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好媽媽變成了惡婆婆?

  

男人幼稚之處在於,只能看到自己母親「偉大的母性」那一面。

1

我們總以為最了解的人是自己的媽媽,但其實,你最不了解的人,可能正是你的媽媽。

因為她只當過你的媽媽,在你眼裡只是一個媽媽。

媽媽這個概念,這更多的是一種本能角色。我一直有個觀點,本能角色對任何人來講,都談不上偉大。因為你並沒有更多地看到她的社會角色。

就像螞蟻築巢,再複雜也只是一種進化而來的本能,算不上偉大的建築藝術家;而愚公移山,因為是超脫本能的行為,捨己為公,即使做了一件傻傻的事,也有一種偉烈的感動,並讓人敬仰。

「偉大」是有邊界的,在自我邊界里,本質上是「自私」;超越自我邊界的,才是人類嚮往並值得敬仰的偉大情感。

所以,我一直拒絕用「偉大」這個辭彙來描述母親,我更傾向於用「身不由己」來描述一位母親的一生。——她是一個被世俗和各種難以逃脫的狹隘所框定下的產物,有些時候,就像驢子上磨,只能逼著自己往隱忍並「偉大」的方向旋轉。

此外,更因為她只是你的媽媽,而不是別人的媽媽。所以,你只能看到她一個單一的立場。

沒有在多重境遇里考驗一個人,你看不到她的靈魂。

有位女友,多年前在老家裝修房子,那個施工隊里多是些家境貧寒、十五六歲便輟學打工的孩子。中午他們會借用爐灶來煮點面,快速吃完東西然後繼續幹活。主家會提供些麵條、蔥姜等簡單食材。

她跟老公照顧不過來,便請婆婆來幫忙幾天。

有天中午,又到吃飯時間,婆婆氣急敗壞地一把奪過正切蔥花煮麵條的孩子們手中的大蔥,罵到:「干不完活還想吃蔥花!」傳說中的惡地主盤剝包身工的嘴臉。

那位已經當了媽媽的女友恰巧路過,看到這一幕驚呆了,很氣憤地第一次跟婆婆吵架:「你這老太太怎麼回事?孩子們能不吃飯嗎?」雖然她一向了解從舊社會過苦日子一路長大的婆婆錙銖必較,但沒想到會對一群十幾歲的可憐孩子做出這種事情。別說她老公絕對不會相信自己的親媽對外人會有這副嘴臉,連她一個媳婦都難以接受這樣的場面。

那些被奪下吃食的孩子一臉茫然。他們可能是初次外出打工,看到本來像奶奶一樣年紀的女人,卻再也沒有奶奶的半點慈祥,我估計初入職場的他們,肯定對社會埋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

講這個真實故事是想說,女人是一個比男人想像中更複雜的動物。她作為母親的角色可能很偉岸,作為他者的角度也可能很冷漠,甚至很邪惡。

女人只有在一種角色下是最耀眼的,那就是作為母親。她會傾盡一生,傾其所有,甚至不惜性命去保全自己的孩子。這是一種「偉大」的本能。

我不想貶低這種本能,也不想過度美化,因為畢竟有一部分女性生育是為了「老有所養」。

我有個閨蜜的婆婆,養了三個兒子。當她跟老頭生病時,便勸其中一個「好把控」的兒子「不要上班了」,她跟那個兒子說會把所有存款和房產都給他,條件是他要侍奉他們病榻。而那個兒子已三十多歲,事業沒有起色,連女朋友都找不到。他父母並不考慮他十年不回職場,年屆四十沒有工作可能連老婆都娶不上的窘境。他們養兒就是為了防老。

民間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有些母親看到某個兒子不可依靠後,會轉而去疼「對她更好」的子女。甚至有些地方有「回頭子兒」的說法,即判斷長大成年的孩子是否有出息,是看孩子什麼時候能賺到更多錢奉養父母,之前的養育投入必須有回報。

我說這些的意思是,孩子往往比媽媽更單純。孩子從來都想著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甚至從來沒考慮過那個從小把他摟在懷裡的媽媽,並不像他想像得那般單純。媽媽對孩子好,是因為孩子是她身體的一部分,是她生命中最有希望的依賴。但是,我們不排除一種情況,有些媽媽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她們並不在乎孩子是否幸福,她們需要做的是要掌控孩子。

