種,是表示諸法。
三轉讀的第一讀法是: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本末究竟如。換言之,相是如如,性是如如,乃至本末究竟都是如如的意思。這是表示一切皆「空」的道理,而是由空諦的立場所讀的方法,可表解如下:
第二讀法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從如是相乃至如是的本末究竟,是表示以「空」為體的立法之德。相性等十種,都是「如是」的現象。這是屬於假諦的讀法,可表解如下:
p. 178
第三讀法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如是。「是」表示不妄真實義,亦即是離「空」「有」而即「空」即「有」的中道,所以這是表示「絕對之德」,而是屬於中諦的讀法。自「相」至「本末究竟」的作用,都是真實不妄的中道。本讀法可表解如下:
p. 179
「相」乃至「報」是假諦,附隨於各假諦的「如」是「空諦」,附隨於「假」「空」的「是」是中諦。一個讀法表示一個諦,三種讀法表示三種諦。第一讀法是表示「空諦」的道理,第二讀法是表示「假諦」的道理,而第三讀法是表示「中諦」的道理。把三種讀法讀了一遍而還未能了達實相境界的話,從頭再讀,一遍兩遍,乃至十遍一百遍,照樣讀下去,最後一定會得到開悟的境界。空假中一如,體相用一體,三者相即相入而無礙,這叫做三諦圓融。任何一法,任何一物,皆是三諦圓融的狀態。把三轉讀的方法,詳細吟味了後,即能明白三諦圓融的境界,而三諦圓融的境界即是「實相」的世界。當然「空」一諦也是實相,「假」一諦也是實相,「中」一諦也是實相,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諸法皆是實相,但智者大師特別用十如是的方法來表示三諦圓融,以使人徹底了解實相的境界,這是他最卓優的「實相論」。上述內容,可表解如下:
「法華玄義」的十如是論,至於「摩訶止觀」時,終於發展為「一念三千論」的世界觀(宇宙哲學)。
四、性具哲學
上面所說的十如是,是一個「總相」的說法,應該還有「別相」的說法,而此別相,乃是「十法界」。在十法界的每一現象,均有「一即一切」的全體性,而由全體性原理所發展的十界互具論,叫做「性具哲學」。世界的階段,可分十種差別。十種之法,分齊不同,因果隔別,凡聖有異,故云「界」。但「異」中有「同」,一界具十界,一法攝一切法,為什麼呢?答道:「三諦圓融」、「一心所顯」故。
p. 180究明「全體性的原理」,有二種方法,一是由三諦圓融的方法,二是由積極的統一方法,前者來自「法華玄義」的方法,後者來自「摩訶止觀」的方法。前者的論述傾向,是一種積極的客觀實相論,後者的論述傾向,似有一種積極的唯心論。全體性原理的內容,亦可由此二種方法加以論證。
先由第一方法看,十法界的現象,雖是無量無邊,但其每一事象,均由一「理」所顯。「法華玄義」第二卷裏說:「當體即理,更無所依,故名法界,乃至佛法界,亦復如是。若十數依法界,能依從所依,即入空界。」這是空諦的道理。此「理」以「空」為體,故從地獄乃至佛的「體」,究竟皆空。空是十法界的體。但此「空」並不是虛無的空,而是絕對的「如如」的本來面目,「如如」的本來面目,是超越內外,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空」。一切萬象,當體即空,而「空」的性質,具有一切的性能,萬象是空,「空」具足萬象,所以一現象皆具萬象。再由「假諦」看,萬象雖是空,但究竟不失自體,「法華玄義」第二捲雲:「十界界隔即假界,不失自體名假界」。「體」是即空的有,亦即是「如如」的各自特性,如如的自體具有一切性能,故每一事象都能具足萬象。再由中諦看,十數皆法界,而「中」是「稱性而絕待」的意思。稱性絕待是具足超越性與內在性,而能相即相入的絕對境界。在此絕對境界中,當然亦具「空性」與「假性」。「中」是貫澈萬象的絕對境界,故能融會一切萬象,換言之,萬象皆具「中」的性質,「中」具一切性能,故在每一現象均具一切性能。
上面所述,是由「空假中」三諦所看的全體性(一即一切)原理的形式論,這莫非是由智者大師自證境界所流露的殊勝思想。總之,三諦是表示相即相人,圓融無礙的真理。三諦的內面統一是「一心」,而其外面統一是萬象本身,而一心與萬象,內面與外面,是一體的。次由一心的方法,亦可論證全體性的原理,可作如下之三段論式,即:
1、萬物唯心所顯(三諦圓融,一念三千故) |
2、 p. 181心具有一切性能(三諦圓融,一即一切故) |
3、故每一事象(性能的表現)皆具一切事象 |
