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生存形式及宇宙相狀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的生存形式分為六類,即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又稱之為六道。在這六道中的眾生的形體並非是永遠不變的,而是根據其所做之善惡業,六道互轉。
六道分為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在這六道中,以能生在人道最為難得,在人道中享的福雖然不如天道,但在人道中卻最容易開悟,最容易修成佛道。因為在人道中苦樂參半,人們每天都要被五欲所困(五欲為名、利、食、色、睡),慾望如果能得到滿足,內心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幸福,沒有得到滿足,或得到了又失去則會苦悶哀嘆,所以在人道中對苦樂最有感悟。
在人道中能行十善,廣修福德,死後可以轉生入天道,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天神,享受天福的快樂。但是在人道中修福而少德,又性情暴燥,好與人爭鬥,死後則轉入阿修羅道,享受天福卻無天德。如果在人道中廣造惡業,根據惡業的種類輕重,則可能死後轉生入畜生道、惡鬼道或地獄道中。
在地獄道中的眾生是最苦的,有苦無樂,廣受刑罰。有的受刑罰要在一日中萬死萬生,直到所造之罪業贖清,方可脫離。但贖清罪業的時間卻太長了,有的甚至要以「劫」來計算,而最小的小劫也有近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的時間。在地獄中的眾生大部分是在人道中殺人放火,無惡不做,甚至惡意毀壞佛經佛像的犯五逆重罪的人,但也有在其他道中犯了重罪的眾生。
在餓鬼道中的眾生的種類繁多,受的果報也不同,但大至分為四大類。一類為多財鬼,他們在人世時廣為布施,並廣為行善,但在臨終時因種種原因而起了貪嗔之心,而墮入鬼道。這些鬼行動自由,吃喝不愁。有的還有一定的神通,常擔任山神、土地、城隍、大力鬼王等職務。但這類鬼終究是少數。
第二類為少財鬼,他們在人世時慳貪吝嗇,但偶而能發點善心,施點東西與人,所以他們能得到少量的食物,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飢餓中度過。
第三類的鬼叫無財鬼,他們在人世時慳貪吝嗇,不修福德,舍一分錢如同挖他們的肉一樣。此類鬼又可細分為三種,可見所受之報應:1、焰口鬼,所得的食物入口即化為灰燼;2、針咽鬼,腹大如山,咽喉卻細的如同針眼,想吃卻吃不進去;3、臭口鬼,口中腐臭,吃物如糞,自受苦報。
第四類的鬼是普通鬼,在世時無大惡也無大善,他們在鬼道中和世人一樣也需要通過勞動穿衣吃飯。
在畜生道中眾生所受的苦報要比餓鬼道中的大部分餓鬼強多了。畜生道的眾生可分為四類:1.胎生,如豬、馬、狗等,含藏而生;2.卵生,如雞、鴨、鳥等,依殼而生;3.濕生,如蛤蜊、飛蛾等,藉濕穢的暖氣而生;4.化生,如龍、金翅鳥、大鵬鳥等,依業力而化生。
落在畜生道中的眾生,由於前世為人時愚痴貪吝,不信因果報應,做下五逆十惡之罪才脫生此身。如前生殺生吃肉,死後將投胎償還命債。或是欠債不還,死後為畜(或為牛或為馬等)以力償還。
由於愚痴顛倒,貪執心重,入畜身後即將畜身當自我,不肯脫離,長劫難出,苦不堪言。所以佛說:「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阿修羅道又被稱為非天,有天神的福報而無天神的德行。他們有神通的變化,生活如同天神一樣,飲食、衣物等自然化現,但最後一口美食入口都要化為青泥,難以下咽。這是修因不實而感得的果報。阿修羅男人奇醜,女人卻十分的美麗,所以常被天人取為妻妾。阿修羅雖然也行五常之禮,但是卻因為他們的嗔恨的本性,常與帝釋天爭鬥,結果總是以失敗而告終。
天道是六道中最為享樂最為美好的一道,樂多苦少。天道中的天人是具有大福報的生靈,他們廣享天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住的是七寶宮殿,想去哪即刻就飛到哪,正因為如此而沒有心思去修行佛道。
在天道中又分為二十八層天。頭六層天連同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合稱為欲界。中間的十八層天被稱為色界,在色界居住的天人由於修行禪定,已伏住了五欲,斷了情慾,只有色身,而沒有了男女相的差別。上面的四層天叫無色界,這裡的天人因修習空定,覺得身體已是個累贅,所以只有微細的形質而沒有了色身。
