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協會官方網

  一、兩種禪法系統

  上座部佛教,巴利語Therava^da,又稱南傳佛教、巴利語系佛教,於佛陀般涅槃後三百年左右的阿育王時期,由印度本土向南弘傳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發展而成。上座部佛教的三藏經典使用巴利語(Pa^li),基本守持了原始佛教的傳統。今天的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一帶地區;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上座部佛教也傳播到歐美等地,並有持續發展之勢。

  流傳於上座部佛教的禪法目前大致可以概括為兩大系統,第一為正念系統,第二為止觀系統。

  (一)正念系統

  正念系統重視對「四念處」的修習,強調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保持正念與明覺,觀察身、心的變化。如泰國的阿姜·查(Achaan Chaa)說:「單純地安住於當下,我們的心終會契入它原本的和諧狀態,這時,修行是自然湧現的。」

  此系統一般不注重強而有力的禪定,禪修次第也不甚明顯,甚至認為追求證悟也是一種執著。修行只是順其自然,單純地專註於當下,正念於所做的任何事情;放下一切,回到當下,智慧就能自然呈現。有些禪師也教導禪修者把心念指向特定的對象,如:呼吸時腹部的起伏、走路時腳部的起落、身體某部位的感受、心念的生滅等。這些方法有時也被稱為「內觀」。然而,根據傳統的上座部佛教,毗婆舍那(vipassana^)的所緣(對象)應當是「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專註於「概念法」(pan~n~attidhamma)的禪修方法能培植正念,但不屬於真正的毗婆舍那。有關正念系統的書籍文章國人早有譯介,在此不作詳細論列。

  (二)止觀系統

  止觀系統強調巴利三藏聖典的重要性,特別注重對「阿毗達摩」的研究與實踐;此外,也重視三藏的注釋與疏鈔,依三藏聖典及其註疏建立禪修的方法與次第。此系統強調禪修者首先必須嚴持戒律,在戒清凈的基礎上修習止禪業處,擁有某種程度的定力後再轉修觀禪業處,次第成就七清凈及十六觀智,乃至斷除煩惱、現證涅槃。

  二、修習止觀的必要性

  (一)四種根基

  佛陀依據學佛者根機利鈍,將其分為四類:

  1、敏知者(ugghat!itan~n~u^),又作略開知者,這類人只須聽聞佛法的簡短開示,即能證悟道果;

  2、廣演知者(vipan~citan~n~u^),這類人在聽聞了佛法的詳盡解說之後,即能證悟道果;

  3、所引導者(neyya),這類人僅靠聽聞佛法尚無法證悟道果,他們還必須假以數日、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精進修行佛法,才能證悟道果;

  4、文字為最者(padaparama),這類人即使值遇佛法,再盡其最大努力研習與修持,亦無法於今生中證悟道果。(增支部.4.133,人施設論.160)

  「敏知者」與「廣演知者」屬於利根上智之人,他們皆於過去世累積了足夠成熟的波羅蜜(pa^rami^),能令其在今生中僅是通過聽聞佛法,即能證悟須陀洹道果乃至更高的道果,例如舍利弗尊者、給孤獨長者等。

  現在距佛陀時代已經有二千多年了,世間已經不可能再有「敏知者」與「廣演知者」了,只剩下「所引導者」與「文字為最者」。「所引導者」必須系統地學習戒定慧三學,精進修習四念處、八聖道等,通過止觀禪修,他們將能夠於今生中證悟道果。假如他們稍有懈怠的話,只能於下一世證悟道果。

  「文字為最者」雖然不可能於今生中證悟任何道果,但他們通過系統地修習止觀,能夠在下一世投生於人界或天界時獲得解脫。

  (二)八聖道、戒定慧與止觀

  佛陀在圓滿覺悟後對五比丘開示的《轉法輪經》中說:證悟涅槃須舍離兩邊,行於中道;中道即是八聖道。在《長部·大般涅槃經》中,世尊對須跋陀羅尊者的最後一次說法中又強調:唯有修習八聖道,才能證悟出世間聖道果,才能趣向究竟之涅槃;如果離開了八聖道,絕不可能有超越世間的沙門果;八聖道只有在世尊的正法、律之中才完全具足。

