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經要
05-28
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劈打推壓得進步,搬撂橫采也難敵。鉤棚逼攬人人曉,閃驚取巧有誰知?佯輸詐走誰雲敗,引誘回沖致勝歸。-
推薦閱讀:
太極拳棚、捋、擠、推、按的用法
逢力必朋, 逢朋必纏, 逢纏必轉, 逢轉必沉。
棚在兩臂,捋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採在十指,挒在兩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 進在雲手,退在轉肱,顧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橫,滯在雙重,通在單輕。虛在當守,實在必沖。 附:八要:掤要撐,捋要輕,擠要橫,按要攻,采要實,挒要驚,肘要衝,靠要崩。太極拳基礎功--站樁
大多太極拳愛好者練拳不站樁,其實站樁是太極拳功夫的重要組成部份,既養生又出功夫。在清代太極拳秘譜中有「對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樁」一節,說練守中土,練中定勁的重要,「所難中土不離位」,「定之方中足有根」。太極「八卦九宮樁」譜中說「樁原為練靜力,必須靜中寓動。靜為太極拳之體,動為太極拳之用」,我從多年練拳、教拳的實踐中深深體會到,站樁對太極拳功夫的提高和加深理解,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簡單介紹太極拳的基本樁式。 太極拳的樁式很多,可以說式式皆樁,但基本樁式是無極樁和太極樁。 一、無極樁 太極拳預備式即為無極樁。楊澄甫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寫到「立定時,頭宜正直,意含頂勁,兩眼平視,含胸拔背……守我之靜,以待人之動,則內外合一,體用兼全」。又說「人皆於此勢易而忽略,殊不知練法用法,俱根本於此」。正說明此式的重要,應該單練,細心體會虛領頂勁、沉肩垂肘、松腰松胯、氣沉丹田的意境和自我控制、調節的能力。呼吸要自然,先呼後吸,呼氣時想松,自頸、肩、背、腰、胯節節下松,直到腳掌。吸時心靜,含胸拔背,節節上提。一呼一吸,一下一上,是練習上下之圈,以練松沉為主。 二、太極樁 由起勢,雙手提至胸前抱球,掌高與胸平齊,如抱氣球,五指鬆開,大指指天,沉肩垂肘,空腋窩。此式主要練撐抱勁,三分撐開意,七分摟抱勁。呼為合、為松,好像氣球癟了,自己變小了。吸為開、為掤,好像氣球向四周漲大。除練開合撐抱外,再將無極式的升降練習加入,即呼氣時下沉,節節貫串往下松,狀如沉入海底深處,吸氣時含胸拔背,虛頂頂勁想像自己從水底上浮,飄上天空,直上九霄。這樣太極樁一個式子可將無極樁包涵在內。 站樁要松隨,切忌刻意追求,萬萬不可用力用勁。要有「心如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的洒脫意境,懵懵憧憧,如夢如幻,讓思想飛越太空,這樣來養神、養氣,久而久之,自然可得內氣,****生內勁,自己會感到有一種生生不已,欲罷不能的奇妙感受,這時就領悟了站樁的奧秘,會有氣若長虹猶貫日,欲將宇宙抱懷中的豪邁情懷。下面用四句話來概括太極樁練習的要領: 樁功全在一抱中,(開合收放,均在撐抱) 莫求新奇找舒松。(刻意追求,萬萬不可) 內動得自有象外,(動中求靜,靜中寓動) 功成妙在無意中。(有心練松,無意成剛)一、站樁的意義:
現在練太極拳的人,大多數對站樁的功法作用缺乏認識,尤其是不明白太極拳理論和功法的人。他們認為練太極拳站樁枯燥無味,又吃苦。一開始練拳便急於練拳架,好像拳架動作就是一切,以為只要有拳架就是懂得太極拳了。有的雖也按功法站樁,但只走過場,不肯認真下功夫。他們視站樁為初級功,視走架、推手、散手、發放手為中高級功。對站樁只是一個過渡,便只知往走架、推手、散手、發放手方面研究。所以進入走架、推手、散手、發放手之後,不再回頭練站樁了。凡不重視站樁的作法都是不正確的。因為由於缺乏樁功基礎。一旦進入走架、推手。上身很容易出現很多不必要的緊張,致使走架、推手不能便利從身心,進入散手、發放手之後問題更為突出,處處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影響太極功法的發揮。如練太極拳者不練站樁就會走很多彎路,結果還得費更多的時間來補練站樁。實踐證明,有樁功者與缺乏樁功者相比,他們走架、推手、散手、發放手的質量有著顯著的差別,前者沉著、自然,後者飄浮、彆扭,缺乏太極拳的拳味,所以認為站樁是枉費功夫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須知站樁雖與走架、推手、散手、發放手有形式的不同,但都是太極拳功法的組成部份,它們只有深淺之分,沒有止境的,都是練拳者終生的追求。) 太極拳站樁分為無極樁、馬步樁、川字樁、踩腿法、貓貓步五種。站樁要站的時間根據練習者自己的身體情況來站。 二、無極樁: 無極樁也就是太極拳的預備式。從外表看,它是極其自然地垂手站立著,兩腳左右平行分開,距離與肩寬相等;膝關節不要用力挺直,要放鬆微屈,兩膝堅實點、韌帶、肉、骨只是輕輕相會。對胯部要求尾閭自然中正,整個軀幹要自然放鬆,既不挺胸收腹,也不彎腰駝背。兩肩的堅實點、韌帶、肉、骨放鬆自然下沉,肘部不要用力伸直,任其保持堅實點、韌帶、肉、骨的自然的略微彎曲;兩掌輕輕向前翹起,掌心朝下,有如坐腕下按之形態;手指堅實點、韌帶、肉、骨自然分開前伸,但勿用力伸直;掌心在全掌堅實點、韌帶、肉、骨舒展的狀態下略為內凹,整個掌指如貼在一個大圓球上。兩臂勿貼身,有分向左右鬆開的思想,兩腋有空虛的感覺。按照以上姿勢站定之後,全身的重量應落承在兩腳跟和兩腳的外圓上,腳掌和趾不要過分的著力,只是輕貼地面即可,如果掌、趾過分著力,定是身體前俯所致,應予糾正,否則影響全身各部堅實點、韌帶、肉、骨的鬆弛。 無極樁是在堅實點、韌帶、肉、骨、滿體鬆弛的狀態下,全身一副骨架子完全要符會力學支點的原理,安定得則像搭積木一樣穩置的擺放著,不要過分依賴肉的著意緊張來支持,然後把全身的皮、肉盡量放鬆,安放在全身的骨架上。使之猶如一件衣服搭在一個安定的衣架上那樣。 無極樁的重點部位是軀幹。軀幹的鬆弛要在立身中正、安舒的狀態下才能辦到。而立身中正、安舒,首先要求脊柱的姿勢要端正。脊柱,它作為軀幹的中軸其作用之重要,不言而喻。整個脊柱(頸椎、胸椎、腰椎)由24塊零碎而不規則的骨頭所組成,動搖性很大。它和全身的堅實點、韌帶、肉、骨,松靜穩實、飽滿的腹部和清空自然寬舒的胸部組成一個完善的整體。軀幹的鬆弛最重要的是建立腹部堅實點以代替胸部堅實點,是中華武術運動用力的重要功法,是武術功法使用「內勁(平衡、腹部堅實點、韌帶、肉、骨)」的精髓之所在,也是區別於其他運動項目的根本之點。只要有了這個功夫,就是找到了太極拳勁法(心靜出來的方法)的真諦了,這時那怕你走架的動作還不熟練,甚至很不像樣,也可以打上合格以上的分數;****之,如果不會建立腹部堅實點,那麼,不管你練拳的動作多麼熟練,規範化,優美,也是不及格的。因為這隻有太極拳的形,沒有太極拳的質,嚴格說來,不能算是太極拳,也不可能練出太極拳的功力來。 太極拳不僅把無極樁作為拳架、推手的起式,而且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功法來練習,由於它的價值很高,不少人終生鍛煉不厭。在此必須指出。要練好無極功夫,不是輕而易得的,需要長期耐心的鍛煉,才能獲得它的最深效益。鄭子自修心法