比如那些企圖掌控兒子家庭的婆婆。

懂得愛兒子的媽媽,會對媳婦好,希望看到兒媳家庭和睦,白頭到老;不懂得愛只懂得控制兒子、失去兒子就沒了安全感的媽媽,會千萬百計挑撥人家夫妻感情,把媳婦當作敵對陣營,搞亂兒子家庭,讓兒子苦惱,目的只有一個:兒子獲得終生所愛是次要的,兒子的家庭和諧也是次要的,關鍵是兒子不能變心,不要拋棄媽媽,要永世記得媽媽的好,只對媽媽一人好。

我說過無數次了,這種出於自私本能的狹隘母愛,我從來不認為是偉大的。

我並不想搞母子陰謀論,讓兒子與母親決裂,我只想倡導一種健康的符合倫理關係的母子親情。況且,如果我們一直不檢視我們的家庭成員關係,整個社會都會貽害無窮。

通過一些案例,男人會慢慢明白,為什麼在你眼裡十全十美的媽媽,在媳婦眼裡會成為一個惡婆婆。

2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這句話,主要是講給婆媳關係的。但很不幸的是,現實情況往往是,女人再苦也要為難女人。有些婆婆即使寄人籬下,受盡媳婦嫌棄和白眼,也是要眼兒子在一起的。

有位女友剛結婚,婆婆來小住,對她貌似很熱情,老公看在眼裡,和諧盛世呀,兩個女人都疼愛自己,真好。於是放心地出差去了,並且囑咐媽媽:我媳婦最近工作特別累,經常顧不上吃飯,有你照顧她幾天,你們娘倆好好聊聊,我也放心了。

結果,老公剛出差,婆婆就對她天天冷臉,飯也不愛做,吵著要回去,本來女方跟婆婆也沒共同語言,好多事沒法溝通,婆婆方言她也聽不懂,便買了禮物恭送婆婆。因有朋友來接應,她第二天又有會議,給婆婆準備好回家的禮物,早上告別後便匆匆去上班了。

等她忙碌了一天回來後,發現家裡大變樣,跟洗劫了一樣。不管麵包還是水果,只要吃的全部被婆婆帶走了,連她拆開的餅乾都不嫌棄地拿光了。本來她老公在時,婆婆天天買東西往冰箱里塞,現在冰箱卻空空如也,什麼酸奶呀水果呀全部不見了。她角落裡找到一包速食麵,那天晚上就這麼湊合了,邊吃邊流淚。剛結婚呀,婆婆就背後一刀,只要她兒子不在家,就默認這個做媳婦的連飯都不用吃了。

婆婆搞這種陰謀不是一次兩次了。她老公未出差時,早上婆婆笑臉送他們出門,說晚上早回來吃飯呀,給你們做什麼什麼好吃的。然後老公晚上有應酬不回家吃,電話囑咐媳婦下班後回家陪老人一起吃,老人肯定做了好吃的,兩人都不回去老人會傷心。那次媳婦忙完餓著肚子到家八點多了,怕老人久等,路上想停下來買個麵包先墊墊都省了,幻想著一推開門就是菜香滿溢,她會跟老人說著一天趣事一起用餐……結果,她回家後卻看到婆婆坐沙發上嗑著瓜子看電視。看到媳婦回來,婆婆只冷冷說一句:「我吃過了,不用管我了。」

連個饅頭都沒給她留,她得自己做飯,估計婆婆想的是最好連晚飯都能省下。女方生氣,心想我辛苦趕回來就是為了陪你吃飯的,不然就在單位吃工作餐了。故意問婆婆一句:「您早上不說做蘿蔔丸子給我們吃嗎?」婆婆看媳婦臉色不悅,才起身假笑:「哦,那個今天買的蘿蔔不太好,等明天都在家時再做。」可明明冰箱就是已經團好的丸子,就差下鍋了。婆婆還開了一句很不識趣的玩笑:「我看現在的小姑娘都減肥晚上都不吃飯呢。」

尼瑪我從中午到現在八個多小時累得四腳朝天肚皮都餓癟了你這會兒跟我說減肥。如果你兒子在家你怎麼天天大菜小菜的伺候?媳婦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

女方生氣給老公電話,老公不相信自己的媽媽會這樣對待他心愛的女人。

因為婆婆這種人前慈祥背後冷臉的樣子,女方多次跟老公吵架離婚,無法接受好端端地嫁入這樣一個到處充滿陰謀詭計的家庭。發現婆婆並不待見自己,對任何一個初婚女性而言,都是件很崩潰的事情。