  在《中部·有明小經》中提到,八聖道又可歸納為戒定慧三學。戒定慧含攝了八支聖道,是全部佛法之至要,也是一切修學世尊正法、律者所必修之學。

  其中,正語、正業與正命三支聖道屬於增上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三支聖道屬於增上心學,正見與正思惟二支聖道屬於增上慧學。

  增上戒學包括四種律儀戒,即:別解脫律儀、根律儀、活命遍凈律儀與資具依止律儀。

  增上心學與增上慧學又可稱為止觀的修習。其中,修習止禪屬於增上心學,修習觀禪屬於增上慧學。

  止禪,巴利語samatha,音譯作奢摩他;義為平靜,乃是心處於專一、不動、無煩惱、安寧的狀態,亦即禪定的修行法門。

  觀禪,巴利語vipassana^,音譯作毗婆舍那;乃是直觀覺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本質,亦即智慧的修行法門。

  下面,筆者想通過緬甸帕奧禪師(Pa^-Auk Saya^daw)依據巴利聖典與《清凈道論》中的記載而教導禪修者的方法與次第,簡單地介紹上座部佛教的止觀禪修方法。

  三、止禪業處

  (一)修行安般念到入禪

  上座部佛教把止禪法門歸納為四十種業處(kammat!t!ha^na,字義為「工作處所」,即修行法門,或修行時所專註的對象)。其中,最為禪修導師們推崇與教導的應該是安般念(a^na^pa^nassati,又作安那般那念 乃是專註於出入息的修行法門)。

  佛陀於《大念處經》中教導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於該經中說:

  「諸比丘,今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閑處。結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於業處。他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1、入息長時,他覺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他覺知:『我出息長』。

  2、入息短時,他覺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他覺知:『我出息短』。

  3、『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他如此修行;『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4、『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他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開始修行時,先以舒適的姿勢坐著,然後嘗試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呼吸時的鼻息);只應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處周圍的某一點感覺到氣息的進出,而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如果跟隨氣息進出,將難以成就禪定。反之,只是在氣息與皮膚接觸最明顯的一點覺知氣息,將能培育及成就禪定。

  不要注意氣息的自相、共相。自相是氣息中地、水、火、風四界的個別特徵,如:硬、粗、流動、冷、暖等。共相是氣息的無常、苦、無我的性質。

  只需覺知入出息的本身。入出息的本身是安般念的所緣,也即是必須專註以培育定力的對象。如果禪修者在過去世曾經修行此禪法,累積相當的波羅蜜,他將能輕易地專註入出息。

  如果心無法輕易地專註於入出息,《清凈道論》中建議用數息的方法協助培育定力,在每一呼吸的末端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八。」

  至少應數到五,但不應超過十。帕奧禪師鼓勵禪修者數到八,因為它提醒禪修者正在培育八聖道分。禪修者應該下定決心在數息期間不讓心漂浮到其他地方,只應平靜地覺知氣息。如此數息時,能使心專註,平靜單純地只覺知氣息。

  能如此專註至少半小時後,禪修者應對入出息的長短培育覺知。只應覺知氣息進出時經過鼻孔接觸點的時間長短,覺知有時入出息的時間長,有時入出息的時間短,但不應故意使氣息變長或變短。

  對於某些禪修者而言,禪相可能會在此階段出現。然而,若能如此平靜地專註約一小時,禪相仍然未出現,禪修者則應覺知整個呼吸從頭到尾的氣息(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後)。如此修行時,禪相可能會出現。如果禪相出現,不應立刻轉移注意力至禪相,而應繼續覺知氣息。

  如果平靜地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持續約一小時,禪相仍然沒有出現,則應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註於每一次呼吸從頭到尾的氣息。不應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因為這樣做將使定力退失。在這個階段,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註於氣息。以此方法修行,氣息將變得更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而不能清楚地覺知氣息。如果這種現象發生,禪修者應保持覺知的心,在之前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等待氣息重現。