太極拳運動之大綱。有三。分天地人為三階。人階為舒筋活血之運動。地階為開關達節之運動。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次目有九。每階下各系三級。是為三階九級:人階三級:
一. 為自肩至腕之舒筋法:(一階一級):其法以舒腕為先。肘次之。肩又次之。毫不用力。由至柔而漸進。 皆以曲中求直。厥形為圓。 二. 為胯至腫:(一階二級):自胯至膝至腫。俱要鬆柔。其力量在足心。而受於地。足要分虛實。手亦然。 三. 為自尾至頂:(一階三級):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者。脊柔筋使然。其要在尾閭中正。及頂頭懸耳。 地階三級: 一. 氣沉丹田:(二階一級):肩稍沉。肘稍垂。則氣可引至胃脘。胸微陷。背微弓。則氣可沈至丹田矣。 二. 氣達乎四肢:(二階二級):氣沈丹田後。似可由心驅遣。便使氣至胯至膝至腫。復至肩至肘至腕。 三. 越尾閭達乎泥丸:(二階三級):氣沉丹田。待功純。火候到。不期然而然。自然越過尾閭。不可絲毫勉強。越過尾閭。復沖開夾脊。度玉枕。達泥丸。 天階三級: 一. 聽勁:(三階一級):惟柔乃能與對手黏連相隨。能黏連。則我之氣與彼氣相接觸。欲測其氣之動靜。故曰聽。二. 懂勁:(三階二級):彼微動。我可聽而得知。我先動則懂而知之。然微動易測。未動難知。苟能於未動。聽而知之。其庶乎階及神明矣。
三. 為階及明:(三階三級):氣能得化境。而乎精神之作用。其所謂無力之力。神力也。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氣己隨之。氣能運身。不待心動。而神可以挾氣而行。是為神力。亦可謂之神速。 散手論 散手即散打。無定法。推手大。乃著熟功夫。著熟即是學聽勁。由聽勁而漸悟懂勁。即懂勁。無所謂著與不著。散與不散。黏與不黏。隨與不隨。此皆費辭。不得中肯綮。散手之方在五行。所謂進退顧盼定也。苟能懂勁且知方。則用全矣。推手論
攬雀尾。即推手之基本動作。又釋程序篇 謂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曰聽勁。曰懂勁。曰階及神明。此三級也。亦皆基於推手。循序而進。由聽勁以至於階及神明。則已登峰造極矣。 曼髯三寶 曼髯三寶: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太極拳自修心法中"談心得"一篇提到:「若問餘四十年之心得。卻只有十二字。曰: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曰:請言其效用。曰:在人體則氣乃率血而行,故氣旺血旺。"天"富有大氣,多取之不以為貪也。"力"在人體有大用,"地"貴有載力,倘能接其毫釐,則為用亦無窮矣。致"柔"則老氏所謂,能若嬰兒,則"壽"亦可以無疆矣」。此段話已將天、地、人之練習與用法說得很詳細,而且點破了千古武學秘訣。八字法訣
三換二捋一擠按,搭手遇棚莫讓先。柔里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驚彈走螺旋。逞勢進攻貼身肘,肩胯膝打靠為先。
太極陰陽訣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合問剛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動靜變化何須愁。 生克二發隨招用,閃進全在動中求。輕重虛實怎的是,重里現輕勿稍留。 虛實訣 虛虛實實神會中,虛實實虛手行功。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 虛守實發掌中竅,中實不發藝難精。虛實自有虛實在,實實虛虛攻不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