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幫歧視鏈:黑人最屌絲,俄羅斯人最可怕

美國黑幫誰最強?在《教父》里,維托·克里昂可以把鮮血淋漓的馬頭塞進好萊塢大導演的被窩;在《大西洋帝國》里,阿爾·卡彭端著「芝加哥打字機」創造了禁酒時代的帝國;而在《GTA5》里,富蘭克林和拉馬爾兩個黑人小哥為了偷一輛摩托車就能打死半打幫派成員。

數十年來,無數的流行文化內容試圖靠近美國黑幫,無論是貧民窟還是豪華賭場,一批又一批經典罪犯形象被塑造出來。在這些電影、電視劇和遊戲里,黑手黨控制著大半個紐約,黑人黑幫殺人不眨眼,然而事情的真相併不是如此。

大量對於有組織犯罪團體的浪漫化描寫讓美國社會有組織犯罪的形象變得更加模糊。事實上,義大利黑手黨和愛爾蘭幫飛揚跋扈的時代早已過去,三合會和黑人幫派的大哥們也改頭換面——如今,時代變了,冷戰的結束帶來了新的移民團體,犯罪組織的威脅則在本世紀有向全球化擴散的趨勢。美國黑幫之間,自然也架構起了新的鄙視鏈。

鄙視鏈的底層:黑人街頭幫派

正如《美國黑幫》里,大毒梟弗蘭克·盧卡斯的那句經典的台詞所說:「最凶的人往往是最弱小的那一個(The loudest one in the room is the weakest one in the room)。」在電影和流行音樂中名聲大噪的黑人街頭幫派,實際上卻是整個犯罪產業里最低端的「屌絲群體」。一沒權,二沒勢,吃了上頓沒下頓,拿了把破槍就敢上街嚷嚷的小混混,大抵是出身於這個群體。

「最凶的往往是最弱小的那一個。」 /《美國黑幫》劇照

無獨有偶,在那個說唱音樂里還沒有金鏈子、豪車和大波妹子的年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嘻哈歌曲《The Message》恰當地描寫了貧民區黑人幫派的處境——

「有時候這裡就像叢林,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挺過來的。到處都是碎玻璃,人們在台階上小便,我無法忍受這氣味,無法忍受這噪音...無所事事的少年們戴著棒球帽,我想逃離這些東西但是我跑不遠,因為一個開著拖車的男人奪走了我的車。」

黑幫研究的先驅弗雷德里克·瑟拉舍在《幫派:芝加哥的1313幫派研究》中指出,犯罪組織出現的根源在於「經濟不穩定引起的社會無秩序」,誠如其言。在黑人街頭幫派的世界裡,就好像Wu-Tang Clan的《C.R.E.A.M.》里唱的那樣:「『草票』統治一切。(Cash rules everything around me.)」

不是所有的流行文化都像《GTA5》一樣,給黑人幫派「干翻全場」的實力。也有一些影視作品真實反映了黑人幫派的生存現狀,例如2002年的黑幫電影《照款全收》(Paid in full)就描寫了一個黑人男孩是如何進入街頭幫派的。

主角Ace原本是紐約哈林區的一個正直而精明的乾洗店員工,努力賺取著一份微薄的薪水。然而他加入幫派的朋友們卻因為毒品交易過著奢侈的生活。加入毒品幫派不但能夠快速擺脫貧窮,更能讓家人擺脫危險。

然而,當Ace因為一次意外的機會加入可卡因的地下世界時,他曾經的兄弟卻又離他遠去。非裔美國人的有組織犯罪與其他種群群體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並沒有「黑手黨式」的嚴密上下級組織,因而黑人幫派中並沒有錯綜複雜的聯盟關係,也無能力去腐蝕政府官員,忠誠、法則、秩序這些辭彙與鬆散的黑幫組織無緣。當帶Ace進入黑幫的哥們兒們被送進監獄之後,Ace能夠靠自己的精明手段變成行業老大,而當這些人出獄之後,他們不但沒有加入Ace旗下,反而又和他開始了街頭戰爭。

黑人幫派的興起和黑人民權運動關係密切,圖為洛杉磯著名的「血幫」和「瘸子幫」聯合聯合抗議種族歧視。/Flickr

相比歐洲裔移民,黑人群體會自我強調與美國主流社會的文化隔離,因為他們邊緣性的經濟地位和政治上的無力感,很少有黑人幫派願意與社群外的經濟活動以及政府官員扯上關係。這種封閉到了什麼程度呢?上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一些進監獄的「瘸子幫」(Crips,洛杉磯最著名的黑人黑幫之一,與「血幫」對立)成員,還會使用斯瓦西里語和彼此交流。