  禪相(nimitta)是修行禪定時心專註的對象,是心的影像或概念。禪相一般基於色法而產生,所以取此相為所緣而達到的禪定屬於色界定。

  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禪相併非人人相同。不同的人會生起不同形態的禪相,因為禪相從「想」而生。像棉花一樣純白色的禪相大多數是取相(uggaha-nimitta),因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當禪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時,那就是似相(pat!ibha^ga-nimitta)。當禪相像紅寶石或寶玉而不明亮時,那是取相;當它明亮和發光時,那就是似相。

  達到這個階段時,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味禪相,不要讓禪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變它的形狀或外觀。若如此做,定力將停滯且無法繼續提升,禪相也可能因此消失。所以,當禪相首次出現時,不要把專註力從氣息移到禪相。若禪相出現在禪修者面前遠處,則不要注意它,而只是繼續專註於經過接觸點的氣息,禪相會自動移近並停留在接觸點上。

  若禪相在接觸點出現並保持穩定,而且似乎禪相就是氣息,氣息就是禪相,此時就可以忘記氣息,只專註於禪相。保持注意力於禪相時,它變得越來越白,當它白得像棉花時,這便是取相。保持平靜地專註於白色的取相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或更久,它會變得清澈、明亮及光耀,這就是似相。到了這個階段,禪修者應下定決心及練習保持心專註於似相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直到成功。

  在此階段,禪修者將達到近行定(upaca^ra)或安止定(appana^)。近行定是進入禪那之前非常接近禪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禪那(jha^na,心的完全專一狀態)。

  這兩種定都以似相為對象,二者的差別在於:近行定的諸禪支尚未開展到完全強而有力。由於這個緣故,在近行定時「有分心」(bhavan%ga,生命相續流)還能生起,而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心。經驗到這個現象的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甚至會以為這就是涅槃。事實上心還未停止,只是禪修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察覺它而已,因為有分心非常微細。

  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夠繼續提升定力,禪修者必須藉助五根:信(saddha^)、精進(vi^riya)、念(sati)、定(sama^dhi)、慧(pan~n~a^)來策勵心,並使心專註、固定於似相。信是指相信修安般念能夠證入禪那;精進是指致力於修安般念至禪那的階段;念是指不忘失安般念的所緣;定是指心毫不動搖地專註安般念的所緣;慧是指明了安般念的所緣。

  當五根得到充分培育時,定力將超越近行定而達到安止定。達到禪那時,心將持續不間斷地覺知似相,並可能維持數小時,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續地專註於似相一小時或兩小時之後,禪修者應嘗試辨識心臟里意門(bhavan%ga,有分識,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處。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能辨識到依靠心所依處的意門以及呈現在意門的似相後,應嘗試逐一地辨識尋、伺、喜、樂及心一境性這五禪支,一次辨識一禪支。持續不斷地修行,直到能同時辨識所有五禪支。初禪的五禪支是:

  1、 尋(vitakka):將心導向及安置於似相;

  2、 伺(vica^ra):保持心持續地注意似相;

  3、 喜(pi^ti):喜歡似相;

  4、 樂(sukha):體驗似相時的樂受或快樂;

  5、 心一境性(ekaggata^):對似相的一心專註。

  它們個別分開來說稱為禪支(jha^nan%ga),但整體合起來則稱為禪那。剛開始修行禪那時,應練習長時間進入禪那,而不應花費太多時間辨識禪支。同時,也應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1、 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辨識諸禪支;

  2、 入定自在:能夠在任何想入定的時刻入定;

  3、 住定自在:能夠隨自己的意願預定住定多久;

  4、 出定自在:能夠在所預定的時間出定;

  5、 省察自在:能夠辨識諸禪支。

  熟練地掌握了初禪之後,可以進而次第地修習第二禪、第三禪與第四禪,以及它們的五自在。

  禪修者的定力將隨著修行四種禪那而增強,呼吸逐漸變得愈來愈平靜。在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

