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是如何寫好政研論文的

我是如何寫好政研論文的

(2010-05-08 21:04:53)

標籤:

雜談

分類: 辦公室文秘

我是如何寫好政研論文的

來源:《應用寫作》 作者:謝武奇 發布時間:2009-09-14

  寫作就是創作,看起來簡單,實為不易。從寫幾百字到幾千字的文章,真正用心寫作起來,是一件非常費心用腦的辛苦事。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學習、分析、思考的勞動創造過程,在這個創作過程中,要運用自己的所學、所悟、所得,也就是學識,進行問題收集、系統分析、思維發散、思路創新等一系列的思維創造活動。所以,寫作是非常辛苦的,這個大家應該有同感。近幾年來,我寫的政研論文有《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獲得2004年廣東電信政研論文三等獎等;《以「三個第一」落實科學發展觀》獲得2005年首屆中國秘書節理論類二等獎等,並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年會暨優秀學術成果交流評選活動中獲得二等獎;《企業轉型期員工思想現狀分析和工作思路探究》獲得廣東電信2006年度政研論文二等獎;《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注重「五個結合」》獲得2007年度廣東電信政研論文一等獎;《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加減乘除法》獲得2008年度廣東電信政研論文一等獎。其中《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入選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工會工作論文選編》;《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加減乘除法》發表於《廣東通信報》和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政工參考》;《七子登科執行開花》發表於《現代企業文化》雜誌;《企業轉型期員工思想現狀分析和工作思路探究》發表於《政工研究動態》雜誌。可以說,我的政研論文寫作小有成績,略有心得。下面,我就從兩個方面談自己寫作政研論文的體會:一是勤於學習才能打好寫作基礎;二是善於謀劃才能寫出好文章。

  一、勤學習,紮實打好基礎

  經濟學中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說。其實在寫作中,基礎也是非常關鍵的。寫作是講基礎,顯實力的,寫作基礎不牢固和文字功底不紮實,無論你如何冥思苦想,也很難寫出好文章。所以,我們認為首先要從打好基礎做起,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掌握基本的文字知識和基本的寫作技能,扎紮實實地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力,我認為平時要做到「四個多」:

  1.多閱讀。博覽群書是提高自己寫作水平和文字基礎的主要途徑。經常讀書看報,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閱讀的範圍要廣,閱讀的書籍要精,通過閱讀就會拓寬寫作視野和提升寫作技巧,夯實自己的文學功底和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要在模仿、借鑒、參悟別人寫作的模式、經驗、技巧的基礎上,不斷領悟駕馭文字的技巧,這樣就會使自己的文字掌握能力、文字領悟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2.多了解。調查才有發言權,實踐出真知。在日常工作中,要多了解國家形勢、社會趨勢、企業狀況、員工呼聲等情況。特別是對企業整體運營狀況和日常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對員工比較關心的熱點問題和企業比較關注的焦點問題等情況要進行收集,調查了解企業運作情況和各級政策規定,參與管理實踐,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做到耳聽八方,目觀四面,見微知著,才能為寫作搜集到重要、熱點、有用的寫作素材。

  3.多思考。思考是開啟思維的鑰匙。靈感來自善思,有悟才有感,思考能使人思維成熟,能使人思維開闊。平時要對一些問題和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和思考,多在腦海中問為什麼,運用實踐調查法、系統分析法和藉助發散思維,對問題和現象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總結出自己有創新性、超前性、新穎性的見解或研究結果,這樣就可以在寫作過程中運用自如。

  4.多動筆。學而不思,聽而不究,思而不練,是無法提高寫作水平的。凡事貴在實練,提高寫作水平關鍵還在於自己動手動筆,而且要持之以恆地練筆寫作,堅持不懈地模仿借鑒,在經常、長期的寫作過程中,不斷幫助自己提高寫作水平。

  二、善謀劃,妙手著好文章

  寫文章就像建築高樓大廈,具體到寫作過程時,謀篇布局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就好比房屋結構的總體設計。在寫一篇文章時,切莫急著動手下筆,首先要思考如何下筆,打好腹稿,謀劃構思,進行總體性的思考,總體布局確定後,方能「下筆如有神」。

