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維繫專制君權的現代領悟

19 明太祖朱元璋維繫專制君權的現代領悟

2013-05-06 21:53:33

歸檔在 我的博文 | 瀏覽 10881 次 | 評論 6 條

明太祖朱元璋維繫專制君權的現代領悟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他從一個農家小子出身,參加農民起義,依靠軍隊和槍杆子,一手打出了大明皇朝的近三百年天下,是文治武功的開國君王,英雄人物;但是,他又是一個把專制統治、特務統治、文字獄、酷刑發展到極致的殘暴皇帝,專制寡頭。

吳鉤無語重讀明史,發現朱元璋留給後代政治家大量營養,在後代許多統治者的身上,刻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有些甚至不斷為人所津津樂道引為楷模。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戰爭不斷,豪傑奮起,朱元璋裸身投奔郭子興義軍之後,一步步崛起于軍旅之中,不斷壯大,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鬥爭,逐漸兼并了各路起義軍,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再與元朝皇帝進行決戰,終於建立了大明皇朝。這明白的顯示朱元璋的過人之處。歷史足以宣稱:沒有朱元璋,就沒有大明朝。

在謀反起義和建立皇朝之初,朱元璋無時不刻把人民掛在嘴上,他說:「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的小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在安養生息之。」他大力推廣耕者有其田,鼓勵開荒耕植。他宣稱自己是帶來普世溫暖的紅太陽,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在正陽宮設盛大宴會招待文武百官,當場作詩道:「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陽宮。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暖融融。」大明是他開創的,大明的太陽自然是他這個當皇帝的,五湖四海在皇帝統治之下,猶如被日頭照著,一片暖融融。而文武百官簇擁這皇帝吃喝,一派熱氣騰騰,而這無比溫暖的來源當然是皇帝。明說的是太陽,實說的是皇帝。另外一首《金雞報曉》寫道:「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一輪紅太陽行天獨尊的赫赫威勢躍然詩間。

但是,根據自己的造反起義經歷,朱元璋在內心深處非常恐懼人民,他特別害怕民眾的覺醒和流動,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組織措施,想出許多辦法限制平民百姓的居住和控制平民百姓的流動,把民眾牢牢控制在規定的生存區域,《大明會典》中規定:「凡軍民人等往來,但出百里即驗文引,如無文引,必擒拿送官。仍許諸人首告,得實者賞,縱容者同罪。」在各州府縣關津要害處設立巡檢司,對於來往路人嚴加盤查,看他們是否持有政府所發之「路引」,軍民外出都要事先向地方官請領「路引」,此外,還硬性規定「農業者不出一里之間」。他希望通過嚴密管理,把老百姓的平常活動限制在可控小範圍之內,目的就是把農民固定於土地,保持小農結構和宗法網路,從而達到社會的穩定。

同時,朱元璋制定了嚴酷的刑律,對違反者予以堅決而嚴厲的打擊,殺無赦。大明一代的嚴刑重典在歷代皇朝中堪稱典範。

因為出於對人民覺醒的恐懼,朱元璋甚至想通過否定孔孟之道來強化自己的君權獨尊,因為孔孟都是民本思想的鼓吹者,一向宣稱民貴君輕為天理。朱元璋先是下令全國停止對孔子的祭祀,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了一道詔書:「孔廟春秋釋奠,止行於曲阜,天下不必通祀。」他想以此剝奪孔子的「教主」地位,結果遭到強烈反對而未能如願。幾年後朱元璋把矛頭轉向孟子,以孟子對君主有極不尊重的言論為由將孟子逐出文廟,但同樣遭到大臣們強烈反對,次年不得不收回成命。不過,朱元璋對孟子的犀利言論仍耿耿於懷,他怕《孟子》把天下讀書人都教壞了,更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深入人心,對皇帝權力不利,不久,便想出了刪書的辦法。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命翰林學士劉三吾等人對《孟子》進行刪節。劉三吾揣摸皇上的意思,共刪掉《孟子》八十五條「有問題」的內容,幾乎佔全書的三分之一,並將剩下的內容編為《孟子節文》一書。朱元璋下達詔書,規定科舉考試不得從刪除的八十五條之內命題,只能以《孟子節文》)為本。這個詔書的核心內容,就是用皇帝認可的有利於強化專制君權的教材對天下知識分子洗腦。

