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藝謀與李安,疏優疏劣!

前段時間公布了一個中國電影人國際影響力排名,其中最為顯赫的當屬張藝謀力壓李安奪魁,這也引起了大範圍的爭議和質疑。因為不論從硬體(票房和獎項)還是軟體(人文與思想)上,近些年李安都無可爭議能夠戰勝走上商業路的老謀子,尤其是靠《少年pi》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之後,這份榜單更是讓人質疑,不過影響力這東西考量的是一個整體的成就和對世界電影的影響,因此不能忽視張藝謀早期無比的影響力,下面將全面解析二人職業生涯,對比誰才堪稱最偉大最具影響力導演。

下面是二人的作品以及獲獎情況。

張藝謀首先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頭人物,張藝謀的確不愧為國師的稱號,我們也不能因為近些年的不作為就將其一棒打死。先說說張藝謀乃至整個第五代成功的兩個要點:其一.第五代導演當年以摧枯拉朽之勢為中國電影開闢了新的道路,在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氛圍下,在厚重題材的背景下創作了大量與時代背景相符的電影,有涉嫌沾了「題材」的光。其二. 西方世界當年對於中國歷史題材過於關注,整個90年代歐洲電影本身處於低谷時期,自身的頹敗,導致了此消彼長,因此以張藝謀為代表的第五代在國內、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大放異彩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他們的突破性貢獻也僅限於中國電影史,在世界電影史上基本沒什麼影響,每部作品對歷史題材的關注超過了對電影本身的美學。而多年過去,歐洲電影復甦,就會比較對電影本質的考量,第五代導演的價值隨著時間而一點點流逝。同時由於國內對題材和創作的限制,第五代導演近些年也正如預料一般,幾乎都走了下坡路,張藝謀選擇了在2002年開始商業轉型,陳凱歌也是有很多新的嘗試,其他導演甚至紛紛退出了歷史的舞台,這樣就更加驗證了第五代的成功是有一定水分的。下面重點談談張藝謀。他是攝影出身,因此每部影片的聲像、光線、畫面是其最大的優勢,他的鏡頭美學以及長久壓迫下迸發的生命力都是世界級的,對故事的駕馭能力,塑造人物的能力亦堪稱一流。而劣勢是對美學上的原創性缺乏創新,停滯不前,過於依賴好的劇本和戲劇性誇張式的表達。可以說他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導演,拍東西中規中矩,步步為營,靠勤奮和努力取得了成就。對於張藝謀,可以說2002年是個分水嶺,之前的他可以當之無愧的稱之為世界級大師,之後由於各種局限導致了走上了商業的不歸路,水平忽高忽低,穩定性不夠。另外出於商業上的考慮,張藝謀不得不在影片中加入一些元素,讓整個影片顯得不搭,拿《金陵十三釵》來說,他既想表達戰爭題材的黑暗與厚重,又想用鏡頭語言拍的壯觀華麗,這種不搭讓人非常不適。對於現在的張藝謀,務必要回歸早期風格,尋找最初的人性本身的生命力,相信只要有好的劇本作為保證,張藝謀還是相當有實力的導演。