  禪修者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禪,並修成五自在之後,當禪定產生的光明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繼續修行三十二身分、不凈觀、白遍、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死隨念、四無量心(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舍心觀)、四無色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其他止禪業處,也可以轉修觀禪(vipassana^,毗婆舍那)。

  (二)四護衛禪

  上座部佛教的禪修業處可分為兩類,即:應用業處與一切處業處。應用業處是依禪修者性行差別而修習的各別禪修方法。一切處業處是所有禪修者皆應修行的業處,即四種保護禪修者免除種種危險的護衛禪:佛隨念、慈心觀、不凈觀與死隨念。

  1、佛隨念(Buddha^nussati):思惟佛陀的九種功德:「彼世尊是阿羅漢、正等正覺者、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陀、世尊。」也可以只憶念佛陀的一項功德如「阿羅漢,阿羅漢」。此法門只能達到近行定。

  2、慈心觀(Metta^-Bha^vana^):先以自己為對象修慈心觀,然後對所敬愛的同性、無愛憎者、怨敵等散播慈愛,直到破除存在於不同類人之間的差異,達到第三禪。再修行五百二十八種遍滿慈愛至十方的方式。修習慈心觀可獲得安眠、安寤、不見惡夢、為人愛敬、為非人愛敬、諸天守護、不為火燒或中毒或刀傷、心得迅速等持、容顏光彩、臨終不昏迷、不通達上位亦得生梵天等十一種功德。

  3、不凈觀(Asubha):有兩種不凈觀,第一種是思惟三十二身分的不凈與厭惡(身至念);第二種為思惟死屍腫脹腐爛的十種不凈相(十不凈)。修習不凈觀能暫時地鎮伏貪慾。

  4、死隨念(Maran!a^nussati):可選擇「我必然會死,我必然會死」來專註,思惟自己命根斷絕,死亡無法避免,而生起悚懼感,警策修行。

  (三)修習止禪之功德

  修習止禪業處屬於八聖道的最後一項,為戒定慧三學之一,也是菩薩所應修學的諸波羅蜜之一,在佛陀的教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修習止禪業處有五種功德,即:

  1、 現法樂住:安止定是今生的安樂住處。

  2、 毗婆舍那:強而有力的禪那是修習觀禪的基礎。

  3、 神通:以禪那為基礎可以修成一種乃至五種神通。

  4、 勝有:證得禪那者死後能投生於梵天界。

  5、滅盡定:成就四禪八定的阿那含與阿羅漢能入滅盡定。

  四、觀禪業處

  (一)四界分別觀

  有兩條修習觀禪的途徑:第一條途徑是先修行止禪達到禪那,然後進一步修行觀禪;第二條途徑是以四界分別觀培育專註力達到近行定,未達到禪那就直接修行觀禪。然而,無論依循哪一條途徑,禪修者在開始修行觀禪之前,都必須先修行「四界分別觀」。

  要修行四界分別觀,首先應逐一地在全身辨識地、水、火、風四界的十二種特相或性質:

  1.地界:硬、粗、重、軟、滑、輕;

  2.水界:流動、黏結;

  3.火界:熱、冷;

  4.風界:支持、推動。

  先從較易辨識的特相開始,其先後順序為:推動、硬、粗、重、支持、軟、滑、輕、熱、冷、黏結、流動。辨識每一種特相時,應先在身體的某個部位辨識到它,然後在全身各部位辨識它。能夠在全身從頭到腳很清楚地辨識到所有十二種特相後,應改用地水火風的順序繼續辨識它們。以這種順序從頭到腳逐一地辨識每一種特相,直到能辨識得非常快速,一分鐘內至少三轉。熟練辨識全身的十二種特相後,再依次同時辨識前面六種特相為地界,兩種特相為水界,兩種特相為火界,兩種特相為風界。繼續辨識它們為地、水、火、風,使心平靜及獲得定力。到此階段,不應再將注意力從身體的一個部位轉移到另一個部位,而應同時遍視全身。

