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筆記 (評論: 從五體末篇看「史記」的特質)

提要:

  

   古人著書,常於篇章首尾有所寓意。而阮芝先生言《史記》五體首篇皆寓「貴讓」之意後,對於五體末篇是否亦有寓意,便成為研究上值得注意的問題。本書之目的,在於透過論析書體、世家體、本紀體之末篇作意,及結合前人對表體、列傳體末篇之相關成果,來研究此一主題。

   書體末篇是《平準書》,其於平準設置之原由,首尾凡敘三十七變,以明天子患貧求利之心日漸急迫,詐力之術輾轉相生而無窮,其極則以「平準」籠天下之利,世風亦因此而大壞。太史公將古今兩次世變,並列於正文及贊語之中,以明世變陵遲之因,在於天子一人之多慾。

   世家體末篇為《三王世家》,太史公以編列公文書之作法,欲採武帝及群臣「自供之詞」,以彰武帝讓虛促實、好慾爭利之心。其於正文內不發一言,正可襯托出武帝君臣文辭之「爛然可觀」,又何言哉!

   本紀體末篇為《今上本紀》,此篇雖亡,然由《史記》各篇對武帝之記述,則不難明太史公之意,在譏刺武帝之所為實與始皇帝無異。而由《今上本紀》亡佚的相關史料來看,此篇極可能為漢廷所刪削。日後《史記 今上本紀》與《漢書 武帝紀》一亡一存,實乃因其作意不同所致。

   是故知太史公欲以五體首末對照;以《五帝》之公讓,明《今上》之私慾;以《三代》之非爭貴讓,刺《漢興》之德薄私天下;以《禮書》之盡性通王,防《平準》之爭利不己;以《吳太伯》之口言讓而讓心真誠,譏《三王》之讓讓不己而心實欲之;以《伯夷》之奔義,諷《貨殖》之爭利。然後知撥亂反正之法,惟有「以禮義防於利」。知此寓意,則《史記》「論治之書」、「百王大法」之特質,於是明矣。

  

   析論三末篇,以《平準書》體例特殊,以今古之變、貨販商事之動蕩,借言批判功利之心。以平準詐力之術剝導天下之風氣,武帝與始皇帝無異?考證《三王世家》並非後補的可能性,據理為司馬遷所作原篇。當時版本已有篇目上的差別,班氏父子、張晏等人未見原篇版。考《今上本紀》乃是朝廷削滅的可能性,做長編以推《今上本紀》要旨,再對比班固之做《漢書》,多有抒發。敘表體末《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倒書,實譏「漢家德薄私天下」。荀子曰:「人生有慾,慾而不得,則不能無忿。忿而無度量則爭,爭則亂。」故太史公於《史記》中有三次廢書而嘆,一為《十二諸侯年表》序曰「太史公讀春秋歷譜諜,至周厲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二為《孟荀列傳》之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三為《儒林列傳》之太史公曰「余讀功令,至於廣厲學官之路,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過段時間台大的呂老師要開《史記二》課程了,嗯,先預習一下!

推薦閱讀:

本網評論:巡視語言之變
央廣評論:請還考古發掘應有的尊重
香港評論(47):巴士站車禍反映的問題(二)│脫苦海
香港評論(34):君不聞,東鐵有頭等車?│脫苦海
香港評論(53):貨櫃碼頭上蓋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脫苦海

TAG:史記 | 筆記 | 評論 | 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