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營衛認識的歷史
說實話,在整個大學期間,我對營衛的認識都還是模糊的、平面的,我甚至從沒注意到中醫還有過如此系統的營衛學說,《傷寒論》調和營衛第一方桂枝湯本是用於治外感的,可是仲景稍加化裁倍芍藥加飴糖就可用於內傷之中臟虛寒,加桂可以治奔豚,加芍可以治腹痛,當時感到十分眩惑,再有的一點印象是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辯證中提到了營衛,是溫病發展過程的兩個階段,也沒有什麼深刻的認識,總起來說,那時的營衛在我心目中還是空洞和貧乏的,談不到什麼理解。
進入臨床後,營衛依然沒有進入我的視野,那時最讓我苦惱的是中醫的「證」和西醫「病」的關係問題,寫病歷中醫證和西醫病診斷要寫到一塊,對同一個病人,西醫要從病上治,中醫則要辨他的證,兩者的思路迥然不同,如何會出現這樣大的差異,心中很是惘然,帶著這個疑問讀了一些書,卻始終理不出頭緒,這種情況一直到重讀了祝世訥教授的《系統中醫學導論》以後才得以改觀。
從《系統中醫學導論》那裡,我明白了系統和還原兩種思路的區別以及還原方法論的內在缺陷,掌握了系統論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知道了必須以系統論的方法研究中醫,還原論不可能揭開中醫理論的謎底(現在中醫西化的困境也用事實證明了這一理論早已作出的預測),我就嘗試著用系統的思路來解決自己的困惑——「病和證」的關係問題。大約在98年吧,整理自己的一些心得寫成了《生命系統自穩調節論和中醫現代化》一文(具體題目忘了,因為這篇文章自始至終也沒有獲得發表的機會,所以印象不深),文中我借鑒了西醫病理生理學的疾病定義:「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病因的損害作用下,因機體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提出在病因的損害刺激下,人體這個高度自組織系統自穩調節紊亂,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有規律的發展過程,在系統自組織力與偏離力的相互鬥爭中,在量變與質變的相互轉化中,在一定階段上質具有相對穩定性,從而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生命系統異常狀態,我認為這種具有相對穩定的質的生命系統異常態就是中醫所謂的證。不經過一定量的積累,就不能產生一種生命態到另一種態的飛躍,儘管導致疾病的病因不同,卻可能引起生命系統自穩調節大致相同的反應,這就是中醫異病同證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我提出了證候就是「能反映機體自穩調節紊亂所致的相對穩定的生命系統異常狀態實質的、特徵性的、具有內在聯繫的各種癥狀、體征以及各種檢查結果的總和」,這樣終於對病和證、證候概念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
在病證概念的思考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系統論方法的威力,但以前系統論研究也有它囿於哲學的探討而沒能和醫學科學結合的缺陷,有人曾經批評說:「系統論,僅僅是一種哲學方法,如何用它來揭示中醫學,或者來詮釋生命科學,還是要有一種另外的屬於自然科學範疇的東西作為基礎。」這種批評是中肯的,我也切實感到了中醫系統論研究的不足,我就嘗試著以系統論的方法來看人體,很快找到了系統論和醫學的有效結合點——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學說,因為系統論要求從聯繫的、動態的觀點考察問題,而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恰巧承擔了機體內部各部分之間以及機體和外界相互聯繫的橋樑角色,找到了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就為系統論的哲學方法和具體的醫學科學相結合找到了切入點,而西醫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學說包括整個理論體系是建立在還原論基礎上的,無法和中醫理論合拍,怎麼辦?!