然而,不去做生意,不去籠絡官員,黑人幫派的形象也自然與意裔黑手黨相去甚遠,只能做有局限性的街頭暴力組織。黑人社區內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幫派幾乎都是以毒品販賣起家,但是在這個領域,他們的地位實際上也在承受著新一波貧民區來客巨大的挑戰。

黑人幫派顯赫的標誌:金錶、豪車、一幫兄弟。/《照款全收》劇照

去年,特朗普在《時代周刊》年度人物的採訪時,曾對《時代周刊》的華盛頓總編輯邁克爾·舍雷爾(Michael Scherer)講述他在《新聞日(Newsday》看到的關於幫派MS-13的報道。「他們比你見過的任何人都要殘忍,他們殺人強姦,無惡不作。」這個來自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等拉美國家的黑幫已成為現在最受關注的街頭幫派,讓原本掌控城市貧民的地下世界的黑人黑幫受到威脅。

比黑人幫派兇狠毒辣多的MS-13成員。/Flickr

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值薩爾瓦多內戰期間,臭名昭著的街頭幫派MS-13在洛杉磯起勢,這個幫派最初由移民青年組成,臉上紋身、崇拜撒旦是他們最顯著的特點。MS-13對本土的黑人幫派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他們以狠毒殘忍聞名,不喜歡開槍射殺,而喜歡揮刀卸腿。同樣是出身貧窮社區,和早年的黑人幫派不一樣的是,MS-13已成了一個大型跨國組織。他們的主心骨們都是從美國監獄遣返回薩爾瓦多的犯罪界老司機,自然要比非裔美國人更加兇狠毒辣。

鄙視鏈的中層:失落的「緘默法則」

黑人屌絲幫派「亞歷山大」,而如愛爾蘭人、猶太人、義大利人和華人這樣的老移民們的有組織犯罪亦不復當年氣象。歸根到底,隨著老移民們融入主流社會,階級地位提升,幫派的社會作用正在變得無足輕重,在這些群體中,義大利移民的黑手黨(Cosa Nostra)或許是其中最明顯的例子。

如果你對美國黑手黨的印象還停留在《教父》里巴西尼在黑幫大會上所說的:「時代不同了,如今我們可以為所欲為。」,那你恐怕需要改變你的認識了。《教父》系列電影里的邁克·科里昂,橫掃各大黑道家族,談笑間應對司法機構,南可介入古巴革命,北可在梵蒂岡指點江山,同時又優雅、冷漠而堅強。現實中的「教父」們,卻正從美國大都市的隱形市長,淪落為混跡於街巷的普通匪幫頭頭。

《教父》系列電影中,經典的義大利黑手黨形象。/《教父》劇照

1951年春天,美國電視業突然經歷了一次收視高峰。原本平淡無奇的國會調查,被田納西州的參議員埃斯蒂斯·科弗維爾(Estes Kefauver)主持的有組織犯罪調查委員會炒成了一場婦孺皆知的大直播。

科弗維爾主持的犯罪調查委員會。/senate.gov

在歷經14個城市、共計九個月的調查中,證人遭謀殺,政府官員受辱等情狀常有發生。對美國人來說,一個強大而陰暗的地下世界,第一次暴露在公眾視野中。這群義大利後裔為主的黑幫群體常常被稱為「黑手黨」,而在科弗威爾的調查過後,有巨量的圖書、電影和電視節目開始聚焦美國黑手黨,後人稱之為「黑手黨恐慌」。

如果說科弗威爾調查標誌著黑手黨出現在傳媒和流行文化中,那麼1992年對「鐵氟龍教父」約翰·高蒂(John Gotti)的指控,可能是黑手黨至今為止最後一次出現在主流媒體的焦點之中。

這位作風浮誇的甘比諾家族的教父曾在八十年代的打擊黑手黨行動中歷經三次審判巋然不動,卻仍在當年被送進了監獄。在監獄中的高蒂地位一落千丈,不但被獄友欺負,曾經的小弟和兄弟們也對其棄之不顧,最終在2002年因喉癌去世。高蒂的死如同對美國黑手黨的訃告,如今,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犯罪帝國如今已根本無法在政經界攪動聲勢了。