性具的具體表現乃是十界的互具論。佛教將世界分為十類,即:地獄(最苦最惡的世界)、餓鬼(貪慾無窮的世界)、畜生(愚癡的動物世界)、人(人類的世界)、修羅(憤怒鬥爭的世界)、天(歡喜享樂的世界)、聲聞(無諍學道的解脫的世界)、緣覺(觀法獨悟的解脫的世界)、菩薩(利他為主的大人格的世界)和「佛」 (悲智覺行圓滿的最高解脫的世界)。由道德的立場看,地獄是最惡最苦的世界,佛是最善的世界,前六是六道輪迴的世界,後四是四聖的世界。從最惡的世界,可以一段一段地修到最善的世界「佛界」,由此可知,十法界是道德進化的階段或倫理性之階段說。次由哲學的立場看,十界有互具之哲理,而且十界是全體性原理的具體表現,是實相的世界體系,同時是一心的現象。最後,由宗教的立場看,地獄是最苦的世界,佛是永遠安樂(涅槃)的世界,人乃居其中間,其中各界,均有一段一段地解脫程序,結果,十法界是為要使人成佛的修行階段論。總之,十法界是具足倫理、哲學、宗教三種性質的偉大世界觀。
如從現實世界看、殺生是地獄現象,大慾是餓鬼現象,愚騃是畜生現象,乃至歷代祖師是菩薩的現象,而釋迦是現實的佛的現象,所以到處都有十法界。如從吾人的一心看,每個人都具足地獄心乃至佛的心。如從吾人的一身看,每個人都會經驗到十法界的情況。
由此可知:十法界是現實所成,一身所作,一心所顯的,現實既然如此,在無量無邊的宇宙中,還有更多的十法界存在,是可設想的,同時,任舉一法,任指一物,皆具十法界之理,亦可由全體性原理來領悟它,因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反過來說,十法界的每一界,均有心、身、及現實世界為其中心原理。我們的心,假如現起快樂心(天)時,別的九界心並不是沒有了,其他的人性心、佛性心等等,都還存在著,所以說一心具足十心,一法界具足十法界,
p. 182只有隱顯之差,並無絕對相隔之別。再就吾人一身而論,吾人一身,不論處在任何一界,其他九種身,並不無,現實世界的任何一界,亦復如是,任何一界,均具其他九界性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全體性)故。這叫做「性具哲學」。而十法界是「性」的具體表現,故各一界均具其他九界,而成百界。十界有互具之理,由此可知。五、宇宙哲學
「摩訶止觀」十乘觀中的「觀不思議境」,可說是智者大師宇宙哲學的精彩所在;而其中心思想,乃是一念三千的世界觀。一念三千論,是臺宗教觀兩門相關的樞機,亦即是天臺哲學最精彩的地方。
三千的世界,是由於「十界」「十如是」和「三世間」的乘法而組成的世界。十界的每一界均具其他九界,故成一百界,一百界再乘「十如是」而成千界,千界再乘三世間(五陰世界=吾人身心的世界,眾生世間=人與生物的世界,國土世間=山河大地)而成三千世界,而三千世界不出「一念心」,所以叫做「一念三千」。
在「法華玄義」裡面的「十如是論」,至於「摩訶止觀」時,又另有新的發展,即:智者大師將十如是的內容,一一配合於十界,以闡明十如是的具體現象。今將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十如是的體系,可寫成如下之簡表,即:
p. 183
本末究竟等,是以「相」為本,以報為末,九個性質都齊備,所以叫做「本末究竟」,「等」是究竟一樣的意思,「等」有「空」「假」「中」三種,可表解如下:
百界千如,再配三世間而成三千界,三世間中的五陰世間是(色受想行識),眾生世間是三途陰(罪苦眾生),攬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和攬常住陰(尊極眾生)。國土世間是依赤鐵住(地獄),
p. 184依地水空住(畜生),依海畔海底住(修羅),依地住(人),依宮殿住(天),依地住(六度菩薩),通教菩薩(惑未盡者,其依住與人天同,惑盡者,依方便土住),別圓菩薩(惑未盡者,其住同於人天,或方便土住,而惑盡者,依實報土住)和「如來」(依常寂光土住)。三千世界,究竟不出一念心,那末一念心是什麼?請看下面,即可明曉:
「摩訶止觀」第五卷裏說:「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百法界具十如是,千法界,每界具三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不可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可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中略)……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故稱為不可思議。」又云:「言語道斷,心行滅處,實不可說,雖不可說,但有因緣亦可得說,謂四悉檀因緣是也。心與緣合,則三種世間,三千性相,皆從心起。一性雖少而不無。無明雖多而不有,指一為多,多非多,指多為一,一非少,故名此心為不可思議。一即一切(假觀),一切即一(空觀),非一非一切(中道觀),遍歷一切皆是不可思議境」雲。