我就力爭著把西醫還原視角下的知識轉變為系統的思路來認識,怎麼轉,就是把整體、動態、聯繫等幾個觀點貫徹到研究和認識的過程中就是了,這種辦法果然很有成效,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我得出了疾病是「在內外損害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的新觀點,下一步當然要進一步考察神經-內分泌-免疫自穩調節紊亂是怎麼一步步發生導致不同的疾病的啦,然而這方面西醫的知識是零碎的,分割的,如何進行整體、動態的認識,一時成了難題。
西醫解決不了,我又返回中醫,在對經絡思考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古人眼中的經絡本義竟是營衛的循行通路,營衛——營養和防衛——通過某種隱秘的通道,營衛就突然和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中的內分泌、免疫部分如此鮮明的聯繫起來,呵呵,秘密原來在此,營衛學說的重新發現,終於打開了一條我深入認識和理解中醫理論的大門,也使得自己希望以系統論的思路和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的切入點研究中醫有了現實的基礎。
毛主席在《實踐論》中說過: 「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
營衛也是如此,經過這一番思考的反芻,營衛這一在我眼中本來空洞乏味的辭彙一下子變得豐富和立體起來,重拾《內經》,《內經》也已經不再是天書,而是一本高妙的科學求索集,記錄了古代醫家對人體的艱辛探索,經絡、陰陽、臟腑等等原來模糊的概念一個個也逐步清晰起來,中醫的真正精華並不在於陰陽,而是在於營衛,陰陽不過是古人研究的哲學方法論,屬於樸素的系統論和辯證法,而營衛才是「屬於自然科學範疇的東西」,是陰陽哲學和人體科學結合的內在基礎,想當年我們曾經苦苦追尋陰陽的實質而不得其解,卻不知古人早已在《內經》中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了,那就是營衛,這真是歷史給中醫開的大玩笑啊,只有系統論的視角才能讓我們看清楚其中的曲折。
營衛學說都說了什麼?應該如何看待?這是本文論述的核心,尤其是後一點,更加重要,在這兒我想我們需要的是求真務實的態度,而不是盲目的誇大,我本人堅決反對盲目拔高營衛學說的做法,我之所以不厭其煩的向大家宣傳營衛,是因為營衛的價值沒有被大家認識,但我從沒有說過營衛學說是一種完美的學說,相反,我認為營衛學說的發展還在一個比較低的層次上,很多認識都是很樸素的甚至是錯誤的,既然是這樣,為什麼還要大力提倡營衛學說的研究呢?為什麼呢? !
營衛討論:
xupeiping:近日讀《營衛學說的現代研究思路》一文,感覺受益非淺,中醫營衛學說起源於《內經》《難經》,發展至今,尚沒有引起中醫研究者的足夠重視。在現代醫學高速發展的今天,中醫面臨如何發展、如何創新以及如何吸納現代醫學成果問題上,中醫營衛學說的創新也許是一個可取的途徑之一。
xupeiping:營作為營養、衛作為防衛的意思,這只是營衛最基本的功能。先生把營當作與血一樣的物質,與我把營當作氣之精柔者、營陰與衛陽是相對而言之論是完全不同的。氣也有營養作用,與血相對而言,氣是活力很強的一類精微物質,氣也分陰陽,營衛就是氣分陰陽的結果,一精柔一膘悍,兩者也是相對而言的。
按我的理解,現在醫學已經開始把系統整合成網路,開始在更新的一個高度整理把握各系統的功能,逐步接近於中醫整體觀的認識論,因此,把營衛比擬成防禦與營養系統還是顯得太窄了。不管是細胞,還是組織,從宏觀上講還是屬於解剖生理結構的東西,是屬於中醫陰的東西,而其內的各種分子如激素、神經肽這些臟腑組織發揮作用的活性成分從宏觀上按其功能劃分應屬於中醫「氣」範疇。中醫學的生理基礎分類大多是結合功能特點劃分的,這是沒有疑義的。
王不留行:我並不認為營和血等同,我認為「營「指的「營養代謝」那一塊,可以說幾乎機體的每個生命過程都伴隨著營的變化,營養代謝的變化規律和血液的變化規律是不同的,即使單從循行和分布上來說也是如此,但營和血又有著密切的聯繫,在我看來,營更多的類似於參與營養代謝調節的內分泌激素那樣的所謂「活力很強的一類精微物質」,而不是作為實體狀態存在的血液,但「營」又不是僅僅指這些精微物質本身,而是探討這些精微物質作為一個整體是如何作用的,應該說古代的營衛學說對這方面探討還是很初步的,新的營衛學說可以借鑒西醫的進展,進一步探討這方面的規律,把以前籠統的進一步明確化,衛也是這樣,這更多的要依靠基礎的研究和理論思維,從臨床上發展很難突破古人形成的已有框架,所以說,營衛學說是個基礎性的學說,必須結合活生生的人體來研究,但主要還是基礎,不屬於臨床研究的範圍。