  1.唱響調子——主題。選准主題,定好調子,是寫作的第一步。也就是說,你寫的論文重點內容是什麼,向哪方面主攻下筆,當前企業和領導關注的熱點問題是什麼,自己平時收集的素材有多少,可利用的數據、實例、情報等資源有哪些,必須心裡有數,瞭然於胸。

  2.定好框架——提綱。文章的框架就像房屋的骨架。確定題目和內容之後,先擬好總體框架,也就是寫作提綱,按照論文的基本格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草擬各個主要論點和分論點,初步在頭腦中搜集重要的論據和典型事例,再按照所研究問題的現狀、原因和思路的思維形式,遵循論文的總—分—總或其他結構來安排文章的段落層次。這樣就初步搭好文章的框架,一目了然,下一步「添枝加葉」的寫作,就容易了。

  3.創新思路——論點。文章貴在新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經常能吸引人,讓人愛看,耐人尋味,令人讚賞。特別是論文,其論點、見解、思路、建議必須新穎和獨特,追求新穎的同時,也必須貼近實際,切合主題,寫出來的文章才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科學性、獨特性、實踐性,惟有見解獨到、具有真知灼見的文章才能獲得別人的青睞。

  4.用心錘鍊——推敲(構思)。具體到下筆寫某個段落、句子和字詞時,還要不斷推敲和積極構思,也就是在遣詞造句和段落結構調整等方面,還要不斷思量如何寫得更適合些、更平實自然些。當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詞藻華麗,文字生動、貼切就好,文風平實、思辯嚴密就行,關鍵在於靈活運用平時積累的文字,為文章穿上高貴、華麗的衣裳,給文章增添豐滿、大度的風采。

  5.反覆潤色——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這話不假。文章初步寫成之後,已經非常辛苦了,但更辛苦的工作還在後頭,那就是修改潤色。我寫一篇論文常常是一段一段來寫,一篇文章寫成初稿大概就得兩個月,初稿寫好之後還要反覆修改,修改包括文章格式重新調整、論點重新提煉、詞句重新修飾、思路重新修正等,大概也要一個月,自己反覆閱讀和修改滿意後,才能最終定稿。

  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功夫花不開。寫成文章,已屬不易,寫出優秀文章就更不簡單。一篇優秀的論文,應該具備如下標準:題目新穎,內容新鮮,條理分明,文風清新,思辯嚴密。寫論文或寫其他文章,文學基礎是根本,觀察調查是方法,靈感領悟是源泉,學習思考是鋪墊,用心寫作是重點。只有勤於學習提高基礎,善於謀劃用心寫作,才能寫出優秀論文、精品論文。

  (本文是作者在中國電信湛江分公司2009年政研工作座談會上的經驗介紹,有刪節。作者:中國電信雷州分公司綜合部副經理)

寫好材料要有「五心」

來源:《應用寫作》 作者:曾志 發布時間:2009-09-14

寫材料是機關幹部的基本功,也是機關指導基層工作的有效方法。材料難寫,眾所周知。機關很多同志都不願寫材料,能推則推、能躲則躲,有的甚至說:要我幹什麼都可以,就是不願寫材料。筆者在機關工作了二十幾年,從小機關寫到大機關,從部隊寫到地方,大小材料都寫過不少,基本上都能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認可。我認為,寫好材料必須做到「五心」:

