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擴張不忘風險規避(經濟透視)

市場擴張不忘風險規避(經濟透視)

張 明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18日   22 版)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的排名已由2012年1月份的第二十位提升為今年5月份的第十三位,人民幣支付業務的市場份額升至0.84%的新高。而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在全球160個與中國內地及香港進行兌換支付的國家中,有47個國家人民幣支付量超過交易總量的10%。這意味著人民幣已經成為中國跨境貿易與投資活動中相當重要的結算貨幣。

  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始於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後,其路徑主要有兩條:首先是跨境貿易與投資的人民幣結算;其次是離岸人民幣金融市場建設。截至2012年底,人民幣結算規模已佔到中國跨境貨物貿易的11%,對外直接投資的6%;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與20個經濟體的央行簽署了總額超過2.2萬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各類雙邊貨幣互換中的重要貨幣之一。

  截至2013年3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已突破6600億人民幣。自2007年在港發行第一隻人民幣債券起,其發行規模現已超過港幣債券,成為香港市場上最重要的債券類型。此外,人民幣在新加坡、倫敦等國際金融中心也逐漸形成了離岸市場。其中倫敦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尤其引人矚目。根據SWIFT的統計,除中國內地與香港之外,倫敦市場上的人民幣交易量已佔到全球離岸人民幣交易量的46%。

  人民幣正成為全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企業積聚財富和籌集資金的一種貨幣,人民幣國際市場的不斷擴張,也愈發凸顯出人民幣金融中心的重要性。除了已有的香港、新加坡、倫敦這3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外,澳大利亞最大的金融中心悉尼、德國的法蘭克福等,都在積極爭取成為人民幣的交易中心。德國央行的官員認為,過去幾年裡,人民幣的重要性已經大幅增加,目前已經達到了貿易貨幣的地位。

  從國際金融發展的歷史來看,一國貨幣能否最終成為國際性貨幣,歸根結底取決於該國經濟能否保持持續快速增長,該國金融市場能否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富有流動性和投資價值的金融產品,以及該國能否避免系統性金融危機的爆發。貨幣國際化與其說是政府推動的結果,不如說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人民幣能夠快速走向世界,固然有次貸危機等外部契機的作用,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卻是推動人民幣加快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內在因素。

  當然,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例如,由於目前存在內地與香港兩個人民幣市場,且兩個市場上的利率與匯率通常存在價差,這就為市場主體以跨境貿易或投資為名進行跨境套匯套利製造了空間。這些問題提醒我們,人民幣國際化應是一個漸進過程,必須考慮到環境和風險等外部因素,並通過相應的改革降低國際化進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 


推薦閱讀: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認
孝汾平介靈,山西最強城鎮組群,太原城市群次核心,GDP超千億!
經濟學研究中的數學濫用?——一個恐怕永遠無解的問題
經濟科普(9):中國鐵路有著人滿為患的客源竟然年年虧損,是什麼原因?│脫苦海
通脹貨幣引物價上漲 10年後100萬還能買什麼

TAG:市場 | 經濟 | 風險 | 透視 | 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