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鄧師傅---野狐大仙太極架
先交代一下什麼是野狐,什麼是大仙.
安般太極拳法將練習內功的人分為四種。一,極敏感者,一點就通。二,較敏感者,不用很努力就出功夫。三,需精進者,要努力精進才能出功夫。四,不敏感者,此生練死也不出功夫。
這四種人在練習太極拳時會顯示極為不同的個性.
一類和二類都是內功敏感者,但其中有些人只對內功敏感,對拳架極為不敏感.他們學拳架會比別人困難,也很難走出正確的姿勢.但當他們把拳學好後,一定會把拳架打走形.這種人叫大仙類.
我身邊就有很多大仙.我在般若太極10里曾講到一位尹達非先生.這尹先生就只對內功敏感.真的敏感,我兩個多月前遇到他,坐一趟地鐵,快分手時,他說,阿鄧,我給你測一下,他閉眼不到一分鐘,然後說,阿鄧,你最近練功練過了一點.你要調整一下.他說對了,那陣我有幾天真的是坐得多了一點.我也知道,但我太貪了,不想減量.結果第二天就大病起來,接著是內熱咳嗽,之後兩個月不能正常打坐,還好,太極拳照打不誤.這位尹先生夠靈的,可是他學動作就一點天分也沒有,他曾要求我教他二十八式易筋經,那些動作比太極拳要好學得多.可是他怎麼也學不會,一個月下來學會了五個式子,有一天沒打,又忘了三,最後每天只能打兩個式子.就這兩個式子,他還教了不少人.
最近收了個徒弟,來跟我學101架.這人有內功基礎,大小周天都通了.來的第二次,我就看出來了,是大仙類,沒方向感,沒動作感.
我在講安般念的時候,常講到阿連,阿連修安般念的層次很高,但學太極拳總是走樣.一年多把架子學完了,最後打拳時,內勁渾厚,可就是動作走了很多,他學的是楊氏拳,但打出來象王壯弘的王氏太極拳,左邊走完了,右邊會對稱也走一下.
大仙類的人走楊氏會走出陳氏的味道.董老師的拳也有陳氏的味道,不停地轉來轉去.董師的託詞是,孫子要象爺爺才對.
王壯弘的拳架,葉家拳,都屬於大仙架.
四類人是對內功不敏感者,這類人到死也不會練出內功來,但是其中的某些人對太極拳情有獨鍾,他們練不出功夫,卻可以編套路做祖師爺.他們編的拳架叫野狐架.
武氏太極拳國家競賽套路就是典型的野狐架.中國現在最有名的內功大師是野狐內功大師.
在我的朋友中大仙類和野狐類走架子一上來就是立體架.我跟他們講解了這其中的不同之後,倒都同意我的觀點,改走平面架.
大仙類和野狐類都喜歡走立體太極拳,所以立體太極拳叫做大仙野狐架.
五拳架順序
有些博友看了我的博文,覺得有道理.總結出兩句話,並留言如下:修安般念到隨息,練太極拳走平面.這話有道理,只是不這麼簡單.如果修安般念到隨息的境界,基本就能到止息的境界,隨是隨不住地,止了才會停.儘管這不是很高的境界,但對普通有情來說,具有極大的利益,這東西是可以帶走的.因為它不是身外之物.
那麼練太極拳只要走平面架就可以了么?那是我以前的見解,現在又不同了.
前不久在是樂園認識了一個義大利人,一個朋友告訴我,這人很認真地學習,但收效不大.我看過他的拳架,打得像模像樣,此人屁股小,所以看起來比一般人尾閭正,腳落地時走平面太極,從外觀看,是很標準的第三代楊氏太極拳.通過攀談,知道他已經學拳三年多了,我跟他試了下手,腳底下沒根,壓了一下他的臂,一壓就癟,一點朋勁都沒有.一動手,才覺出他的胯一點都沒松,我讓他打幾下拳架,尾閭向後翹,我給他搬正,他說,打拳是要放鬆啊,你這樣調整,根本我就不能鬆了.
這世間懂得尾閭中正的人原本不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是最重要的一把鑰匙.
傳統楊氏的教法傳授的都是第四代拳架,中架子第三代拳架.或在這兩者之間,國家規定套路屬於三代半拳架.第三代平面架無疑要好些,但對初學者說,也是倒因為果的東東.
要想順利的找到尾閭,一定要從二代高架拳打起或二代半的中高架.但這種架子不能參加比賽,不能拿金牌.
除武氏拳外,現在較流行的趙堡架,楊氏老六路都是二代架.武氏太極拳最有名的傳人是薛乃印,這人是鬼頭鬼腦,一臉的歪主意,這人本是上海派武氏太極拳第七代的弟子,轉投河北喬老爺的名下就升了一輩.喬老爺一是輩分大,二是有政治背景.對輩分感興趣的人大多是沒功夫的人,為了提升輩分有些人跟他爹稱兄道弟,有些人管媽媽叫姐姐.