  一、領會意圖要「專心」。機關材料都是公文,代表本機關的水平,說白了,就是要代表單位領導的水平。實踐證明,一些同志材料寫不好,主要是領會領導意圖不專心,沒有把領導的想法吃透、意圖摸准。特別是剛進機關的同志,對單位領導不了解,可能還會有一點怕,往往在接受寫作任務後,不管領導是怎麼想的,也不管上面是怎麼要求的,喜歡冥思苦想、閉門造車,結果是無的放矢,做無用功,辛苦好多天,也是白搭。我的體會是,要寫好材料,必須專心領會領導的意圖。一般情況下,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要注意把握領導平時講話的內涵。領導講話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認真領會,就能把握其精神實質,就能發現其中的思想火花,這對領會領導意圖很有幫助。平時,要多陪領導下基層,與領導接觸多了,就知道領導什麼時候在想什麼問題。還有一點很重要,不管有事無事、大事小事,都要多與領導交流和溝通,甚至可以與領導探討一些單位或社會上的熱點敏感性問題,這樣慢慢地就會摸准領導的思想脈搏。比如,我無論是當一般幹部,還是當處室領導,都非常重視與領導的交流,平時陪主要領導下基層調研也比較多,知道領導的思想走勢,組織寫單位的材料時,一般不用聽領導講意圖,寫出來的材料領導也都比較滿意。另一種就是要努力爭取領導的「接見」。當面聆聽領導的意見,是寫好材料的重要保證。領導的水平有高有低,領導的風格也不一樣。有的領導在分配任務後,會主動找寫材料的同志說明意圖,一些思路清楚的領導可能還會告知材料的寫法,這是再好不過的。但多數情況下,領導下達任務後,不會主動找你溝通,遇到這種情況,不管領導工作有多忙,必須設法爭取領導的「接見」。通過與領導的交流,弄清寫作目的、任務、要求,把握領導的真實意圖,感受領導的個性風格。尤其是寫領導講話稿之類的材料,要求嚴,標準高,必須爭取主動,準確把握領導的意圖,充分體現領導的水平和風格,只有這樣,寫出的材料,才能體現領導的個性、符合領導的身份、反映領導的思想。

  二、準備素材要「細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充分的準備,足夠的素材,是寫好材料的基礎。有的同志材料寫不好,根本原因就是不重視素材準備、不掌握第一手材料,領受任務後,不認真思考、不認真準備,隨手寫來,腳踏西瓜皮,寫到哪裡算哪裡,遇到了困難,寫不下去了,再去找素材,這樣就是欲速則不達。因此,認真積累素材,充分佔有素材,是寫好材料的保證。毛澤東同志為了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他吃紅薯、睡民房,與農民交朋友,體察民情,最後寫出了不朽文章。我的體會是,準備的寫作素材越多越好,盡量多掌握一些素材,自己親歷的最好,「道聽途說」的也行,書上得來的也可以。總之,只要能表現材料主題的素材,嫌少不怕多,就像「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當然,準備素材的工作繁瑣而辛苦,有時準備了好多東西,到頭來能用到的卻很少,產生厭煩情緒也是正常現象。但要真正寫出好材料,就要做到深入細緻,越細越好,真正把準備素材的過程當作豐富知識、干好工作、鍛煉提高的過程。這樣,寫起材料來,就不會感到苦和累,反而會有一種快樂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搭配班子有「核心」。大機關寫大材料,一般都會成立材料小組,也就是寫作班子。既然是班子,就有一個核心的問題,這個問題最容易被忽視,一般的做法就是把幾個能寫材料的人集中起來,一起完成任務。其實,寫作班子的組建,也像配備領導班子一樣,有一個科學搭配的問題,必須只有一個核心,也就是一個班長。這個班長,就是寫材料的權威,在知識、經驗、能力等方面,都是最優最強的,有較好的民主作風,善於集思廣益,具有較強的材料功夫和較強的組織統籌能力;其他人員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都有寫作興趣和愛好,都能跟上思路,既有思維敏捷的,又有文字功底紮實的,還有任勞任怨的。不然,如果出現多個核心、多種思路,不但達不成共識,還會出現準備素材這類的小事沒有人去做的問題。那樣,不但出不了精品,還會影響質量。我剛轉業到地方時,單位寫年終報告,把組織處長、宣傳處長、辦公室主任等寫作高手都集中在一塊,寫了半個月,也吵了半個月,連個像樣的初稿都沒有拿出來。最後沒有辦法,重新組織寫作班子,只留下組織處長牽頭當班長,另外,再選了幾個科長參加,一個星期就把稿子拿出來了,領導看了,非常滿意。

