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內功經釋解
形意拳之所以能驚風雨、走雷霆,變化於無形,內氣之使然也。鍊氣之法乃本於內功、納卦、神運三經。傳於宋世榮先生,以畢生精力,悉心揣摩,終得其暗勁、化勁之妙,於是在河北形意門中,郭雲深之力、宋世榮之柔、白西原之巧,並稱"三絕"。
現將形意拳內功經經文原文及宋世榮先生的註解抄錄於下,公諸同好,以供參考——
?
形意拳內功經釋解
【經文】內功之傳,脈絡甚真,不知脈絡,勉強行之,則無益而有損。前任後督,氣行滾滾,井池雙穴,發勁循循。千變萬化,不離乎本。得其奧妙,方嘆無垠。
【宋注】任脈起於承漿穴,直下至陰前高骨。督脈起於鳩尾,直上由脊背過泥丸,下印堂,至人中而止。井者,肩井穴也,肩頭分中即然。池者,曲池穴也,肘頭分中即然。此周身發勁之所也。
??
【經文】龜尾升氣,丹田煉神,氣下於海,光聚天心。
【宋注】從尾骨盡處,用力上翻,真氣自然上升矣。臍下一寸二分,丹田穴也。用功時存氣於此處耳。小腹正中為氣海,額上正中為天心。氣充於內而自形於外也。
【經文】既明脈絡,次觀形式。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背圓而正。
【宋注】格式者,入門一定之規也。不明乎此,即脈絡亦空談耳。正頭起頂,壯麵凝神,肩活胸出背圓,前身微有收斂之形,此式中真竅也。
【經文】足堅而穩,膝曲而伸。襠深而藏,肋開而張。足既動,膝用力,前陰縮,兩肋張,氣調而勻,勁松而緊。出氣莫令耳聞,勁必先松而後緊。緩緩行之,久必成功。
先吸後呼,一入一出,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收丹田,氣之歸宿,吸入呼出,勿使有聲。
【宋注】提者,吸氣之時,存想真氣上升至頂也。下者,真氣降歸於丹田也。伏者,覺周身之氣漸小,墜于丹田,龍蟄虎卧,潛伏也。
【經文】下收穀道,上提玉樓,或立或坐,吸氣於喉,以意送下,漸至底收。
【宋注】收者,慎氣泄也。提玉樓者,耳後高骨也。使氣往來無阻礙,不拘坐立。氣至喉者,以氣攝心也。氣雖聚于丹田,而存想沉至底方妙。
【經文】升有升路,肋骨齊舉,降有降所,氣吞俞口。
【宋注】氣升於兩肋,骨縫極力開張,向上舉之,自然得竅。降時必須自俞口,以透入前心,方得真路。
【經文】既明氣竅,再詳勁功。曰通,勁之順也。曰透,骨之速也。通透,往來無阻也。曰穿,勁之進也。曰貼,勁之絡也。穿貼,橫豎連絡也。曰松,勁之渙,曰悍,動之萃。曰合,勁之一,曰堅,勁之轉。
【宋注】通透者,伸勁拔力,以和緩柔軟之意。穿貼者,伸勁拔力,以剛堅凝結之意。松渙者,柔之極也,養精蓄銳之意。悍萃者,剛之極也,氣血凝聚之謂。松如繩之系,悍如水之清。
合者,周身之一也。堅者,橫豎斜纏之謂也。
【經文】按肩以煉步,逼臀以堅膝,圓襠以堅胯,提胸以下腰。提頦以正項,貼背以轉斗,松肩以出勁。曰橫勁,曰堅勁,變之分明。橫以濟豎,豎以橫用。
【宋注】按肩者,肩井穴之勁沉至湧泉。逼臀者,兩臀極力貼住。圓襠者,內向外極力掙橫也。提胸者,起前胸也。兩背骨用力貼住,其勁自臍下而出。自六腑向外轉至斗骨而回。出勁之時,將肩井穴勁軟意鬆開,自無礙也。
豎者,肩至足底;橫者,兩背兩手也。以身言,則豎者,自腋至二肩井;橫者,自六腑轉於斗骨背也。自襠至於足底,自膝至於臀,以腿言之也。
【經文】五氣朝元,周而復始,四肢元首,收納甚妙。
練神練氣,返本還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靜生火芒,動則飛騰。氣勝形隨,意勁神同。
神帥氣,氣帥形,形隨氣騰。
以上勁訣既詳,再言調氣之方: 每日清晨,靜坐盤膝,閉目紺口,細調呼吸。
【宋注】吸氣納于丹田,升真氣於頂,復至俞口降于丹田。一運真氣自襠下於足底,復上自外胯升于丹田。二運真氣自背骨膊里出手,復自六腑轉于丹田。一升一降,一下一起,並行不悖,周流不息。久久用之,妙處參悟甚多。
一出一入,皆從鼻孔。少時氣定,隨吸一口氣;同時默想真氣自湧泉發出,升於兩肋,自兩肋升於前胸,自前胸升於耳後,漸漸升於泥丸。降氣時,須默想真氣自泥丸至印堂,降至鼻,鼻至喉,喉至脊背,脊背透前心,前心至丹田。丹田氣足,自能自尾閭上達於脊背,升於泥丸。周而復始,此天地循環之理也。
推薦閱讀:
※思路,一切都是思路的問題。
※大成拳和形意拳有什麼異同?
※形意拳五字勁訣
※武術中基本功常說腰胯分離,到底哪個是腰哪裡是跨,可以給個明確的圖片或者識別的方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