楊氏八五大架也可以打成二代平面,只要調整身架就好,這才是最正確的練功順序,打拳要放鬆,都說先開展後緊湊,那是講的推手.練拳架要先緊湊,後開展.你要放鬆的話根本就開展不了,拳架的開展是功夫上身後,內氣充沛的結果,李雅軒的架子最開展,因為他的功夫最好.這牽扯到兩種練功方法,一種是帶著一點力打拳,一種是完全不用力.主張完全不用力的,主要是曼師和雅軒師.
打二代平面太極拳,開始是找不到尾閭的,但要注意收臀,學好架子後,要下點功夫,最好能停止房事兩個月,打著打著,氣感就有了:一開始的氣感較少,之後會越來越強烈,甚至氣感能帶動調整拳架,這都算不了什麼,要練到腳底有輕靈的感覺,才算一段落,這就是郝為真論太極拳里的第一個層次,水中走路.
在第一層次里,因為要收臀,要平衡,一般人是會自動收腹的,收腹是不能作為練功要點的。收腹是沒有功夫的自然表現,所以要把腹部鬆掉,什麼是氣沉丹田,在這一階段,把肚子放鬆就是氣沉丹田.但松肚子要慢慢松,要練出高功夫,要開始松身體的各大關節.各大關節一起松是不可能的,傳統的方法是要先松肩松肘,這個順序是不對的.松肩並不很難,但如果先鬆了肩,沉勁一上身,下面的關節就被壓住,就難鬆了,松關節就松兩胯關節,我之前有不少對松胯的描述,,松胯真的很重要,你倆胯真的能全鬆開,全身其它關節也就差不多了,所以毛竹席說,鬆開兩胯是綱,綱舉目張.從最初兩胯有要松的意思到胯完全鬆開,沒兩年還真下不來.你以為你全鬆了,可過一陣感覺又松到了一個新的程度,,所以要走平面太極,走立體太極,一上步就把胯壓死了.楊澄甫的拳是最好的架子,但你要按我說的順序來練.
一邊松胯,一邊要找尾閭中正,正尾閭楊家的兩大秘傳是走太極貓步和面壁蹲牆術,走太極貓步,步子也不要大,不要大過正常走路,走時收臀,頭部平穩,腳不要向兩邊撇太大,更不要落腳轉腳,耽誤時間,走貓步是要走量.
蹲牆術是形神庄的輔助功,我以前蹲過,但蹲不多,練太極之後總共蹲不到三百個,我練太極拳十個月後蹲了幾天,有一天蹲了六十個,第二天就有尾閭正的感覺,可能是巧合,之後我就再沒有蹲了.但貓步從來就沒有停.
當松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有痛關了,松沉之痛.這關有些人用了十年才過,有些人沒過去.主要原因就是尾閭不正.尾閭正了,向下沉得快,內功上身也快.
再講氣沉丹田,我兩胯有鬆動的感覺是練拳九個月,十個月尾閭正.十一個月半肚子松下來了,一松下來尾閭好像往後翹了,陳氏拳的某些師傅認為氣沉丹田就要尾閭後翹.這可能是練功的一種方法,是他們的見解.
但我的方法是要把後翹的尾閭再收正.收正以後再松腹,松腹以後再收正.任何時候,尾閭正中都要排在第一位.同仁堂的六味地黃丸是要九蒸九曬.松腹正尾閭也差不多.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修安般念,來腹式呼吸還不行,到隨息階段,尾閭就正了。
松沉之痛的徹底解決,一是尾閭放正,二是兩胯關節完全鬆開.三是要有內功上身.這內功上身的標誌就是在松沉之後的腳底輕靈感.郝為真論太極拳的第二層意思,水中游泳.
李雅軒說,重中輕才是功夫就是這個意思,剛進入第二層時松沉之痛還沒有完,但好象買了保險一樣,你可以鬆一口氣.此時的松沉之痛恢復得很快,練時痛,不練就不痛.我有一次練到一半覺得踝骨痛,就停下了休息.二十分鐘後,我又開始練拳,將整套拳打完.
兩胯關節松的差不多了,自然就從第二代高架變成二代半中高架.你不要急著打第三代.王壯弘講的沉重量,飄浮量就要來了,你要根據你的感受,來調整練功的架子和運動量.某著名太極拳專家只能打兩遍拳就已經到了極限,說明他這關還沒過.他的架子太低了,內功的程度跟不上.
松沉之痛完全過了以後,是一周一個變化。要加大運動量.楊家拳的松沉勁和輕靈勁是好東西.此時再來注意松肩.松胯是修理自己,松肩是修理別人.自己還沒修理好,是不能修理別人的.
推薦閱讀:
※太極乾坤掌
※八字命理(5)(天德,月德,天乙,太極,國印,天醫)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的源流 —— 佚名
※太極雜說 96
※楊式太極拳習練常見毛病與糾正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