xupeiping:確實,單純用循環系統、神經系統之類比擬經絡比較局限。營衛的研究目前鄙人當前還是著重於臨床實踐的運用,對於基礎性理論性的整理個人在目前是暫時告一段落了(但還關注同行的研究成果)。所有對問題的看法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展和檢驗。
不過我認為如果僅僅把「營」當作血的循環系統,「衛」當作免疫系統,感覺還是太窄了點,解釋起來比較困難。如若把營衛簡單地比對西醫的各系統,那麼西醫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又該如何比對?營衛的功能劃分顯然是高於西醫系統的劃分的,應該是對西醫各系統功能整體上的把握。
「中醫的經絡其實就是營衛運行的通路,不從營衛循行入手,是不可能深刻理解經絡學說的內容的」。完全同意這一論點。經絡的經氣感傳和引起的生理病理變化公認是包括了神經內分泌免疫循環系統等的變化,得氣表現是「伏如橫弩,起如發機」,這與神經系統的反應相類似。也許經脈包含著血管的成分在內,但營氣沿十二經的運行次序路線,並不是血液循環運行規律的表示。按我理解,營氣能化生血液,與血並行。儘管有人提出經絡和血管的假說,但常把營氣和血等同,注重血管內流動的血,而忽視血所載運的激素等神經體液因子。
中醫是以功能劃分結構的,血循中的神經體液因子作為人體的抗病系統的物質基礎,表現為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的調整和防禦力,是決定機體發病或康復的內因,這一多系統配合而成的整體功能類似於中醫的營衛之氣功能。為什麼這麼說呢?營氣相對於衛氣而言精專柔清,隨血行到達效應組織發揮作用。而衛氣與營氣一個最大的不同在於衛氣不在脈中運行,其速度不受脈管血行速度的制約,這與衛氣的膘悍滑急特性有關。《素問·氣穴》說:「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以通營衛」,「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神氣之所***出入也」。衛氣雖不在脈管中運行,但仍是循經的,與營氣相隨,「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先平,營氣已滿,而經脈大盛」,營衛在脈管內外的狀態、作用與神經體液因子(包括神經肽、激素、免疫介質等活性精微物質)的作用狀態和方式極其相似。營衛之氣的作用體現了神經體液因子全身各處移動,感受各種生物、化學、物理因素的刺激,將信息傳遞給腦,形成一個和諧的機體防禦系統。經絡的聯絡和調節作用,無不是通過營衛之氣來實現。
經絡的形成是與中醫的藏象學說的整體觀分不開的,經脈「內屬於臟腑」,五臟六腑用之以應天道。經絡的分布走行,陰陽屬性都是與所屬絡的臟腑生理特性有關。臟腑之間存在著互為表裡的聯繫,這種聯繫並非解剖組織結構上的直接聯繫,還包括了功能上的神經體液上的聯繫,而經絡就是臟腑之間這種信息聯繫的網路調控通道。
臟腑既是特定的生理功能的執行器官,又是體內大而複雜的內分泌器官。所有的臟腑都具有內分泌功能。一個臟腑可以產生多種激素,一種激素也可來源於不同的臟腑,每一個臟腑都有一套自身的內分泌系統,調節自身的功能,又影響鄰近的甚至遠隔的臟腑組織的功能。不同激素和臟腑之間密切聯繫,它們相互制約,又彼此促進,形成一個複雜的廣泛的化學調節網路,構成另一類樞紐性系統,系統的基本特性是信息的傳遞與感受。經絡與該系統相應,是神經體液上的聯繫,相互之間的信息聯繫由此產生。
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所利用的神經調節物、去甲腎上腺素、腸肽、兒茶酚胺均是激素樣信息物,是臟腑系統所藏和分泌,還包括有免疫系統中的免疫因子。五臟系統間以激素、神經活性物質、免疫因子等化學分子為基礎,形成了一個完整而協調的信息網路系統,調節著機體各系統活動,以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發揮抗病與防病的作用。如心分泌的心鈉素調節腎的水鹽代謝功能;腎素-血管緊張素,前列腺素就是多臟器多系統合成的活性。臟腑系統作為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在這個系統中佔據核心的位置。以五臟為中心的神經體液因子通訊網路突破了按組織細胞在結構上的連貫性劃分系統的局限性。