在這二十八層天中最底下的兩層天是依須彌山而居,所以又叫做地居天,餘下二十六層都在空中所以被稱為空居天。
我們重點說一下欲界,欲界是依須彌山為中心而組成的世界。須彌山是由七寶組成,形狀象腰鼓,上下粗,中間細,太陽圍繞著須彌山半山腰旋轉。山腳的四周環繞著香水海,海中座落著一座座的金山,一層金山一層香水海,共計有七層。但最外一層的金山外面就不是香水海了,而是鹹水海。鹹水海也圍繞著須彌山,在海水中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有四個大洲,四邊還有許許多多的小洲。在這些大小洲上都住著眾生,有著無數的國家。
這四個大洲分別叫東勝神洲、南澹部洲(又被稱為南閻浮提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我們就居住在南澹部洲。在鹹水海的外面環繞著大鐵圍山,鐵圍山十分高大,擋住了日月的光輝,所以山內陰森恐怖,地獄即在此。
欲界的第一層天叫四天王天。這一層天環繞在須彌山的山腰,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由東邊的持國天王,南邊的增長天王,西邊的廣目天王,北面的多聞天王掌管。這四位天王除了管理本天的天人外,還到下界各洲巡視,審查人間善惡,護持佛法。這一層天的天人壽命為五百歲,他們的一天一夜合人間的五十年,其壽命合人間的九百萬年。
第二層天叫忉利天。這一層天在須彌山的山頂上,外圍有三十二個天區,但都歸中間的天區管,所以這層天又叫三十三天。三十三天的總天主叫釋提桓因,又被稱為玉皇大帝。三十三天的天人壽命為一千歲,他們的一天一夜為人間的一百年,其天人的壽命合人間的三千六百萬年。
再往上三層至六層的天,分別叫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六層天全在欲界中,欲界的天人都沒有斷絕男女的情慾,對五欲也有不同的追求,正因為如此才被稱之為欲界。各層天的天人的壽命,以及享樂均不同,天層越高則壽命越長,享樂越好,但對五欲的追求越淡,在人間只修十善業的人就只能升到四天王天和忉利天,要想升到其它四層上,還要有禪定的功夫,定功越高,升的層數越高,但要想出欲界入色界,還要伏住人間的情慾。
進入色界的初禪天后,天人的壽命動輒以人間千億年來計,他們看到下界生命的生死,如同人類看到一隻小爬蟲的生死一樣麻木。到了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天人的壽命已達到了八萬大劫,但最終也要死亡而進入輪迴。
佛 教 的 產 生
佛教徒人數之眾,佛教對世俗社會影響之深,佛法知識面之廣,佛法對人心靈震撼之巨,均是有目共睹的。佛教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呢?又是什麼人創建了具有如此魅力的佛教呢?這個人就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誕生於公元前六二三年,此時正是我國的春秋時期。釋迦牟尼佛誕生於當時印度東北方的恆河流域的迦毗羅衛國,姓喬達摩,叫悉達多。父親是該國的國王,叫凈飯王。母親叫摩耶夫人,是拘利國的公主。父親英明慈善,母親賢德聰慧。
摩耶夫人四十五歲懷上了太子,按當時的風俗,生產要在娘家,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路上,於藍毗尼花園的一棵樹下休息時,生下了太子悉達多。摩耶夫人生下太子後不久就死了,太子是由摩耶夫人的妹妹即姨母波闍波提哺育長大的。悉達多太子天資聰穎,智慧超群,到了十二、三歲時,便已經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小學者了。太子的武藝和對兵法的研究也是十分的出眾。父親凈飯王更是對其寄予了厚望,希望太子長大後,能繼承他的王位建功立業,能夠成為一個一統天下的君主。
悉達多太子不但聰穎好學,更愛深入地分析問題,凡事總要研究個究竟。他游訪了國內的許多地方,對世間發生的許多現象總是十分地感觸和不解,並引起了他的深思。為什麼耕牛賣力幹活,還要常受到農夫的鞭打?鳥雀爭吃泥土中犁出的小蟲,這種弱肉強食的現象何時能滅絕?人為什麼會死亡?如何才能解脫老、病、死的痛苦呢?如何能讓人類沒有階級而平等康樂呢……
面對人世間眾多難以解決的難題,悉達多太子想了許久也找不出答案,於是他有了出家尋師、修道,尋求解脫之法的想法。
父親凈飯王為了阻止兒子「離奇」的想法,在他十六歲時便為他娶了鄰國公主耶輸陀羅為妃,後來有了兒子羅睺羅。凈飯王為了牽住他的心,又為他特別建了「寒、暑、溫」三時宮殿(熱帶沒有冬季),並挑選了幾百個宮人美女服侍他。可是這些也未能牽住他的心,終於在悉達多太子二十九歲那年的一個月圓之夜,偷偷地出了城,進入了一片森林中,換去了華麗的衣服,剃除了鬚髮,成為了一個修道者。
