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社會的一個子系統 ——宗教社會論述要

宗教是社會的一個子系統——宗教社會論述要[ 來源:中國民族報 | 發布日期:2013-11-12  ]牟鍾鑒

  編者按:上世紀90年代初,中央提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理論觀點,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首次闡明了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的相容關係,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形成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核心理念,為宗教工作和宗教研究開闢了廣闊的空間。

  30年來,宗教學已發展成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裡的顯學,在國家制訂社會發展規劃和宗教事務管理工作、繁榮人文學術研究、培養宗教專業人才、推動國內外友好交往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然而,近一段時期以來,宗教學的研究不斷受到非議,有人簡單地認為宗教文化是落後的、消極的文化,認為宗教學主流就是在傳播有神論、傳播宗教。因此,加強建設當代中國特色宗教理論,為社會各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理性地對待宗教,並學會與它和諧互動,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2003年起,我國著名宗教學家、中央民族大學牟鍾鑒教授著力研究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探討了民族宗教學的創新、宗教關係的和諧、宗教的文化屬性、宗教如何對社會發揮積極作用、宗教的社會屬性與功能諸問題,形成了《宗教社會論》、《宗教文化論》、《宗教和諧論》、《宗教促進論》、《宗教生態論》、《宗教傳統論》、《民族宗教論》、《民間宗教論》、《溫和無神論》9個專論,為充實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作出了貢獻。

  從本期起,本刊將陸續刊發牟鍾鑒教授「九論」的主要觀點,以期增進社會各方面對中國特色宗教理論的討論、了解和共識。

  宗教社會論的理論基礎是唯物史觀

  宗教社會論是運用唯物史觀考察宗教根源、本質、屬性、功能、關係和變遷的理論,重點在論述宗教與社會的關係。唯物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宗教以超世信仰的方式反映社會現實的苦難和需求,因此宗教也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演化。同時,它作為一種社會上層建築,可以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並與其他文化領域互相影響。

  代表性的論述就是馬克思說的「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實的苦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的苦難的抗議。」恩格斯說的「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這就超越了法國戰鬥無神論者視宗教為「傻瓜遇到騙子」的產物的膚淺見解,抓住了宗教的深層本質,也為社會主義者包容宗教並致力於消除現實苦難,而不是向宗教宣戰提供了理論依據。

  宗教社會論也吸納已有的外國宗教社會學成果,以充實自身的內涵。但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的軌跡與西方有很大差異,宗教狀況及其與社會的關係也有明顯不同。中國古代宗教生態是多元通和的,沒有一教獨尊與政教合一的傳統,宗教主要以道德教化的方式服務社會。中國儒家的主流學說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和「神道設教」,既不使自己溺於神道,又不陷於反神道,而是以人道為主,納神道入人道。因此,宗教社會論要把唯物史觀與中國的歷史、國情結合起來。

  宗教的現實根源

  馬克思主義分析歷史上的宗教根源時,指出人們受自然界與社會的盲目的異己力量的支配而無法擺脫,特別是剝削制度造成民眾巨大苦難,使他們尋求宗教安慰。那麼,宗教在社會主義社會是否有繼續存在的根源呢?1982年,黨的19號文件批評了「宗教很快消亡」的想法,指出:由於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高度社會主義民主的建立,教育、文化、科學、技術的高度發達,需要長期的奮鬥;由於天災人禍帶來的種種困苦還不能在短期內擺脫,再加上一定範圍內的階級鬥爭和複雜的國際環境,宗教在社會主義社會不可避免地還會長期存在。宗教繼續存在有自然根源、社會根源、認識根源、心理根源。人生面臨兩大困境:一是命運強大而多變,人遠不能自控,並經常受它的捉弄;二是個體生命有限卻又嚮往無限,產生對死亡的恐懼。人從心理上希望有一種超世的信仰來解答對宇宙人生的「窮根究底」的追問,並能提供精神支撐,滿足對無限生命的嚮往,寄託對未來的希望,以增加生存的信心。如周恩來同志所說:「只要人們還有一些不能從思想上解釋和解決的問題,就難以避免會有宗教信仰現象。」

  宗教的社會屬性

  宗教是一種獨特的社會子系統,它有若干兩重性

  具有超世性與人間性。宗教的神靈權威和天國追求是超世的,以解救苦難人類、到達至善境地的神聖性吸引教徒,凝聚教群。同時,宗教的教義乃是為了滿足社會精神需求,表現了人們擺脫苦難、嚮往幸福的願望。宗教組織與活動離不開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

  具有神秘性與現實性。宗教體驗有其神秘性和內在性,只屬於信仰者,教外人無法擁有,也不必去評判是非。例如:罪惡感和獲救感,與神相通或合一感,見性成佛,煉虛合道等。同時,宗教為了體現其救世情懷,教團自身要做公益慈善事業,要引導大眾去惡從善,這些都是現實的社會行為。

  具有私人性與公共性。宗教信仰屬於人的內心精神世界,雖然受環境和傳統的影響,最終還是取決於個人自由和真誠的選擇,「被信仰」決不是真信仰。但是各種宗教信仰從開始就具有群體性,建立某種宗教組織和制度,進行各自的宗教活動,並與社會發生多方面的聯繫,形成宗教的公共性。宗教信徒具有教徒和公民雙重身份,教團組織具有宗教組織與社會團體雙重屬性。