神經介質(調質)是通過神經纖維傳遞的信息物質,而激素、免疫介質是通過血管傳遞的物質。神經纖維與血管可看作是臟腑系統間神經體液因子信息傳遞的方式,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之間又常相互伴行,兩者在調控神經體液因子的作用上是相輔相成的。腦為「元神之府」,主神經、系神經細胞聚集之處。雖然中醫也有以「腦髓為臟」的(素問.五臟別論),但根據「形神相關論」和「整體觀念」卻把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分屬於五臟系統。「營衛血氣的盛衰,皆人神之所賴」,因此臟腑所藏、血中所載的營衛是腦神經活動調節的物質基礎。臟腑所分泌的多種肽和單胺類如P物質、神經降壓素、生長抑素、腦啡肽等,在大腦皮質內有相當高濃度,臟腑通過與腦、脊髓中樞互享神經體液因子形成以腦腑中心的表裡內外聯絡系統。
經絡系統中,十二經脈是主幹,但不是經絡的全部。從古代文獻記載來看:「十二經皆有動脈」,脈為「血之府」。因此,血脈作為古代經絡結構主體的所指已成為研究者的共識。「經脈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經脈作為主幹,深伏於里,比較粗大,交屬相併,繆通五臟」,經脈既有分支,又有交通支和吻合支。「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複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都說明絡脈是經脈末端的分支,在內,經脈分支成經隧與臟腑相連,在外,分支成浮絡、孫絡與肢節分肉相接觸。在體表的腧穴氣血常被認為是經脈直接貫注,因此把腧穴的結構當成經脈的形態學來研究。但是,《靈樞.·小針解》:「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貫諸節者也」,說明腧穴氣血是絡脈所滲灌。腧穴反映的是絡脈的組織形態結構。經脈(動靜脈血管)難以形成穴位停頓,必須依賴於其分支---絡脈貫注氣血於腧穴。從已被肯定的諸多經絡現象和腧穴區的研究結果表明經、穴區與微循環單元密切相關。
有理由相信經脈是以動脈干為主的位置較深的大血管。它既基於具體的血管存在,又超越了血管的固定形態。顯然,循環系統不能代替經絡的全部功能,問題是經絡的脈管結構觀如何影響經脈理論作為中醫學的核心部分?血脈更深層次的意義-----調節傳遞信息分子的相互依存的關係常被忽略。血液循環系統在機體營養、調控物質的運輸上是不可缺少的,但在溝通臟腑諸系統之間的神經體液因子信息通訊上起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神經內分泌免疫活性物質、激素、神經肽等調控物質需要經循環系統運輸才能到達靶細胞;分散在臟腑組織器官內的APUD系統所分泌的肽類物質也經由循環系統運輸到達靶器官。
有人說經絡相當於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其實不盡然,經絡是對五臟系統間以神經體液因子為基礎,形成一個完整而調控全身的網路通道。經絡也是五臟與腦、脊髓中樞和軀體間存在特異的神經體液聯繫。經絡感傳可能是神經體液因子在體表微循環中的接力傳遞,進而發生相應的臟腑組織效應。同經腧穴上微循環單位之間的銜接並發生相關的協調性功能活動可能是因為在腦、脊髓中樞—五臟—軀體間存在神經元性定向聯接,通過神經反射性相關。
以上是我學習中的理解,如有錯誤,歡迎批評指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王不留行:基本上同意您的觀點,但我並不是把營當作解剖或者功能意義上的循環系統或血液系統,這在前面的回復中已經說明,在這兒講一講營衛和經絡的關係。
經絡,從其實體本義上說,就是人體的脈管系統,可能有很少一部分牽扯到神經,但不是主要的,從其功能本義上說,就是指的營衛氣血的運行通路,在我看來,本來沒有什麼玄妙的,那為什麼現在反而那麼難解了呢?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經絡學說所探討的內容並非是解剖的脈管,而是營衛氣血循行作用的規律,而作為解剖的脈管系統和營衛的循行道路是不重合的,打個簡單的比方,脈管、血液和營衛就相當於河道、河水和舟船的關係,舟船雖然也在河水上漂流,但河道、河水和舟船的運行規律並不相同,河水必定是順流的,舟船卻可能是逆流,也有可能走走停停,要從河道、河水找出舟船的作用規律,怎麼能不進入誤區呢?!