凈飯王多次派人尋找到他,勸其回家,但都無效返回。最後只好派了五名隨從( 憍陳如、摩訶跋堤、摩男俱利、十力迦葉和阿說示)陪同並保護太子尋師、修道。
悉達多太子帶著他的五名隨從,開始了堅難的尋師、修道的歷程,但都徒勞無功,因為找到的老師並不能給他們怎樣解脫痛苦的答案,苦修行也不是解脫之法。這種尋師、修道的歷程一共經歷了六年之久。悉達多太子走到了尼蓮禪河裡沐浴,洗去了六年苦行的積垢,並喝了牧女給的乳糜,五個隨從看到後,以為悉達多太子喪失了修道的信心,是一個不可以追隨的俗人呢,於是就離開太子,而去波羅奈城繼續苦修。
此時的太子悉達多,來到了一棵高大的菩提樹下,鋪上了吉祥草,面向著東方打坐,並發誓說:「我如果不圓成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他便這樣在樹下苦思解脫之法,共坐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後終於戰勝了煩惱魔障,獲得了徹底的覺悟。
悉達多太子成佛後,先到波羅奈城,找到了離開他的五個隨從,為他們說法,使五個人驚喜萬分。後人把佛陀的這次說法,稱為「初轉法輪」。 陳如、摩訶跋堤、摩男俱利、十力迦葉和阿說示,是最先成為了佛陀弟子的人。從此有了佛、法、僧,具足了三寶,佛教的雛形也由此而產生,因為悉達多太子是釋迦族人,牟尼是聖人的意思,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從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五年。在這四十五年的說法過程中,佛教的僧團越來越大,被度脫的人越來越多,佛法也從恆河流域逐漸的流傳開來。
釋迦牟尼佛誠懇地告訴大家:「我說的法,全為止息眾生的妄想,使佛性顯露,從無隱藏的秘密,我為大家指出了成佛之路,這需要大家自己去走,無人可以代替」,釋迦牟尼佛又為我們講了世界的起因,因果的業報,六道的輪迴及解脫輪迴的方法,並演說了八萬四千法門。這些法門,門門殊勝,各個不同,使各種根基的無量眾生同沾法益,這些法門雖好,但都需要無量劫的修行,很難一世成功。於是,釋迦牟尼佛又為我們宣說了可以一世成功的求生凈土之法,凈土法門也因此而誕生。
佛陀的教法,在他涅槃後的第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羅漢,公推摩訶迦葉為首席,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七葉岩集會,進行了編輯整理,先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之後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經過大眾的認可,完成了第一次結集。後來,又經過了多次的集會,整理結集,佛陀的教法被逐一的整理出來,並得到了完善,爾後又被許多的翻譯家翻譯成了各種文字,並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偉大的佛陀,不僅為我們帶來了人格的魅力,更為我們帶來了解脫痛苦的方便之法。佛法更是涉足了諸多的領域和學科,如:天文、地理、人文、生理、動物、植物、醫藥等等,可以說是一部博大的科學體系。佛法中所強調的止惡行善,轉迷為悟,濟世利人,助人為樂,更是為世人所稱頌。佛教為什麼有魅力呢?這些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佛 教 揭 示 了 什 么佛教又被稱為佛陀的教育,即教導人們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及培育人們怎樣改變心性,斷除煩惱苦悶的方法。
佛教從產生至今,已經有了兩千五百多年的發展史。在發展的過程中,有高潮迭起,也有蕭條暗淡;有人毀經滅教,也有人在宣說維護。但無論佛教的發展多麼的起伏動蕩,它始終沒有離開過人們的生活。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在現實的生活中有人需要它、離不開它。這就如同商品一樣,只要有需求,就會有市場,佛教也是如此。
佛教本來是泊來品,曾一度被國人稱之為「胡教」。可它卻能在中華大地上紮下了根,並由弱小逐步地發展壯大了起來。這又說明了什麼呢?這隻能說明在佛教這個「市場」 中,有人們所需要的「商品」。而這些「商品」是人們所必需的,是人們所離不開的。到底是些什麼樣的「商品」呢?為什麼這些「商品」對世人來說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呢?這就是我們在此要探討的,也就是說佛教到底揭示了什麼。