心不可思議,世界也不可思議,只要以三諦圓融的方法來參究實相,即可了解不可思議境。「摩訶止觀」云:「若法性與無明合,有一切法陰界入等,即是俗諦,一切界入是一法界,即是真諦,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這是三諦。又云:「明因緣所生一切法是方便隨情道種權智,明一切法一法我說即是空,是隨智一切智,明非一非一切亦名中道義,是非權非實一切種智。」這是一心三智。三觀三諦三智,均具足在我們心中,一三無所懸隔,圓融無礙。雖是圓融,各觀各諦各智,各有其德(特質),即:「空」有破情之德,「假」有立法之德,「中」有絕對之德,而一心具足三諦之理,一念具足三千世界。一心一世界,全心全世界,世界是心的具體現象,心是世界的中心原理。但心與世界,都是無自性,都是因緣法,兩者不一不異,離心無世界,離世界無心,心與世界,都是「如如」
p. 185的存在。舉一個具體的例來說,我們眼前的一張紙,是用各種材料及人工所製成的紙,同時是被我們所認識的紙,假如除掉紙的各種屬性,即無紙可談,直觀以前(未分別)的紙並不是紙,要分別(被認識)以後才算是紙,因之,「分別」以前的紙,只可說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如如」的存在,這叫做實相,而此實相,是主客一體,而又不失其各自特質的「妙有」,紙如此(妙有),「心」亦復如是(妙有),這是心與物的究竟情形。對此深絕玄妙不可思議的心物世界的實相,假如用一種積極的統一方法來說明白的話,只好說是「一念心」,所謂的一念三千,就是用這個方法來說明的。宇宙的真實發源,並不在於「星雲」之者,而是在於我們眼前一刻一刻的內在創造。自然科學的宇宙觀,是由於「概念智」而建設的,但在概念以前,吾人不無「體驗的世界」。形成宇宙的階段,非常之多,即:在物質上有物理現象,在物理現象上面有生命現象,而生命現象是一種客觀現象,再上面還有精神現象,客觀現象與精神現象結合,始能成為眼能看色,耳能聞聲的事實,而結合這客觀現象與精神現象的東西,是統一心物的原理的我們的一念心。形成世界的真實原因,非在於內外一如的「一念心」不可。把「一念心」的「影」,投映於物質界,即成「生命」,所以十法界的各界,均是一念心的現象。不過,所謂的生命、物力、心力等存在並不是另有一個「實體」的東西,只是對於實相的種種看法而已。我們反省到不能再反省的「實相」時,就會變成實相的一部份,這種整個自然的實相,是宇宙進化的目的力,是最高的具體實在,由此立場以觀萬象時,即能展開心萬象的宇宙哲學,智者大師的一念三千,也是站在這一心萬象的立場所展開的宇宙哲學的體系。至於這個地步,十界的來往,即能自由自在,同時對於實相的原理及全體性的原理(性具),亦能豁然明了,這是筆者對於智者大師的一念三千論的原理的看法。
p. 186六、結 言
總之,天臺哲學的原理,是在於智者大師體會了法華經的精神,從十如是三轉讀的「實相哲學」與十界互具的「性具哲學」而發展到一念三千的「宇宙哲學」為其路線的心物一體的實相論。此事看法華玄義與摩訶止觀即可分曉。不過,本文一面對於天臺哲學作一扼要的原理的介紹,另一面,對於「如」的哲學理論的展開與及一念三千的哲學理論的闡明,卻作了一個現代哲學的方法而發表出來了,這兩點(「如」的說明與一念三千的說明=尤其是一念心的說明),是筆者所要表達的重點之一,其他例如十如是,十法界與及三千世界的說明卻亦作了一有系統性的論述,以助現代人對於天臺哲學的了解。本文並不是天臺思想史的研究,也不是文獻上或歷史上的考證,更不是法華三大部份的註解,而是由哲學的觀點,來看天臺思想最根本的原理的。
推薦閱讀:
※André Weil(安德列.韋依)的一生(上)
※【原著解讀】《哲學方法導論》:導論和術語表
※精讀|人民日報:共產黨人要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
※德國哲學視角下的市民社會
※永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