  四、立意謀篇要「精心」。古人說,「文無定法」,並不是說寫材料不要章法,而是有許多章法。材料的種類不同,其寫作方法也不一樣,謀篇布局也有區別。以我的經驗,材料的謀篇布局一定要精益求精,反覆研究權衡,主要應把握以下三點:一是主題。雖然在領受任務時,摸了摸領導的思路,心裡有了點底,但往往領導考慮的主題,不一定都很成熟,存在偏差也是正常的。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相信領導,但不能迷信領導,也不能迷信權威,必須在謀篇布局時統一考慮材料的主題,結合上級的精神、領導的意圖和單位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後才能確定主題。二是結構。現在,比較常見的材料結構有三種:一種是遞進式的,就像剝筍一樣,層層遞進。比如,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另一種是並列式的,幾個層次的意思並列,多一層或少一層,都不會影響材料結構;還有一種新聞式的,也是倒金字塔式,就是把最重要的、領導和群眾最關心的、最敏感的內容,放在最前面、最搶眼的位置,就像新聞報道的導語,其他內容按主次先後排列。還要注意詳略得當,哪部分詳寫,哪部分略寫,都要做到心裡有數。三是提綱。寫大材料,一定要認真確定好提綱。一般情況下,寫作提綱定到三級標題就可以了。在詳細提綱定下來以後,要主動徵求領導和群眾的意見,特別是領導講話材料,盡量徵求講話領導的意見。這樣,就可避免走回頭路,也可保證材料質量。

  有一次,領導要我帶幾個人寫「十五」期間的黨建工作報告,因為我調到單位還不到兩個月,情況不是很熟悉,為了保證材料的質量,我除了重視素材準備外,還特別重視發揮寫作班子的作用,從主題到提綱,反覆研究、反覆思考,廣泛徵求意見,在寫作材料中,又把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請到寫作組,專門聽取我們的彙報,結果報告寫出來後,質量很高,領導很滿意,予以一致好評。

  五、修改定稿要「虛心」。材料是自己的好,在寫作實踐中,有的同志對修改自己的材料,有些捨不得,感到這也好,那也好,刪除了太可惜,總是下不了手,這是導致一些材料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古人說,寫材料是三分寫,七分改。材料是改出來的,再高的寫作水平,也不敢保證一稿到位,特別是機關的材料,只有通過反覆修改,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和不足,才能找到寫作的樂趣,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我的體會就是「六看」:一看題目。生個孩子要起個好名字,寫材料也是一樣。題好一半文,題目一定要醒目,能夠吸引人的眼球,讓人看了題目,就想看內容。二看結構。要保證結構的次序、層次、詳略無問題,還不能出現邏輯性錯誤。三看事實。素材要真實可靠,特別是第二手素材,一定要認真核實,心裡沒有數的素材,盡量不用,必須確保事實確鑿。四看觀點。觀點不能有政治性錯誤,必須符合黨的政策法規要求,也不能有常識性錯誤,要經得起推敲。五看內容。內容不能重複,不能拖沓,必寫的要寫上,不必寫的不能有。六看語言。語言與音樂一樣,也有節奏美。不同的公文文種,對語言的要求不一樣。比如,講話稿要盡量用短句、用排比句、用雙音節詞、用口語,盡量少用形容詞。(作者單位:廣東海事局組織部)

申論寫作四法

歷時九年的申論考試告訴我們:申論測試是一種通過寫作來展示考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活動。在寫作訓練中,科學地認識構思,機智地尋找快速構思的技巧,靈活地把握快速構思的方法,有助於考生潛能的充分發揮。「凡作文之道,構思為先」,這是古人寫作經驗的總結。申論寫作的構思,就是作者以抽象思維為主導,包括形象思維、潛意識思維和創新思維等,根據題目要求,在閱讀、體驗給定材料的基礎上,抓住給定材料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和自己獨特的感悟點,提煉文章的主題,選擇最佳表現方式來謀篇布局,並藉助一定的技巧快速構思成文。下面著重談談申論寫作構思的幾種方法,以供應試者參考,並期望各位大方之家指正。