(一)宇宙的相狀與人生並非永恆
大家可能聽說過「三千大千世界」這個詞,但這個名詞的真正含義,大家可能卻不知道,其實這個名詞就是對宇宙部分相狀的簡略描述。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呢?佛教把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圍,一個太陽、月亮的光芒所能照到的世界稱為一小世界,而這個小世界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我們的太陽系,一千個這樣的小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中又有大、中、小三種大千世界,所以又稱三千大千世界。而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又無計其數。
通過對「三千大千世界」的簡要描述,您已經看到了宇宙的博大,也可以說宇宙是無邊無際的,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該是多麼的渺小啊!我們曾經以為地球很大,可地球僅僅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的行星,太陽系又只是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個最基本的小世界。
而且宇宙的相狀不是永恆的,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也是在不斷地變化中的。這就是佛教的主要理論之一——諸行無常。
什麼是諸行無常呢?簡單地講就是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彼此間因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一直不斷地發生著息息相關的因果相連的關係。而我們現在所接觸的,所看到的一切,不過是正在千變萬化中宇宙事物的一個切面。
人是宇宙事物中的一部份,可人卻不是永遠年青的,從出生到死亡,僅僅是幾十年的時間,並且一直是在「生、老、病、死」中循環往返著。人的思想就更是在「生(產生)、住(相適應的發展)、異(相矛盾的發展)、滅(消滅)」中變化。而視覺所看到宇宙的所謂「實體」,如太陽、地球等,也是在「成(形成)、住(發展、存在)、壞(向毀壞發展)、空(毀滅、消亡)」之中,循環的存在與消失。
以上的論述是我們能看到的,或能感知到的。可有的變化卻不是一般人的意識能感知到的,如我們常說的「六道輪迴」(天神、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六種生命形式的互轉被稱為六道輪迴),即做人時殺生造惡,就可能下一世輪為畜生,人在世時有好的修為,下一世就可能成為天神,這說明了人的生命形態並不是永恆的,但神識卻是永遠不滅的。(註:神識不滅輪迴之說已在1963年得到了世界的公認,論證者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爵士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通過這些論述,您對宇宙人生應當有了一定的認識,對佛教理論「諸行無常」一說,也會有了一定的理解。「行」就是造做轉化的意思,「無常」就是沒有恆常不變的意思。宇宙萬物間的這種生滅變化、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規律,被佛教稱做「因緣所生法」。正是這種因緣所生的現象,才使客觀存在的事物前滅後生、相續不斷、生滅代謝、因果相續、無始無終。
因此,我們應當正確地對待宇宙人生,珍惜大好的時光,不能讓有限的時間,浪費在對假象的無限貪求中。(請參看第四章《簡說六道、三界、二十八天》)
(二)迷惑是苦的根源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變幻莫測,無休無止,一切都是生滅不息的假象。可世人卻偏偏被這些變化著的假象所吸引,在貪求中不停地追逐著,並錯誤地把主觀上的妄想執著,當成了一生為之奮鬥的理想,甚至是當成了可以為之流血犧牲的事業。由此而引發的種種人間悲劇,便不停地上演,並經久不息。