  宗教的社會「五性」與文化性

  中國社會主義者提出宗教五性論,即長期性、群眾性、複雜性、民族性、國際性,近些年又強調宗教的文化性。宗教社會論認為,認識宗教的長期性有益於人們探尋宗教的演化規律,引導它適應社會主義社會;認識宗教的群眾性有益於社會管理者尊重群眾的信仰選擇和維護基本人權;認識宗教的複雜性有益於人們全方位把握宗教與社會的關係及其特點,避免簡單化理解;認識宗教的民族性有益於人們重視宗教問題與民族問題相交織的現實,更好地處理民族宗教問題;認識宗教的國際性有益於人們用世界的眼光看待宗教,把它與國際交往聯繫起來;認識宗教的文化性有益於擴大宗教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的渠道,使宗教與權力、財富保持距離,回歸文化本位。

  宗教的社會功能

  心理功能。人生遇到命運的擺布和生死的困惑而產生焦慮,吉凶福禍的無常使人迷茫。宗教信仰給信教者提供終極性答案,撫慰人的心靈,調適心理的平衡,增強生活的勇氣,減少貪慾的追求。

  道德功能。社會要穩定祥和,外靠法律懲惡,內靠道德勸善。而良好的道德風氣必須有一定的健康信仰加以支撐。人們善待宗教,首要一點是認為它能夠勸化人心,為善去惡,做好公益慈善事業。

  政治功能。歷史上權貴階級利用宗教弱化下層民眾反抗意識,穩定社會等級秩序,是普遍存在的;而下層民眾以宗教為旗幟或「外衣」進行反抗運動或起義,也是常見現象。在社會公共管理上,宗教對於該社會的公共生活規則和社區日常運行,都有維護作用。

  文化功能。歷史上,基督教與歐洲文化、伊斯蘭教與阿拉伯文化、印度教與印度文化、佛道教與中華文化,都密不可分。宗教的文化功能是宗教展示給社會各界的最具正面形象的性能,也是其他文化最易於吸收、借鑒的地方。

  交往功能。宗教歷來是各民族間交往的重要渠道。世界歷史上也發生過宗教戰爭和武力傳教的事件,現實國際生活中還存在民族宗教的對抗衝突,但宗教促進文明的交往與合作還是一條主線,並且正在加強。

  宗教的社會功能有正負兩重性。公平、和諧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消除了少數權貴利用宗教鞏固不合理秩序的社會環境;科學發展觀所闡釋的人本、和諧、兼容的治國方略,為宗教發揮正功能、消解負功能創造了空前良好的條件。

  宗教的社會關係

  不同宗教之間的關係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教團處理與信仰他者的關係,大致有三種態度。一種是視本教為唯一絕對真理,視其他信仰為異端邪說,這是保守的原教旨主義;另一種是視本教為最好的宗教,同時承認他教有真理的成分而予以包容。第三種是主張平等對話,相互尊重,加強彼此間的學習與合作,做親密的鄰居。我們反對第一種態度,改進第二種態度,提倡第三種態度。

  教團與政權的關係

  自古及今,政教關係類型有四。一曰政教合一,即政權與教權在組織體系與運作方式上一體化,宗教領袖同時是政府首腦,或稱為神權政治。二曰政教並立,宗教力量強大,國家由世俗政權管理,宗教是國家政治意識形態。三曰政主教輔,世俗政權力量強大,以人文思想立國,容納宗教作為輔助,教團遵從中央政權,又保持相對獨立性。中國傳統社會是政主教輔的典型。四曰政教分離,政權系統及其運作與教團相分離,教團不干預國家立法、司法、行政和國民教育,宗教活動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進行,同時國家不得運用權力支持或損害某種宗教。

  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的關係

  過去流行的一種看法是:宗教只能適應私有制社會,不能長期適應新的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重要成果,它明確肯定了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之間有相通、契合之處,局部的不適應可以通過引導達到彼此協調。適應論超越了蘇聯模式下的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對立的看法,從正面看到宗教推動社會進步的功能,視宗教為一種正常社會文化體系,可以成為新的社會形態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

  宗教與今日社會變遷

  正在進行中的中國社會現代轉型,給中國信仰文化帶來多重影響。首先,政府尊重人民、保護人權的治國理念和穩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為中國宗教的正常活動提供了寬鬆的社會環境。其次,市場經濟帶來的功利主義的蔓延和國際上拜金主義風氣的侵入,既增強了人們信仰宗教的精神需求,同時金錢也在腐蝕宗教的機體,使其面臨神聖性喪失、道德性弱化的危險。第三,開放的流動空間和利益的多元化也使宗教關係處在急劇變動之中,宗教生態結構正在重新調整組合。第四,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強權主義利用宗教進行惡意滲透,民族分裂主義利用宗教進行分裂活動,宗教極端主義利用宗教進行恐怖活動,都會影響到國家的統一、安全與穩定,給中國宗教適應當代社會並發揮積極作用增添了複雜的外部因素。第五,社會的快速變化,知識的急劇積累,網路的大面積覆蓋,迫使各宗教的教理教規、組織制度、活動方式不能不與時俱新,加快轉型,以便跟上時代的步伐。宗教社會論要隨時研究社會的最新變化和它對宗教的影響,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的宗教社會學。

 

 


推薦閱讀:

有哪些大家都不說,但需要知道的社會規則?
野蠻人走到門口:高通拒絕千億美元收購案 博通或發起惡意收購
這個『貌美如花』的女子刷新了所有人對好吃懶做的認知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年輕人選擇獨居?
為什麼賀瑾的經歷被人同情?

TAG:社會 | 宗教 | 系統 | 論述 |