  繼續以四界分別觀培育定力,並趨向於近行定。此時,禪修者發現全身呈現為一團白色物體。繼續辨識白色物體中的四界,將發現它變得晶瑩透明,猶如冰塊或玻璃。持續專註於此光中的四界至少半小時,即能達到近行定。利用此光來尋找透明體內的小空間,藉此以辨識透明體中的空界。禪修者將發現透明體粉碎成許多微粒,這些微粒稱為色聚(ru^pa-kala^pa)。達到此階段時,稱為「心清凈」,禪修者可藉著分析這些色聚而進一步培育「見清凈」。

  (二)分析色聚

  色聚有兩種,即明凈(透明)色聚與非明凈色聚。辨識個別色聚里的地、水、火、風四界,將發現這些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滅。由於還未破除三種密集,即:相續密集、組合密集與功用密集,禪修者還看到色聚是有體積的微小粒子,所以還停留在概念的領域,尚未達到究竟法的境界。更進一步分析四界,直到能在單獨一粒色聚中見到四界。隨後再逐一地辨識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與意處里諸色聚的四界,分析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種基本色法,即:地、水、火、風、顏色、香、味與食素。

  在分析了諸色聚里的八種基本色法之後,進而分析個別色聚里的其餘色法,如:命根色、性根色及心所依處色,直到分析了一切種類色聚里的所有色法。之後,即可進而轉修「名業處」,也即是辨識名法。

  (三)辨識名法

  根據上座部的《阿毗達摩論》,名法(na^ma,精神)分為能認知對象的「心」與伴隨著心生起的「心所」。「心所」有五十二種,如:觸、受、想、思、心一境性、名命根、作意等。「心」共有八十九種,可以分為四類,即: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與出世間心;也可依其本性分為四類,即:善、不善、果報與唯作。

  心又分為兩種:心路過程心與離心路過程心。心路過程是生命中心流活躍的一面;離心路過程則發生於結生、有分及死亡的時候。心路過程有六種,即:眼門心路過程、耳門心路過程、鼻門心路過程、舌門心路過程、身門心路過程與意門心路過程;分別取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為所緣。前五種心路過程合稱為五門心路過程,第六種稱為意門心路過程。每一種心路過程包含一系列不同種類的心,這些心依照心法法則(cittaniya^ma)而以適當的次第生起。若要辨識名法,必須依循心法法則的次第去照見它們。

  如果禪修者已能達到禪那,那麼分析名法可以從辨識與禪那相應的心和心所開始。禪修者先進入初禪,出定後辨識初禪的五禪支,直至能夠辨識在每一個初禪速行心的心識剎那中的三十四種名法,然後再辨識在初禪的意門心路過程中六組心的所有名法。之後,以同樣的方法分析所有六門心路過程里的名法。在分析了內在的名色法之後,還必須以直接的觀照力分析外在的名色法,乃至把觀照的範圍逐漸擴大至整個宇宙。如此辨識內外的名色法時,能夠暫時斷除「有身見」,因為當時不見有眾生、男人、女人等等,唯獨只有名與色。於是證得了「名色識別智」,達到「見清凈」。

  (四)透視緣起法的環結

  此後,禪修者應進而修習緣起,即分析名色法之因。由於令禪修者獲得此生的因是前一世臨死時成熟的業,所以必須照見自己過去世的名色法。禪修者需要辨識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之後再辨識在這三世當中因與果的關係。禪修者可以漸次地往過去觀察自己的名色法: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直到入胎時,然後再觀到前一世臨死時。觀照到前一世臨死時成熟的行與業後,將能很輕易地看到圍繞著那行與業的無明、愛與取。觀照到導致今世投生為人的五個過去因之後,再分析它們與今世果報名法與業生色的因果關係。能如此辨識前一世,並觀察到前世的無明、愛、取、行與業有這五因,造成今世的結生識、名色、六入處、觸與受這五果之後,必須以同樣的方式逐漸地向過去辨識到以前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如此盡能力辨識過去多世。