一切人間悲劇無不與佛教理論所歸納的「貪(貪慾)、瞋(瞋恨)、痴(愚痴)、慢(傲慢)、疑(疑惑)」這五種迷惑息息相關。因為有慾望就貪;因為自己沒有或得不到就嫉妒怨恨;因為自己不懂宇宙人生的真相及因果業報而經常做錯事;因輕狂傲慢而起種種事端;因對佛教理論狐疑不信,而喪失了諸多改善生活、改變人生的良機。
由以上的各種迷惑所引起的身、口、意的造作力,被佛教稱為「業力」。業力最先是隨著外境所轉,後來熏習日久,力量增大後,便隨著天長日久而養成的習性所轉,在被動中不自覺地去做某種事。而做不成或辦不到,就會有種種的痛苦煩惱而出,這就是佛教所說的「諸受是苦」。
我們把業力比做一塊「頑鐵」,把「名」、「利」、「食」、「色」、「睡」比做「磁石」,如果我們的心性控制不住「業力」這塊「頑鐵」,那麼這塊「玩鐵」就會被「磁石」所吸引,最後發展到主動地去追逐「名」、「利」、「食」、「色」、「睡」。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痛苦萬分,這就叫因惑生業,因業而生苦。人生就是這樣,我們無時無刻不被外境所迷惑、所吸引,在無窮的慾望下,失望總是伴隨著我們,所以痛苦也總是離不開我們。人生雖然並不都是苦,但幸福卻是建立在清心寡欲和無限修為基礎上的。我們要想徹底地清除痛苦,就要修練心性。如果去掉了習性、化去了秉性,圓滿了天性,那麼真正的安樂、幸福就來了。
(三)改變心性才是離苦得樂的根本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人是主體的,可人卻是由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組合才有的,即人是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綜合體。而人的肉體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的,諸如碳、氫、氧、氮、鈣等。如果說肉體是我,那我難道即是氧,又是碳等等嗎?何來的諸多的我呢?若說思想是我,思想的變化是千差萬別的。同時,念念相續,前念剎那即滅,後念相接,後念滅,新念又出。而「我」又忽喜、忽樂、忽悲、忽怒,怒時的「我」到時,喜的「我」又去哪裡了呢?這些就是佛法所說的「諸法無我」。
既然是「諸法無我」,人也不過就是一個假合而已。而這個假合現象在世間又確確實實能存在幾十年,假合現象能存在,那他就會有苦。而支配生命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則是心性,所以只有改變心性,才會離苦得樂。
那心性又是什麼呢?心性是心與性的合稱,我們可以把它解釋為心實相、心真如,它是眾生心識本來所具有的不改不變的體性,或稱之為未被煩惱、無明遮擋住的本來面目,這是「心」「性」無二時的通體解釋。我們只有對此做進一步的分析後,才會看出心性與人生的關係。「心」與「性」本來無二,但從相上看,它們卻有動與靜、昏與明、真與妄之分。性被稱為本性,或空性、自性、真心(未動心前的心)、真如等,我們把它比做水。心就是心念,或叫忘心、幻心等,它包括各種感受、印象、思維、認識等思想現象,我們把他比做波。就它們的體講,水與波同是濕性。但是就它們的相狀和用途來講,波是動相,水是靜相。波動則水昏亂,而水清則映日月,水與波此時又不是一碼事,這樣水與波也就是說心與性是不一的。如果用世間的說法來解釋心與性的話,那就是它們有共同的內涵,但心要比性更有著廣一些外延。而正是這個外延,才是使人生走向痛苦的根源。
我們把心性比做一池清水,池底的泥沙就是我們生活的經歷,在沒有外力與內力攪動的情況下,清水不起波瀾,也就是心不動。水面明亮如鏡,可映日月且水清見底。而此時的一池清水,就是我們的自性,是如如真相,是「心」「性」合一。但有人去攪動這一池清水或自心迷戀外境時,力量輕的水起波瀾,水中映的日月消失;力量重的,水底的泥沙泛起,清水變渾。被比做泥沙的人生經歷,如人生的酸、甜、苦、辣等被攪起,本來平靜的心性變的渾亂,如果此時心態定力不足,不但不能阻止泥沙泛亂,反到隨著泛起的泥沙滾動,並沉迷於湧起的酸甜苦辣之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迷失了心性。
我們打個比方,把這個攪起波動的力量比做是初戀的情人,多少年與初戀的情人沒有見面了,相見之時,難免會思念起舊時的情愛。這一思念,心有些微亂,也就是說,池中的清水泛起漣漪,水面起了小波瀾,心此時亂了。如果再發展下去,泥沙泛起,水整個渾了,本性迷亂。如果不能馬上制止,反而自心隨之所動,也就是世人所說的自心難以控制,二人又重溫舊夢,那麼因心動而本性迷失,就會導致世間的道德迷失,甚至是法律被踐踏。短暫的歡愉後,隨之而來的將是因道德的淪喪、法律的制裁而帶來的種種痛苦與悲劇。如果還是執迷不悟,甚至是為了所謂的愛情去寧死不屈。那麼,人生更為慘痛的凄苦,就將在下一世,或下幾世中開花結果。