李安李安和張藝謀完全走了兩個道路,在台灣土生土長,又接受了西方先進的教育,東西方的合璧讓其渾然天成。90年代靠著幾部高質量的文藝電影在歐洲獲得好評,之後靠著《理智與情感》打進好萊塢,接著憑藉《卧虎藏龍》的橫空出世而家喻戶曉,然後是《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兩拿奧斯卡。一路順風順水,也得到了很多好評,不論是國內的口碑和票房,還是歐洲、好萊塢的影響力,都應該在張藝謀之上,可是對李安的質疑從未間斷過,《卧虎藏龍》開始質疑,靠《斷背山》拿了奧斯卡依然,《少年pi》之後還是有,本人在此也重點加以分析。早期李安台灣的電影,都非常精準的探討了傳統與現代之間,東方與西方之間的矛盾,情感細緻入微,手法自然樸實,得到了大量的歐洲獎項上的肯定。之後的英語片亦是精準的把握了歐美的文化,深得歐美的人心。李安是純正的科班出身,他和張藝謀一樣,舉手投足都是一板一眼,但過於西方化的風格和有獻媚之疑的投機都讓其在評論界不得待見,有人說嘩眾取寵,有人說華而不實,總之從未得到過一致的好評。李安拍攝電影比較專註,題材很正,因此都很難出彩,他最大的能力並非其傑出的駕馭或者對電影高人一等的理解,而是總能化腐朽為神奇,把黯淡無光的東西弄活,把平淡的故事講的吸引人,這也是他如今地位顯赫的重要原因。既有東方人的睿智和細膩的情感,又有西方人的溫文爾雅和霸氣,令人驚嘆的是調和的如此之好,李安最大程度利用了自己的身份、技巧以及對觀眾喜好的研究,投其所好,對症下藥,因此才深得奧斯卡的法眼,他是典型的先把脈後下藥類型,儘管張藝謀也有專門針對奧斯卡下藥的舉動,但顯然不如李安這種混跡於好萊塢導演的眼光。他架起了東西方的橋樑,但這個路子或許也僅限他一人適合。李安的每部作品給人的感覺都是不錯,或者說精品,但沒有一部令人印象深刻,過於拔尖的傳世之作,以他當下的文化氛圍,很難拍出沉甸甸的厚重的東西,因此距離大師還是一步之遙。

他倆就代表了頂尖?張藝謀和李安互相對比,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對撞西方外來文化。2000年以前的張藝謀好過李安,2000年以後的張藝謀甚至只能淪為二流,無從比較。從兩人源遠流長的職業生涯來看,應該難分伯仲。另外他們二人能夠代表華語頂級水平嗎?還有更偉大的人選嗎?張藝謀後期拖後腿嚴重,李安個人風格不夠強烈,略顯中庸,這些都導致了二者在影評人、導演界人氣低迷。如果單純的以時間來衡量作品的偉大,那麼不論是張藝謀的《活著》、《紅高粱》、《菊豆》,還是李安的《喜宴》、《卧虎藏龍》、《斷背山》都不那麼容易被人銘記,張藝謀過於局限於「中國那些年的那點事」,李安則沒有博大的傳承能力。因此,在宏觀的時間空間角度上,張藝謀和李安都不如另外三人:台灣的侯孝賢、楊德昌,香港的王家衛。英國《視與聽》在2012年評選的華語方面結果正應驗了這些。(《視與聽》是頗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評論期刊,每十年評選一次,由全球1100個頂尖影評人、導演共同打分,其中美國300人,歐洲400人,其他地方400人),下面是最新2012年的華語評選結果。

其中張藝謀與李安均榜上無名。下面是迷影網的投票(迷影網由135個華語頂級影評人打分,號稱中國的爛番茄,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其中李安得5票,張藝謀得1票)附華語十大電影:

這也充分證明了二者的缺點被「時間詮釋經典「無限的放大,第五代的題材優勢放在巨大的時間考量面前,終究只是一瞬間,李安則在全世界範圍依然得不到支持。而楊德昌的電影更加貼近史詩,對社會的動蕩的具有超脫性的見解與觀察。侯孝賢對人文細膩的咀嚼,運用鏡頭表達的詩意氛圍和社會的跌宕起伏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王家衛獨樹一幟的風格,意境與悲涼同在,通過愛情詮釋時代的變遷與厚重。這三人相對更加平穩,作品質量穩定,表達的東西也更大更遠,更具有時代價值和超脫的社會價值,保持度也會更久遠,經得起歲月的歷練和時代的考量。因此,在全世界獲得肯定也都是「時世使然」。當然,這五人都是世界上偉大的導演,也是中國電影的一筆巨大財富。至於張藝謀和李安誰更好一些,現在還不能蓋棺定論,或許張藝謀哪一天迎來了第二春會再次爆發,因此我們只能拭目以待,期待這些大導帶來更多流芳百世的作品。
推薦閱讀:

章子怡的電影《卧虎藏龍》如何解讀?
金庸和李安誰的影響力更大?誰的逼格更高?
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上映 到底值不值得看?
三地名人鳳凰評說奧斯卡 贊頒李安獎是著眼於未來

TAG:張藝謀 | 李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