朱元璋發現了知識分子思想活躍的可怕,發明了嚴酷的文字獄,對知識分子的自由思想進行堅決打擊,同時用八股文吸引他們進取投靠。近代學者的研究對此已經了深刻認識,一位學者說:朱元璋雖然出身老粗,但對於怎樣挖掘極權的潛力有過人天賦,在收拾文化人方面,有很多創造發明獨到之處,先前的帝王沒一個比得過他。他揮舞著『雌雄雙劍』,一手『文字獄』,一手『八股取士』,把知識分子馴得服服帖帖。尤其是『八股文』,摳住了讀書人的命門。因為命題只限於『四書五經』(當然都經過《孟子節文》式的處理),舍此之外讀書再多都沒用,所以知識分子的思想就被死死地限制在這個令人放心的黑屋子裡面。他的這些創造,讓取代明朝的清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朱元璋到了晚年,更加憂心於他開創的統治政權是否可以按照自己意志得以延續,於是,開始了連續不斷地的鎮壓謀反(謀逆)集團的行動,他不斷地通過特務機構錦衣衛,揭發當年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名宿暗中組織謀反集團,不斷揭露自己手下執掌朝廷大權的重要大臣正在密謀造反,這些功臣名宿和當朝大臣的罪名雖然略有區別,但是核心罪名只有一項:企圖推翻朱皇帝的統治,叛變朱皇帝的路線,奪權大明皇朝天下。而對這個罪名和罪人的處置,當然只有一個字:殺!朱元璋由此大開殺戒,從公侯、丞相一路殺下來,直殺到地方小官,只要被判為與謀反的功臣名宿和重臣有關的,幾乎是殺無赦,每一個謀反集團的牽連,大致都會達到成千上萬,連他們的親朋好友都會被送去充軍、流放、勞動改造。宰相胡惟庸謀逆案的查處從洪武十三年(1380年)開始,延續了十多年,牽連殘殺了三萬多人,開國功臣名宿李善長、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寧侯等一公二十一侯也陷入此案受死。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六十五歲的朱元璋授意錦衣衛誣告了另外一位功臣藍玉謀反,第二年誅殺,株連一萬多人。至此,明朝開國打天下的重臣差不多均被朱元璋誅殺乾淨了。

朱元璋的謊言和濫殺,甚至引起了太子的憂慮。朱元璋這才透露了他的核心利益:我是為今後的統治掃除障礙。

即便如此,朱元璋依然不放心手下大臣,調派一些初出茅廬的年輕官員出任內閣學士、御史、給事中和翰林等官職,賦予他們接近皇帝、監察朝廷和地方大臣的特權,與錦衣衛一起組成了嚴密的監察督查系統,把各級官員的言行舉止盡收眼底。朱元璋常常會授予這些皇帝的內閣學士、秘書、言官、諫官較大權力,對各部門和地方的掌權大臣形成鉗制、分權,達到權力和勢力的平衡。

從封建帝王的專制政權而言,朱元璋的做法似乎尚有道理,打天下是為了坐天下,朱家皇朝萬萬年。但是,被逼無奈的民眾終於會顯示他們的力量,當明末農民起義再次興起之時,皇朝的大軍最終敗於流民之手。推翻大明皇朝逼死崇禎皇帝的並非後來的皇朝統治者大清,而是明朝的農民,朱元璋早先的擔憂變為現實,而這是皇朝締造者可能預見但卻無法防範的。因為每個政治人物的歷史就那麼多年,他不是神,他管不了身後那麼多事。而人民,才是萬代傳承的歷史力量。

吳鉤無語認為:作為一個皇朝的開創者,朱元璋是偉大而不可磨滅的,這已經寫入了歷史;但是,作為一個殘害忠良、濫殺無辜和暴虐人民的專制皇帝,朱元璋應該接受文化和歷史的批判,這是不能逃避的。相信對歷史的多重性意義的發掘和領悟,必定會給社會和時代帶來更多的經驗、教訓和智慧。

推薦閱讀:

現代愛情的12條新規則
《收穫》專欄| 劉鎮偉的《大話西遊》:後現代的歪打正著(王樽)②
中國現代的男色消費
一掌經現代註解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現代人的滿願樹!

TAG:領悟 | 專制 | 現代 | 明太祖朱元璋 | 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