1990年,「華衣教父」約翰·高蒂一臉輕鬆地接受審訊。

儘管FBI仍聲稱黑手黨是對美國社會的威脅群體,但這話顯然他們自己也不相信。「911」事件之後,美國政府將大量原本針對打擊犯罪的資源轉向反恐,根據有組織犯罪研究者Selwyn Raab的推測,1980年代紐約約有500名針對黑幫犯罪的執法人員,如今這個數字只有50人。

黑手黨在規模上的縮減同樣迅速。目前美國約有超過3000名黑手黨成員,而他們只能在紐約、新澤西和費城等一些老基地活動。

黑手黨的生存方式也在發生變化,曾經黑手黨在賭博業、酒類分銷、航運業、建築業、服裝業甚至電影業和汽車製造業都有涉足,可以說是個賺錢的行業都能撈一筆。如今,黑手黨的業務渠道不斷萎縮,除了在工人行會中發動敲詐恐嚇賺取保護費的老本行,黑手黨不得不轉向網路賭博、電子詐騙等犯罪行業,畫風實在是有些低端。

黑西服配匪氣十足的衝鋒槍,曾經是人們心目中黑手黨的標誌性形象。/Pixabay

很多原因導致了黑手黨的落寞。1970年以來,隨著RICO(詐騙操縱與腐敗組織)等相關法案的出台,美國執法機構對各個黑手黨的主要組織進行了卧底和監聽,並最終在1980年代對其進行了上千起起訴,這是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法律行動之一,黑手黨的江湖地位也自此直線墜落。更重要的是,黑手黨賴以為生的種種業務壟斷都逐漸消失,賭博、酒類銷售、貸款等曾經利潤極高的行當都不再為大型犯罪組織所控制。

最重要的是,黑手黨賴以為生的合法性和文化體系已經消失。如犯罪學家Thomas Reppetto總結的那樣,黑手黨在美國社會的崛起有賴於兩個因素,一是20世紀初針對義大利人的反移民情緒,二是藍領階級的在種族群體之間的地位「繼承」(從愛爾蘭裔移民「傳承」到義大利裔移民)。

約瑟夫·瓦拉奇是第一位向政府公開作證的黑手黨人物,《教父2》中有角色以他為源。

然而很顯然,在21世紀的義大利裔移民群體中,反移民情緒和階級身份已不再是重要的議題。隨著義大利移民完全融入美國社會,像「緘默法則」這樣的老掉牙的規則早已不像電影中那樣適用。約瑟夫·瓦拉奇(Joseph Valachi)在1963年選擇向警察坦白黑手黨的存在時,黑手黨的地下世界一片嘩然,而如今,犯罪頭目通過換取警方的保護來透露其他成員的信息,已經成為了常規的打擊黑手黨的手段。

由愛爾蘭裔與義大利裔組成的東山幫,其83歲黑幫老大面臨終身監禁。/視覺中國

或許你想問了,生意做不好,白道走不通,難道黑手黨連黑道也走不通嗎?要知道,謀殺、酷刑、毒品販賣等犯罪手段曾經是冷酷無情的黑手黨的代名詞。對不起,在這些最殘酷的領域,他們根本玩不過新來的競爭者們。

鄙視鏈的頂端:跨國犯罪的陰影

1992年3月,蹲了10年號子的俄羅斯幫派匪徒「日本仔」伊萬科夫抵達了紐約。這位曾經的喬治亞摔跤運動員是松采沃兄弟會的大佬,在俄羅斯「久負盛名」,在莫斯科打過架,又在布魯克林親自上場收保護費。兩年之後,他在布魯克林已經建立起百人以上的俄羅斯黑幫,堪比曾經的黑手黨老大「幸運兒」盧西亞諾在紐約發展的規模。

俄羅斯黑手黨和墨西哥毒品卡特爾才是站在鄙視鏈頂端的美國黑幫,其他小幫派在他們面前更像是小打小鬧。他們不但嗜殺、殘忍,更重要的是,身為國際犯罪網路的泰山北斗,他們似乎並沒有任何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理由。

在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電影《訓練日》里,混跡洛杉磯黑道多年的警官阿朗佐天不怕地不怕,最後卻還是死在了俄羅斯黑手黨的槍下。俄羅斯黑手黨和其他冷戰後進入美國的斯拉夫小夥伴們,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具威脅的犯罪組織。