「修心養性」這一詞語人人皆知,可真正能理解並悟透其中滋味的又有幾人呢?時世變遷,可心性卻難改,要想真正地證悟此「性」,不經過「停心」的實踐是不行的。而這個「停心」的功夫,是從修習佛道中得來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改變心性,改變心性的目的,就在於端正行為,澄清妄念,轉迷為悟,明心見性。最後斷除主觀上的迷妄,及煩惱習氣,而達到常住真心——寂靜涅槃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脫生死的流轉及世間的一切苦厄。學 佛 的 利 益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過許多的宗教存在,有的甚至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掀起過大風大浪。可是在時代的變遷中,它們卻悄然地消逝了。除了史書對它們曾有過記載外,在現實生活中,卻再也找不到它們的蹤影了。
而佛教從有史可查的漢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六十七年傳至中華,已發展了近二千年,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直至發展成今日的中華第一大教。在佛教的發展進程中,佛教曾被中國歷史上的眾多帝王奉為國教而推崇,許多高僧被歷代帝王尊為國師而倍受敬重,這些又說明了什麼呢?這隻能說明了佛教在人類社會的生活與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只有佛教在人類社會的生活與發展中有意義,而其它宗教就無意義。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各種宗教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人類社會的生活與發展,均產生過各種各樣的作用,或大或小,或深或淺。雖然各種宗教對人類社會的生活與發展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跡,但必竟印跡是不相同的。在此,我們僅對信仰佛教的益處進行論述。
1、凈化社會人心
佛教的宗旨是讓每個人都能脫離痛苦,最終達到解脫,進入佛教的最高安樂境界——涅槃。而修行這一目標卻是在嚴格的要求中進行的,首先就是要遵守戒律。佛教最根本的戒律共有五點: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而這五條最根本的佛教戒律,無論是對哪個國家,哪種社會制度,哪種歷史條件,哪種社會環境下,都是國家與社會所必需的。因為殺、盜、淫、妄、酒是製造國家動蕩,社會不穩定的最基本的因素。說到這裡有人會說,酒並非是「行為」,為何也成了不穩定的因素了呢?酒的本身並沒有過錯,甚至可以製藥,但是酒卻有興奮作用與麻醉作用。犯殺、盜、淫、妄本身就是很嚴重的過錯,如果再有酒為助緣,那麼因殺、盜、淫、妄所造成的過錯,就可能變的更加嚴重。
我們現在提倡創建和諧社會,而構建和諧社會的最根本的外在表相不就是社會秩序井然嗎?所以從佛教的五戒看,五戒的要求正是促進國家穩定,社會秩序井然的最基本條件。
我國的儒家文化提到五常,即仁、義、禮、智、信,而這五常又和佛教的五戒是相對應的。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淫,智——不飲酒,信——不妄語。五常是中華文明的一種美德,它卻和佛教的五戒不謀而合,這難道是一種巧合嗎?
另外,信奉佛教的佛教徒,都要發下四弘誓: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試想,每個佛教徒都在按照四弘誓的要求去做,「眾生無邊」都度不過來,哪有心思去危害國家與社會呢?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去為別人著想,並能按照佛教的四弘誓去做,那麼這個社會怎麼能不和諧呢!
佛教徒常說的一句話是:「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即:父母恩、師長恩、祖國恩、三寶恩。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按照佛教徒的報恩思想去做,時常感念祖國、師長、父母的恩情,那麼,這個社會不是和諧社會又將是什麼樣的社會呢?