  藉著辨識過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觀智的力量之後,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辨識未來世的因果。禪修者將看到還會變化的未來乃是過去與現在因的果報。要辨識未來,先應辨識現在的名色法,然後向未來觀察,直到今世臨死的時刻。繼續追查,一直辨識到最後無明滅盡無餘的時候,即證悟阿羅漢道之時。繼續追查到五蘊滅盡無餘的時候,即般涅槃之時。因此,無論未來還有多少世,都必須辨識下去,一直到證悟阿羅漢果以及般涅槃之時。那時,禪修者能辨識到因為無明滅所以色法滅等等。能用這種舍利弗尊者所教導並記載於《無礙解道》的方法辨識緣起之後,也就能繼續學習佛經與註疏中教導的其他種辨識緣起的方法。此時,禪修者能暫時斷除斷見、常見、無因見、無作見等邪見,亦能斷除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世的疑惑,於是證得了「緣攝受智」,達到「度疑清凈」。

  (五)培育觀智至證悟涅槃

  在分析了究竟名色法與緣起之後,應進而修習觀禪,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因為觀禪的所緣必須是究竟名色法與緣起,所以在還不能夠辨識它們之前所修的觀禪並不是真正的觀禪。

  第三種觀智是「思惟智」,培育這種觀智需要將行法以分組的方式進行覺照。將行法分為——兩組:名與色;五組:五蘊;十二組:十二處;十八組:十八界;十二組:十二緣起支。於此階段,禪修者必須逐一觀照每組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在「生滅隨觀智」階段,禪修者必須很清楚地觀照到名色法極其迅速的生滅。從「壞滅隨觀智」開始,禪修者不再作意行法或名色法的生起,而只作意其壞滅,觀智成熟時,將會只看到行法的壞滅。禪修者如此觀照所有內、外、過去、現在、未來行法的壞滅為「無常、苦、無我」之後,會看到沒有任何東西可執取的諸行法之過患,並因此對它們感到厭離,內心之中自然會產生從它們當中獲得解脫的願望,尋求唯一的無為法——涅槃。此時,禪修者將發現所有的行法止息了,而內心卻能完全地覺知無相的涅槃,獲得四聖諦的真實智慧,並且親身證悟涅槃。如果禪修者在過去生中累積了足夠的波羅蜜,而在今生又足夠精進地修行觀禪,當觀智完全成熟時,就能夠證悟以涅槃為目標的道智與果智。

  五、斷煩惱與證道果

  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導致有情生死諸苦之因是煩惱,有煩惱就必定有生死諸苦,這是世間之因果。要出離生死就必須斷除煩惱,通過修戒定慧可以斷除煩惱,這是出世間之因果。世間之因果屬於苦聖諦與集聖諦,出世間之因果屬於滅聖諦與道聖諦。

  煩惱的根本有三種,即:貪、瞋、痴。若再細分,又可分為「十結」,即:欲貪結、色貪結、無色貪結、瞋恚結、慢結、見結、戒禁取結、疑結、掉舉結、無明結。此「十結」將分別在四種出世間聖道中被斷除,而阿羅漢聖道則能斷除一切煩惱。

  在修行觀禪時,依據修習世間慧乃至出世間無漏慧而次第成就的觀智可分為十六種,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

  有四種道智,由低至高依次為: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與阿羅漢道。

  (一)須陀洹道智

  當禪修者觀照一切諸行無常、苦、無我的觀智成熟後,即生起緣取涅槃為目標的更改種姓心(gotrabhu^citta),超越凡夫種姓,而達到聖者種姓。於此之後即刻生起須陀洹道智。

  體驗須陀洹道之心名為須陀洹道心(sota^patti maggacitta)。該道心執行與四聖諦有關的四種作用,即:遍知苦、斷除煩惱(苦之因)、證悟涅槃(苦之滅)及開展八聖道。

  須陀洹道智能斷除最粗的三種結:

  (1)執著實有我、我所存在的「有身見」(sakka^ya dit!t!hi,也作薩迦耶見、身見、我見);

  (2)執著於相信修持苦行、祭祀、儀式等能夠導向解脫的「戒禁取」;

  (3)對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緣起的「疑」。

  同時,須陀洹道智也能斷除一切強得足以導致投生至四種惡趣(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的貪瞋痴,以及所有尚未產生四種惡趣果報的惡業。