阿朗佐最終還是被全副武裝的俄國人截殺。/《訓練日》劇照

冷戰的結束製造了一波東歐移民,這群移民本就有成為大型幫派的潛質。在蒂亞戈·甘貝塔解讀義大利黑手黨社會起源的名作《西西里黑手黨:社會信任解體的代價》里,甘貝塔認為,義大利南部的人們不願意採取合作和正確的競爭方式,由於信任的缺失,人們會從民間有能者組成的暴力團伙那裡尋求庇護。

在剛剛解體後的前蘇聯社會,類似的社會信任的缺失在青年人中同樣顯著,再加上從克格勃和阿富汗戰場上退下來大量即插即用的犯罪好手,俄羅斯黑幫的觸手自此伸向全球。

俄羅斯黑手黨又被稱作「Bratva」(兄弟會)。如果說義大利黑手黨是一個上下結構分明的犯罪企業的話,那麼俄羅斯黑手黨在美國更像是一個犯罪高手領任務上分的專業工作室。

擅長槍械的殺手、擅長打鬥的壯漢、擅長偷竊的盜賊,這些人根據各人的特點編製為犯罪團伙。他們既不是鬆散的街頭暴力團,卻也不那麼信仰忠誠和秩序。如果非要找出俄羅斯黑幫和義大利黑手黨的相似點的話,那就是他們都擁有自己的「教父」,在俄羅斯黑手黨,這個犯罪精英的稱號叫做「律賊」。

2004年,俄黑手黨黨魁Vyacheslav Ivankov被美國驅逐出境。他於2009年被暗殺。/視覺中國

根據美國犯罪司法信息服務中心的報告,俄羅斯黑手黨在全世界58個國家存在著200多個組織,其中在美國就存在5000-6000個成員。俄羅斯黑幫能量如此之大,不光是因為其龐大的國際規模,更因其趕盡殺絕的血腥作風。

由於俄羅斯罪犯從前蘇聯勞改營學到了大量犯罪知識,老哥們一天基本就交流怎麼殺人了,所以俄羅斯黑手黨做起事情來絕不手軟,常常使用各種最殘忍的殺戮方式。而且尤其因為各位都是盜賊、勞改犯出身,所以成員內部遵循著一系列很反政府的規矩,例如「禁止工作,只能依靠犯罪活動謀生」、「忘記一切家人」。不消說,這樣一群人是真正的亡命之徒。

紋身是俄羅斯黑幫的傳統之一,紋身圖案甚至可以代表江湖道行。/《東方的承諾》劇照

俄羅斯黑手黨的經濟來源也是其他小型黑幫所不能比擬的。Reddit上曾有這麼一個帖子,「俄羅斯黑手黨和墨西哥毒販們,誰更強大一點?」網友在下面跟帖稱:「當然是俄羅斯黑手黨,墨西哥毒梟們一無所有,而俄羅斯黑幫卻能買下布魯克林籃網隊。」

網友雖為戲言,但也證明了俄羅斯的寡頭巨富們和黑幫們之間的關係絕對不那麼簡單。2007年,美國政府就曾指控與俄羅斯黑社會相關的個人和公司通過紐約銀行洗了70億美元的錢。除了洗錢,俄羅斯黑手黨在美國的犯罪活動還包括販毒、人口販賣、有組織賣淫、敲詐勒索,可以稱得上是發展全面、業務板塊豐富的前沿黑幫了。

近幾年來,俄羅斯黑手黨逐漸取代了過時的義大利黑手黨,開始慢慢在流行文化中佔據一席之地,《東方的承諾》、《疾速追殺》、《伸冤人》、《我們這種叛徒》等電影都是以俄羅斯黑幫為故事背景。在以紐約(自由城)為背景的電子遊戲《GTA 4》中,俄羅斯黑手黨掌控著布魯克林的西部和南部,嘯聚了弗斯汀(Faustin Family)、彼得洛維奇(Petrovic Family)和布佳林(Bulgarin Family)三大家族。在遊戲中,俄羅斯武器最豐富、黑幫火力最凶,對主角尼科敵意也最大。