雖然後來女方也理解了,對於一些傳統婆婆來講,她們認為這世界上只有老公和兒子這些男人才是應該被伺候的,女人就低人一等,讓她伺候媳婦吃飯更是天方夜譚。

許多男人一直認為自己的媽媽才是天底下最慈祥,最和藹,最無私,最偉大的媽媽。媳婦做的菜不合胃口會說「就我媽做的菜最好吃」(童年嗅覺味覺記憶是最深刻的,你媽從小給你做狗屎你也會懷念那味道的);媳婦跟婆婆吵架就全是媳婦的錯,說「我媽養我有多不容易你知道嗎你就不能孝敬著」(對呀,你媽養你呀,又沒養我,將心比心呀,我媽養大我也很不容易也不是讓人隨便欺負的);媳婦背後跟老公訴苦,老公會說「我媽那麼好的人怎麼會讓你委屈」(你不知道作為外人的我連你媽做的飯都難以下咽我委屈大了去了你一點看不到么)……

凡此種種。或許並不是你媽媽不好,不是你媳婦多事,而是我們對人性的理解太過膚淺。

一個媳婦,沒有立場,也沒有道理,去孝敬一個陌生人,尤其當那個陌生人一開始就把她放在一個敵對的立場上時。

孝敬只是針對養育之恩。沒有人會去跪舔欺辱她的敵人。

蠢男人會用傳統禮俗道德綁架別人,聰明男人會洞悉人性的本原,糾正一些不合情理的對待。

我們總是喜歡用道德綁架真理。但許多時候,其實你早就看到了,道德是很有局限的。

如果你責備你媳婦不懂得孝敬婆婆,責備她不能像你一樣孝敬你父母就認定她道德品質不好,你這樣就會顯得很可笑。如果你真得是個會思考的男士,你不會做出這樣的判斷。

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最不堪一擊,危害最深重的,是愚蠢的孝道文化。欺辱一方,成就另一方。我們最習慣於維護自己人的利益(如母親和兒子),而傷害外來者(如媳婦)。家庭文化里婆媳關係壓倒夫妻關係,這是極其不正常的,所以被蔑視我們從來不懂兩性關係,從來沒有過高質量的婚姻也就不足為怪了。鼠目寸光貽害無窮。本來是人性的恥辱,卻被拿來無原則地發揚光大。

我現在看到那種媳婦給婆婆洗腳以佐證人間親情無處不在的擺拍新聞就想笑。你問過媳婦意見嗎?

媳婦給婆婆洗腳的,要麼是礙於丈夫顏面,要麼是圖謀婆家財產,最好的也不過是圖個表面和諧,做個表面文章。

我認為只有一種情況下婆媳是真正有感情的,就是兩人志同道合,是一種友誼關係,但在目前中國語境下很少存在,主要是文化斷層嚴重,即使貌似有文化的婆婆,也難以接受相對西化的現代家庭價值觀。

而大部分上下級關係,管控關係,侮辱關係,奪愛關係,伺候與被伺候關係,討好與被討好關係下的婆媳,你說她們真正地深愛彼此,我求你別再做夢了。

我並不想侮辱母親和媳婦,恰恰相反,是想讓我們學會如何做一個真正的母親,真正的婆婆,真正的媳婦,並各得其所。

各得其所的意思是,認清每個人的地位和邊界,並且,不越距。

另外,你不能否認對於許多傳統母親而言,養兒子是為了獲得回報的,給兒子娶媳婦是為了給她生孫子的,她們從來不考慮兒子的婚姻是否幸福,更不會考慮外來媳婦的立場和利益。

這就是母親,一種集合了人類極端無私和極端自私的特性為一體的奇怪動物。

只是,她把無私的一面都獻給了自己的兒子,把自私的一面都展現給了兒媳婦。

家庭里一山容不得二虎,道理就這麼簡單。

3

有種奇怪的現象是,越是對兒子來講特別偉大的媽媽,越會有機會成為一個惡婆婆。

其實細分一下原因,並不奇怪。

比如單親媽媽養大的孩子,或者夫妻感情不合,母親在育子過程中忍受了巨大的孤獨和痛苦,她們會有意無意地灌輸給孩子她們的隱忍和犧牲,孩子在童年時代就懷一顆回報母恩的堅定之心。孩子長大後母親依然離不開自己的孩子,為了表示「孝敬」,成年後的孩子也會時時刻刻聽從母親的「教導」,受母親潛意識中的擺布。

尤其表現在婚戀問題無法自己做主,要很大程度上參考母親的意見;婚後生活無法尊重妻子,很大程度上希望母親來主持家政。可想而知,這種畸型的母子關係會害掉兩個家庭,以及至少三代人。