  須陀洹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須陀洹聖果。須陀洹(sota^panna)義為預流,即初入聖者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故。對於漫長的生死流轉,須陀洹聖者最多不會超過七次投生於人界與天界兩種善趣當中,也即是說:須陀洹聖者於不超過七次的生命期間,必定能得究竟苦邊、趣入無餘依般涅槃,絕對不會再有第八次受生。

  須陀洹聖者已經斷除了邪見,根除了造作惡業的潛伏性煩惱,他們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故意造作諸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之類的惡行,即使是在夢中,他們也不會再造作任何的惡業。守持五戒是證悟須陀洹聖果以上的聖弟子們的行為素質。同時,他們也已經掃除了一切疑惑,對於佛陀、正法與僧伽具有堅定的清凈信心,深信因果,深信緣起法,並如實知見四聖諦,親身證悟涅槃,成為出世間聖者。

  (二)斯陀含道智

  斯陀含道智並不能斷除任何「結」,但卻能減弱較粗的欲貪(對欲樂之貪求)與瞋恚。

  斯陀含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斯陀含聖果。斯陀含(sakada^ga^mi)義為一來,因斯陀含聖者已斷盡了有身見、戒禁取、疑三結,以及較粗的欲貪、瞋恚與愚痴,最多只會再回來人間受生一次,即盡苦邊。斯陀含聖者偶然還會生起一些較輕的煩惱,但並不會時常發生,同時它們的困擾力已經很弱。

  (三)阿那含道智

  阿那含道智能斷除欲貪與瞋恚二結。

  阿那含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阿那含聖果。阿那含(ana^ga^mi)義為不還,謂必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義。因為於此聖果位已斷盡了系縛有情於欲界的欲貪與瞋恨兩結,所以阿那含聖者不會再受欲界的煩惱力牽引而來欲界受生。阿那含聖者若在今生不能夠證悟阿羅漢果,其死後只會投生於色界梵天,並於其處證趣般涅槃。

  (四)阿羅漢道智

  阿那含果聖者雖然已經斷盡了「五下分結」,不再投生於欲界,但還是被殘餘的五種極為微細的「上分結」系縛於生死輪迴之中。阿羅漢道智能徹底地剷除此「五上分結」,即:色貪(對色界生命的貪求)、無色貪(對無色界生命的貪求)、我慢、掉舉與無明。阿羅漢道智是使心完全從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並直接證悟阿羅漢果的心,它斷除了殘餘的有漏與無明漏,而使阿羅漢聖者被稱為「漏盡者」(khi^n!a^sava)。同時,阿羅漢道也斷除了其餘的不善心所:痴、無慚、無愧、掉舉、慢、昏沉與睡眠。

  在證得四種出世間聖道後,聲聞聖弟子通常都會省察聖道、聖果與涅槃,證前三種聖道時還會省察已斷的煩惱與殘餘的煩惱,但第四聖道則只省察已斷的煩惱,因為已完全解脫的阿羅漢再無可省察的煩惱。

  為了方便理解,茲把止觀禪法系統中關於三學、七清凈、十六觀智的修習次第,列表如下,以供參考。

  如是,依據上座部三藏聖典及實修傳承,簡單介紹上座部佛教止觀禪法的方法與次第竟。

  Sa^dhu!Sa^dhu!Sa^dhu!

  (善哉!善哉!善哉!)

  參考書目:

  《如實知見》,緬甸帕奧禪師講述,弟子合譯。

  《菩提資糧》,緬甸帕奧禪師講述,弟子合譯。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菩提比丘英編,尋法比丘中譯。?

  《清凈道論》,覺音尊者編著,葉均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

  《攝阿毗達摩義論》,阿耨樓陀著,葉均譯,中國佛教協會印行。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傑克·康菲爾德著,新雨編譯群譯,台灣圓明出版社印行。

 
推薦閱讀:

正法:【四無量心】 如來四無量心
色受想行識是同時產生 還是各有順序?
佛家講的極樂世界在哪?具體方位。?
破戒了我該怎麼辦?

TAG:中國 | 佛教 | 協會 | 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