酗酒、紋身、脾氣差、勞改犯,GTA中的人物米哈伊爾·弗斯汀集中了美國人對俄羅斯黑幫的想像。

俄羅斯黑手黨之所以如此聲勢壯大,離不開其與俄羅斯本國之間的政治聯繫。1995年,伊萬科夫在美國被捕,他在獄中說:「俄羅斯就是一片犯罪沼澤。罪犯們都在克里姆林宮和杜馬,你如果以為我這麼一個人能成為一群惡棍的老大,你就太天真了。」

根據2010維基解密泄露美國外交電報的內容,松采沃兄弟會在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保護下在美國進行犯罪活動。亦有說法認為,2006年在英國遭遇離奇中毒的前克格勃上校利特維年科被英國的俄羅斯黑手黨所殺。總而言之,作為一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得到克格勃和俄羅斯寡頭們支持的群體,俄羅斯黑手黨與俄羅斯政經界精英有如此曖昧的關係也非偶然。

墨西哥毒販的威力比任何一個黑幫都要大,圖為墨西哥軍隊逮捕大毒梟「矮子」華金·古茲曼。/Flickr.com

等等,你問我墨西哥毒販在鄙視鏈的哪個位置?墨西哥毒梟每年向美國市場賣19-29億美元的毒品,四五個主要的卡特爾都有5000-20000人,配備全套軍事裝備,在2006年-2012年之間參與了60000多起兇殺事件,控制著美墨邊境線,和墨西哥正規軍打了10年的仗......我們討論的是黑幫,而墨西哥毒品卡特爾是一支軍隊。

參考文獻:

Adamson, Christopher (2010) 『Defensive localism in white and black: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European-American and African-American youth gang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 23, Issue 2, pp. 272-298.

Beittel, June (2013) 『Mexico』s Drug Trafficking Organizations: Source and Scope of the Violence』,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Apr. 15).

Boyd, Jack (2015) 『The Death of Mafia?』, Harvard Political Review, Feb 17, [Online] Available: 鏈接.

Ferranti, Seth (2015) 『What Happened to the American Mafia?』, VICE, Jun 13, [Online] Available: 鏈接

Finckenauer, James & Waring, Elin (1998) Russian Mafia in America: Immigration, Culture, and Crime,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Finckenauer, James (2007) 『Russian organized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Reference Service.

Frederic, Thrasher (1927) The Gang: A Study of 1,313 Gangs i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mbetta, Diego (2000) 『Mafia: The Price of Distrust』, in Gambetta, Diego (ed.) 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electronic editio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Oxford, chapter 10, pp. 158-175

Hagedorn, John (2006) 『Race Not Space: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Gangs in Chicago』, The Journal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Vol. 91, No. 2, pp.194-208.

Harding, Luke (2010) 『WikiLeaks cables: Russian government "using mafia for its dirty work』』, The Guardian, Dec 1, [Online] Available: 鏈接

Howell, James & Moore, John (2010) 『History of street ga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Bureau of Justice Assistanc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Jacobs, James & Gouldin, Lauryn (1999) 『Cosa Nostra: The Final Chapter?』, Crime and Justice, Vol. 25, pp. 129-189.

Metcalf, Josephine (2012)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Street Gang Memoirs,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Raab, Selwyn (2014) Five Families: The rise, decline and resurgence of America』s most powerful Mafia empire, St. Martin』s Press.

Reppeto, Thomas (2015) American Mafia: a history of its rise to power, Macmilllan.

Pippen, Weston (2017) 『What Trump Doesn"t Understand About MS-13』, The Atlantic, Jun 26, [Online] Available: 鏈接

Schatzberg, Rufus & Kelly, Robert (1996) African-American Organized Crime: A Social Histor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Stoll, David (2013) Book review of Gangsters Without Borders: An Ethnography of a Salvadoran Street Gang by T.W. Ward, Social Forces, Vol. 91, No. 4, pp.1549-1551.

Wood, Jane & Alleyne, Emma (2010) 『Street gang theory and research: Where are we now and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Aggression & Violent Behavior, Vol. 15, Issue 2, pp. 100-111.

作者:崔佛

推薦閱讀:

論職場中的女性歧視
巴黎世家,你賺著中國人錢又歧視中國人的樣子真無恥
「這世界」討厭特朗普歧視沒錯,但歧視特朗普好像也不太對
身材歧視,你遭遇過嗎?| 進食障礙誘因之二:身材體重歧視
我就是顏好有錢又喜歡浪,才去留學的呀!

TAG:歧視 | 美國 | 黑人 | 俄羅斯 | 屌絲 | 俄羅斯人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