比如,有些母親在與兒媳婦爭奪對兒子的愛時,會用盡心機,在兒子面前千萬百計地挑撥離間,讓兒子誤解媳婦,不喜歡媳婦,看著兒子感情上疏遠媳婦,她潛意識裡會感到開心,因為這樣才會認為自己的兒子並沒有「背叛」她去愛上別的女人。無數婆婆在看到兒子給媳婦夾菜等疼愛另一個女人的舉動時,會變態地「心如刀絞」。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婆婆在兒子家會特別喜歡擅闖兒媳閨房,她沒有邊界感,沒有安全感,也不談互相尊重,她只有一種被搶奪感,她時時刻刻想搞破壞。雖然每個母親都希望兒子娶妻生子,但許多母親都不希望兒子疼愛媳婦這個所謂的「外人」也是個事實。

許多男人不知道這個秘密,在你們單純地討取母親歡心時,你們並不知道你母親的心思,更不懂得你妻子的無辜。

並且,有些允許婆婆幫帶孩子的家庭,這類婆婆不但控制自己的孩子,還希望控制自己的孫輩。典型表現是與媳婦爭奪孫輩的愛。比如從小給孫輩灌輸「你要疼愛奶奶,你媽媽是個壞媽媽」等。

即民間流傳的一些段子:岳母幫帶孩子會教孩子先叫「爸爸」「媽媽」,但婆婆幫帶孩子一般會教孩子先叫「爸爸」「奶奶」,如果婆婆與兒媳感情不好的,甚至會限制孩子叫「媽媽」。背後教唆孫子嫌棄親生母親的案例數不勝數。

童年時期離間母子感情,對孩子的潛在有多大危害,這些奶奶並不會考慮,她們一心只想爭奪對兒子對孫子的感情控制權,不會考慮等自己有一天離開後,被她攪壞的這個情感爛攤子該由誰去收拾。

我不想侮辱任何群體,只是想從母親的角度去談談不正常的母子關係對於夫妻感情和後代的影響。

心理學的偉大之處是,它能洞見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即使我們不想去承認。

中國許多家庭母子關係不健康,不正常。這是全部癥結所在。

許多母親年輕時不能真心享受撫育兒子的快樂,年老後又不能脫離兒子去獨立生活。

有些母親年老後會成為一種「攪屎棍」般的存在,一旦孩子們無法滿足她的情感需求,她就會覺得特別委屈,並拉一個無辜者來殉葬,那個無辜者就是你的妻子。

她們才是一群雖然已經年老,但心智上從未成熟過的孩子。

幾十年來這種母親對兒子的不健康的依賴關係,造成了目前中國婚姻離婚率的高居不下。

也造成了目前老人帶孫輩的惡劣後果。

中國不懂事的婆婆要為目前的高離婚率負一半以上的責任。

總有一天,男人會懂的。

總有一天,女人會後悔,會自省,會成長。

 


PS:

每次寫婆媳關係時,有兒子的媽媽會對我說,「你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等你有了兒子你就知道了。你天天看著他長大,當他有一天愛上別人的女人時,你肯定受不了。」

我想說,有女兒的家庭同樣如此。人類許多感情是共通的,並非只有你對後代付出最多。婚禮上,所有人都在開心時,最痛苦的是女方的父親,看著那個從嘟嘟著粉色臉蛋跟自己蹭來蹭去撒嬌哭泣的小女孩,被另一個男人帶走,父親是最捨不得的,但父愛無言,他會把失落和痛苦隱藏,只是祈禱女兒幸福。

這是男女進化的不同。女人習慣於廝守,並將老公、兒子都當作她的私有財產,而不是放手,給他們幸福。但我們已經看到了,母子關係過度親密是不正常的,對兒子對自己都不好,對社會正常倫理的搭建和影響都有害,為什麼非要按本能而不是按智商去生活呢?

學會克制,是人類進化的一種需求。

一直離不開兒子的母親,懂得適時放手的母親,從來都是兩類母親。

就像對待叢林迷失方向的小動物,有些人喜歡撫養,有些人喜歡殺戮。

只是以母愛的名義為害後代,遮蔽了許多人的眼。

正因為這樣,你會成為你,我會成為我。

 

( 北京鳳凰網:www.xzbhyy.com )


推薦閱讀:

【雷通購物】三樓中老年女裝教您如何給媽媽挑選衣服
帶娃這麼累,不要苛求教科書式育兒
【安博教育】 孩子出不出色,媽媽的性格很重要
自由開放式廚房,讓媽媽享受陪伴的美好時光
新的一年馬上就要過去了

TAG:媽媽 | 婆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