    一、提綱構思法

    申論寫作是考場作文,考生以虛擬的政務身份,在規定的時間、指定的地點、給定的材料範圍和條件內以限定的篇幅進行寫作。在閱讀給定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構思的時候,其思維往往猶如夏雨來臨之前天空中滾滾躍動的濃雲,上下翻騰,異常活躍。作者的思路必須經過一番思前索後、而張而馳、而緩而急的運動和跳躍,最後才趨向一個結果。也就是說,在題意的控制和指導之下,考生要先審定文章的虛擬身份、寫作對象、體裁、取材範圍、題旨中心、寫作方法,然後再定下一個大致的框架——怎樣開頭,如何展開,分幾個段落,寫幾個層次,怎樣過渡,如何照應,怎樣結尾等。在確定一篇文章的框架時,採用「提綱構思法」是考場作文的有效方法之一。提綱構思法的具體操作可按照下面六個步驟進行:①擬標題(在試題未給標題的情況下);②用判斷句式概述文章的基本觀點或中心;③全文應從哪幾個方面、按什麼順序來闡述基本觀點或中心,確定大的層次,布局全文的結構框架;④逐個考慮大層次內的段落,寫出段旨;⑤依次考慮各段的安排,把準備的材料按照構思的順序標上序號,排好隊;⑥全面檢查提綱,作必要的增、刪、調、補。有時還要標識一下具體材料的使用方法,如大致標明說明文各部分該用什麼說明方法(如作比較、分類別、列數據等)、議論文具體的論證方法(如演繹法、歸納法、對比法等)。這樣構思下來,文章的骨架已經立起來了,有了明確通暢的思路,確定了清晰合理的布局,考生才有可能將那些各自遊離、互不聯繫的內容有機統一起來,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通過提綱可以圓滿解決「言之無序」的問題,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提綱,從頭至尾急就華章,思路明晰,暢通無阻。

     這裡筆者以2008年申論國考卷的第四題為例,談談這種方法在寫作中的運用。題目是:請以「從"怒江水電開發』說開去」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結合給定材料,自選角度。2.符合題意,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3.總字數800—1000字。

    寫作提綱參考:

    本文中心論點: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水電開發)之間的關係,積極建設生態文明,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開頭:精鍊引用材料中水利部負責人的講話,強調對怒江的13級水電站的開發將造成對資源的掠奪性破壞。由此引發如何解決目前我國在水電開發方面所帶來的生態保護問題。

    過渡:或是對開發水電的兩種態度給予列舉,或者分析在水資源豐富的區域經濟卻相對落後,亟待脫貧,由此提出作者自己的觀點。

    主體部分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說開去」:

   一是加強對水資源豐富地區水電開發的規劃整治。貫徹環境影響評價法的執行力度;堅持先規劃後開發的原則;防止大規模或無序開發。

   二是實現水電開發的循環發展。加大對當地貧困人口的水電收益扶持力度;實現第一、二、三產業的同步發展;保持原有生態環境不遭到毀壞。

    三是以開發帶動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形成自然景觀、人造景觀和諧一致的局面,帶動旅遊收入的快速增長。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提綱構思法有三個明顯的優點:一是可以幫助作者搭建文章框架;二是能幫助作者始終保持暢通的思路;三是能避免觀點和材料遺漏。

   二、腹稿構思法

   這種構思方法,是在腦海中對一篇文章進行總的謀劃和設計。考生在寫作之前,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快速構思。即圍繞主題進行選材,搭好文章框架,腦子裡形成一個不見字面的寫作提綱,什麼內容放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詳寫,什麼地方略寫,什麼地方不寫,粗略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對所要表達的內容、表現的觀點、說明的問題等,都要進行一番認真的梳理,理出頭緒,理清思路,從而設想出文章的整體規劃和具體的組織安排,使整篇文稿的藍圖明確地勾畫於胸。「腹稿」構思過程應包括三個主要方面:首先要醞釀和確立主題;其次要選取和提煉材料;最後是考慮好結構、表達方式和語言。簡單地說就是心裡先完全想好,然後再筆載於紙。魯迅先生在寫作前往往是「靜觀默察」、「凝神結想」、「爛熟於心」,做到胸有成竹,然後淋漓酣暢,一揮而就。自然,腹稿就是要求在腹中構思、腹中起草成文。這正如清代李漁所說:「袖手於前,方能疾書於後」,在申論腹稿構思中既準確又快速,動筆寫的時候就會文如泉涌、一氣呵成。

   申論寫作是考場作文,腹稿構思的時間不能太長,構思快速才能體現出考生的才氣。考生要控制和要求自己在5~10分鐘內完成構思。構思結束,提起筆來,做好不停筆的準備,一個勁兒地往下寫,不達目標,決不停筆。考場的「高壓」,有時能使考生妙筆生花,產生佳作。