解剖上解釋不了,就轉而求助於古人關於經絡的記載,在十幾條線、幾百個點上做文章,按圖索驥,膠柱鼓瑟,以為這樣總會找到經絡的實質了吧,卻不想想古人生產力水平低,從一些穴位的點到《陰陽十一脈灸經》的線再到《黃帝內經》首尾相接、如環無端的經絡系統,這中間理論的發展就真的那麼可靠和精確么?!即使單從歷史的角度看,也應該持懷疑態度,而不可盲從。更有現代卓越的研究發現,目前中醫經絡研究所依據的經絡循行路線,竟和《內經》的記載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更讓人覺得可笑了。經絡被越解越玄,迷信者、不信者都有,中醫研究發展到這步田地,確實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要探討舟船航行的規律,還是要回到舟船,不要在河水、河道上找不到,就轉而上鐵道上找去了,也不要不管古人的地圖畫得準不準,只是按圖索驥,掘地三尺,經絡既然是營衛運行的通路,那麼要明了經絡學說的內容,必然要從營衛入手,看看營衛到底是怎麼作用的,怎麼分布的,這才是正確的研究方法,所以我說,研究經絡要從營衛學說入手,不從營衛入手,是破解不了經絡謎團的。
關於經絡和神經,我還是堅持以前的意見,古人對神經的作用認識是很不足的,所以古人描述的經絡系統和現在的神經有很大的不同,當然從完善的意義上講,應該神經、內分泌、免疫都提,但從繼承和發展經絡學說的意義上講,還是要重點講免疫,其次是內分泌,這就是我的觀點。
xupeiping:營衛的節律有日、月、年等節律,都是人與天氣相應的結果。營衛均能周流一身,俱行於五臟六腑,胸腹四末分肉皮膚。故《素問.痹論》曰:「營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衛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薰於肓膜,散於胸腹。」《靈樞.邪客》曰:「衛者,...行於五臟六腑」。《素問.瘧論》:「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居,...與衛氣並居」。《靈樞.營氣》:「營氣之道,...流溢於中,布散於外」。
《靈樞.營衛生會》:「衛在脈外」。《素問.痹論》:「衛者,...不能入於脈也」。然《靈樞.衛氣》曰:「其浮氣之不循經為衛氣」。《靈樞.脹論》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營衛均屬水谷精氣,俱居於脈中,麗於血而行,並脈而走。衛屬於水谷悍氣,其驃悍滑疾,能浮出脈外,應激氣化之時不受脈道約束及血行速度的限制而至於肓膜、胸腹、皮膚分肉臟腑組織之間。「營行於脈中」,乃言營氣其性較為精專清柔,獨得行於經隧,入於脈中發揮作用;故營主脈中之血,衛主脈外之氣。可見營衛均循脈而走,營衛之氣無脈,不能循行至臟腑筋骨上下,則或聚或散,或暴或厥,衛氣循於脈又不止於脈。
營衛氣行,固依脈而走,然其速度和盛衰虛盈卻是隨天氣冷暖、陰雨晦明、體質陰陽相參,則營衛陽氣盛衰也有日、月、年等節律性旺盛變化。
xupeiping:失眠、麻木、癢、痛等明顯與中樞神經系統有關,牽涉的不僅僅是免疫系統,我認為把營衛這樣簡單與一兩個系統對應不妥,中醫裡面不可能找到與西醫解剖組織結構或者功能完全對應一致的東西。
王不留行:是的,雖然現代研究證明「失眠、麻木、癢、痛等明顯與中樞神經系統有關」,但古人卻是從營衛的角度認識的,我認為古人對神經的認識很不充分,中醫的理論主要是一種建立在營衛調節認識基礎上的體液醫學體系,尤其對防禦免疫的作用規律有比較深刻地認識,而從防禦免疫的角度去研究這些病症,正好可以補充西醫重神經而輕免疫的不足,這中間的很多認識是非常珍貴的。雖然「中醫裡面不可能找到與西醫解剖組織結構或者功能完全對應一致的東西」,可是由於中西醫研究對象的同一性,兩者又有相通的一面,重點是要找到這個溝通點,在我看來,這個點就是中醫的營衛學說和西醫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