2、使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明佛理,不了解佛教的人,一般都認為佛教徒是看破紅塵的悲觀厭世者,是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失去了生活勇氣的人。這種認識不僅是片面的,而且是錯誤的。因為真正的信佛人不但不悲觀厭世,反倒是對人生充滿了信心,而且一直是以積極的正確的心態去對待生活、對待人生。
佛教把「名、利、食、色、睡」稱為五欲,認為慾望太重是造成人生苦惱的根本原因。因此,主張人們要根據自身的能力來決定慾望的多寡,並勸奉人們不要過份地貪執,貪求過度卻又得不到,才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同時佛教把人生的「生、老、病、死」看的更淡薄,認為它們是有情眾生固有的苦相,是業因所至,前世若不造,今世就沒有,這就是佛教的三世因果之說。
而一般的世人卻不懂這些道理,認為追求功名利祿,才不枉為人生一場。為了想要得到的「名、利、食、色、睡」,甚至會挖空了心思不擇手段去追尋,並把這種追尋當成了理想,並美其名曰為「事業」。甚至有的人為了其所謂的「事業」,不惜違背法律與道德。
幹事業,佛教並不反對,但要看你乾的是什麼樣的事業。佛教鼓勵人們乾的事業是「救眾生之苦,拔眾生之難,在成就別人之時,也造就了自己」。用佛教的理論來說,叫行菩薩道,即自利利他之道。如果大家都懂佛教因果業報理論的話,就會知道榮華富貴是怎麼來的了。
所以說佛教是教人正確對待人生的,佛教不是叫人們無欲無求,而是叫人們「知足常樂」。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佛教是讓我們怎樣對待生活了。
在《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四章中,記錄了這樣一段佛陀和一個會彈琴的僧人的對話。
佛:「琴弦太松,能彈出聲音嗎?」
僧:「不能」 佛:「如果弦太緊呢?」 僧:「弦會斷」佛:「如果弦調的恰到好處呢?」
僧:「能彈出各種優美的音樂」通過以上的對話,我們能從中看出,佛是教我們能生活,會生活,對人生、對生活不要太過極端。只有讓人生過的恰到好處,才是最幸福的。而了解人生的「無常」,生命之「苦」,並不是讓人們放棄生活,更不是讓人們消極厭世,逃避社會。而是讓人們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克服人生中的不足,使生活過的更美滿,使人生活的更有意義。
3、讓人們在現實的生活中充滿「五福」
學佛講的是修心,修心的目的是去掉心中的貪、嗔、痴三毒。而正是被世人認為是正常慾望的的三毒,才是造成了人們生活貧困、體弱多病、家庭缺憾等人生不幸的真正根源,即缺少五福(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終)的根源。
諸多貪慾,無窮無盡,有一個要兩個,沒完沒了。因為名利之爭,兄弟反目;因為美色之爭,哥們成仇;為了個人的安逸,棄妻兒不管,置父母於不顧,毀倫禮,壞道德;為了一飽口福,殺害各種動物,或煮、或炒、或清蒸、或紅燒,甚至是生食活吃。殺業廣種,戾氣至殃,冤業相隨。貪睡眠,貪舒適,想睡就睡,睡的身體變形,氣血虧損。而以上的每一種貪慾,幾乎無不需要用錢去買、去換,沒有錢,則會想盡辦法去弄錢,甚至會不擇手段,用暴力,用陰謀等手段去奪取。致使世風每況愈下,道德敗壞,甚至違法亂紀。
過度的貪婪而不得,則會生恨,即起了嗔心,嗔恨生怒,如不加以控制,則會造成各種不良的後果。小的影響會使人身敗名裂,家庭破散。大的影響則會危及到社會的穩定與國家的安全,而產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則是愚痴所至。愚痴即是愚蠢不懂的意思,即不懂六道輪迴、三世因果的宇宙人生真相,當然就更不能懂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終這五福是怎麼來的了,甚至不知道這五福的真正含義。那麼,這五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富貴:富足而尊貴;康寧:身體健康並身心安寧;長壽:壽命長久;好德:道德高尚並品行高雅;善終:無疾而終甚至預知時至。
看了對五福的解釋,可以說沒有人不想得到五福的,可真正得到五福的人卻是微乎其微,少之又少。有的人富貴,卻是長年的病體纏身;有的人長壽,卻饑寒交迫;有的人好德,卻不得善終。總之,五福很少有圓滿的。
有的人為了五福去拚命爭奪,實不知富貴不是求來的,更不是搶來的。而是廣為布施,對人恭敬換來的。康寧、長壽、好德、善終更不是多注意體能的鍛煉與養生換來的,這些只是得來這四福的助緣,即輔助的條件。而換來這四福的主要根源則是用心地仁厚、廣行善業、戒殺茹素等換來的。如果人們都按照佛教的要求去做,修心養性,去掉貪、嗔、痴三毒,並廣行善業,戒殺茹素,五福不臨你家門,又臨誰家的門呢?家家戶戶都生活在一片溫馨祥和的五福中,社會又怎麼能不和諧呢!推薦閱讀:
※為什麼宇宙維度不可說?
※將人體壓縮成多小才會形成黑洞?
※新地球相似度0.98是什麼概念?
※宇宙膨脹是否屬於熵減?
※黑洞可以吞噬宇宙和比自身小的黑洞的說法成立嗎?如果成立,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