   採用「腹稿構思法」構思較長的文章,除了具有較好的寫作經驗、較強的思維能力和駕馭語言能力的考生之外,對於其餘考生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這種方法用於對付申論考試中歷年都有的那些或「不超過500字」、或「不超過200字」、或「不超過150字」的寫作題目,就是所有考生都能用得上的了。因為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具有豐富寫作經驗的考生,用「腹稿」構思500字之內的短文章,都不是難事。腹稿構思可為考場寫作節省時間,不會使文章不成形而飄忽不定,也不會使寫作顧頭失尾而難於奏效。其實,這種「腹稿構思法」,在機關公務員平時的集會、討論、訪問、會談、參觀甚至致賀、憑弔等活動的即席演講中也經常用到,所不同的是臨時性的即席講話一般都不寫成書面文字。

   三、借鑒創新法

   借鑒與創新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借鑒就沒有創新,而借鑒與創新的基礎是模仿。模仿與借鑒、創新的差別在哪裡?我們不妨打個比方:模仿是「描紅」,以絲毫不差為最高水平,而借鑒、創新就是在「描紅」的基礎上,能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嚴格地說,借鑒主要是偏重於學習和思考;創新則主要偏重於創造。關於借鑒創新,我們可以這樣定義:在模仿的基礎上深入思考、舉一反三的是借鑒,在借鑒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造就是創新;借鑒創新,既是一種正當的、必不可少的學習方式,又是一種寫作手段。我們應該知道,在寫作上博採別人之長,目的是為了創造。郭沫若先生曾經毫不忌諱說他的寫作是「先看大家之作」,目的是得到一點「暗示」,促進「興趣」。那麼,我們今天的申論寫作也可以運用「借鑒創新法」,辯證處理借鑒與創新的關係。

   在申論寫作中,凡善於借鑒別人的寫作經驗取長補短,又能擺脫固定模式和思維的人,可以縮短自己摸索的過程,更快地走向成功。一個善於借鑒的人,一個善於把別人的長處變成自己的長處的人,很容易頓生感悟。我們應該有這樣的體驗:如果平時善於樹膽練識、勤於借鑒,在考場寫作瞬間的冥思苦索中,有時潛意識的大海里會突然躍出一個個信息,使已有的多種信息(尤其是給定材料和試題要求的信息)一下子聯繫起來,形成一個創造性整體。這就是借鑒的效果,即古人所說的「通才敏思」的成效。下面談談幾種借鑒方式:

   1.思維方式的借鑒。看看以前的申論試題,琢磨琢磨其思維方式,可以作為我們筆下申論寫作構思的借鑒。縱觀九年來的申論國考寫作試題,每寫一篇申論文章,都是為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問題或者面對某一事物有感而發的。尤其像「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2000年)、「網路的利與弊」(2002年)、「汽車工業的發展與城市交通擁堵」(2004年)、「城市化進程加快與土地資源合理保護、利用」(2007年)、「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2008年)這類申論題目,它所涉及的都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事物之間的辯證關係,考生應該從矛盾的對立統一構思中,用矛盾的、聯繫的、發展的觀點闡明文章的主旨和觀點。借鑒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多角度地、全面思考問題,避免文章觀點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2.結構方式的借鑒。近年來社會上流行的許多版本的申論寫作教材中,收錄了不少往年的申論優秀答卷,有的還附上了評析文章。這對於申論備考者來說,都是十分珍貴的資料,有助於考生熟悉申論寫作套路,培養申論寫作語感,開拓申論寫作思路,故而應分外珍視,認真閱讀,悉心研討。如果我們仔細審讀近兩年來國考申論優秀答卷的結構便可得知,第一題根據給定材料,寫一篇不超過500字的「類公文」,其結構方式一般是「總分」式或「總分總」式;第二題撰寫不超過200字或150字的文章,一般採用「分條列項」式;試卷最後的論說文題目一般採用「三段論」的結構方式,即第一部分——提出問題(引論、序論),第二部分——分析問題(本論),第三部分——解決問題(結論)。

    但如果我們頭腦中儲存了一定數量的申論結構模式之後,可能比較容易被原有結構禁錮思路。為了確保考場作文既結構嚴謹,又獨具特色,在搜索到適合下筆的結構思路後,不要生搬硬套,要隨文靈活變通。也就是說,要根據所佔材料和表達中心的需要作一些相應的調整,以便使結構與文章要表達的中心協調一致。這樣才能使文章自然得體。因為模仿借鑒和創造開拓兩者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依*、相互轉化的。如果考生能在尊重申論寫作規律的同時,借鑒舊法,獨創新法,就會走出依賴與模仿的狹隘天地,真正實現創造性的構思。