xupeiping:陰陽是中醫對事物與現象歸納比類的概括符號,它是不能用來具體指示人體具體的物質的。解放初,有人尋找中醫陰陽的實質是什麼物質之類的研究,其實是誤解了中醫陰陽的含義,沒有什麼意義,也不可能找到什麼實質的東西。中醫所說的陰者、陽者,其實應該說屬陰的東西怎樣怎樣,屬陽的東西怎樣怎樣,這樣才是它的本來意思,不是指具體的東西,而是某一類性質的東西代稱。
營衛與陰陽不可能互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營衛是生理的東西,有具體實質的概念,而陰陽只是個符號屬性的名詞。只能說在人體氣中根據功能和性質特點分營氣和衛氣,營衛相對而言是營性質屬陰而衛性質屬陽。
營衛屬於氣一部分,氣還分為其他幾種,有時在某一部位,比如在肌表,可能會因為衛氣量多,佔主導地位而以陽氣代衛氣,但並不能說衛氣與廣義的氣就沒有區別。
至於《難經》的「血為榮,氣為衛」所指並不代表就是血與營氣能混稱。血是與廣義的氣相對而言的,營相對血是氣。營陰是相對衛陽而稱的,營相對於血仍屬於氣的範疇。「血為榮,氣為衛」可以理解為:「血的主要作用是榮養,氣的作用是防衛功能」,這一點並不能當作是「血和營為一回事」的依據。
中醫書上有些概念比較模糊,有些需要梳理,這樣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紛亂理解。
王不留行:您說得很對,「營衛」和「陰陽」不應該互換,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繫也有明顯的區別,陰陽歸根結底是方法論,而營衛是「有具體實質的概念」,可是在古人,在《內經》時代,概念的劃分還沒有到嚴格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許是為了語言修辭的需要,《內經》中就有很多以哲學名詞「陰陽」直接代指「營衛」的情況,《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陽因而上,衛外者也」,明確解釋所謂「陽氣」主要指的是「衛氣」,經文中的「陽氣」十有八九也確實指的就是衛氣,。再拿「傾移」來說吧,除了《素問·離合真邪論》中的「榮衛之傾移」,其它還有《靈樞·終始》「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靈樞·刺節真邪》「陰陽補瀉有餘不足相傾移」、《素問·調經論》「氣血以並,陰陽相傾」的話,如果把此處的「陰陽」簡單的看作哲學上的「陰陽」是不合適的,不前後參照,不了解《內經》行文用詞的特點,就不能準確把握經文所闡述的內容。氣血也是如此,必須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即使有點偏差,只要大致的意思不錯就可以了,畢竟我們不是搞訓詁,需要咬文嚼字,我們需要的是得其神,而不是守其形。
xupeiping:中醫講究整體和宏觀,營衛學說確實是聯繫中醫宏觀與西醫具體微觀之間的橋樑,重視營衛學說的一個重要意義也在於此。但中醫再微觀,也不可能在細胞分子基因水平上有所謂的本質和對應的東西。營衛只能是對一類活性很強的精微物質按功能屬性概括(只是本人對營衛之氣在現代醫學中類似功能東西的理解),尋找到的新的成分或物質,只能充實到營衛中去,更能理解相應的生理病理機制而已。如何利用中醫的理論與思想去整合和認識西醫的醫學成果,使之充實中醫的理論和臨床,這是我所認為的中醫發展和中醫現代化的本來面目。論述之處,可能過於簡單與失於嚴謹,敬清見諒。歡迎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你知道毛澤東當年是要讓人歡呼他「萬歲」的嗎?
※古代的代孕媽媽
※皮海洲:三大因素助推港股創出歷史新高
※為什麼古時新娘出嫁,要在頭上蓋一塊紅布?
※《戲說乾隆》的結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