   四、焦點聚集法

    這種構思方法就是在寫作中聚集焦點,即考生通過對申論某一試題和給定材料的整體思考,從寬泛的內容和材料中搜尋出一個角度,一個點,深入發掘,以局部顯示整體,透過平凡的現象挖掘出不平凡的本質,在明事論理中透視深刻的道理。寫申論文章,無論是「類公文」、說明文還是議論文,首先要選擇一個「焦點」切入。利用「聚焦」法,可以在表達文章內容主旨上,達到穩、准、實的效果。下面說說這種方法的具體操作:

   1.快速找出焦點問題

   找出給定材料矛盾的焦點,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申論」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比較具體,涉及的現象比較多。構思時,必須捨棄那些起陪襯作用的次要信息,在幾個主要問題中,要找到最重要的問題,即「焦點」問題。有的現象初看是問題,但經過分析,不斷追索問題的過程和根源,就會發現它不是問題,只是一個問題的局部,或問題的一個次要方面,甚至是一個沒有價值的方面。有些問題,初看不怎麼重要,但如果能把它作為典型,進行聯想和類推,從身邊擴展到大範圍,從局部看到全局,就能從小事情發現大問題。如2005年申論國家卷事關解決農村農民的問題,涉及的方面特別多,綜合的意見也十分複雜。但有的是枝節問題,有的僅僅是事實的陳述而已,焦點問題還是解決農村農民的「民生」和「民權」問題,即一手發展農村經濟,一手建立、健全、完善鄉村機制和法制建設。2008年的申論國考題第一題「在怒江開發水電資源問題上有重大爭議。請根據給定資料1—8,指出爭議的焦點是什麼,並對主張怒江水電開發和反對怒江水電開發的理由分別加以概述」。要答好這道題,首先要快速找出材料中爭論的焦點。總的來說,爭議的焦點就是國家要不要開發怒江水電資源,建設怒江水電站。具體來說,爭論的焦點是怒江水電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文化效益等問題。焦點問題拿準了,下面「理由」的概述就會文從字順。

   2.快速追索本質或主旨

    追問事物產生的原因,即通過申論材料中的提示或對材料的分析,找到材料中有關事物產生的原因、根源。有些材料,表面在說這個事情,其實在說那個事情。這時,尋找問題的主旨更加需要重視。如歷年申論國家卷所涉及的問題,環境污染、安全生產、網路建設、交通擁堵、農村農民問題、公共突發事件、土地資源的持續合理利用和生態文明等等,都是主要問題,但並不是考生一拿到試卷就能一目了然。又如2006年申論國家卷,材料中參與談話的網民有16人之多,談話的內容五花八門,涉及到「國家總體應急預案」、「中國政治體制應對突發事件的優勢」、「國際恐怖活動」、「就業問題」、「收入差距問題」、「颱風災害」、「北京虹橋踩踏事故」、「北京大雪堵塞交通」等等問題,但談話的主旨只有一個,即政府如何應對公共突發事件。2007年申論國考卷涉及的問題也不少:農民土地被徵用的現狀、無錫和首鋼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財經時報》的報道、《土地管理法》的出台、關於「地荒」的討論等;涉及的方面也是很多的:地方政府——當地農民——學院——土地開發商——基層村委會等。初看起來雖然覺得問題太多,涉及的方面太複雜,但實際上只要我們能抓住「合理保護、利用土地資源」這個主旨,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構思是寫作過程的核心環節,一篇文章最能體現價值的是構思,而篇章的創意又最能體現作者構思的匠心,申論寫作也是如此。只有在用創新的目光和思維審視給定材料的基礎上運思謀篇,寫作才會筆下生輝,佳作才會脫穎而出。申論寫作是執政黨、國家政府和各部門、各單位測試應試者政務管理能力的手段之一。正是申論寫作的這種特殊作用,決定了申論文章的作者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比一般文章作者具有更高的使命感。有了這種情感,社會的需要才有可能轉化為寫作者的願望,並引導寫作者對申論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增強公務員測試寫作的生機和活


推薦閱讀:

【第7彈●商法學】2015年CLSCI論文數據分析
學術論文寫作指引之校對論文的正確方法
如何寫一篇科技論文
densenet 論文解讀
我想把這三個神器推薦給寫論文的你!

TAG: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